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國旗下講話:切莫等待
尊敬的各位老師、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
在網絡上,春節流行過這樣一句話,就是“讓生命去等待”。有的人放在QQ簽名上,有的放在空間里,自認為這句話很有哲理,很有個性。
“讓生命去等待”,等待什么呢?等待財富、金錢、好運、機遇?還是等待別人的幫助,等待命運的恩賜,等待天上掉餡餅,還是等待異想天開的收獲?為什么要去等待呢?是守株待兔,還是孤注一擲?很顯然,這是一句很無厘頭的話,它的存在沒有任何的意義,更談不上哲理,也談不上個性。當然,你可以選擇把它當成個性來玩玩而已,千萬別信以為真,當做的心跳。因為它只是一個莫名其妙的詞語的組合,盡管人們可以用豐富的力去填補它,但它的中心意義無非落在等待二字上。
做為高中生的我們有什么理由去等待?21世紀是個信息大爆炸的時代,競爭如此的激烈,每一分鐘都是非常難能可貴的,等待了一分鐘就意味著失去了一分鐘,失去一分鐘就意味著要失去很多的東西,比如,財富,機會等等一切的東西。失去以后,當你回首要再去追回,那就成為了不可能了,因為時間一去不復返。
同學們,我們正處在汲取知識的黃金時期,如果放松思想要求,讓“生命”多休息多娛樂多悠閑一會兒,那流過的光怕永遠也等不回來!所謂“時間就是金錢”“時間就是生命”不正貼切地描述了這一問題嗎?
記得以前看過這樣一句話:“有智吃智,無智吃力,無力無智,餓得筆直。”這句話很,卻說出了智慧對人生的重要,因為,在社會的任何一個地方,任何一個時代,都沒有任何先天的和后天的才能,可以無需任何努力而得到。因為永遠是一架保持平衡的天平,一邊是付出一邊是收獲,有了付出才會有收獲,沒有付出,肯定就不會有收獲!
“業精于勤而荒于嬉”,這是我始終信奉的一句格言,也是大家都熟知的一句格言,相比前面的那句“讓生命去等待”這句話來說,它是多么的有力啊。
同學們,切莫等待,因為等待會讓你失去斗志,讓你失去能力,甚至讓你失去機遇。如果我們將將等待化為奮斗,抓住現實的分分秒秒,而不是追逐遙遠的虛無飄渺,我相信,我們一定能取得更好的成績。
我們真的等待不起,懶不得,荒廢不得。每一分有每一分的價值,每一秒有每一秒的意義,學習之余,可以玩耍,可以瀟灑,但更要奮發向上。或許有下輩子,或許也有下下輩子,但那屬于我們的兒孫,屬于我們的只有這輩子。
篇2:初中國旗下講話:青春經不起等待
初中國旗下講話--青春經不起等待
老師們,同學們: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國旗下講話的主題是《青春經不起等待》。
如今,越來越多的影視作品和文學作品賦予了“青春”以濃郁的文藝氣質。而青春本身其實只是一段時光,它稍縱即逝,這就是它魅力所在。至于青春本身的樣貌,是否滿載想象所及的一切美好,還是夾雜著一絲輕狂的意味,這都將由我們自己去導演。
但我們必須清醒地認識到:青春是短暫的。這也意味著,生命并沒有在我們童話般的前半生留給我們過多的時間與機會。所以為自己的理想赴湯蹈火,理應在所不辭。今天,年少的我們,以學子的身份坐在課堂里汲取知識的養分;步入青年之后,闖蕩與打拼將成為青春歲月的必修課;最終,當我們自己創造的生活與情感步入正軌,一切都趨于穩定之時,青春也即將告別。人生就是這么有條不紊,環環相扣,某一個環節發生意外,那么很有可能我們就再也沒有站起來的機會了。青春之所以經不起等待,一方面是因為光陰短促,倦怠與荒廢相當于徹底放棄和斷送了自己最美好的年華和往后的未來;另一方面,青春并不是一場守株待兔的游戲,要想獲得實實在在的成功,絕不是靠“三天打魚,兩天曬網”,也絕不是抱著試一試的心態進行千百次的嘗試、體驗、然后放棄,而是要知道,成功的方式有很多,但是方法是一致的,鎖定目標,然后持之以恒地奮斗。
著名影視演員李立群說,“我認為成功只是一股讓我們永遠往前奔走的動力。就好像前面有個魚餌,那個魚餌一直吸引著我,這一輩子一直往前走。”李立群連續兩次都沒有考取海專,最寶貴的16、 17歲卻在補習班發愣、翹課。當他覺得自己不能再沒有交代了的時候,就每天起早貪黑地去圖書館自習。兩個月后,僥幸考上了海專的航海科。后來,他突然發現航海不是一個他愿意干到老的活。畢業之后,他換了許多工作,幾乎什么都嘗試過。后來,他父親告訴他,如果再這么干一行怨一行的話,不說明別的,說明自己見識不夠。一語驚醒夢中人。李立群意識到,青春經不起等待,耗不起時間。他最終找到了做演員這個指向標,便開始為之奮斗。一直到現在,他演了四十多年戲,在影視圈產生了非凡的影響力。
不荒廢光陰,是對青春最起碼的尊重。意識到這一點之后,要懂得認清楚自己的方向。認清楚了,就不再去抱怨。帶著平和、求索,才能更加積極主動地去追尋屬于自己的成功。我們即將迎來六月份的中考,這對于我們的人生是第一個重要的拐點。趁現在我們還有時間,就要堅定信念、咬緊牙關堅持下去。要知道,我們現在所做的每一點都會聚集成未來的模樣。青春理應爛漫,但同樣理應探索。青春總是經不起等待!莫等閑,以免白了少年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