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鄉小學防震減災安全演練應急預案
為貫徹落實“以人為本”的理念,遵循“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切實保障廣大師生尤其是學生在校的人身安全,提高師生抗震及防震的應對能力,使災害帶來的損失降到最低,為此,我校在校園內開展防震抗震演練活動。現制定本預案如下。
一、演練原則
安全第一,確保有序,責任明確,落實細節。
二、演練時間、地點、內容
演練時間:20**年5月12日(周一)課間操時間
三、成立防震應急機構
防震抗震小組由趙志斌校長為組長,成員由學校領導班子及工會主席組成,政教辦公室兼防震辦公室,后勤保障處張德忠任聯絡員。衛生處置:張曉艷、邢松
四、緊急疏散安排:
1.報警程序:
(1)緊急疏散演練以學校發出的廣播信號聲作為啟動信號。
(2)緊急疏散迅速啟動學校應急預案,組織師生疏散逃生,班主任以及當堂任課教師負責組織本班學生疏散逃生。
2.緊急疏散順序:
(1)原則疏散要求以方便就地就近、快捷有序、安全為宗旨。
具體細則:采用三門同時開放的辦法,6.2、5.1、5.2、4.1從西后門(劉艷華、韓雨)終點(荀寶興)
6.1、4.2、4.3、2.3從東后門(張艷華、王君宜)終點(荀寶興)
1.1、1.2、1.3、3.1、3.2、3.3、2.1、2.2從前中門(林亞香、郝志英)終點(梁東旭)
樓層拐彎處:二層東側負責人,朱成寶。二層西側負責人,張東旭
(2)安全集合地點:操場指定位置終點人員負責。
(3)疏散順序要求:各班任課教師、班主任在進行疏散引導時要按中心校防震應急領導小組部署要求迅速帶領本班學生到達指定安全地點。
(4)到指定地點后班主任要及時清點本班人數,發現遺漏立即向指揮部報告。
五、學生疏散協助人員
每個門口及樓層轉彎教師要認真負責,切忌不能麻痹大意,發現問題要及時處理。尤其是樓梯轉彎處教師更要注意,發現擁擠立即有序疏散,防止踩踏事件發生。當堂課教師為主要引導者(本班班主任要做好本班學生的出入順序工作)
八、注意事項
1.聽到學校發出的警報聲后,全校師生立即快速、安全、有序地進行疏散,告誡學生不再收拾任何物品,在班級中的任課教師需及時打開教室門,如果班主任在當天沒有課,聽到緊急信號后,應在第一時間趕到自己班級和任課教師配合對本班學生進行疏散。
2.聽見信號后學生在老師指導下立即自行成隊,疏散時不許分散跑,班級之間要互相銜接好。(告知學生演練時做好防護動作,雙手抱頭或用書包擋住頭逃生,且不能讓學生在演練過程中嘻嘻哈哈說話,打打鬧鬧。)
3.班主任老師應負責班級所有學生安全,每個班均有教師進行疏散指導,指揮學生按秩序疏散。
4、上體育課的班級立即在操場集合,由上課的體育教師帶領學生到安全地帶集中。
5、在電腦房和實驗室上課的學生在老師組織下從就近樓梯口疏散。
6.疏散過程中要迅速,自行成隊有秩序前進,不要慌亂奔跑,不要爭先恐后。
7.如發現有學生在疏散過程中,發生意外,不要讓其他學生去進行救護,由科任的教師進行救護,或者馬上聯系學校的校醫進行救護:如果事情緊急,直接撥打120急救車。
8.學生到達操場后,按疏散順序位置在操場集中,站成二路縱隊,由班長負責清點人數,看與演練前是否一致,對缺少人員要掌握姓名,匯報給班主任。班主任匯報給年級組長,最后匯報給總指揮。
9、教師各種車輛不得停放在學生疏散路線,總務處負責檢查排除疏散道路安全隱患。
20**.5.12
篇2:X初中年度防震減災演練方案
zz初中20**年度防震減災演練方案
一、總 則
為了加強對破壞性地震應急工作的管理,使學校各方面在破壞性地震發生后,地震應急工作能夠高效、有序的進行,最大限度地減輕地震災害造成的損失,根據《破壞性地震應急條例》、《國家破壞性地震應急預案》以及市局有關文件精神,結合我校工作實際,特制定本預案。
二、地震應急機構
成立地震應急工作領導小組,破壞性地震發生后或臨震地震預報發布后,領導小組立即轉為“抗震救災指揮部”,設在學校行政辦公室,組織領導地震應急工作。領導小組組成如下:
總指揮:z
副總指揮:z
工作機構統籌調配:z
各組工作協調及安全保障:z
指揮部成員:z、年級主任、班主任。
地震應急領導小組下設4個分組:
(1)指揮組
組長:z組員: z
職責:負責指揮協調,及時掌握情況,并向領導小組匯報,貫徹傳達領導小組的命令,組織有關各組人員按預案對現場進行果斷處理,并調配人力、物力資源,進行搶險救災。
(2)疏散組
疏散引導組
組長:z組員:年級主任及各班班主任、各上課教師。
各重點位置負責維持秩序人員:
一樓(教學樓西梯):z
一樓(教學樓東梯):z
一樓(教學樓南出口):z
一樓(教學樓北出口):z
一樓(教學樓東出口):*
二樓(教學樓西梯):*
二樓(教學樓東梯):*
二樓(教學樓走道內):*
三樓(教學樓東梯):*
三樓(教學樓西梯):*
三樓(教學樓走道內):*
四樓(教學樓西梯):*
四樓(教學樓東梯):*
四樓(教學樓走道內):
五樓(教學樓西梯):
五樓(教學樓東梯):
五樓(教學樓走道內):
南操場:*(小)、*
東操場(東西大路南):*(信號控制)、*
東操場(東西大路北):*
最后都到教學樓前集中。
職責:堅守崗位,依據預案措施及疏散路線、順序有秩序地進行疏散全體師生到安全地帶,疏散過程中,避免擁擠踩踏,以保證全體師生快速、安全地撤離現場。
(3)醫療救助組
組長:*組員:*、*
職責:明確職責分工,準備醫療器械和藥品,負責將傷員運送到指定安全區并進行簡單救治后送往就近醫院進行救治。
(4)后勤保障組
組長:*組員:*學校門衛
職責:調集有關人員、車輛和搶險、救災物資,協助其他工作組輸送救援人員和受災傷病員。迅速排查,學校電力、飲水、通訊和其它公共設施受災情況,根據災情,組織搶修,保證學校供電、供水、通訊暢通。負責維護學校內出入口秩序,做好防震治安力量的準備,了解校內各區域的情況,加強巡視。維持避難場所秩序,做好家長的接待和協調工作。負責搭建帳篷和應急廁所。保證搶險救災工作順利進行
三、震前(臨震)應急行動
1、接到上級地震、臨震預(警)報后,指揮小組立即進入臨戰狀態,發布有關消息和警報,全面組織各項工作。各有關組織隨時準備執行防震減災任務。
2、組織有關人員對所屬建筑進行全面檢查,封堵,關閉危險場所,停止各項室內大型活動。
3、加強對易燃易爆物品的管理,加強對食堂、門衛室等場所的防護,保證防震減災工作順利進行。
4、加強廣大師生宣傳教育,做好師生、學生家長思想穩定工作。
5、加強各類值班值勤,保持通信暢通,及時掌握各種情況,全力維護正常的教學、工作和生活秩序。
6、按預案落實各項物資準備。
四、震中應急行動
強烈地震發生時,一般伴有隆隆的地聲、地光及地面振動,從地震發生到房屋倒塌有幾秒到十幾秒的時間,此時要教育學生一定要沉著冷靜,不要恐懼慌亂,更不要無目地亂跑,必須在學校地震應急工作領導小組的統一指揮下開展應急避險。
1、震時室內、外避險
各班聽到緊急疏散信號后
處于教學樓內的師生立即停止教學活動,教師告訴學生不要慌亂,并指揮學生將身體盡量縮成一團,迅速抱頭、閉眼、躲在各自的課桌下,靠外墻的學生盡量往里靠。
在操場或教學樓外其他地方的師生,應該到室外合適的地方(如:空曠場地或到疏散區)去躲避,原地不動蹲下,雙手保護頭部。注意避開高大建筑物或危險物(如圍墻、電線桿等)。千萬不要回到教室去。
2、緊急疏散避險
等到主震結束后,為了防止有較大的余震發生,應該立即進行有秩序的疏散,到安全的地方去躲避余震。有電時廣播發布疏散信號,停電時用喊話器或哨聲發布疏散信號,全體師生聽到疏散的信號后,任課教師會同班主任快速組織學生按指定線路下樓。
(1)按預設路線有順序地疏散,下樓時要走樓梯內彎,不準在樓梯或走廊內互相擁擠,避免跌倒。
(2)相關老師應在每層樓梯把守,指揮學生有秩序地疏散,學生和疏散人員要聽從指揮有序疏散。
(3)疏散過程中,行動要迅速,但是應該排隊有秩序地前進,不要爭先恐后、慌亂奔跑。下樓梯時必須走,在平地上可以有秩序地小跑,迅速轉移到指定位置。
(4)疏散過程中,可以用書包、雙手等護頭,以防被砸傷。
(5)疏散途中盡可能不要穿過建筑物,要盡量避開建筑物和電線。
(6)各班學生到達集中地后,要立即原地蹲下,保護頭部。等到疏散結束后,以班為單位集隊,各班應立即清點人數,并向總指揮報告。
五、震后應急行
動1、無論是否有預報、警報,當發生破壞性地震后,學校防震減災領導小組人員立即趕赴學校,各處室負責人必須在震后10分鐘內在本校集結待命。
2、各負責人在指揮部統一組織指揮下,迅速組織本級搶險救災。
(1)迅速發出緊急警報,組織仍滯留在各種建筑物內的所有人員撤離。
(2)迅速關閉、切斷輸電、供水系統(應急照明系統除外)和各種明火,防止震后滋生其它災害。
(3)迅速開展以搶救人員為主要內容的現場救護工作,及時將受傷人員轉移到附近救護站搶救。
(4)加強對重要設備、重要物品的救護和保護,加強校園24小時值班值勤和巡邏,防止各類犯罪活動。
3、積極做好廣大師生的思想宣傳教育工作。
六、醫療救護演練
主震結束后,醫護組迅速將受傷人員抬放到擔架上,轉移到安全地方進行初步急救處理,然后等待醫院救護車來后送往醫院。每個擔架可由一至兩名學生協助救護。急救現場設在疏散集結地。
七、其它
1、進入防震緊急狀態后,學校防震減災領導小組將根據上級的命令、指示,通過電話、口授、會議等形式傳達各種命令、指示。
2、在抗震減災應急行動中,各處室要密切配合、服從指揮,確保政令暢通和各項工作順利落實。
3、本預案于發布之日起施行。
附:疏散路線及集合場地
(一)、教學樓疏散路線
1、一樓教室:
七(1)、七(2)向東從門前通道經進入教學樓前集合;七(3)、七(4)從門前向北進入東西大路(南)集合;七(5)、七(6)從門前通道經進入教學樓前操場集合。
2、二樓教室:
七(10)、八(1)、八(2)班從西樓梯下進入教學樓前操場(西)集合;
七(7)、七(8)、七(9)班從東樓梯下進入教學樓前操場(東)集合;
3、三樓教室:
八(6)、八(7)、八(8)班從西樓梯下進入教學樓前操場(西)集合;
八(3)、八(4)、八(5)班從東樓梯下進入教學樓前操場(東)集合。
4、四樓教室:
八(9)、八(10)班從西樓梯下進入教學樓前操場集合;
(二)、辦公樓教師疏散路線
西樓辦公室教職工從辦公樓西樓梯疏散;東樓辦公室教職工從東樓梯疏散。
八、演練步驟
1.演練前,組織學生觀看有關防震避震光盤,加深學生對防震減災工作的認識。教會學生應急避震的具體方法,讓學生熟悉震后疏散的路線和集中地點。
2.組織學生進行避震、疏散和救護的預演。
3.進行模擬發生地震的正式演練。
九、演練內容(按先后順序)
課堂應急避震、震后疏散、醫療救護。
十、演練安排
1.本次演練安排在20**年5月12日。
2.采取模擬發生5—6級中強地震情景的方式。當地震發生時,立刻進行應急避震。當主震結束后,馬上進行疏散,學生到預定地點集中,以防余震發生,并及時開展救護工作。
3.電鈴信號(廣播信號作為輔助)
(1)地震發生的信號:防空警報音樂
信號代表地震發生,師生立即進行應急避震。注意及時關閉電源、自來水開關和火源。此過程持續約1分鐘。
(2)組織疏散的信號:廣播信號
信號代表主震結束,師生隨即進行疏散。疏散全過程要求在5分鐘內完成。
(3)救護信號:廣播通知
在疏散信號約三分鐘后,播放救護信號,醫護組開始進行救護傷員工作。
十一、老師和管理人員職責
1.嚴肅對待,負起責任。演練開始前要到達所負責的位置,要求各疏散樓梯口和拐彎處等都要有人負責。
2.及時糾正學生不規范的演練方法。
3.發生意外事故時,及時作出處理。
4.學生集合完畢后,及時清點人數并向總指揮報告。
十二、演練結束
各負責老師清點人數并向總指揮報告(如發現遺漏學生應及時組織人員尋找),經核實人數無誤后,總指揮宣布本次演練成功。
篇3:實驗學校初中部防震減災演練方案
20**年實驗學校初中部防震減災演練方案
一、總 則
為了加強對破壞性地震應急工作的管理,使學校各方面在破壞性地震發生后,地震應急工作能夠高效、有序的進行,最大限度地減輕地震災害造成的損失,根據《破壞性地震應急條例》、《國家破壞性地震應急預案》以及市局有關文件精神,結合我校工作實際,特制定本預案。
二、地震應急機構
成立地震應急工作領導小組,破壞性地震發生后或臨震地震預報發布后,領導小組立即轉為“抗震救災指揮部”,設在學校行政辦公室,組織領導地震應急工作。領導小組組成如下:
總指揮:z
副總指揮:z
工作機構統籌調配:z
各組工作協調及安全保障:z
指揮部成員:z、年級主任、班主任。
地震應急領導小組下設4個分組:
(1)指揮組
組長:z組員: z
職責:負責指揮協調,及時掌握情況,并向領導小組匯報,貫徹傳達領導小組的命令,組織有關各組人員按預案對現場進行果斷處理,并調配人力、物力資源,進行搶險救災。
(2)疏散組
疏散引導組
組長:z組員:年級主任及各班班主任、各上課教師。
各重點位置負責維持秩序人員:
一樓(教學樓西梯):z
一樓(教學樓東梯):z
一樓(教學樓南出口):z
一樓(教學樓北出口):z
一樓(教學樓東出口):z
二樓(教學樓西梯):z
二樓(教學樓東梯):z
二樓(教學樓走道內):z
三樓(教學樓東梯):z
三樓(教學樓西梯):z
三樓(教學樓走道內):z
四樓(教學樓西梯):z
四樓(教學樓東梯):z
四樓(教學樓走道內):
五樓(教學樓西梯):
五樓(教學樓東梯):
五樓(教學樓走道內):
南操場:z
東操場(東西大路南):z
東操場(東西大路北):z
最后都到教學樓前集中。
職責:堅守崗位,依據預案措施及疏散路線、順序有秩序地進行疏散全體師生到安全地帶,疏散過程中,避免擁擠踩踏,以保證全體師生快速、安全地撤離現場。
(3)醫療救助組
組長: z組員:鄧醫生、z
職責:明確職責分工,準備醫療器械和藥品,負責將傷員運送到指定安全區并進行簡單救治后送往就近醫院進行救治。
(4)后勤保障組
組長:z組員:z
職責:調集有關人員、車輛和搶險、救災物資,協助其他工作組輸送救援人員和受災傷病員。迅速排查,學校電力、飲水、通訊和其它公共設施受災情況,根據災情,組織搶修,保證學校供電、供水、通訊暢通。負責維護學校內出入口秩序,做好防震治安力量的準備,了解校內各區域的情況,加強巡視。維持避難場所秩序,做好家長的接待和協調工作。負責搭建帳篷和應急廁所。保證搶險救災工作順利進行
三、震前(臨震)應急行動
1、接到上級地震、臨震預(警)報后,指揮小組立即進入臨戰狀態,發布有關消息和警報,全面組織各項工作。各有關組織隨時準備執行防震減災任務。
2、組織有關人員對所屬建筑進行全面檢查,封堵,關閉危險場所,停止各項室內大型活動。
3、加強對易燃易爆物品的管理,加強對食堂、門衛室等場所的防護,保證防震減災工作順利進行。
4、加強廣大師生宣傳教育,做好師生、學生家長思想穩定工作。
5、加強各類值班值勤,保持通信暢通,及時掌握各種情況,全力維護正常的教學、工作和生活秩序。
6、按預案落實各項物資準備。
四、震中應急行動
強烈地震發生時,一般伴有隆隆的地聲、地光及地面振動,從地震發生到房屋倒塌有幾秒到十幾秒的時間,此時要教育學生一定要沉著冷靜,不要恐懼慌亂,更不要無目地亂跑,必須在學校地震應急工作領導小組的統一指揮下開展應急避險。
1、震時室內、外避險
各班聽到緊急疏散信號后
處于教學樓內的師生立即停止教學活動,教師告訴學生不要慌亂,并指揮學生將身體盡量縮成一團,迅速抱頭、閉眼、躲在各自的課桌下,靠外墻的學生盡量往里靠。
在操場或教學樓外其他地方的師生,應該到室外合適的地方(如:空曠場地或到疏散區)去躲避,原地不動蹲下,雙手保護頭部。注意避開高大建筑物或危險物(如圍墻、電線桿等)。千萬不要回到教室去。
2、緊急疏散避險
等到主震結束后,為了防止有較大的余震發生,應該立即進行有秩序的疏散,到安全的地方去躲避余震。有電時廣播發布疏散信號,停電時用喊話器或哨聲發布疏散信號,全體師生聽到疏散的信號后,任課教師會同班主任快速組織學生按指定線路下樓。
(1)按預設路線有順序地疏散,下樓時要走樓梯內彎,不準在樓梯或走廊內互相擁擠,避免跌倒。
(2)相關老師應在每層樓梯把守,指揮學生有秩序地疏散,學生和疏散人員要聽從指揮有序疏散。
(3)疏散過程中,行動要迅速,但是應該排隊有秩序地前進,不要爭先恐后、慌亂奔跑。下樓梯時必須走,在平地上可以有秩序地小跑,迅速轉移到指定位置。
(4)疏散過程中,可以用書包、雙手等護頭,以防被砸傷。
(5)疏散途中盡可能不要穿過建筑物,要盡量避開建筑物和電線。
(6)各班學生到達集中地后,要立即原地蹲下,保護頭部。等到疏散結束后,以班為單位集隊,各班應立即清點人數,并向總指揮報告。
五、震后應
急行動1、無論是否有預報、警報,當發生破壞性地震后,學校防震減災領導小組人員立即趕赴學校,各處室負責人必須在震后10分鐘內在本校集結待命。
2、各負責人在指揮部統一組織指揮下,迅速組織本級搶險救災。
(1)迅速發出緊急警報,組織仍滯留在各種建筑物內的所有人員撤離。
(2)迅速關閉、切斷輸電、供水系統(應急照明系統除外)和各種明火,防止震后滋生其它災害。
(3)迅速開展以搶救人員為主要內容的現場救護工作,及時將受傷人員轉移到附近救護站搶救。
(4)加強對重要設備、重要物品的救護和保護,加強校園24小時值班值勤和巡邏,防止各類犯罪活動。
3、積極做好廣大師生的思想宣傳教育工作。
六、醫療救護演練
主震結束后,醫護組迅速將受傷人員抬放到擔架上,轉移到安全地方進行初步急救處理,然后等待醫院救護車來后送往醫院。每個擔架可由一至兩名學生協助救護。急救現場設在疏散集結地。
七、其它
1、進入防震緊急狀態后,學校防震減災領導小組將根據上級的命令、指示,通過電話、口授、會議等形式傳達各種命令、指示。
2、在抗震減災應急行動中,各處室要密切配合、服從指揮,確保政令暢通和各項工作順利落實。
3、本預案于發布之日起施行。
附:疏散路線及集合場地
(一)、教學樓疏散路線
1、一樓教室:
七(1)、七(2)向東從門前通道經進入教學樓前集合;七(3)、七(4)從門前向北進入東西大路(南)集合;七(5)、七(6)從門前通道經進入教學樓前操場集合。
2、二樓教室:
七(10)、八(1)、八(2)班從西樓梯下進入教學樓前操場(西)集合;
七(7)、七(8)、七(9)班從東樓梯下進入教學樓前操場(東)集合;
3、三樓教室:
八(6)、八(7)、八(8)班從西樓梯下進入教學樓前操場(西)集合;
八(3)、八(4)、八(5)班從東樓梯下進入教學樓前操場(東)集合。
4、四樓教室:
八(9)、八(10)班從西樓梯下進入教學樓前操場集合;
(二)、辦公樓教師疏散路線
西樓辦公室教職工從辦公樓西樓梯疏散;東樓辦公室教職工從東樓梯疏散。
八、演練步驟
1.演練前,組織學生觀看有關防震避震光盤,加深學生對防震減災工作的認識。教會學生應急避震的具體方法,讓學生熟悉震后疏散的路線和集中地點。
2.組織學生進行避震、疏散和救護的預演。
3.進行模擬發生地震的正式演練。
九、演練內容(按先后順序)
課堂應急避震、震后疏散、醫療救護。
十、演練安排
1.本次演練安排在20**年5月12日。
2.采取模擬發生5—6級中強地震情景的方式。當地震發生時,立刻進行應急避震。當主震結束后,馬上進行疏散,學生到預定地點集中,以防余震發生,并及時開展救護工作。
3.電鈴信號(廣播信號作為輔助)
(1)地震發生的信號:防空警報音樂
信號代表地震發生,師生立即進行應急避震。注意及時關閉電源、自來水開關和火源。此過程持續約1分鐘。
(2)組織疏散的信號:廣播信號
信號代表主震結束,師生隨即進行疏散。疏散全過程要求在5分鐘內完成。
(3)救護信號:廣播通知
在疏散信號約三分鐘后,播放救護信號,醫護組開始進行救護傷員工作。
十一、老師和管理人員職責
1.嚴肅對待,負起責任。演練開始前要到達所負責的位置,要求各疏散樓梯口和拐彎處等都要有人負責。
2.及時糾正學生不規范的演練方法。
3.發生意外事故時,及時作出處理。
4.學生集合完畢后,及時清點人數并向總指揮報告。
十二、演練結束
各負責老師清點人數并向總指揮報告(如發現遺漏學生應及時組織人員尋找),經核實人數無誤后,總指揮宣布本次演練成功。
zz市實驗學校初中部
2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