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杯”大中小學生動漫創作大賽實施方案
一、主辦單位:*省教育廳
二、承辦單位:*省教育廳藝術教育委員會
三、協辦單位:**動漫職業學院
四、媒體支持:*電視臺、*教育電視臺
江南都市報、*晨報《時尚南昌》周報
*教育網、大江網等新聞媒體
五、參賽對象與分組
參賽對象為全省大、中、小學校在校學生。設小學組、中學組(包括普通職業高中、普通中等職業學校)、大學組。
六、主題與作品類別
(一)主題:“綠色鄱湖你我共創”
(二)作品類別:
組別 類別 作品要求
七、評分標準、獎項設置與獎勵辦法:
活動分兩個階段:
第一階段:采用評委推選和網絡票選(注:本次大賽采取手機投票網絡顯示票數,詳情見大賽官方網站)兩種,網絡票選每組每項前15名,評委推選每組每項15名,共選出120件優勝作品入圍。
組別 作品類別 專家評選 網絡票選
第二階段:評委終審評分。在120件入圍作品中,選出一、二、三等獎和網絡優勝獎。
(一)評分標準
1、漫畫類作品。采用百分制,其中創意占30%、內容占20%、美工占30%、結構占20%。(注:源文件尺寸要求A3大小,尺寸不符作品一律取消參賽資格)
(1)創意:立意新穎,構思獨特,藝術價值高;
(2)內容:主題鮮明,表達www.dewk.cn清晰,文化內涵豐富;
(3)美工:美術風格獨特、美術功底扎實、畫面色調感染力強;
(4)結構:構圖飽滿,布局得當,藝術表現力強,表現形式有特色,具有想象力。
2、動畫類作品。采用百分制,其中創意占30%、內容占20%、美工占20%、技術占15%、聲音占15%。(注:作品文件必須刻錄成光盤提交)
(1)創意:立意新穎,構思獨特,藝術價值高;
(2)內容:故事情節、結構合理,文化內涵豐富,主題鮮明,表達清楚;
(3)美工:美術風格別致、功底扎實,表現形式有特色,具有想象力;
(4)技術:剪輯技巧、特效合成等電腦技術熟練,制作精細、巧妙,媒體技術運用恰當;
(5)聲音:人物對白、背景音樂、聲效等整體效果和藝術表現力強。
(二)獎項設置與獎勵辦法
所有參賽作品通過上網展示并接受投票。
1、各組各類別分設一等獎、二等獎、三等獎、網絡優勝獎及優秀獎,頒發獎品和榮譽證書。
2、優秀組織獎按參賽學校總數的30%評選,頒發獎牌。
3、網絡優勝獎(各組各項網絡票選第一名)。
4、優秀指導老師根據各組一、二、三等獎相應頒發,若同一指導老師獲多個指導獎項時,取最高獎項頒發榮譽證書。
組別 獎項及獎品 獎項名額
(三)日程安排
八、大賽時間及聯系方式
(一)大賽自20**年9 月10日開始接受投稿,投稿截止日期:20**年 11月30日(以郵戳為準),20**年 12月19日比賽結束。
(二)參賽選手可通過登入*省教育廳網站,登陸體育衛生藝術及國防教育子網站或大賽官方網站,查詢本次大賽詳情并下載報名表。如有其他變更,以大賽官方網站發布的信息為準,大賽組委會不另行通知。
(三)所有參賽作品及作品相關材料郵寄或送至“*省第二屆 ‘*杯’ 大中小學生動漫創作大賽”組委會辦公室。
九、有關要求
(一)作品內容必須符合國家法律法規要求,不得含有煽動民族仇恨、民族歧視,或者侵害民族風俗、習慣的內容;不得含有宣揚淫穢、暴力或者教唆犯罪的內容;不得含有侮辱或者誹謗他人,侵害他人合法權益的內容;不得含有侵犯版權、肖像權、或者任何第三方權利的內容。
(二)必須是原創作品,作品恕不退還,參賽者存檔自留。參賽單項投稿僅限一件或一套作品。
1、所有參賽作品主體不得標明作者(含合作者)身份的文字、照片或簽名,違者取消參賽資格。
2、參賽作品應包含源文件及電子版(若中小學校無掃描及刻錄設備,可直接郵寄或送至大賽組委會辦公室制作),并附有較詳細的說明文件readme.txt(中小學可手寫,但要求字跡清楚),內容包括:
(1)作者(及合作者)的姓名、年級、學校、聯系電話、參賽組別等;
(2)作品題目、創作思路、腳本(動畫類),注意語言表達的邏輯性和規范性;
(3)版權說明:注明是否單人完成;若有合作者,應說明在完成中擔任的工作,及使用第三方素材的情況。
(三)參賽作品不得一稿多投,第三方就參賽作品提出有關知識產權等相關法律責任由參賽作者負責。
(四)各學校組織學生集體向大賽組委會辦公室報名,并填寫《*省第二屆“*杯”大中小學生動漫創作大賽集體報名表》一式www.dewk.cn兩份,學生填寫《“*杯”*省第二屆大中小學生動漫創作大賽參賽申請表》,提交參賽作品、作者身份證明材料(身份證或學生證復印件)和一寸彩色照片兩張。各學校設活動聯系人一名,負責與大賽組委會聯系。大賽作品統一郵寄到大賽組委會外,登陸大賽官網,注冊上傳電子文件做為網絡展示及投票。參賽者不便于上網的中小學,可通過郵寄方式將作品寄至組委會辦公室的形式提交作品參賽(若之前有賽事官網注冊信息的,須告知組委會相關賬號信息;若未注冊的,須標注說明,便于組委會進行賬號分配和作品管理)。
(五)組委會享有全部作品的電視、網絡、手機視屏的改編權及播放權,無需另外授權及付費,作者僅享有署名權。
(六)本次比賽不收參賽費。參賽獲獎人員來昌參加作品展示和頒獎大會的差旅、食宿費自理。
十、組織工作
成立“*省第二屆‘*杯’大中小學生動漫創作大賽”組委會。
主任:z 省委教育工委委員、省教育廳副廳長
z
**動漫職業學院董事長成員:z*省教育廳體衛藝處處長
z**動漫職業學院院長
z**動漫職業學院副院長
z*省教育廳藝術教育委員會秘書長
z**動漫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
各設區市教育局分管領導、各普通高校分管校長為組委會成員。
組委會下設活動辦公室,分別設在省教育廳藝術教育委員會和**動漫職業學院,辦公室主任:z(兼),副主任:z(兼)、z(兼),工作人員:z、z,聯系電話:z,傳真:z,郵箱:z,郵編:z,地址:z。
篇2:X杯大中小學生動漫創作大賽實施方案
“*杯”大中小學生動漫創作大賽實施方案
一、主辦單位:*省教育廳
二、承辦單位:*省教育廳藝術教育委員會
三、協辦單位:**動漫職業學院
四、媒體支持:*電視臺、*教育電視臺
江南都市報、*晨報《時尚南昌》周報
*教育網、大江網等新聞媒體
五、參賽對象與分組
參賽對象為全省大、中、小學校在校學生。設小學組、中學組(包括普通職業高中、普通中等職業學校)、大學組。
六、主題與作品類別
(一)主題:“綠色鄱湖你我共創”
(二)作品類別:
組別 類別 作品要求
七、評分標準、獎項設置與獎勵辦法:
活動分兩個階段:
第一階段:采用評委推選和網絡票選(注:本次大賽采取手機投票網絡顯示票數,詳情見大賽官方網站)兩種,網絡票選每組每項前15名,評委推選每組每項15名,共選出120件優勝作品入圍。
組別 作品類別 專家評選 網絡票選
第二階段:評委終審評分。在120件入圍作品中,選出一、二、三等獎和網絡優勝獎。
(一)評分標準
1、漫畫類作品。采用百分制,其中創意占30%、內容占20%、美工占30%、結構占20%。(注:源文件尺寸要求A3大小,尺寸不符作品一律取消參賽資格)
(1)創意:立意新穎,構思獨特,藝術價值高;
(2)內容:主題鮮明,表達www.dewk.cn清晰,文化內涵豐富;
(3)美工:美術風格獨特、美術功底扎實、畫面色調感染力強;
(4)結構:構圖飽滿,布局得當,藝術表現力強,表現形式有特色,具有想象力。
2、動畫類作品。采用百分制,其中創意占30%、內容占20%、美工占20%、技術占15%、聲音占15%。(注:作品文件必須刻錄成光盤提交)
(1)創意:立意新穎,構思獨特,藝術價值高;
(2)內容:故事情節、結構合理,文化內涵豐富,主題鮮明,表達清楚;
(3)美工:美術風格別致、功底扎實,表現形式有特色,具有想象力;
(4)技術:剪輯技巧、特效合成等電腦技術熟練,制作精細、巧妙,媒體技術運用恰當;
(5)聲音:人物對白、背景音樂、聲效等整體效果和藝術表現力強。
(二)獎項設置與獎勵辦法
所有參賽作品通過上網展示并接受投票。
1、各組各類別分設一等獎、二等獎、三等獎、網絡優勝獎及優秀獎,頒發獎品和榮譽證書。
2、優秀組織獎按參賽學校總數的30%評選,頒發獎牌。
3、網絡優勝獎(各組各項網絡票選第一名)。
4、優秀指導老師根據各組一、二、三等獎相應頒發,若同一指導老師獲多個指導獎項時,取最高獎項頒發榮譽證書。
組別 獎項及獎品 獎項名額
(三)日程安排
八、大賽時間及聯系方式
(一)大賽自20**年9 月10日開始接受投稿,投稿截止日期:20**年 11月30日(以郵戳為準),20**年 12月19日比賽結束。
(二)參賽選手可通過登入*省教育廳網站,登陸體育衛生藝術及國防教育子網站或大賽官方網站,查詢本次大賽詳情并下載報名表。如有其他變更,以大賽官方網站發布的信息為準,大賽組委會不另行通知。
(三)所有參賽作品及作品相關材料郵寄或送至“*省第二屆 ‘*杯’ 大中小學生動漫創作大賽”組委會辦公室。
九、有關要求
(一)作品內容必須符合國家法律法規要求,不得含有煽動民族仇恨、民族歧視,或者侵害民族風俗、習慣的內容;不得含有宣揚淫穢、暴力或者教唆犯罪的內容;不得含有侮辱或者誹謗他人,侵害他人合法權益的內容;不得含有侵犯版權、肖像權、或者任何第三方權利的內容。
(二)必須是原創作品,作品恕不退還,參賽者存檔自留。參賽單項投稿僅限一件或一套作品。
1、所有參賽作品主體不得標明作者(含合作者)身份的文字、照片或簽名,違者取消參賽資格。
2、參賽作品應包含源文件及電子版(若中小學校無掃描及刻錄設備,可直接郵寄或送至大賽組委會辦公室制作),并附有較詳細的說明文件readme.txt(中小學可手寫,但要求字跡清楚),內容包括:
(1)作者(及合作者)的姓名、年級、學校、聯系電話、參賽組別等;
(2)作品題目、創作思路、腳本(動畫類),注意語言表達的邏輯性和規范性;
(3)版權說明:注明是否單人完成;若有合作者,應說明在完成中擔任的工作,及使用第三方素材的情況。
(三)參賽作品不得一稿多投,第三方就參賽作品提出有關知識產權等相關法律責任由參賽作者負責。
(四)各學校組織學生集體向大賽組委會辦公室報名,并填寫《*省第二屆“*杯”大中小學生動漫創作大賽集體報名表》一式www.dewk.cn兩份,學生填寫《“*杯”*省第二屆大中小學生動漫創作大賽參賽申請表》,提交參賽作品、作者身份證明材料(身份證或學生證復印件)和一寸彩色照片兩張。各學校設活動聯系人一名,負責與大賽組委會聯系。大賽作品統一郵寄到大賽組委會外,登陸大賽官網,注冊上傳電子文件做為網絡展示及投票。參賽者不便于上網的中小學,可通過郵寄方式將作品寄至組委會辦公室的形式提交作品參賽(若之前有賽事官網注冊信息的,須告知組委會相關賬號信息;若未注冊的,須標注說明,便于組委會進行賬號分配和作品管理)。
(五)組委會享有全部作品的電視、網絡、手機視屏的改編權及播放權,無需另外授權及付費,作者僅享有署名權。
(六)本次比賽不收參賽費。參賽獲獎人員來昌參加作品展示和頒獎大會的差旅、食宿費自理。
十、組織工作
成立“*省第二屆‘*杯’大中小學生動漫創作大賽”組委會。
主任:z 省委教育工委委員、省教育廳副廳長
z
**動漫職業學院董事長成員:z*省教育廳體衛藝處處長
z**動漫職業學院院長
z**動漫職業學院副院長
z*省教育廳藝術教育委員會秘書長
z**動漫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
各設區市教育局分管領導、各普通高校分管校長為組委會成員。
組委會下設活動辦公室,分別設在省教育廳藝術教育委員會和**動漫職業學院,辦公室主任:z(兼),副主任:z(兼)、z(兼),工作人員:z、z,聯系電話:z,傳真:z,郵箱:z,郵編:z,地址:z。
篇3:中職教師技能大賽獲獎感言
中職教師技能大賽獲獎感言
本人XX,是X州市工程技術學校高職教育學部任教數控銑(加工中心)教師,有機會參加這次省中職學校教師技能大賽并獲得一等獎我很高興,也很激動。我想用三個詞來表達我的心情。
第一個詞是感謝。我要感謝學校領導和同事們對我的信任、支持和鼓勵,我由衷地感謝你們!第二個詞是自豪。人們常說,一粒種子,只有深深地植根于沃土,才能生機無限;而作為一名專業教師,只有置身拼搏的氛圍,才能蓬勃向上!我非常自豪在人生的韶華之年,來到學校這片沃土。在它的培養、造就下,在領導的信任和同事們的幫助下,我才得以成長,我人生的畫屏上才涂下了一抹最絢爛的色彩。第三個詞是行動。為了感謝領導和同事們對我的信任,為了回報學校對我的培養,我將把這份感謝與感恩化作行動,將自己的全部智慧與力量奉獻給學校,勤奮敬業,激情逐夢,在學校發展的道路上執著前行,努力做到更好!
本次大賽選手共29人,分布于浙江省22所中等職業學校。競賽內容主要包括理論、實操及教學設計三個部分,其中理論占總成績的30%(30分),實踐操作占總成績70%中的60%(42分),教學設計占總成績70%中的40%(28分)。作為一名專業課教師,從備戰到比賽,一路堅持走到最后,我想將自己比賽的一點心得和感想通過三部分與大家一同分享:
1.理論考試
本次理論考試主要是以高級工職業資格試題為主,技師及高級技師專業理論知識為輔,試卷結構由選擇題、判斷題、計算題、簡答題4個部分組成。其中選擇題、判斷題共80分,計算題、簡答題共20分。這次的成績個人認為與自己所經歷的每次技能大賽密不可分,多年的大賽經驗,充分的理論資源的復習和準備,成就了這次的理論考試。
2.實踐操作
學專業技能的人要不怕苦,不怕累,積極鉆研,苦練技能。要想在大賽中取得良好的成績,必須要放棄休息時間,在掌握好理論知識的基礎上,不斷地訓練,不停地操作,沒有量的積累,就不可能達到質的飛躍。技能訓練不僅消耗的是時間,更是體能上的消耗,實操訓練一個輪回至少需要4個小時時間。賽前,本人根據大賽備料單,充分利用所有的業余時間進行了強化訓練,我個人認為在實操過程中主要是工件加工的精度和速度的要求,保證零件質量的前提下,再加快實踐操作時間。
樹立信心,保持良好心態,爭取做到正常發揮。參加比賽的選手,來自于各市最優秀的教師,本來就是高手過招。所以必須有一個良好的心態,避免心理緊張。另外在比賽中,可能也會遇到一些突發的問題,我們更應該沉著冷靜,不慌張,千萬不能放棄,一定要堅持到最后。本次實操考試和以往不一樣,主要用手動編程的方式進行加工,對基礎功底要求比較高。圖紙難度較大,29位選手沒有一人全部完成。我只完成了總零件的80%-90%左右,但完成的輪廓尺寸基本達到公差要求。
3.教學設計
根據技術文件的相關要求,本次教學設計必須采用ppt展示及答辯的方式進行。教學設計是本人多年來參加技能大賽遇到的新項目,從這里我們可以看出對教師的要求越來越高。在本次教學設計環節花了近一個月的制作及修改。并進行了多次磨練和演示,因教學設計是在本次大賽的最后一個項目,所以本人在休息時還進行了近十次的嘗試展示。本人認為教學設計主要要有創新、亮點,最好是讓評委都沒遇到過的方法。答辯過程中要將自己的創新、亮點展示給評委老師,這樣才能得到更好的成績。
綜上所述,我有三個非常深刻的感受:第一、每一份努力,都會獲得倍增的回報,并在公眾面前被表現出來。
第二、行動是成功之母,如果我們有好的想法,好的觀念不去行動,不去實施,都是空想。
第三、向“不可能”挑戰,只要我們具有明確的目標與超強的行動力,沒有達不成的目標。
參加此次大賽,我深刻體會到理論和實踐結合的重要性,具有扎實的專業理論知識的必要性,更深深了解到團結互助的精神對于一個團隊能否到達勝利的彼岸起著關鍵性的作用。縱使們我獲得了驕人的成績,但未來的路還很長,我們將會以自己的決心和毅力堅定不移的走下去,我相信,只要我們全力以赴,在以后的日子里,我們一定可以創造新的奇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