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心他人,奉獻愛心”德育主題班會教案
高二(4)班z
【活動背景】
半個學期以來,我有感于學生平時的表現(xiàn):行為較為自私,缺乏互助意識與奉獻精神,擬定通過本次主題班會課活動設計,引導學生從自己身上找差距,努力克服自身缺點,激發(fā)奉獻情感,學會關心、幫助他人,不講利益,不圖回報,提高自身修養(yǎng)與素質,做一名有益于社會的高尚的人
【活動目的】
聯(lián)系實際,讓學生體驗愛、懂得愛、珍惜愛、理解愛、奉獻愛,引導學生學會關心自己,孝敬父母、善待親友、友愛同學、關愛周圍的一切。
【活動準備】
要求學生收集“關心”或“回報”為話題的材料或身邊事例。
【活動過程】
活動基本情況:20**年12月28日,于高二(4)班教室,班級54人分為7個小組。
一、班主任以《愛的奉獻》引出班會主題。
這是心的呼喚/這是愛的奉獻/這是人間的春風/這是生命的源泉/再沒有心的沙漠/再沒有愛的荒原/死神也望而卻步/幸福之花處處開遍/啊....../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間將變成美好的人間/啊....../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
愛的力量是多么偉大啊,死神也望而卻步/幸福之花處處開遍。我們要學會關心、關愛別人,時刻向那些需要幫助的人伸出無私援助的手,做一個充滿愛心、樂于奉獻的人。本次班會的主題就是“學會關心,奉獻愛心”。
二、學生分小組發(fā)言交流同學之間關心他人的感人事跡,暢談關心和回報
1、如:媽媽愛吃魚頭,我從小就知道,學生描述內容,作自由發(fā)言。
?。枋觯哼@描述的是兒子幼年時,母子倆在飯桌前吃飯。媽媽將一條魚分成魚頭和魚身兩份,將魚頭放在自己的飯里,而把魚身夾給兒子,微笑著,臉上流露出對兒子萬般的慈愛,兒子也對著媽媽天真地笑著。許多年后也同樣在飯桌前,所不同的是媽媽已經是兩鬢蒼蒼,年老力衰,兒子已經長大成人,儀表堂堂,他也正如母親當年分魚一樣,他滿臉堆笑地把魚頭夾給媽媽,說:“媽媽愛吃魚頭,我從小就知道。”已是風燭殘年的母親沉著面孔,望著含辛茹苦拉扯大并曾給予無限慈愛的兒子,眼里閃動著點點辛酸的淚光,心里有千言萬語不知從何說起。)
2、小結
豐富深刻含義:①兒女不要忘記父母的養(yǎng)育之恩;②滴水之恩,當以涌泉相報;③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④世上只有媽媽好;⑤只要我們多奉獻一點愛;⑥傳統(tǒng)的孝順父母;⑦對社會的尊老敬老。⑧關心集體,關心社會。
三、學會關心
?。ㄕ垖W生說說身邊的故事和感想)
學生聯(lián)系自身實際談一談關心自己的問題。①關心自己的身體;②關心自己的學習;③關心自己的品德培養(yǎng)。
關心別人,從身邊做起:有事晚歸給家里掛個電話,免得家人牽掛;父母生日送張賀卡;在家里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務事,如洗碗、掃地、拖地等。教師節(jié)對老師說聲節(jié)日快樂;同學有憂愁的時候,送去真誠的慰藉。關心班級,為集體爭光。愛護我們的生活環(huán)境和學習環(huán)境。
3、請一位同學朗讀《學會關心別人》
扶老攜幼,情滿街巷。。
盲聾病殘,愛心不忘。
同學之間,友愛獻上
做人莫忘,尊師敬長。
他人有難,盡力相幫。
助人為樂,品格高尚。
四、教師總結
關心是細小的。它,可以是一個微笑;可以是一句簡單的問候;可以是共同進退中傳遞的一個眼神;可以是你為生病的父母奉上的一碗熱湯;可以是朋友在迷惘時你即時的點撥;可以是你獻出的一滴血,捐出的一分錢。
關心又是宏大的。它對一些高尚的人而言意味著一生的奉獻,以至生命的付出。那種浩然之氣長流世間,千百年來恩澤無數(shù)的人。而每個平凡的人的微小的關愛匯集在一起的力量,也是威力無窮的。它可以使洪水卻步,山火熄滅,死神逃離。
關心是付出,關心更是收獲。關心別人,幫助別人克服了困難,不僅可以贏得別人的尊重和喜愛,而且,由于你的關心引起了別人的積極反應,也會給你帶來滿足感,并增強你與人交往的自信心。
我們都不是偉大的人,但是我們可以用偉大的愛做生活中每一件最平凡的事......
【反思小結】
這次的主題班會開得很成功,也開得很有創(chuàng)意與實效,讓同學們感受到在新時代我們仍需要互助互愛精神,在我們的身邊仍存在許多樂于助人的人,如我班的周仁生同學,鄭文華同學等,都是樂于助人的榜樣。但美不僅要感受,更需要每個人去創(chuàng)造。自私自利、漠不關心、“我好你不好”等現(xiàn)象的存在,這就需要通過班級同學的共同努力,把這些“丑惡”變成美。關心別人,從身邊做起。關心班級,為集體爭光。愛護我們的生活環(huán)境和學習環(huán)境。
【班級口號】
予人玫瑰手有余香
篇2:德育教育主題班會
德育教育主題班會
通過對以前老師的詢問,結合上周兩天的觀察,發(fā)現(xiàn)了本班存在的最大問題,也是現(xiàn)在急需解決的問題:雖然已進入初三,但學生沒有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生活習慣,紀律渙散,課堂各種姿勢。但也看到了這個班級的閃光點:心靈手巧,一點就通。同時,我通過學生問卷調查也了解了學生的心理:他們渴望有一個團結友愛、積極向上、文明優(yōu)秀的班集體。
結合以上特點,我參考網絡內容擬寫了一首算是打油詩的《班級德育歌》,雖不高端大氣上檔次,但簡潔易記,也絕對是對癥下藥。內容如下:
容:穿戴樸素又大方,不攀不比不奇異。
言:講話文明有禮貌,見面主動問聲好。
行:坐立行勢要有禮,靜若處子動如兔。
課:專聽善記勤思考,發(fā)言討論要積極。
外:保持安靜勤讀書,預習復習做作業(yè)。
衛(wèi):勤洗勤換勤打掃,及時徹底并保持。
班會上,我首先對他們進行了一番動員,我說:“一個人無論優(yōu)秀與否,他都渴望優(yōu)秀,他都渴望自己所在的集體優(yōu)秀,就像你們在問卷所寫的那樣——
“我理想中的班級時上課氣氛活躍,課前“入室即靜”,同學相處和睦。”
“做什么事都能比別人好,成為其他班級的榜樣,班干部盡職盡責......”
“看到垃圾隨時撿起,不是各掃門前雪,而是互幫互助,團結友愛,公正公平......”
老師看到這些,就看到了希望,看到了我們班級的明天。”
我肯定了他們對優(yōu)秀的渴望,激發(fā)了他們追求卓越的動力,接著提出要求:“只是,僅有追求是不夠的,我們必須要付諸行動,那樣目標才有實現(xiàn)的可能,對嗎?那么,就讓我們首先從自己的儀容儀表、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開始改變吧——”
(出示學習內容,朗讀學習)
其實,這些內容用兩個詞語就可以概括,即“懂禮”“守紀”,“禮”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紀”是學生必須遵守的制度,懂禮、守紀,不僅可以成為一名文明的中學生,更可以成為一個合格的公民。
希望我的孩子們,能夠創(chuàng)造一個優(yōu)秀的集體,能夠重回當初的“巔峰”。
篇3:德育主題班會發(fā)言稿-樹道德標桿做謙謙君子
德育主題班會發(fā)言稿:樹道德標桿做謙謙君子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意大利詩人但丁曾說過:“一個知識不全的人可以用道德去彌補,而一個道德不全的人卻難以用知識來彌補。”什么是道德呢?首先就是調整人與人之間及個人與社會之間關系的行為規(guī)范,在我認為,道德就是愛國愛民、團結互助、勤奮節(jié)儉、努力上進、遵紀守法、潔身自好、文明禮貌、自尊自強。
悠悠華夏,百家爭鳴,道德為大,道德為首。崇尚道德,自古以來就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孔融4歲便懂謙禮之道。楊時程門立雪的尊師之舉,至今影響著莘莘學子。在淚水中仍然堅持的支教大學生徐本禹,用愛的火把照高了貴州邊村的未來,他們是普通人,我們也是普通人,為什么我們就不能向他們學習呢?
大家是否還記得這樣一篇報道:“一位清華大學的學生,為了一個愚蠢的想法,殘忍地將一瓶高濃度的硫酸潑向黑熊。”聽到這篇報道后,我的心在顫抖,在滴血!我似乎聽到了一聲聲嘶心裂肺的慘叫,我似乎看到了黑熊的面孔,那殘存的一只眼睛,無助地,黯然地望著一切,一個受過高等教育的大學生竟然會有如此荒謬的行為,這確實值得我們深思。
社會在發(fā)展,知識在爆炸,而部分人的道德觀念卻極其淡薄,作為祖國未來的建設者,我們在掌握科學文化的同時,提高自身道德修養(yǎng)顯得尤為重要。
親愛的同學們,讓我們從今天開始,從現(xiàn)在開始,從自我開始,自覺地做道德建設的宣傳者、實踐者和捍衛(wèi)者!要努力去達到道德的最高境界。樹道德標桿,做謙謙君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