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一小20**年防空防災應急疏散演練預案
為切實做好全市中小學校學生的防空防災科普知識宣傳教育,普及防空防災應急避險知識,提高廣大師生防震減災意識、素質和學校組織學生快速避險疏散、自救互救的能力。根據教育部《中小學公共安全教育指導綱領》《湖北省防震減災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防空法》,市教育局和市民防辦(地震局)有關規定,在全國第六個防震減災宣傳活動周(5月12日至20日)期間,我校組織開展防空防災知識宣傳和應急疏散演練活動。特制定本預案。
一、準備階段:
1、做好宣傳、發動、學習培訓工作。
2、對學生進行安全防范知識的宣傳教育。
3、演練過程所需的物品準備。
4、演練要求及演練中應急注意的問題。
二、實施階段:
(一)實施對象和任務項目:
1、對象:**實驗小學全體師生
2、任務:防空防災等其他惡性事件發生時。
3、演練時間: 5月13日下午4:00—5:25
(二)疏散演練領導小組
總指揮:z
疏散指揮組:z
(三)工作小組
信息聯絡組:z
秩序維護組:全體班主任、副班主任 、其他學科任課教師
后勤服務組:z
發報警員:z
演練攝像:z
演練人數記錄員:z
演練記時員:z
疏散場地劃分:z
(四)具體演練工作安排
1、演練應事先告知學生,本周有防空防災演練,但不具體公布是哪一天。等到特定的一天下午,學校突然發出防空警報:(陶俊霞負責發警報)第一次警報發出老師全部到位,第二次警報發出全校師生向教室外緊急疏散。
2、逃離教室時的路線(學生出教室時的辦法):各教室z縱排平分為二,教室以南從前門出,教室以北從后門出,南北都是靠走廊的學生先走。
3、班級疏散路線的順序:每棟教學樓由低往高、每層由中間到兩邊、先東后西。每班排成兩行下樓梯,必須有秩序地走,嚴防踩踏事故發生。走下樓梯后分別按規定的線路進入操場疏散:五(2)五(1)五(3)四(2)四(3)四(1)四(4),從本教學樓樓梯下樓后,沿大校園南邊線路進入操場,走到最西邊進入指定位置(操場南邊)。一(4)一(3)一(2)一(1)二(2)二(3)二(1)二(4)三(2)三(3)三(1)三(4)。一、二、三年級沿大校園北邊線路進入操場(操場北邊)指定位置,六(2)六(3)六(1),六年級從大校園中間的線路進入操場(操場中間)。領頭的看操場白色標志線依次排好隊,(蹲或坐下,依領頭的為準),各班有班主任或任課教師或班長請點學生人數后向記錄員(z)處報告到現場學生人數。報告人數的內容:*班級應到*人,實到*人,報告完畢。
4、樓梯負責安全人員安排:三年級教學樓總指揮:z,三樓拐彎處負責:z,二樓拐彎處負責:z,一樓拐彎處負責:z,四、五年級教學樓:總指揮:z,三樓拐彎處負責:z,二樓拐彎處負責:z,一樓拐彎處負責:z。六年級教學樓總指揮:z,三樓拐彎處負責:z,二樓拐彎處負責:z,一樓拐彎處負責:z。
5、疏散后救護現場指揮:z負責一年級、z負責二年級、z負責三年級、z負責四年級、z負責五年級、z負責六年級。
(五)、演練疏散要求與注意事項:
1、演練前保護引導人員各就各位。當學校喇叭連續響起警報時,由各班任課老師根據教學樓樓道管理的有關規定組織學生疏散。在樓梯口、轉彎口等指揮學生安全撤離。
2、廣播告誡學生:請大家不要慌張,在各班老師的指揮下,根據各年級逃生線路逃生出口,有秩序地進行疏散,逃生時要注意抱頭、彎著腰等姿勢撤離現場,到安全地點操場上去。
3、各班主任老師在疏散時,要穩定學生的情緒,大聲地指揮,教育學生撤離時要抱頭、彎著腰等姿勢撤離現場,注意樓梯口行走安全。
(六)演練程序
(1)指揮長張在兵發出演練開始的命令。
(2)警報員陶俊霞接到命令立即發出防空警報信號。
(3)樓梯指揮員(西樓梯陳育飛、東樓梯馬文濤、南樓梯聶列鋒)負責指揮樓梯處,疏散順序及安全情況。
(4)記時員:陳俊(記清每個環節所用的時間)。
(5)當聽到第二次發出警報時,各班學生迅速按順序、沿路線、有序疏散。
三、總結階段:
疏散后現場指揮長要及時對演練過程中表現出色的予以表揚;同時講評各班級中存在的問題。(張在兵)
四、鞏固提高
讓學生說說在這次防災減災演練中的收獲,以及對這次活動的建議,三年級以上學生寫一寫演練體會。
文章篇2:幼兒園消防滅火應急疏散演練預案
幼兒園消防滅火應急疏散及演練實施預案
為加強和規范學校消防安全管理,預防火災和減少火災危害,認真貫徹預防為主、防消結合的消防工作方針、認真履行消防安全職責,提高廣大師生在突發火災事故中的應對能力和火災中的自救自護意識,盡可能減少在火災中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各學校、幼兒園要制定校(園)消防滅火應急疏散演練實施預案,開展滅火應急疏散預案和演練活動,。
一、消防演練時間、地點、對象、人數和聯系人
1、20**年11月5日,下午3時40分
2、地點:校園 聯系人:z 聯系電話:***
3、參加對象:全體師生,總人數176名。
二、演習活動組織機構
滅火行動組成員名單及分工情況如下:
1、總指揮:z副總指揮:z
2、義務消防隊隊長:z
義務消防員名單:z
3、通信聯絡組成成員名單:z
4、疏散引導組成成員名單及負責部位:
z負責一樓層,引導小三班幼兒向外疏散。
z負責一樓層,引導小四班幼兒向外疏散。
z負責一樓層,引導小二班幼兒向外疏散。
z負責二樓層,引導小一班幼兒向外疏散。
z負責二樓層,引導中一班幼兒向外疏散。
z負責二樓層,引導中二班幼兒向外疏散。
z負責二樓層,引導大班幼兒向外疏散。
5、安全防護救護組成員:z、衛生所醫務人員
6、消防演習活動必須事先召開上述領導和各個組織成員準備工作會議,把消防演習的組織程序和每個成員的任務和要求一一分解說明,務必在正式消防演習時不出差錯,更不能在演習疏散時人員的損傷以外事故的發生,力爭做到保質保量地完成每次消防演習的安全進行。
三、消防演習人員疏散組織程序
1、以一間休息室、活動室或辦公室作為發生火災演示點。(用破布塊泡浸少許柴油放入鐵桶內點燃,把火撲滅會產生很濃的煙霧即可)。
2、值班員或巡查員、發現或聽至某個室內呼叫救火信息后,應在就近區域找到通信工具及時報告119和學校,聯系單位滅火應急總指揮奔赴現場協調指揮,同時,利用廣播、喇叭報警。各小組成員聽到報警后,立即各就各位,在校內應急處總值班要及時通知屬地派出所負責人,組織義務消防員維護現場秩序等安全協助工作。應急保衛組安排成員到路口接應消防、醫療救援車。
指揮程序如下:
(1)報警后第一項工作,疏散引導組成員應迅速利用現場最近的疏散出口,,引導人員及時疏散到統一指定的地段。點名中發現缺少人員時,必須立即報告聯絡組并請示指揮部處理搶救方案。
(2)同時通知現場的義務消防人員利用身邊最近地點配置的滅火器材開展初期火災的撲救工作,使用滅火器材必須懂得正確方式的安全操作規程。(演習時要明確使用指定地點的滅器,不能浪費)。
(3)強調電源著火不能使用水源滅火,必要時應該及時關閉總電源,凡是電源起火一定要用干粉滅火器或二氧化碳滅火器方可。
3、負責疏散人員的任務是:A、要認真告訴身邊人員往哪個方向逃生有出口,并告訴逃生人員要用濕手巾或代用物捂住嘴鼻和降低身軀的姿態逃生的方法;B、對逃生人員說明各自逃生對指定地點等待點名,發現人員未到時,做到第一時間及時報告聯絡組通知指揮部處理;C、組織人員疏散時,強調不要因擁擠而導致不必要的創傷事故。
4、人員疏散后以及火災即看來時,在第一線的有關義務消防員應立即保護好火災現場,等待消防大隊和校領導調查現場情況做好預案演習記錄和簡要現場講評。
5、安全防護組,要服從指揮部統一命令,積極撥救人救物工作;必須明確一個救護受傷人員的搶救地點,保證救生醫療隊出入暢通。
四、總指揮負責把參加消防演習的全體成員集中在一個場地或場所內進行本次演習后的總結點評。
五、消防演習結束
明確清理演習活動的后續任務:
1、清掃衛生。
2、使用的器材歸類放回原處。
3、做好滅火器材用后的檢查和補充等。
z中心幼兒園
20**年11月
篇3:學校滅火及應急疏散預案演練制度
學校滅火和應急疏散預案演練制度
(一)學校應制定滅火和應急疏散預案,并定期演練,以減少火災危害。學校專兼職消防安全管理人員負責編制滅火和應急疏散預案,消防安全管理人和專兼職消防安全管理人員負責組織滅火和應急疏散預案的演練。
(二)學校應當按照滅火和應急疏散預案,至少每半年進行一次演練。
(三)滅火和應急疏散組織機構及分工:
1、指揮員:公安消防隊到達之前指揮滅火和應急疏散工作,指揮員由學校在場的職務最高者擔任;
2、滅火行動組:撲救初起火災,配合公安消防隊采取滅火行動;
3、通訊聯絡組:報告火警,與相關部門聯絡,傳達指揮員命令;
4、疏散引導組:維護火場秩序,引導人員疏散;
5、安全防護救護組:救護受傷人員,準備必要的醫藥用品;
6、其他必要的組織。
(四)滅火和應急疏散預案演練程序:
1、報警和接警處置程序:發現火警信息,值班人員應核實、確定火警的真實性。發生火災,立即向"119"報火警,同時,向學校領導和保衛部門負責人報告,發出火災聲響警報。報警應講明起火單位、部位、時間、單位詳細地址、可燃物質、火勢等情況。
3、應急疏散的組織程序:運用各種手段向師生說明起火部位、疏散路線。組織處于著火層等受火災危脅的樓層人員,沿火災蔓延的相反方向,向疏散走道、安全出口部位有序疏散。疏散過程中,保護疏散人員安全。情況危急時,可利用逃生器材疏散人員。組織人員疏散時,應采取有效措施幫助無自主逃生能力的人員疏散。
4、撲救初起火災的程序:現場指揮員組織滅火行動組人員,切斷有關電源,利用滅火器材迅速撲救,視火勢蔓延的范圍,啟動滅火設施,協助消防人員做好撲救火災工作。不能控制火情時,現場指揮員應立即下達所有人員撤離命令。
5、通訊聯絡程序:立即迎接消防車輛,并視情況與供水、供電、醫院等單位聯絡,按預定通訊聯絡方式,保證通訊聯絡暢通。指揮員組織撲救初起火災,利用滅火器材實施撲救。
6、安全防護救護程序:安全防護救護組應當準備必要的醫藥用品,進行必要的救護,及時通知救護部門組織救護傷員,保證急需醫藥用品供應,有序開展救護工作。
7、善后處置程序:火災撲滅后,尋找可能被困人員,保護火災現場,配合公安消防部門開展調查。
8、指揮員組織填寫事故報告。
(五)演練時,應當設置明顯標識并事先告知演練范圍內的人員。
(六)演練結束,應做好演練情況記錄,總結經驗,寫出演練小結和評價,根據實際修訂預案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