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楚實驗學校“師德巡訪日”“師德建設社會評議周”活動方案
為認真落實《關于進一步加強師德建設的意見》和《興化市教育局“師德巡訪日”“師德建設社會評議周”工作細則》,促進我校教師隊伍建設和師德師風建設,大力提升我校師德建設水平,塑造“水楚”教師良好形象,特制訂本活動方案。
一、加強組織領導,構建師德建設網絡
校長是“師德巡訪日”“師德建設社會評議周”活動的責任人和組織者。各學段負責人是本學段的活動責任人和組織者。校黨委紀檢委員是本校師德師風建設工作聯絡員,對市教育紀工委負責,市局賦予其監督本校開展“師德巡訪日”“師德建設社會評議周”活動的職責。各支部宣傳委員是本學段師德師風建設工作聯絡員,對校黨委負責,監督本學段開展“師德巡訪日”“師德建設社會評議周”活動。
學校成立師德建設領導小組,各學段成立學段師德建設領導小組,定期開展活動,領導我校師德建設。
學校師德建設領導小組名單如下:
組長:z
副組長:z
成員:zz
聯絡員:z
各學段師德建設領導小組由各學段負責人牽頭,名單報校黨委、校長室。
二、確定師德巡訪、評議日程,明確師德巡訪、評議工作內容
1.學校師德建設領導小組每學期召開兩次師德建設專題會議,布置“師德巡訪日”“師德建設社會評議周”工作,落實和督查活動開展情況,總結我校師德建設經驗和不足。各學段師德建設領導小組每月召開一次師德建設專題會議,推進“師德巡訪日”“師德建設社會評議周”工作。
2.每月10日為我校“師德巡訪日”。學校和各學段師德建設領導小組要組織人員開展走訪學生、家長及家庭活動,發現和挖掘師德先進典型,排查和處理師德師風問題。市局將組織專門人員,督查學校巡訪活動開展情況,巡查師德師風正面典型和突出問題。
3.每學期開學一周內,各學段結合“校園開放日”活動或家長委員會活動,確定本學段“師德建設社會評議周”時間,并報學校師德建設領導小組。“師德建設評議周”活動要和“學生評教師、家長評學校、社會評教育”活動有機結合,邀請學生家長、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及社會各界人士走進學校,一方面要展示學校嚴格教師管理、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提升教育質量的成效,展現教師崇高師德風范,另一方面要誠心傾聽學生家長、社會各界對學校師德師風建設工作的意見和建議,從中找準學校加強師德師風建設的切入點,切實解決存在師德突出問題,努力樹立良好教育形象,提高人民群眾對教育的滿意度。
評議活動可采用座談、書面調查、師德熱線電話、校長接待日等多種形式開展,并注意留存評議內容,交學校及各學段師德建設領導小組專題會議討論,切實解決我校師德建設中存在的各項問題,并及時落實整改情況。
三、加大宣傳教育力度,及時查糾存在問題
1.開展“教師向學生家長和學校公開承諾”和“學校及校長向社會和市教育局公開承諾”活動。將承諾活動、開展“師德巡訪日”“師德建設評議周”活動、發現的師德典型、解決的突出問題等,及時進行總結宣傳,在興化教育網站、學校網站等各級媒體進行報道。
2.依據《教育法》、《教師法》、《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江蘇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辦法(試行)》、《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廳關于切實解決當前師德突出問題的通知》、泰州市教育局《關于進一步加強師德建設的意見》、《泰州市中小學教師違反師德行為處理暫行辦法》、《市政府辦公室關于推進全市教師依法從教的實施意見》、興化市教育局《關于印發〈關于進一步加強師德建設的意見〉的通知》等法律、法規、文件精神,利用在“師德巡訪日”“師德建設社會評議周”活動中發現的本單位先進師德典型和突出師德問題,在全體教職工中開展先進典型示范教育和突出問題處理警示教育,以弘揚正氣,杜絕不良行為。
3. 將開展“師德巡訪日”、“師德建設評議周”活動作為加強師德建設、創建“四無”學校、預防發生重大師德違規問題的重要措施。重預防、重自查自糾,將師德違規問題處理在萌芽狀態。
4.結合“黨員聯系戶”制度,每個黨員干部對所聯系的教師負責。黨員干部要采取談心、走訪等多種形式,及時了解所聯系教師有無違反師德現象。對有違師德的聯系對象,黨員干部有責任進行幫扶。
5.對及時糾正錯誤并自行上報的問題,經聯系人和當事人作出保證的,可不再予以追究;對不作糾正、隱瞞不報,甚至頂風違紀的,一經查實,嚴格按照省、市相關規定處理,情節嚴重的,提交市教育紀工委處理。對查實存在有違師德行為的教師,其負責聯系的黨員干部也將受到相應處分。
四、及時進行總結,實行師德考評
1.在每月“師德巡訪日”活動后,各學段師德建設領導小組要及時進行活動總結,把目標任務完成情況、成功的做法、存在的不足、擬定改進工作方法的措施,于活動后三個工作日內,及時總結上報校師德建設領導小組;學校師德建設領導小組,于次周及時總結上報市教育紀工委。每學期“師德建設社會評議周”活動后一周內,要認真整理社會各界對師德師風建設的意見和建議,制訂切實的整改方案,限期整改,形成工作報告。各學段“師德巡訪日”活動總結、“師德建設社會評議周”活動工作報告,由各支部宣傳委員負責撰寫,學校相關總結、工作報告由工作聯絡員(校黨委紀檢委員)負責撰寫。
2.“師德巡訪日”“師德建設社會評議周”中查出的問題,結合每學期績效考核進行師德考評。在評優評先、職稱晉升等方面,實行師德“一票否決”。市局也將在年末對學校開展“師德巡訪日”“師德建設社會評議周”活動情況進行考評。
附件:
1. 興化市師德師風建設教師向學生家長和學校公開承諾書(樣稿)
2. 興化市師德師風建設學校及校長向社會和市教育局公開承諾書(樣稿)
篇2:X小學師德師風建設實施細則
**小學師德師風建設實施細則
為進一步推進我校師德建設, 進一步提高我校教師職業道德規范水平,根據貫徹落實《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實施意見的要求,結合我校實際,制定本實施細則。
一、指導思想:
加強教師職業道德建設,提高教師自身職業素質,自覺肩負起教育的使命,是我校每一位教師的責任和義務,是建設一支“學高為師、身正為范、師愛為魂”的高素質教師隊伍,是辦社會滿意的教育的基本要求。
二、師德規范具體要求:
根據我區教育系統貫徹落實《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實施意見精神,結合小學實際制定以下師德規范要求:
1、愛國守法是教師職業的基本前提
(1)熱愛祖國,熱愛人民,擁護中國共產黨領導,擁護社會主義。
(2)熱愛教育事業,堅持教養并重原則,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
(3)遵守學校的各項規章制度,依據教師崗位職責履行權利和義務。
(4)不得有違背黨和國家方針政策的言行。
2、愛崗敬業是教師職業的本質要求
(1)忠誠于人民教育事業,志存高遠,勤懇敬業,甘為人梯,樂于奉獻。
(2)嚴格執行教學計劃,做到靜心、盡心、精心,具有高度的責任意識。
(3)認真備課上課(沒有教案、沒有準備不上課),組織學生開展各類活動,提高教學活動的有效性。
(4)不對本職工作敷衍塞責;不準以非法方式表達訴求,故意不完成本職工作;不得隨意離開班級或者串班;在帶班過程中手機不進班;不得干擾正常的教育教學秩序,損害學生利益。
3、關愛學生是教師職業的靈魂
(1)熱愛學生,尊重學生、堅持正面教育、嚴禁體罰或變相體罰學生。
(2)以誠相待,關注每位學生的發展,激發學生參與各種活動的積極性。
(3)關心愛護每位學生,用平等、公正的態度對待幼兒,尊重學生的人格,建立平等、融洽的師生關系。
(4)不準對學生進行挖苦、諷刺、辱罵等語言傷害學生人格尊嚴的行為。
4、教書育人是教師的天職
(1)遵循教育規律,實施素質教育。循循善誘,誨人不倦,因材施教。
(2)更新教育觀念,樹立“一切為了學生”的教育理念,使幼兒愉悅成長。
(3)勤思考,敢創新,積極參與小學生的教育教學等各項改革。
(4)寓教于樂,樂教勤業,誨人不倦,把傳授知識與養成學生的行為習慣相結合
(5)不得以外貌特征、家庭環境等作為評價學生的唯一標準。
5、為人師表是教師職業的內在要求
(1)以身作則,嚴于律己,奉獻教育,為人師表。
(2)師德高尚,儀態端正,舉止大方,語言文明,禮貌待人。
(3)關心集體,團結協作,誠實謙遜,樹立新時期的教師形象。
(4)作風正派,廉潔奉公,不準以任何方式接受學生、家長給予的現金、禮品 。
(5)自覺抵制有償家教,不參與社會各辦學機構的有償授課。
6、終身學習是教師專業發展的不竭動力
(1)樹立終身學習理念,努力學習教育理論和科學文化知識,拓寬知識視野,更新知識結構。
(2)積極參加各種形式的教研活動,大膽探索,勇于創新,總結經驗,改進教學方法,不斷提高專業素養和教育教學水平。
三、師德建設具體措施
(一)加強學習教育
1、將師德師風師規納入教師學習的重要內容之一。突出正面教育引導,大力弘揚本校教師的師德風范,推進校園文化建設。
2、每學期組織教師進行師德專題培訓,牢固樹立抓好師德建設是本職,不抓師德建設是失職,抓不好師德建設是不稱職的理念。
3、把師德教育與育德能力培養貫穿教師專業發展的全過程。
(二)師德評價考核機制
(三)簽訂師德師風承諾書和責任書
根據各崗位特點制定師德師風承諾書和責任書,并與每一位教師簽訂師德師風承諾書和責任書。師德承諾書和責任書要公開,接受社會、家長和同事的監督。黨員和骨干教師要帶頭踐行師德規范。教師業務檔案,一學年一承諾和一責任書,一學年一考評 。
(四)形成師德激勵機制
1、年終評優,師德優秀者優先。
2、骨干教師評選重師德表現
(五)形成師德建設合力
1、與思想政治工作相結合,與政風行風建設相結合,與學校廉潔文化建設相結合,加強對教師的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把對教師的關愛和嚴格要求統一起來。
2、積極發揮黨員在師德建設中的獨特作用。
篇3:師德建設工作領導小組職責范本
師德建設工作領導小組職責
一、領導小組
組長:z(校長)
副組長:z(副校長)
成員:z(教導主任)z(教育處主任)z(少先隊輔導員)z(年級組長)z(后勤主任)
二、工作職責
1、校長室全面負責德育工作,調查分析學校師生思想素質狀況,研究布置德育工作內容。
2、教導處負責德育工作的落實,抓班隊管理,檢查考核思品課、班會隊會及社會實踐活動等各學科德育教育情況,建立校外德育基地,健全家長會制度,形成德育立體化教育網絡。
3、少先隊抓中隊輔導員隊伍建設,負責學生日常行為規范教育檢查、評比,負責校園文化環境布置。
4、教育處處抓好校園衛生及專用室場管理,建章立制,完善檢查評比制度。
5、年級組抓好各班學生的日常行為規范管理。
6、總務處安排專項經費,保證活動必須的資料、書本、競賽、參觀和考察、獎勵等活動的順利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