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導思想:
為確保學校在發(fā)生地震等緊急情況時,全體師生能迅速有效地應急疏散、有秩序地撤離教學樓,最大限度地減少人員傷亡,提高全校師生員工在密集場所應急避震能力,深化全校師生的防震減災意識,最大限度地減輕地震災害造成的損失。結合昆山市教育局“20**年防震減災周”活動,舉行防震減災應急演練。
二、演練時間:
20**年5月16日上午8:10預演練,
20**年5月17日上午8:10正式演練
三、演練地點:各班級、大操場(為周一集體升旗儀式的集合點)
四、應急演練領導小組:
組長:z
副組長:z
成員:z
現(xiàn)場總指揮:z
五、演練人員: 1~6年級全體學生和教職工
六、崗位安排:
1.廣播指揮:z
2.鳴哨掐表:z
3.攝影:z
4.校醫(yī):z
5. 統(tǒng)計時間和人數(shù):z
七、疏散線路順序及疏散通道負責教師安排:
致遠樓東樓梯疏散班級:三(3)、三(4)、三(5)順序疏散
致遠樓西樓梯疏散班級:二(6)、二(4)二(3)順序疏散
致遠樓底樓班級:一(5)一(6)一(7)順序疏散
致誠樓東樓梯疏散班級順序疏散
二(1)二(2) 三(1) 三(2) 四(1) 四(2) 四(4) 四(5)
致誠樓西樓梯疏散班級順序疏散
二(5)二(7)三(6)、三(7)、四(3)、四(6)、四(7)
底樓班級:一(4)一(3)一(2)一(1)有序快速撤離
致祥樓東樓梯疏散班級順序疏散
五(6)、五(5)、五(4)、六(6)、六(5)、六(4)
致祥樓西樓梯疏散班級順序疏散
五(1)、五(2)、五(3)、六(1)、六(2)、六(3)
底樓班級五(7)請有序整隊快速到達集中地點
八、疏散演習要點:
1. 演習前,集體晨會對演習意義和安全提出嚴格要求,教育學生不得起哄,不得推搡,如有同學跌倒,要盡快扶起,謹防踩踏事故。
2.所有參加人員務必要高度重視,嚴守紀律,服從命令,聽從指揮,精神飽滿,行動迅速。
3.演習時,聽到三聲短促哨響,“主震”開始,各班在教室內進行避震演練,50秒后一聲長哨,“主震”結束,正副班主任組織本班學生疏散后,向下一個班級發(fā)出撤離信號,使疏散隊伍頭尾相接,按順序右行疏散,要迅速,有秩序,防止喧嘩吵鬧與擁擠,做到快速安靜。
4.學生要聽從樓梯崗位老師的指揮,動作迅速而又不慌不亂。各樓層負責指揮的老師疏散完所在年級的學生后,跟隨所在年級的學生立即撤離,路上如有學生摔倒或受傷,立即通知校醫(yī)。
5.各班學生到達集中地后,學生要蹲下,保護頭部。等到演練結束后,以班為單位集隊,各班立即清點人數(shù),并向校長報告。
6.演習結束后,正副班主任帶領學生按撤離相反的順序退場,回到各自教室。
7.演練結束總結。
昆山市廬柏實驗小學
20**年5月15日
篇2:X初中年度防震減災演練方案
zz初中20**年度防震減災演練方案
一、總 則
為了加強對破壞性地震應急工作的管理,使學校各方面在破壞性地震發(fā)生后,地震應急工作能夠高效、有序的進行,最大限度地減輕地震災害造成的損失,根據(jù)《破壞性地震應急條例》、《國家破壞性地震應急預案》以及市局有關文件精神,結合我校工作實際,特制定本預案。
二、地震應急機構
成立地震應急工作領導小組,破壞性地震發(fā)生后或臨震地震預報發(fā)布后,領導小組立即轉為“抗震救災指揮部”,設在學校行政辦公室,組織領導地震應急工作。領導小組組成如下:
總指揮:z
副總指揮:z
工作機構統(tǒng)籌調配:z
各組工作協(xié)調及安全保障:z
指揮部成員:z、年級主任、班主任。
地震應急領導小組下設4個分組:
(1)指揮組
組長:z組員: z
職責:負責指揮協(xié)調,及時掌握情況,并向領導小組匯報,貫徹傳達領導小組的命令,組織有關各組人員按預案對現(xiàn)場進行果斷處理,并調配人力、物力資源,進行搶險救災。
(2)疏散組
疏散引導組
組長:z組員:年級主任及各班班主任、各上課教師。
各重點位置負責維持秩序人員:
一樓(教學樓西梯):z
一樓(教學樓東梯):z
一樓(教學樓南出口):z
一樓(教學樓北出口):z
一樓(教學樓東出口):*
二樓(教學樓西梯):*
二樓(教學樓東梯):*
二樓(教學樓走道內):*
三樓(教學樓東梯):*
三樓(教學樓西梯):*
三樓(教學樓走道內):*
四樓(教學樓西梯):*
四樓(教學樓東梯):*
四樓(教學樓走道內):
五樓(教學樓西梯):
五樓(教學樓東梯):
五樓(教學樓走道內):
南操場:*(小)、*
東操場(東西大路南):*(信號控制)、*
東操場(東西大路北):*
最后都到教學樓前集中。
職責:堅守崗位,依據(jù)預案措施及疏散路線、順序有秩序地進行疏散全體師生到安全地帶,疏散過程中,避免擁擠踩踏,以保證全體師生快速、安全地撤離現(xiàn)場。
(3)醫(yī)療救助組
組長:*組員:*、*
職責:明確職責分工,準備醫(yī)療器械和藥品,負責將傷員運送到指定安全區(qū)并進行簡單救治后送往就近醫(yī)院進行救治。
(4)后勤保障組
組長:*組員:*學校門衛(wèi)
職責:調集有關人員、車輛和搶險、救災物資,協(xié)助其他工作組輸送救援人員和受災傷病員。迅速排查,學校電力、飲水、通訊和其它公共設施受災情況,根據(jù)災情,組織搶修,保證學校供電、供水、通訊暢通。負責維護學校內出入口秩序,做好防震治安力量的準備,了解校內各區(qū)域的情況,加強巡視。維持避難場所秩序,做好家長的接待和協(xié)調工作。負責搭建帳篷和應急廁所。保證搶險救災工作順利進行
三、震前(臨震)應急行動
1、接到上級地震、臨震預(警)報后,指揮小組立即進入臨戰(zhàn)狀態(tài),發(fā)布有關消息和警報,全面組織各項工作。各有關組織隨時準備執(zhí)行防震減災任務。
2、組織有關人員對所屬建筑進行全面檢查,封堵,關閉危險場所,停止各項室內大型活動。
3、加強對易燃易爆物品的管理,加強對食堂、門衛(wèi)室等場所的防護,保證防震減災工作順利進行。
4、加強廣大師生宣傳教育,做好師生、學生家長思想穩(wěn)定工作。
5、加強各類值班值勤,保持通信暢通,及時掌握各種情況,全力維護正常的教學、工作和生活秩序。
6、按預案落實各項物資準備。
四、震中應急行動
強烈地震發(fā)生時,一般伴有隆隆的地聲、地光及地面振動,從地震發(fā)生到房屋倒塌有幾秒到十幾秒的時間,此時要教育學生一定要沉著冷靜,不要恐懼慌亂,更不要無目地亂跑,必須在學校地震應急工作領導小組的統(tǒng)一指揮下開展應急避險。
1、震時室內、外避險
各班聽到緊急疏散信號后
處于教學樓內的師生立即停止教學活動,教師告訴學生不要慌亂,并指揮學生將身體盡量縮成一團,迅速抱頭、閉眼、躲在各自的課桌下,靠外墻的學生盡量往里靠。
在操場或教學樓外其他地方的師生,應該到室外合適的地方(如:空曠場地或到疏散區(qū))去躲避,原地不動蹲下,雙手保護頭部。注意避開高大建筑物或危險物(如圍墻、電線桿等)。千萬不要回到教室去。
2、緊急疏散避險
等到主震結束后,為了防止有較大的余震發(fā)生,應該立即進行有秩序的疏散,到安全的地方去躲避余震。有電時廣播發(fā)布疏散信號,停電時用喊話器或哨聲發(fā)布疏散信號,全體師生聽到疏散的信號后,任課教師會同班主任快速組織學生按指定線路下樓。
(1)按預設路線有順序地疏散,下樓時要走樓梯內彎,不準在樓梯或走廊內互相擁擠,避免跌倒。
(2)相關老師應在每層樓梯把守,指揮學生有秩序地疏散,學生和疏散人員要聽從指揮有序疏散。
(3)疏散過程中,行動要迅速,但是應該排隊有秩序地前進,不要爭先恐后、慌亂奔跑。下樓梯時必須走,在平地上可以有秩序地小跑,迅速轉移到指定位置。
(4)疏散過程中,可以用書包、雙手等護頭,以防被砸傷。
(5)疏散途中盡可能不要穿過建筑物,要盡量避開建筑物和電線。
(6)各班學生到達集中地后,要立即原地蹲下,保護頭部。等到疏散結束后,以班為單位集隊,各班應立即清點人數(shù),并向總指揮報告。
五、震后應急行
動1、無論是否有預報、警報,當發(fā)生破壞性地震后,學校防震減災領導小組人員立即趕赴學校,各處室負責人必須在震后10分鐘內在本校集結待命。
2、各負責人在指揮部統(tǒng)一組織指揮下,迅速組織本級搶險救災。
(1)迅速發(fā)出緊急警報,組織仍滯留在各種建筑物內的所有人員撤離。
(2)迅速關閉、切斷輸電、供水系統(tǒng)(應急照明系統(tǒng)除外)和各種明火,防止震后滋生其它災害。
(3)迅速開展以搶救人員為主要內容的現(xiàn)場救護工作,及時將受傷人員轉移到附近救護站搶救。
(4)加強對重要設備、重要物品的救護和保護,加強校園24小時值班值勤和巡邏,防止各類犯罪活動。
3、積極做好廣大師生的思想宣傳教育工作。
六、醫(yī)療救護演練
主震結束后,醫(yī)護組迅速將受傷人員抬放到擔架上,轉移到安全地方進行初步急救處理,然后等待醫(yī)院救護車來后送往醫(yī)院。每個擔架可由一至兩名學生協(xié)助救護。急救現(xiàn)場設在疏散集結地。
七、其它
1、進入防震緊急狀態(tài)后,學校防震減災領導小組將根據(jù)上級的命令、指示,通過電話、口授、會議等形式傳達各種命令、指示。
2、在抗震減災應急行動中,各處室要密切配合、服從指揮,確保政令暢通和各項工作順利落實。
3、本預案于發(fā)布之日起施行。
附:疏散路線及集合場地
(一)、教學樓疏散路線
1、一樓教室:
七(1)、七(2)向東從門前通道經(jīng)進入教學樓前集合;七(3)、七(4)從門前向北進入東西大路(南)集合;七(5)、七(6)從門前通道經(jīng)進入教學樓前操場集合。
2、二樓教室:
七(10)、八(1)、八(2)班從西樓梯下進入教學樓前操場(西)集合;
七(7)、七(8)、七(9)班從東樓梯下進入教學樓前操場(東)集合;
3、三樓教室:
八(6)、八(7)、八(8)班從西樓梯下進入教學樓前操場(西)集合;
八(3)、八(4)、八(5)班從東樓梯下進入教學樓前操場(東)集合。
4、四樓教室:
八(9)、八(10)班從西樓梯下進入教學樓前操場集合;
(二)、辦公樓教師疏散路線
西樓辦公室教職工從辦公樓西樓梯疏散;東樓辦公室教職工從東樓梯疏散。
八、演練步驟
1.演練前,組織學生觀看有關防震避震光盤,加深學生對防震減災工作的認識。教會學生應急避震的具體方法,讓學生熟悉震后疏散的路線和集中地點。
2.組織學生進行避震、疏散和救護的預演。
3.進行模擬發(fā)生地震的正式演練。
九、演練內容(按先后順序)
課堂應急避震、震后疏散、醫(yī)療救護。
十、演練安排
1.本次演練安排在20**年5月12日。
2.采取模擬發(fā)生5—6級中強地震情景的方式。當?shù)卣鸢l(fā)生時,立刻進行應急避震。當主震結束后,馬上進行疏散,學生到預定地點集中,以防余震發(fā)生,并及時開展救護工作。
3.電鈴信號(廣播信號作為輔助)
(1)地震發(fā)生的信號:防空警報音樂
信號代表地震發(fā)生,師生立即進行應急避震。注意及時關閉電源、自來水開關和火源。此過程持續(xù)約1分鐘。
(2)組織疏散的信號:廣播信號
信號代表主震結束,師生隨即進行疏散。疏散全過程要求在5分鐘內完成。
(3)救護信號:廣播通知
在疏散信號約三分鐘后,播放救護信號,醫(yī)護組開始進行救護傷員工作。
十一、老師和管理人員職責
1.嚴肅對待,負起責任。演練開始前要到達所負責的位置,要求各疏散樓梯口和拐彎處等都要有人負責。
2.及時糾正學生不規(guī)范的演練方法。
3.發(fā)生意外事故時,及時作出處理。
4.學生集合完畢后,及時清點人數(shù)并向總指揮報告。
十二、演練結束
各負責老師清點人數(shù)并向總指揮報告(如發(fā)現(xiàn)遺漏學生應及時組織人員尋找),經(jīng)核實人數(shù)無誤后,總指揮宣布本次演練成功。
篇3:實驗學校初中部防震減災演練方案
20**年實驗學校初中部防震減災演練方案
一、總 則
為了加強對破壞性地震應急工作的管理,使學校各方面在破壞性地震發(fā)生后,地震應急工作能夠高效、有序的進行,最大限度地減輕地震災害造成的損失,根據(jù)《破壞性地震應急條例》、《國家破壞性地震應急預案》以及市局有關文件精神,結合我校工作實際,特制定本預案。
二、地震應急機構
成立地震應急工作領導小組,破壞性地震發(fā)生后或臨震地震預報發(fā)布后,領導小組立即轉為“抗震救災指揮部”,設在學校行政辦公室,組織領導地震應急工作。領導小組組成如下:
總指揮:z
副總指揮:z
工作機構統(tǒng)籌調配:z
各組工作協(xié)調及安全保障:z
指揮部成員:z、年級主任、班主任。
地震應急領導小組下設4個分組:
(1)指揮組
組長:z組員: z
職責:負責指揮協(xié)調,及時掌握情況,并向領導小組匯報,貫徹傳達領導小組的命令,組織有關各組人員按預案對現(xiàn)場進行果斷處理,并調配人力、物力資源,進行搶險救災。
(2)疏散組
疏散引導組
組長:z組員:年級主任及各班班主任、各上課教師。
各重點位置負責維持秩序人員:
一樓(教學樓西梯):z
一樓(教學樓東梯):z
一樓(教學樓南出口):z
一樓(教學樓北出口):z
一樓(教學樓東出口):z
二樓(教學樓西梯):z
二樓(教學樓東梯):z
二樓(教學樓走道內):z
三樓(教學樓東梯):z
三樓(教學樓西梯):z
三樓(教學樓走道內):z
四樓(教學樓西梯):z
四樓(教學樓東梯):z
四樓(教學樓走道內):
五樓(教學樓西梯):
五樓(教學樓東梯):
五樓(教學樓走道內):
南操場:z
東操場(東西大路南):z
東操場(東西大路北):z
最后都到教學樓前集中。
職責:堅守崗位,依據(jù)預案措施及疏散路線、順序有秩序地進行疏散全體師生到安全地帶,疏散過程中,避免擁擠踩踏,以保證全體師生快速、安全地撤離現(xiàn)場。
(3)醫(yī)療救助組
組長: z組員:鄧醫(yī)生、z
職責:明確職責分工,準備醫(yī)療器械和藥品,負責將傷員運送到指定安全區(qū)并進行簡單救治后送往就近醫(yī)院進行救治。
(4)后勤保障組
組長:z組員:z
職責:調集有關人員、車輛和搶險、救災物資,協(xié)助其他工作組輸送救援人員和受災傷病員。迅速排查,學校電力、飲水、通訊和其它公共設施受災情況,根據(jù)災情,組織搶修,保證學校供電、供水、通訊暢通。負責維護學校內出入口秩序,做好防震治安力量的準備,了解校內各區(qū)域的情況,加強巡視。維持避難場所秩序,做好家長的接待和協(xié)調工作。負責搭建帳篷和應急廁所。保證搶險救災工作順利進行
三、震前(臨震)應急行動
1、接到上級地震、臨震預(警)報后,指揮小組立即進入臨戰(zhàn)狀態(tài),發(fā)布有關消息和警報,全面組織各項工作。各有關組織隨時準備執(zhí)行防震減災任務。
2、組織有關人員對所屬建筑進行全面檢查,封堵,關閉危險場所,停止各項室內大型活動。
3、加強對易燃易爆物品的管理,加強對食堂、門衛(wèi)室等場所的防護,保證防震減災工作順利進行。
4、加強廣大師生宣傳教育,做好師生、學生家長思想穩(wěn)定工作。
5、加強各類值班值勤,保持通信暢通,及時掌握各種情況,全力維護正常的教學、工作和生活秩序。
6、按預案落實各項物資準備。
四、震中應急行動
強烈地震發(fā)生時,一般伴有隆隆的地聲、地光及地面振動,從地震發(fā)生到房屋倒塌有幾秒到十幾秒的時間,此時要教育學生一定要沉著冷靜,不要恐懼慌亂,更不要無目地亂跑,必須在學校地震應急工作領導小組的統(tǒng)一指揮下開展應急避險。
1、震時室內、外避險
各班聽到緊急疏散信號后
處于教學樓內的師生立即停止教學活動,教師告訴學生不要慌亂,并指揮學生將身體盡量縮成一團,迅速抱頭、閉眼、躲在各自的課桌下,靠外墻的學生盡量往里靠。
在操場或教學樓外其他地方的師生,應該到室外合適的地方(如:空曠場地或到疏散區(qū))去躲避,原地不動蹲下,雙手保護頭部。注意避開高大建筑物或危險物(如圍墻、電線桿等)。千萬不要回到教室去。
2、緊急疏散避險
等到主震結束后,為了防止有較大的余震發(fā)生,應該立即進行有秩序的疏散,到安全的地方去躲避余震。有電時廣播發(fā)布疏散信號,停電時用喊話器或哨聲發(fā)布疏散信號,全體師生聽到疏散的信號后,任課教師會同班主任快速組織學生按指定線路下樓。
(1)按預設路線有順序地疏散,下樓時要走樓梯內彎,不準在樓梯或走廊內互相擁擠,避免跌倒。
(2)相關老師應在每層樓梯把守,指揮學生有秩序地疏散,學生和疏散人員要聽從指揮有序疏散。
(3)疏散過程中,行動要迅速,但是應該排隊有秩序地前進,不要爭先恐后、慌亂奔跑。下樓梯時必須走,在平地上可以有秩序地小跑,迅速轉移到指定位置。
(4)疏散過程中,可以用書包、雙手等護頭,以防被砸傷。
(5)疏散途中盡可能不要穿過建筑物,要盡量避開建筑物和電線。
(6)各班學生到達集中地后,要立即原地蹲下,保護頭部。等到疏散結束后,以班為單位集隊,各班應立即清點人數(shù),并向總指揮報告。
五、震后應
急行動1、無論是否有預報、警報,當發(fā)生破壞性地震后,學校防震減災領導小組人員立即趕赴學校,各處室負責人必須在震后10分鐘內在本校集結待命。
2、各負責人在指揮部統(tǒng)一組織指揮下,迅速組織本級搶險救災。
(1)迅速發(fā)出緊急警報,組織仍滯留在各種建筑物內的所有人員撤離。
(2)迅速關閉、切斷輸電、供水系統(tǒng)(應急照明系統(tǒng)除外)和各種明火,防止震后滋生其它災害。
(3)迅速開展以搶救人員為主要內容的現(xiàn)場救護工作,及時將受傷人員轉移到附近救護站搶救。
(4)加強對重要設備、重要物品的救護和保護,加強校園24小時值班值勤和巡邏,防止各類犯罪活動。
3、積極做好廣大師生的思想宣傳教育工作。
六、醫(yī)療救護演練
主震結束后,醫(yī)護組迅速將受傷人員抬放到擔架上,轉移到安全地方進行初步急救處理,然后等待醫(yī)院救護車來后送往醫(yī)院。每個擔架可由一至兩名學生協(xié)助救護。急救現(xiàn)場設在疏散集結地。
七、其它
1、進入防震緊急狀態(tài)后,學校防震減災領導小組將根據(jù)上級的命令、指示,通過電話、口授、會議等形式傳達各種命令、指示。
2、在抗震減災應急行動中,各處室要密切配合、服從指揮,確保政令暢通和各項工作順利落實。
3、本預案于發(fā)布之日起施行。
附:疏散路線及集合場地
(一)、教學樓疏散路線
1、一樓教室:
七(1)、七(2)向東從門前通道經(jīng)進入教學樓前集合;七(3)、七(4)從門前向北進入東西大路(南)集合;七(5)、七(6)從門前通道經(jīng)進入教學樓前操場集合。
2、二樓教室:
七(10)、八(1)、八(2)班從西樓梯下進入教學樓前操場(西)集合;
七(7)、七(8)、七(9)班從東樓梯下進入教學樓前操場(東)集合;
3、三樓教室:
八(6)、八(7)、八(8)班從西樓梯下進入教學樓前操場(西)集合;
八(3)、八(4)、八(5)班從東樓梯下進入教學樓前操場(東)集合。
4、四樓教室:
八(9)、八(10)班從西樓梯下進入教學樓前操場集合;
(二)、辦公樓教師疏散路線
西樓辦公室教職工從辦公樓西樓梯疏散;東樓辦公室教職工從東樓梯疏散。
八、演練步驟
1.演練前,組織學生觀看有關防震避震光盤,加深學生對防震減災工作的認識。教會學生應急避震的具體方法,讓學生熟悉震后疏散的路線和集中地點。
2.組織學生進行避震、疏散和救護的預演。
3.進行模擬發(fā)生地震的正式演練。
九、演練內容(按先后順序)
課堂應急避震、震后疏散、醫(yī)療救護。
十、演練安排
1.本次演練安排在20**年5月12日。
2.采取模擬發(fā)生5—6級中強地震情景的方式。當?shù)卣鸢l(fā)生時,立刻進行應急避震。當主震結束后,馬上進行疏散,學生到預定地點集中,以防余震發(fā)生,并及時開展救護工作。
3.電鈴信號(廣播信號作為輔助)
(1)地震發(fā)生的信號:防空警報音樂
信號代表地震發(fā)生,師生立即進行應急避震。注意及時關閉電源、自來水開關和火源。此過程持續(xù)約1分鐘。
(2)組織疏散的信號:廣播信號
信號代表主震結束,師生隨即進行疏散。疏散全過程要求在5分鐘內完成。
(3)救護信號:廣播通知
在疏散信號約三分鐘后,播放救護信號,醫(yī)護組開始進行救護傷員工作。
十一、老師和管理人員職責
1.嚴肅對待,負起責任。演練開始前要到達所負責的位置,要求各疏散樓梯口和拐彎處等都要有人負責。
2.及時糾正學生不規(guī)范的演練方法。
3.發(fā)生意外事故時,及時作出處理。
4.學生集合完畢后,及時清點人數(shù)并向總指揮報告。
十二、演練結束
各負責老師清點人數(shù)并向總指揮報告(如發(fā)現(xiàn)遺漏學生應及時組織人員尋找),經(jīng)核實人數(shù)無誤后,總指揮宣布本次演練成功。
zz市實驗學校初中部
2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