花園小區物業毫無征兆的撤離,來看看小區目前的真實狀態!無物業會是什么樣?
在長沙騎龍花園小區,一場突如其來的物業撤場風波讓業主們的生活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原本應提供日常管理與服務的物業公司,突然之間毫無征兆地撤離了,留下一系列亟待解決的問題,尤其是垃圾無人清運、大門無人看守以及電梯因欠電費而停運,這些問題直接影響了業主們的日常生活,讓他們的生活變得異常艱難。
01垃圾堆積如山,環境惡化
物業撤場后,垃圾清運工作隨之停止,小區內很快被各種垃圾所包圍。塑料袋、廢紙、食品殘渣……各種廢棄物隨意丟棄,不僅占用了公共空間,還散發出難聞的氣味,嚴重污染了小區環境。業主們不得不面對這種臟亂差的生活狀態,有的家庭甚至不得不緊閉門窗,以避免垃圾產生的異味和蚊蟲的侵擾。
02 安全隱患重重,大門形同虛設
大門是小區安全的第一道防線,但物業撤場后,大門無人看守,進出人員變得復雜多樣,給小區帶來了極大的安全隱患。業主們晚上回家時常常感到不安,擔心有不法分子趁機潛入小區作案。此外,由于缺乏有效的管理,一些外來車輛也隨意進出小區,加劇了停車難的問題,進一步影響了業主的生活質量。
03電梯停運,上下樓成難題
由于物業公司拖欠電費,導致電梯無法正常運行。對于居住在高層的業主來說,這無疑是雪上加霜。他們不得不每天爬樓梯上下,尤其是對于那些行動不便的老人和小孩來說,更是苦不堪言。有的業主甚至因為頻繁爬樓梯而引發了身體不適,生活質量大幅下降。
04 業主們的無奈與抗爭
面對物業撤場后的一系列問題,業主們感到既無奈又憤怒。他們紛紛通過各種渠道表達自己的不滿和訴求,希望相關部門能夠介入處理。有的業主自發組織起來,嘗試自行解決垃圾清運和電梯維修等問題,但由于缺乏專業知識和資源,效果并不理想。同時,他們也在積極尋求法律援助,希望通過法律途徑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05 總結
物業公司的突然撤場給長沙騎龍花園小區的業主們帶來了極大的困擾和不便。然而,在困難面前,業主們要表現出想象的那么團結一致,齊心協力是非常難的,更多的可能只能抱怨,埋怨!更多的時候只能寄希望于相關部門,請求他們的支持和幫助,如果有關部門給力,業主們或許能夠度過這個難關,重新恢復正常的生活秩序,有關部門不給力,那就只能在漫長的等待中期待奇跡了。
篇2:業委會原物業公司撤離小區溫馨提示
業委會關于原物業公司撤離小區的溫馨提示
尊敬的**業主:
根據北京市朝陽區人民法院(20**)朝民初字第38245號判決,以及北京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20**)二中民終字第3280號終審判決,小區原物業(北京zz物業管理有限公司)應在20**年3月26日前全部撤離本小區,無權在我小區內收取任何費用。請廣大業主自公示之日起不要向原物業(北京zz物業管理有限公司)繳納任何費用,否則造成一切經濟損失自行負責。
北京市朝陽區**花園小區業主委員會
20**年03月24日
篇3:拋盤撤離值得引起高度重視的物業管理行業現象
一個值得引起高度重視的行業現象
前不久,中央電視臺報道“物業公司收縮調查,上海知名物業公司紛紛棄盤”播出后,上海人民廣播電臺也隨之進行了系列采訪報道,已經引起了行業內外的廣泛關注和政府有關部門的高度重視。筆者作為業內的一員,僅此現象談一些不成熟的看法。
眾所周知,物業管理是集社會性、公益性和服務性為基本特征的一個新興服務行業,事關千家萬戶的安居樂業。與廣大市民百姓有著最直接、最廣泛和最密切的聯系。我國內地物業管理經過30年的改革發展,已經成為城市社會管理的不可或缺的重要基礎,為城市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生活質量的改善作出了重要貢獻。
然而,近十多年來,涉及社會公共事業的其他行業物價水平不斷攀升,勞動力成本不斷提高,唯獨物業服務的收費標準卻一直沒有調整過。不僅給物業服務企業的生存和發展帶來了嚴重影響,而且直接影響了物業服務質量的提高。
據記載,上海物業行業部分企業出現“棄盤”現象,早在20**年就發生過,20**年曾經形成一個小高潮。僅選以下若干個案例:
20**年1月底,車站新村小區物業主動撤離,接手僅一個月代管的另一家物業服務企業軋軋苗頭不對,也立馬“拜拜”走人。
同年4月1日,位于上海浦東新區已有10年房齡的上南花苑西苑小區,物業管理出現了“真空”地帶。原來負責服務的物業人員全部撤離。理由是收支嚴重失衡,公司難以為繼。
同年4月5日,中央電視臺、《解放日報》等傳媒,報道了上海普陀區延長西路甘泉街道十多個小區的160多名物業保潔人員集體不見了蹤影,生活垃圾堆積如山,節日在家休閑的居民怨聲四起。
同年4月10日,只有1.9萬平方米的六里嘉園“迷你”小區的物業管理也出現了危機,已經提供物業服務近8年的嘉屯物業公司在該小區虧損了16萬元,物業“管家”只好醞釀“辭職”。
央視報道的上海陸家嘴物業管理有限公司今年上半年已經退出了10個樓盤,下半年還準備撤退5、6個樓盤;上海科瑞物業管理發展有限公司近幾年已陸續退出近20個項目共有100多萬平方米。今年計劃再退出2至3個項目;上海中星集團申城物業有限公司今年上半年已有40多萬平方米小區不再續簽合同,下半年還有近27萬平方米準備終止服務合同。就是絕大多數沒有“棄盤”的物業公司,大家都不謀而合地采取裁減員工、減少工作頻次和降低服務狀態等辦法來維持企業生計。由此可見,社會反映物業行業服務水平不高、物業企業隊伍不夠穩定、綜合素質不強等問題,似乎也在“情理”之中。
據業內人士分析:在面臨老舊小區管理費長期調整無望、收繳率持續偏低、人力成本不斷上漲、業委會運作不規范導致矛盾頻發等多重壓力下,這是物業服務企業不得不采取的非常手段。這種“拋盤”現象已是大勢所趨。
縱觀這幾年物業行業部分物業企業之所以發生“棄盤”、“不再續簽合同”或者說“終止服務合同”等現象。從原因上分析,無非是三方面情況:
一是由于隨著物業行業和企業自身的改革發展,需要對企業自身的產業結構進行調整。在這個調整過程中,自然會對收費標準過低,管理成本高的一些產品進行調整。這種結構性調整的“產品轉換”,應該視作企業的正常行為。
二是由于政策性問題導致的“棄盤”現象。現在,物業行業尤其是物業企業,大家普遍關心、反映比較強烈的問題主要是由于物業管理收費標準太低,企業負擔過重,不堪承受。現在物業企業執行的售后公房的收費標準是1996年制定的,至今已近16年沒有調整過。而這十多年來,本市勞動力的成本2000年時,上海最低工資標準是445元,今年已經調到1280元。職工最低工資標準近7年里增長了177.77%。由于物業服務收費標準過低、成本過高,企業想要搞好服務沒有本錢,企業發展沒有了后勁。無奈之下,只好紛紛采取“不續簽合同”、“棄盤”等不是辦法的辦法來退出。
三是純粹不負責任的“拋盤”。物業服務企業事前既不向政府有關部門打招呼,又不向廣大業主安民告示,“一夜之間走人”。這是大家最耽心,也是最不愿意看到的現象,目前尚未發生。
筆者認為:老舊住宅小區出現拋盤現象,這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價值規律的反映,也是物業管理行業在當前轉型整合過程中產生的必然的現象。物業服務企業作為一個自負盈虧的經濟實體,無疑要追求利潤的最大化來謀求企業自身的生存發展。如果一個物業服務企業其服務的項目長期虧損,自然會導致“不再續簽合同而拋盤撤離”。這也是在市場調節、企業結構調整、社會轉型過程出現的正常現象。但是,作為政府有關部門,如果對部分物業服務企業的“棄盤”現象,不引起重視,不及時采取有效的措施,勢必影響廣大市民群眾的日常生活,從而導致不和諧或不穩定因素發生。為此,筆者建議:
1、盡快建立健全“以質論價、質價相符、合同約定”的物業服務價格調整機制。在當前勞動力成本大幅上漲,水、電、煤等公共事業費和物料成本不斷上漲,造成物業服務企業運作成本連年持續攀升的形勢下,建議市政府有關部門通過適當的政策調整,盡早加快緩解物業服務費用“入不敷出”的矛盾,逐步建立起物業服務費與物價消費指數同步的聯動機制。使物業服務收費由政府指導逐步向市場調節轉化,從根本上解決物業服務收費與市場調節脫節的問題。
2、進一步規范和落實住宅小區綜合管理相關部門的職責,盡可能減輕物業企業過重的社會經濟負擔。在現代城市住宅小區綜合管理工作中,物業服務企業承擔著重要的社會責任。上海市通過(20**年-20**年)住宅小區三年行動計劃的實施,基本理順了住宅小區綜合管理的體制和機制,明確了有關各方的職責。但是,在三年行動計劃實施過后,不少住宅小區的日常管理和維護,物業服務企業仍然承擔著本來不應由物業服務企業承擔的水、電和綠化的修理、養護工作等方面的經濟責任,這無疑又增加了物業企業的不少成本。建議市政府有關部門繼續按照《三年行動計劃》所明確的責任,進一步抓好落實,切實減輕物業服務企業不必要的負擔。
3、知難而進,迎難而上,積極推進物業服務理念和方式的創新。面對新的市場環境,如何突破傳統物業經營管理模式,利用物業服務平臺和客戶資源以及物業服務自身的專業優勢,通過引進服務集成、延伸服務產業鏈、開展各種經營等方式提高物業服務企業的盈利能力,已經擺在廣大物業企業面前的重要課題。因此,各物業服務企業要從理論和實踐的結合上,積極探索新形勢下企業發展的應對之策和變革之道。要在為廣大業主提供誠信經營服務的前提下,善于充分利用物業管理區域內各種資源,通過轉變服務觀念,創新服務內容,拓寬業務范圍,挖掘邊際效益,為物業企業的生存和發展開辟新的出路,為可持續發展奠定扎實的基礎。
4、加強宣傳,樹立正確的輿論導向。大力宣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物業服務是城市社會生活不可缺少的重要產品。不是社會福利,是城市社會消費的重要組成部分。現在,社會對這一消費觀念并沒有形成。許多業主只是要求物業企業提供的服務越多越好,而繳納的費用越少越好,不交更好。這個觀念帶有普遍性,而且根深蒂固。因此,要通過加大這方面的輿論宣傳,引導廣大市民牢固樹立“以質論價、質價相符”的城市消費觀念。同時,借助今年我國內地物業30周年慶祝活動的有利時機,大力宣傳物業行業涌現出來的事跡突出的各方面先進典型,充分展示我們“物業人的風采”,進一步弘揚正氣,鼓舞士氣,激勵廣大從業人員為推動行業科學發展、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積極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