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中學學年度第一學期學工處工作計劃
指 導 思 想
在校長室、黨總支領導下,堅持以*理論、“***”重要思想為指導,以***為統領,我校的德育工作將以愛國主義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和公民基本道德規范教育、感恩勵志教育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為重點,以高品位校園文化為載體,努力強化德育工作,加強對班主任的師德建設,積極改進工作作風,堅持以全面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和文明素養為目標,以質量提升為重點,通過不斷創新、整合德育資源,進一步鑄造宏志教育和藝術教育特色品牌。
工 作 目 標
1.深入進行學生文明素養教育,促進學生文明習慣的養成和文明行為的堅持,樹立一中學生較高文明素質,展示揚州市民文明優雅的形象。
2.結合市“十一五”規劃課題“中學宏志教育的實踐與理論研究”和“生命教育在學校優質特色發展中的實踐性研究”等課題的研究,大力開展德育課題研究,有效提升德育隊伍的教育理論水平和實踐經驗。
3.加大德育隊伍建設,通過青年教師研修班,開展班主任后備力量的校本培訓,培育一支敬業愛生、善于管理的優秀班主任團隊。
4.加強心理健康教育,調適學生學習狀態;加強理想信念教育,挖掘“宏志”內涵。
5. 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著力培養學生明理、勤奮、堅毅、刻苦的品質。積極開展孝德教育,進一步鞏固強化感恩教育的成果,促進學校宏志教育特色品牌的發展。進一步挖掘謝正義市長“三個特別”的內涵,繼續評選“三特之星”。
6. 舉辦家長學校,加強家校合作。繼續探索學生自主管理自主教育的規律,完善學生參與學校精致常規管理的制度和操作程序。
具 體 措 施
一、加強隊伍建設,強化德育意識。
1.認真執行《揚州市第一中學精致管理條例80條》,進一步完善并繼續堅持班主任班級量化管理考核制度,選擇責任心強、業務素質高、樂于奉獻、顧全大局的教師擔任班主任。加強班級過程管理的檢查和指導,促進優秀班集體和優秀班風的形成。
2.堅持班主任例會制度,對例會進行創新策劃。本學期將克服三個教學點的困難,堅持召開班主任例會,邀請校領導、專家參加例會,給予班主任理論指導;組織班主任進行個案分析、學習交流德育工作經驗和信息,在交流、學習和實踐中不斷提高班主任教師的自身素質和管理水平。
3.加大班主任培訓力度,抓住青年班主任研修班這一契機,舉行班主任講座和沙龍活動,強化班主任工作能力的培養,探討德育理論和工作方法,多給予青年班主任指導和督查,開展“魅力型”班主任培養工作,增強班主任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4.結合我校宏志教育辦學特色的建設,加強德育理論研究,同時充分發揮德育科研小組的作用,提煉我校的德育工作特色。
5. 舉行德育隊伍素能展示活動。推進學校德育科研工作,實施德育項目管理。加強班主任隊伍建設,組織班主任素質能力大賽,多形式推廣班主任工作經驗和做法,整體提升班主任德育能力。
二、抓好常規管理,全面推進素質教育。
1.進一步堅持和完善《班主任工作績效考核細則》《班主任一日常規》等各項德育管理規章制度,進一步加強對全體學生基本行為規范的養成教育,不斷完善學生日常行為檢查制度和班級常規檢查評比制度。對學生的平時表現予以量化考核并與新課程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有機的結合。
2. 繼續探索學生自主管理自主教育的規律,完善學生參與學校精致常規管理的制度和操作程序。學工處將協同年級組長、班主任、少先隊輔導員、學科教師、學生會展開工作,進一步提高各類德育骨干力量工作的積極性,在三個教學點都要強化德育“全員管理、全面管理、全程管理”的局面。加強學生干部的培養,發揮班委會、學生會、團委、社團的作用,培養學生自主管理能力,培養勤奮努力、自強不息的學習精神,開展“陽光型”學生學習典型評比活動。
3.繼續通過法制講座,參觀、交談、電影觀摩等多種形式,重視運用和社區教育資源,在全體學生中進一步普及安全和法制常識。
4.學工處將繼續用好廣播室、黑板報、宣傳櫥窗等宣傳陣地,創設講文明、重禮儀的校園氛圍,引導學生學生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做文明市民,為揚州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做貢獻。
5.加強心理健康教育,調適學生學習狀態。以“陽光心苑”輔導中心為平臺,開展健康人格教育研究,主要通過心理咨詢、個別溝通等方式,尤其是要針對宏志班單親家庭、經濟困難家庭等特殊家庭學生存在的心理問題,開展心理疏導,提高他們抵抗挫折、克服困難的信心和能力。加強生生、師生的交流溝通。
三、突出德育重點,形成德育品牌。
1.分層教育,彰顯特色。根據學生特點,確立各學部的德育工作切入點,有針對性地開展活動。高一、初一年級以行為習慣和養成教育以及心理健康和法制教育為目標,高二、初二年級將青春期教育和公民道德教育以及心理健康和法制教育作為教育重點,高三、初三年級以理想前途教育為重點,幫助學生樹立遠大志向,鑄就頑強意志。
2.開展學生行為素養提升行動。結合文明城市創建要求,開展“學習習慣、行為習慣、就餐習慣”的三大習慣養成教育活動,切實強化行為養成教育。一是強化文明禮儀習慣培養,以培養學生良好的校園禮儀和和社會禮儀為重點,開展文明禮儀月專題教育活動。二是關注學生學習習慣養成,加強學生學習過程的管理,培植學生的學習興趣,培育良好的學習行為素養。精心組織每周一次的升旗儀式,通過國旗下講
話,開展創建文明城市、構建和諧社會、遵守交通法規、禁毒、珍惜環境等方面的教育宣傳活動,將文明內化為學生個人追求,增強自律能力。3. 認真組織好學生收看教育部、中央電視臺聯合錄制的《開學第一課》節目。 20**年的《開學第一課》以“幸福”為主題,在由孩子、家長、學校、社會構成的全景視野中,討論“如何讓中國孩子擁有幸福”。幸福是現代教育最核心和最終極的價值理念,“有靈魂的教育”不僅有義務將孩子們訓練成有用之人,更重要的是,將他們培育成幸福之人,教會他們擁有幸福的能力。我們還要組織學生寫好觀后感。
4.開展以愛國主義教育、誠信教育、行為規范教育為主題的班會觀摩評比活動,讓學生在展示青春風采的活動中進行良性的自我教育。利用校園廣播、校園網、學校櫥窗、班級黑板報等宣傳媒體,各班班主任老師利用晨會、班會、談心、家訪等日常教育形式,對學生進行社會公德、家庭美德、校園文明、網絡道德等專項教育,努力從不同的角度培養學生高尚的人格。
5.繼續開展爭創“三特之星”評比活動。以宏志班為龍頭,全校性地深入開展“三個特別”學習活動,進一步挖掘謝正義市長“三個特別”的內涵,評選“三特之星”。
6.進一步深化感恩勵志和孝德教育,繼續開展“孝德之星”評比活動。在校園文化長廊、教室環境布置上大力宣傳孝德教育,開展以“孝” 為主題的黑板報比賽、演講比賽、手抄報、電腦報設計比賽,“唱孝德歌、讀孝德書”的活動,以“我為父母盡孝心”為主題的征文比賽,召開以“孝” 為主題的班會校內開放活動,促進班際交流,繼續開展 “孝德之星”的評選活動,組織宏志生到“孝德教育基地”(敬老院)看望慰問孤寡老人。積極開展孝德教育,進一步鞏固強化感恩教育的成果,促進學校宏志教育特色品牌的發展。
7.開展傳統節日系列慶?;顒?。利用常規傳統節假日、紀念日,以國旗下講話為平臺,以班會課為陣地,多樣化地開展教師節、國慶節、中秋節、元旦等節日慶祝活動。
8.培養練就學生“三種學習精神”,即勤學苦練的“刻苦精神”,自主學習的“自覺精神”、自強不息的“拼搏精神”。開展 “五個第一”活動,即文明禮貌第一、誠實守信第一、專心上課第一、認真作業第一、勤學好問第一。進一步加強班級學生日常行為規范管理和學習習慣的培養,強化規范學生課堂學習常規和作業習慣,促進優秀班班風和優秀學風的形成。開展“好習慣標兵”活動,即爭當“文明禮貌標兵”“誠實守信標兵”“專心上課標兵”“認真作業標兵”“勤學好問標兵”。成立學習互助小組,建立互助學習小組的評價反饋檔案。
9.開展迎校慶“優秀校友報告會”系列活動,挖掘校友中的德育資源,發揮校友的榜樣示范引領作用,為校慶做好充分的準備。以籌備校慶60周年為契機開展“愛我一中”“奉獻一中”“興我一中”系列主題實踐活動。
10.做好第59屆校運會入場式訓練、評比工作和體育文明評比工作。
四、開發社會教育資源,形成育人合力。
在教育新政大背景下,繼續拓展德育隊伍的社會化空間,構建社會、家庭、學?!叭灰惑w”的立體教育網絡,形成教育合力。
1.完善家長委員會制度,不定期召開“揚州市第一中學家長委員會”,讓家長成為學校教育的知情者、參與者、合作者,征求家長對學校管理、班級管理、教育教學各方面的意見和建議,努力辦成家長滿意的學校;建立家長與學校的戰略伙伴關系,共同擔負起育人的任務,充分發揮家委會的橋梁紐帶作用。
2.9月份為新生家訪月,要積極開展家訪工作,加強家校溝通,使家長了解學校,支持教育。利用校信通、家校聯系本,加強學生在家學習的檢查與督促。加強學校、社區聯動,發揮好社區對學校育人的輔助作用。保持警、校聯動互動關系,加強法制和社會教育,既保證學校學生的安全,又從一定程度上預防和打擊犯罪。
3.認真組織一日開放活動,及時交流學生信息。加強家校溝通,利用家長會向家長介紹孩子的情況,聽取家長的意見,爭取家長的理解和支持,實現共同教育。
4. 本學期將建立家長學校,學校將“提高家教水平、提高家長整體素質、更好地培養下一代、造就新一代高素質的人才”作為家長學校的辦學宗旨,大膽探索、努力開拓、積極開展工作。我們將定期開展講座,有計劃地組織家長參加家長學校的學習,提高家長對子女的管理和教育的素質,確保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有機地結合起來,并向家長宣傳家教知識,交流經驗,使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雙基并軌地發展。
五、樹立宏志班主任先進典型,加大德育宣傳力度。
抓住全力打造宏志班優秀教師群體的契機,以師德教育為核心,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引領廣大班主任樹立全新師德理念,確立新型師生觀,要求他們做到三個“一切”——“一切為了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為了一切的學生”,鑄就靈魂、挖掘潛能,呵護學生全面成長。
我們將挖掘、積累宏志師生感人故事,努力打造出一支優秀的宏志班班主任隊伍,樹立宏志班主任先進典型,讓他們引領全校的師德師風建設。
學校德育宣傳工作有專人負責,負責在各大網站報紙進行德育宣傳工作。 利用新聞媒體對學校的德育工作進行宣傳,擴大德育工作影響力。加大與各媒體聯系合作的力度,有利于德育工作的進一步展開。
六、做好幫扶工作,關心學生成長。
我校學生家庭狀況普遍較差,下崗、雙下崗、單親等特殊情況家庭比較多。學校一直注重對貧困生的幫扶,認真貫徹教育局對貧困家庭學生的各項幫扶政策,對貧困生采取多渠道、多方位的幫扶。倡導全校教師主動與學習困難及生活困難的學生結對,耐心細致地做他們的思想工作,學習上鼓勵引導他們,生活上關心愛護他們,以一片真誠和愛心感動他們,在加強思想教育的同時,積極挖掘他們身上的閃光點,從精神上、情感上鼓勵貧困生勤奮苦學的同時培養他們的感恩意識。建立宏志生檔案、幫扶臺賬,使宏志幫扶工作規范化、有序化、公平化。
總之,20**年我校學工處將在教育局的統一
部署下,在校長室、黨總支的正確領導下,在全校教職工的大力支持下,決心緊緊圍繞服務大局,提升質量這一中心,進一步轉變教育觀念,增強育人意識,要不斷探索德育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提高執行力,提升戰斗力,為早日邁進省四星級高中而不懈努力!篇2:某中學學工處主任職責
中學學工處主任職責(4)
1、在分管校長領導下,主持學校德育工作,制定和實施學校德育工作計劃,全面負責全校學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和活動組織工作。
2、認真貫徹班主任工作職責條例,定期布置、檢查班主任常規工作,定期主持召開班主任工作會議,布置、檢查、考核年級組長、班主任日常管理工作,主持班主任培訓工作。
3、組織開展心理健康教育、道德法紀教育、禁毒教育、安全教育等一切有益學生身心健康的教育活動,培養學生健康、科學的價值觀、人生觀、世界觀,組織進行心理健康教育課題研究。
篇3:第一中學學年度第一學期學工處工作計劃
第一中學學年度第一學期學工處工作計劃
指 導 思 想
在校長室、黨總支領導下,堅持以*理論、“***”重要思想為指導,以***為統領,我校的德育工作將以愛國主義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和公民基本道德規范教育、感恩勵志教育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為重點,以高品位校園文化為載體,努力強化德育工作,加強對班主任的師德建設,積極改進工作作風,堅持以全面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和文明素養為目標,以質量提升為重點,通過不斷創新、整合德育資源,進一步鑄造宏志教育和藝術教育特色品牌。
工 作 目 標
1.深入進行學生文明素養教育,促進學生文明習慣的養成和文明行為的堅持,樹立一中學生較高文明素質,展示揚州市民文明優雅的形象。
2.結合市“十一五”規劃課題“中學宏志教育的實踐與理論研究”和“生命教育在學校優質特色發展中的實踐性研究”等課題的研究,大力開展德育課題研究,有效提升德育隊伍的教育理論水平和實踐經驗。
3.加大德育隊伍建設,通過青年教師研修班,開展班主任后備力量的校本培訓,培育一支敬業愛生、善于管理的優秀班主任團隊。
4.加強心理健康教育,調適學生學習狀態;加強理想信念教育,挖掘“宏志”內涵。
5. 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著力培養學生明理、勤奮、堅毅、刻苦的品質。積極開展孝德教育,進一步鞏固強化感恩教育的成果,促進學校宏志教育特色品牌的發展。進一步挖掘謝正義市長“三個特別”的內涵,繼續評選“三特之星”。
6. 舉辦家長學校,加強家校合作。繼續探索學生自主管理自主教育的規律,完善學生參與學校精致常規管理的制度和操作程序。
具 體 措 施
一、加強隊伍建設,強化德育意識。
1.認真執行《揚州市第一中學精致管理條例80條》,進一步完善并繼續堅持班主任班級量化管理考核制度,選擇責任心強、業務素質高、樂于奉獻、顧全大局的教師擔任班主任。加強班級過程管理的檢查和指導,促進優秀班集體和優秀班風的形成。
2.堅持班主任例會制度,對例會進行創新策劃。本學期將克服三個教學點的困難,堅持召開班主任例會,邀請校領導、專家參加例會,給予班主任理論指導;組織班主任進行個案分析、學習交流德育工作經驗和信息,在交流、學習和實踐中不斷提高班主任教師的自身素質和管理水平。
3.加大班主任培訓力度,抓住青年班主任研修班這一契機,舉行班主任講座和沙龍活動,強化班主任工作能力的培養,探討德育理論和工作方法,多給予青年班主任指導和督查,開展“魅力型”班主任培養工作,增強班主任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4.結合我校宏志教育辦學特色的建設,加強德育理論研究,同時充分發揮德育科研小組的作用,提煉我校的德育工作特色。
5. 舉行德育隊伍素能展示活動。推進學校德育科研工作,實施德育項目管理。加強班主任隊伍建設,組織班主任素質能力大賽,多形式推廣班主任工作經驗和做法,整體提升班主任德育能力。
二、抓好常規管理,全面推進素質教育。
1.進一步堅持和完善《班主任工作績效考核細則》《班主任一日常規》等各項德育管理規章制度,進一步加強對全體學生基本行為規范的養成教育,不斷完善學生日常行為檢查制度和班級常規檢查評比制度。對學生的平時表現予以量化考核并與新課程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有機的結合。
2. 繼續探索學生自主管理自主教育的規律,完善學生參與學校精致常規管理的制度和操作程序。學工處將協同年級組長、班主任、少先隊輔導員、學科教師、學生會展開工作,進一步提高各類德育骨干力量工作的積極性,在三個教學點都要強化德育“全員管理、全面管理、全程管理”的局面。加強學生干部的培養,發揮班委會、學生會、團委、社團的作用,培養學生自主管理能力,培養勤奮努力、自強不息的學習精神,開展“陽光型”學生學習典型評比活動。
3.繼續通過法制講座,參觀、交談、電影觀摩等多種形式,重視運用和社區教育資源,在全體學生中進一步普及安全和法制常識。
4.學工處將繼續用好廣播室、黑板報、宣傳櫥窗等宣傳陣地,創設講文明、重禮儀的校園氛圍,引導學生學生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做文明市民,為揚州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做貢獻。
5.加強心理健康教育,調適學生學習狀態。以“陽光心苑”輔導中心為平臺,開展健康人格教育研究,主要通過心理咨詢、個別溝通等方式,尤其是要針對宏志班單親家庭、經濟困難家庭等特殊家庭學生存在的心理問題,開展心理疏導,提高他們抵抗挫折、克服困難的信心和能力。加強生生、師生的交流溝通。
三、突出德育重點,形成德育品牌。
1.分層教育,彰顯特色。根據學生特點,確立各學部的德育工作切入點,有針對性地開展活動。高一、初一年級以行為習慣和養成教育以及心理健康和法制教育為目標,高二、初二年級將青春期教育和公民道德教育以及心理健康和法制教育作為教育重點,高三、初三年級以理想前途教育為重點,幫助學生樹立遠大志向,鑄就頑強意志。
2.開展學生行為素養提升行動。結合文明城市創建要求,開展“學習習慣、行為習慣、就餐習慣”的三大習慣養成教育活動,切實強化行為養成教育。一是強化文明禮儀習慣培養,以培養學生良好的校園禮儀和和社會禮儀為重點,開展文明禮儀月專題教育活動。二是關注學生學習習慣養成,加強學生學習過程的管理,培植學生的學習興趣,培育良好的學習行為素養。精心組織每周一次的升旗儀式,通過國旗下講
話,開展創建文明城市、構建和諧社會、遵守交通法規、禁毒、珍惜環境等方面的教育宣傳活動,將文明內化為學生個人追求,增強自律能力。3. 認真組織好學生收看教育部、中央電視臺聯合錄制的《開學第一課》節目。 20**年的《開學第一課》以“幸福”為主題,在由孩子、家長、學校、社會構成的全景視野中,討論“如何讓中國孩子擁有幸?!?。幸福是現代教育最核心和最終極的價值理念,“有靈魂的教育”不僅有義務將孩子們訓練成有用之人,更重要的是,將他們培育成幸福之人,教會他們擁有幸福的能力。我們還要組織學生寫好觀后感。
4.開展以愛國主義教育、誠信教育、行為規范教育為主題的班會觀摩評比活動,讓學生在展示青春風采的活動中進行良性的自我教育。利用校園廣播、校園網、學校櫥窗、班級黑板報等宣傳媒體,各班班主任老師利用晨會、班會、談心、家訪等日常教育形式,對學生進行社會公德、家庭美德、校園文明、網絡道德等專項教育,努力從不同的角度培養學生高尚的人格。
5.繼續開展爭創“三特之星”評比活動。以宏志班為龍頭,全校性地深入開展“三個特別”學習活動,進一步挖掘謝正義市長“三個特別”的內涵,評選“三特之星”。
6.進一步深化感恩勵志和孝德教育,繼續開展“孝德之星”評比活動。在校園文化長廊、教室環境布置上大力宣傳孝德教育,開展以“孝” 為主題的黑板報比賽、演講比賽、手抄報、電腦報設計比賽,“唱孝德歌、讀孝德書”的活動,以“我為父母盡孝心”為主題的征文比賽,召開以“孝” 為主題的班會校內開放活動,促進班際交流,繼續開展 “孝德之星”的評選活動,組織宏志生到“孝德教育基地”(敬老院)看望慰問孤寡老人。積極開展孝德教育,進一步鞏固強化感恩教育的成果,促進學校宏志教育特色品牌的發展。
7.開展傳統節日系列慶祝活動。利用常規傳統節假日、紀念日,以國旗下講話為平臺,以班會課為陣地,多樣化地開展教師節、國慶節、中秋節、元旦等節日慶祝活動。
8.培養練就學生“三種學習精神”,即勤學苦練的“刻苦精神”,自主學習的“自覺精神”、自強不息的“拼搏精神”。開展 “五個第一”活動,即文明禮貌第一、誠實守信第一、專心上課第一、認真作業第一、勤學好問第一。進一步加強班級學生日常行為規范管理和學習習慣的培養,強化規范學生課堂學習常規和作業習慣,促進優秀班班風和優秀學風的形成。開展“好習慣標兵”活動,即爭當“文明禮貌標兵”“誠實守信標兵”“專心上課標兵”“認真作業標兵”“勤學好問標兵”。成立學習互助小組,建立互助學習小組的評價反饋檔案。
9.開展迎校慶“優秀校友報告會”系列活動,挖掘校友中的德育資源,發揮校友的榜樣示范引領作用,為校慶做好充分的準備。以籌備校慶60周年為契機開展“愛我一中”“奉獻一中”“興我一中”系列主題實踐活動。
10.做好第59屆校運會入場式訓練、評比工作和體育文明評比工作。
四、開發社會教育資源,形成育人合力。
在教育新政大背景下,繼續拓展德育隊伍的社會化空間,構建社會、家庭、學校“三位一體”的立體教育網絡,形成教育合力。
1.完善家長委員會制度,不定期召開“揚州市第一中學家長委員會”,讓家長成為學校教育的知情者、參與者、合作者,征求家長對學校管理、班級管理、教育教學各方面的意見和建議,努力辦成家長滿意的學校;建立家長與學校的戰略伙伴關系,共同擔負起育人的任務,充分發揮家委會的橋梁紐帶作用。
2.9月份為新生家訪月,要積極開展家訪工作,加強家校溝通,使家長了解學校,支持教育。利用校信通、家校聯系本,加強學生在家學習的檢查與督促。加強學校、社區聯動,發揮好社區對學校育人的輔助作用。保持警、校聯動互動關系,加強法制和社會教育,既保證學校學生的安全,又從一定程度上預防和打擊犯罪。
3.認真組織一日開放活動,及時交流學生信息。加強家校溝通,利用家長會向家長介紹孩子的情況,聽取家長的意見,爭取家長的理解和支持,實現共同教育。
4. 本學期將建立家長學校,學校將“提高家教水平、提高家長整體素質、更好地培養下一代、造就新一代高素質的人才”作為家長學校的辦學宗旨,大膽探索、努力開拓、積極開展工作。我們將定期開展講座,有計劃地組織家長參加家長學校的學習,提高家長對子女的管理和教育的素質,確保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有機地結合起來,并向家長宣傳家教知識,交流經驗,使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雙基并軌地發展。
五、樹立宏志班主任先進典型,加大德育宣傳力度。
抓住全力打造宏志班優秀教師群體的契機,以師德教育為核心,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引領廣大班主任樹立全新師德理念,確立新型師生觀,要求他們做到三個“一切”——“一切為了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為了一切的學生”,鑄就靈魂、挖掘潛能,呵護學生全面成長。
我們將挖掘、積累宏志師生感人故事,努力打造出一支優秀的宏志班班主任隊伍,樹立宏志班主任先進典型,讓他們引領全校的師德師風建設。
學校德育宣傳工作有專人負責,負責在各大網站報紙進行德育宣傳工作。 利用新聞媒體對學校的德育工作進行宣傳,擴大德育工作影響力。加大與各媒體聯系合作的力度,有利于德育工作的進一步展開。
六、做好幫扶工作,關心學生成長。
我校學生家庭狀況普遍較差,下崗、雙下崗、單親等特殊情況家庭比較多。學校一直注重對貧困生的幫扶,認真貫徹教育局對貧困家庭學生的各項幫扶政策,對貧困生采取多渠道、多方位的幫扶。倡導全校教師主動與學習困難及生活困難的學生結對,耐心細致地做他們的思想工作,學習上鼓勵引導他們,生活上關心愛護他們,以一片真誠和愛心感動他們,在加強思想教育的同時,積極挖掘他們身上的閃光點,從精神上、情感上鼓勵貧困生勤奮苦學的同時培養他們的感恩意識。建立宏志生檔案、幫扶臺賬,使宏志幫扶工作規范化、有序化、公平化。
總之,20**年我校學工處將在教育局的統一
部署下,在校長室、黨總支的正確領導下,在全校教職工的大力支持下,決心緊緊圍繞服務大局,提升質量這一中心,進一步轉變教育觀念,增強育人意識,要不斷探索德育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提高執行力,提升戰斗力,為早日邁進省四星級高中而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