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秋學期德育工作計劃(四)
幼兒期是思想品德教育的啟蒙時期,良好的思想品德行為習慣對幼兒形成健全的人格起著重要的作用。《幼兒園指導綱要》中指出:“幼兒園品德教育應以情感教育和培養良好行為習慣為主,注重潛移默化的影響,并貫穿于幼兒生活及各項活動之中”。遵循幼兒道德品質和行為習慣形成的規律,在堅持體、智、德、美全面發展的基礎上,結合幼兒園新學期工作思路和幼兒的年齡特點,把德育有機和諧地滲透到幼兒日常生活中去,促進幼兒健康、和諧地發展。
一、組織學習,加強教師師德建設。
師德是為師之本,當一個教師的學識、能力基本穩定之后,決定其教育效果的最重要的因素是師德,提高師德整體水平就成為教師隊伍建設的首要工作。
1.結合上級文件精神,組織全體教師學習《教育法》、《教師法》、《幼兒園教師職業道德規范》和《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等法律法規和行業規范,廣泛開展職業道德教育。
2.組織各種活動,提高教師以德治教的自覺性,開展“爭做立功競賽標兵”主題演講活動,力爭形成愛生敬業,樂于奉獻,團結協作,教書育人的職業道德,建立和諧的師幼關系。
3.每班在學期初制定班級德育計劃,并把具體內容落實到日常工作中,學期結束時各班教師根據活動開展情況撰寫一篇德育總結。組織教師定期聽師德報告會后,及時寫出師德學習心得體會,以提高自身的道德情操。
二、重德育培養,奠定幼兒品德形成的初步基礎。
一日生活皆教育,幼兒的德育教育無處不在。我們應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抓住生活中的每一個細節,對幼兒滲透德育教育。在開展德育活動時,把豐富多彩的教育活動作為德育工作的重要載體,改變形式化、單一的現狀,重感悟、體驗,與各科活動有機整合,了解幼兒的不同心理特征,采取有效的方法進行有的放矢地教育;運用豐富多樣的賞識方法給予孩子肯定和鼓勵,讓孩子就在不斷的賞識中鞏固著良好的行為習慣,為良好道德品德的形成奠定初步的基礎。
三、開展家園同步教育,將德育延伸到家庭。
對幼兒進行德育教育,不能單靠幼兒園一方面的努力,必須保持教育的一致性。因此,家庭、幼兒園和社會各方面都要加強對幼兒德育的教育,促進幼兒的健康成長。我們通過班級博客、家園聯系手冊、家長園地、家長會、家長開放日及每月一次的家園聯誼活動等來進行宣傳,幫助家長樹立正確的教育思想,用自己的言行為孩子創造一個文明健康的環境,多給孩子創造有利于增強集體觀念、勞動觀念的實踐機會,培養幼兒團結互助、尊老愛幼、熱愛集體、艱苦樸素的好思想及初步的勞動習慣,促進幼兒的身心健康和諧地發展。
每月德育主題
九月份:我愛幼兒園和老師
十月份:愛家鄉、愛祖國
十一月份:我最棒
十二月份:我來幫助你
一月份:慶祝元旦
篇2:幼兒園大班春學期德育工作計劃
幼兒園大班春學期德育工作計劃
幼兒園的思想品德教育是通過一日生活的各個環節和各種活動進行的。重點是培養幼兒最基本的思想行為習慣,使幼兒的品德和性格形成有個良好的開端。應從幼兒的身心發展特點出發,并體現該階段教育的整體性和連續性。為此,我們將以多種形式向幼兒進行禮貌待人、尊敬長輩、對同伴友愛、富有同情心,積極主動、遵守紀律、誠實、文明、愛勞動、愛祖國的思想情感和習慣的教育。
本學期思想品德教育的目標和要求制定如下:
一、進行禮貌待人,講文明、守紀律的教育。
主動有禮貌地稱呼自己所接近的人,并主動熱情使用禮貌用語。根據各班實際,對幼兒進行遵守班級常規及文明行為的教育。
尊敬長輩,愿意為他們做事。
1.能主動地遵守本班和幼兒園的各項規則,能夠控制自己的行為。
2.能夠遵守公共場所的秩序和衛生要求,如不隨地吐痰,不折花草等。
3.離開集體或家長要打招呼。
二、有目的、有計劃地培養幼兒具有友愛謙讓,誠實的優良品質。
1. 培養幼兒對同伴友愛相處,說話和氣,關心小朋友,愿意幫助比自己小的有困難的小弟弟、小妹妹。
2.學會自己解決彼此之間的糾紛。發生爭執,講道理,不動手、不罵人、不欺負小朋友。
3.相信自己的力量,做事有信心,學會自我保護。
4.講實話,做錯了事敢承認。
三、愛父母、愛教師、愛集體
1.“三八”節的感恩教育。
2.知道父母的工作及其對社會有意義。尊敬父母、關心父母,愿意幫助父母做些事。
3.知道老師工作辛苦。能尊敬老師,幫助老師,聽從老師教導。
4.知道自己是集體一員,積www.dewk.cn極主動參加集體活動。在活動中進一步培養集體感、道德情感。
5.有初步的集體榮譽感和責任感。
三、培養幼兒具有積極情緒、主動精神和活潑開朗的性格。
1.積極主動和小朋友交往。培養幼兒對周圍的事情感興趣,敢于說出自己的想法。
2.積極愉快參加班內、園內的各項活動,引導幼兒自由表現自己的興趣和愛好。
3.教育幼兒能原諒別的小朋友的缺點的錯誤,不恥笑別人。
四、進一步擴大幼兒的社會生活接觸面,使他們獲得社會的最初印象。
向他們進行革命史教育,激發他們熱愛祖國、熱愛人民、熱愛社會主義的情感萌芽。
1.認識祖國物產、領略祖國的河山,認識國旗、國徽、國歌、首都北京。有初步的愛國觀念和愛國情感。
2.了解先烈事跡,初步懂得學先進、愛模范。
3.了解家鄉的變化和民俗風情。。
五、運用符合幼兒思想特點的生動、形象方法,向兒童講解一些簡單的現實中常見的事理,提高他們的道德認識,使幼兒能獲得最起碼的是非觀念。
1.“三月十四”植樹節,對幼兒進行綠化保護環境,愛護草坪,不摘花的教育。
2.具有初步評價別人的行為,愿意學習同伴的優點,不譏笑別人的缺點和缺陷;自己有進步不驕傲,愿意克服缺點。
3.初步分清好與壞、是與非、正確與錯誤、真與假、美與丑、善與惡。學習好的榜樣,不學不模仿不良行為。
4.把培養幼兒道德情感、訓練道德行為習慣與形成道德觀念緊密結合起來,努力實現思想品德培養目標和要求。
篇3:幼兒園春學期中班年級組德育工作計劃
幼兒園20**年春學期中班年級組德育工作計劃
一、指導思想:
幼兒期是智力開發的最佳期,也是培養良好品德、行為習慣的重要時期,對幼兒進行初步的道德認識、道德情感的教育和訓練,是幼兒教育中一向非常重要的工作。因此,我們特制定此計劃,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和《綱要》的要求,結合教學活動和日常生活,向幼兒滲透德育教育,全面提高大班幼兒的思想素質,促進幼兒健康、和諧地發展。
二、具體目標
1.尊敬國旗,熟悉國歌,學會升旗時立正行注目禮。
2.和同伴友好相處,學會謙讓,愿意學習同伴的優點,為同伴的進步而感到高興,樂意幫助有困難的小朋友。
3.尊重父母,老師和長輩,樂意和他們交往,并主動幫助他們做力所能及的事,學習讓吃讓坐。
4. 對人有禮貌,熱情待客,不說粗話,認真傾聽別人說話,不插嘴。
5.講實話,做錯了事能主動承認,遵守公共場所的規則,愛護公物。
6.愛勞動,有責任心,有始有終完成成人交給的任務,堅持做自己能做的事。
三、措施、內容:
1.班級每天進行晨間談話,根據周計劃、日計劃,切合實際地開展,充分發揮晨間談話的教育作用。
2.有重點圍繞季節、時事展開活動,豐富幼兒的知識,指導幼兒了解初淺的德育知識。
3.開展系列活動,介紹先進人物,引導幼兒學榜樣,做個守紀律、好行為的孩子。
4.開展豐富多彩的教育常規活動,讓幼兒在學習的同時,品德、行為也得到同化。
四、具體工作安排:
三月份:
1.回憶過新年時的熱鬧氣氛,體驗大一歲了的快樂。知道關心友愛同伴,并樂于幫助別人。
2.三八婦女節節日教育。體會媽媽的辛苦,用各種形式表現對媽媽的愛。
3.一日活動的各個環節中鼓勵幼兒相互友愛、關心,并以榜樣的作用來帶動幼兒學會和同伴和睦相處。
四月份:
1.通過各類學習活動,鼓勵幼兒態度自然大方地講話,懂得不能隨便打斷別人的講話。
2.嘗試在學習、游戲等活動中與同伴合作,增強集體榮譽感。
3.組織幼兒祭掃烈士墓。
五月份:
1.結合“五一勞動節”對幼兒進行節日教育,通過參觀、觀察、實踐,了解成人的勞動,并懂得珍惜他們的勞動成果。
2.通過故事、兒歌、情景表演、談話等方式,使幼兒懂得尊敬長輩,并關心、熱愛自己的父母。
3.鼓勵幼兒向身邊的榜樣學習,養成良好的文明禮貌習慣。
六月份:
1.通過老師對各類活動的評價,有意識地教會幼兒對人、事進行評價的標準。初步正確地評價自我和他人。
2.結合“六一兒童節”對幼兒進行節日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