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簽訂20**年經營合同的通知--給zz百貨供應商的信函
尊敬的各位供應商:
一年多來,zz百貨在全體供應商的大力支持下,取得了一定的進步,zz百貨一年多來在創新中求發展,在發展中不斷創新,得到了廣大消費者的逐步認可,為加強合作,使今后的工作合作更加愉快、健康,達到互惠互利、共贏發展之目的,現特向各位供應商通報zz百貨20**年經營思路,懇請各位供應商提出寶貴意見。
一年多來,zz百貨經過不斷磨練、探索、調研并總結和吸取了經驗教訓,針對zz百貨所處的地理位置、經營環境、商圈內居民生活習慣等進行了大量的專題調研和分析,20**年起公司將zz百貨經營定位于:社區百貨中心店;為實現這一目標,公司將努力做好三個方面工作,一是提升商場的購物環境。公司將為消費者營造一個優美的購物環境,商場內做到衛生整潔、溫馨、舒適;各個品牌專廳特色分明,各具獨特的風格,做到每一個細節都讓顧客感覺到舒心、舒暢。同時,增添休閑設施,設置顧客休息區,增加休息椅、綠色景觀植物等基礎設施,讓顧客在購物的同時享受到“家”一般的溫馨。二是提高員工的綜合服務水平。
20**年公司將通過集中培訓、分時教育、言傳身教、樹立模范的方式教育員工,全面提高員工的整體服務意識,要讓員工在接待顧客服務中,做到“熱情、周到、貼心、耐心”,讓顧客有好鄰居家的感覺;讓老年人能充分感受到“尊敬、孝敬”的感覺,人人做到“禮敬老人”;讓中年人能充分感受到“知心、愛心”,做到親如姐妹、成為知心好朋友、好鄰居;注重每一位顧客的生活細節,充分利用好顧客檔案,在節假日、顧客的生日或特殊天氣給予溫馨的提示和節日的祝福。三是優化商品結構方面。
20**年公司要對現有的商品結構進行細化調整,側重于商圈內居民的日常需求,組織“好品質、低價格”,有自身特色,又有一定品味的獨家經營商品上柜銷售;同時,宣傳好公司的知名品牌,樹立自己的品牌形象。
20**年zz百貨在經營上要做到多元化、差異化,讓商圈內的居民感覺到zz百貨是個好去處,做到吃、用、玩、購物都開心。公司將對商圈內居民開展專題的市場調查工作,對方圓2公里內的商圈進行重點調研,對商圈內的居民消費習慣、消費群體,消費能力、人員結構狀況等等進行調查和研究,針對調研出的結果,公司將有針對性的開展各種形式的促銷活動。截止到今年10月8日zz百貨20**年累計投入促銷宣傳費用56萬元多元,舉辦大型促銷活動6次,報紙宣傳26期,發放DM單頁10萬份,短信60萬條,電視宣傳3600分鐘。尤其是近期公司緊緊抓住了“十一”黃金周的旺季市場,自9月下旬中秋節以來,分別開展了多種形式的促銷活動,如購物摸大獎、限時特賣會、會員兌獎感恩回饋、買就送禮等等促銷活動;利用報紙、電視、DM宣傳單頁、短信平臺等各種媒介和宣傳載體,向廣大市民宣傳,中秋節和“十一”黃金周的促銷活費用公司支出了近10多萬元,其中報紙做了6期,每期8000元,購物摸大獎費用近6萬元,電視臺廣告費用6000多元,DM單8000多元,信息平臺費用2000多元,會員購特價雞蛋公司補差價4000多元。為了給廣大供應商贏造一個良好的發展空間,此次促銷費用近10多萬元全部由公司承擔,沒有向供應商收取任何費用。
近期內,公司還將在九九重陽節、萬圣節、感恩節、平安夜、圣誕節等節日期間開展系列促銷活動。同時,為了做好20**年的經營工作,公司將在20**年11月10日之前與各位供應商簽訂20**年的經營合同,特請各位供應商給予理解、支持和配合,逾期未簽合同的供應商,公司將視其為主動放棄20**年的經營合作權利。
展望未來,充滿著激情憧憬,挾帶著雄風銳氣。20**年,希望大門已經敞開,讓我們攜手與共,祝愿我們的zz百貨明天宏圖更展!再譜華章!
順頌商祺!
此通知
二0一0年十月十一日
篇2:《勞動合同》變更通知書
《勞動合同》變更通知書
經甲乙雙方協商同意,對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簽訂的勞動合同書作如下變更:
勞動合同變更的內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甲方:________________(簽字蓋章)
乙方:________________(簽字蓋章)
_______年____月____日
鑒證人:_________(簽字蓋章)
鑒證機關:_______(蓋章)
______年____月____日
注:變更勞動合同書一式三份,甲乙雙方、鑒證機關各一份。
格式二 終止、解除勞動合同通知書
___________同志(先生、女士):
______年____月____日與甲方簽訂的_____年期限的勞動合同,現因勞動合同期滿(或者由于_________原因),終止(解除)勞動合同。
根據有關規定,符合(或者不符合)發給經濟補償,發給相當于本人_____月工資___________元人民幣整。
甲方:__________(簽字蓋章)
乙方:__________(簽字蓋章)
________年______月_____日
注:變更勞動合同書一式三份,甲乙雙方、失業職工管理機構各一份。
(2)說明
勞動合同變更是指合同雙方當事出有因人就合同條款進行協商變動,雙方按變更后條款執行。勞動合同的終止和解除,是指發生法定事由或者雙方當事人約定的事由以后,勞動合同不再履行。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和國家有關部門的規定,勞動合同的變更、終止和解除要遵循公平合理的原則,在雙方的基礎上變更和解除合同。
變更、終止、解除勞動合同應當注意的問題有:
第一,經勞動合同當事人協商一致,勞動合同可以解除。勞動者有一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1)在試用期間被證明不符合錄用條件的;
(2)嚴重違反勞動紀律或者用人單位規章制度的;
(3)嚴重失職,營私舞弊,對用人單位利益造成重大損害的;
(4)被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的。
第二,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但是應當提前30天以書面形式通知勞動者本人:
(1)勞動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負傷,醫療期滿后,不能從事原工作也不能從事由用人單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
(2)勞動者不能勝任工作,經過培訓或者調整工作崗位,仍不能勝任工作的;
(3)勞動合同訂立時所依據的客觀情況發生重大變化,致使原勞動合同無法履行,經當事人協商不能就變更勞動合同達成協議的。
第三,用人單位瀕臨破產進行法定整頓期間或者生產經營狀況發生嚴重困難,確需裁減人員的,應當提前30日向工會或者全體職工說明情況,聽取工會或者職工意見,經向勞動行政部門報告后,可以裁減人員。用人單位依據本條規定裁減人員,在6個月內錄用人員的,應當優先錄用被裁減的人員。
第四,有下列情況之一的,用人單位不能解除勞動合同:
(1)患職業病或者因工負傷并被確認喪失或者部分喪失勞動能力的;
(2)患病或者負傷,在規定的醫療期內的;
(3)女職工在孕期、產期、哺乳期內的;
(4)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
第五,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工會認為不適當的,有權提出意見。如果用人單位違反法律、法規或者勞動合同,工會有權要求重新處理;勞動者申請仲裁或者提起訴訟的,工會應當依法給予支持和幫助。
第六,勞動者要求解除勞動合同的,應當提前30日以書面形式通知用人單位。但在試用期內的,或者發生用人單位以暴力、威脅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強迫勞動的以及用人單位未按照勞動合同約定支付勞動報酬或者提供勞動條件等情況時,勞動者可以隨時提出解除合同。
第七,終止和解除合同后,對勞動者的經濟補償金,由用人單位一次性發給。用人單位克扣或者無故拖欠勞動者工資的,以及拒不支付勞動者延長工作時間工資報酬的,除在規定的時間內全額支付勞動者工資報酬外,還需加發相當于工資報酬25%的經濟補償金。
第八,用人單位支付勞動者的工資報酬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要在補足低于標準部分的同時,另外支付相當于低于部分25%的經濟補償金。經勞動合同當事人協商一致,由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應根據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年限,每滿1年發給相當于1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金,最多不超過12個月。工作時間不滿1年的按1年的標準發給經濟補償金。
第九,勞動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負傷,經勞動鑒定委員會確認不能從事原工作、也不能從事用人單位另行安排的工作而解除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應按其在本單位的工作年限,每滿1年發給相當于1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金,同時還應發給不低于6個月工資的醫療補助費;患重病和絕癥的還應增加醫療補助費,患重病的增加部分不低于醫療補助費的50%,患絕癥的增加部分不低于醫療補助費的100%。勞動者不能勝任工作,經過培訓或者調整工作崗位仍不能勝任工作,由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應按其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工作時間每滿1年,發給相當于1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金,最多不超過12個月。
第十,勞動合同訂立時所依據的客觀情況發生重大變化,致使原勞動合同無法履行,經當事人協商不能就變更勞動合同達成協議,由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工作時間每滿1年發給相當于1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金。
第十一,用人單位瀕臨破產進行法定整頓期間或者生產經營狀況發生嚴重困難,必須裁減人員的,用人單位按被裁減人員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支付經濟補償金。在本單位工作的時間每滿1年,發給相當于1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金。
第十二,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后,未按規定給予勞動者經濟補償的,除全客發給經濟補償金外,還須按該經濟補償金數客的50%支付額外經濟補償金。經濟補償金在企業成本中列支,不得占用企業按規定比例應提取的福利費用。
篇3:關于北京市實行存量房買賣合同網上簽約和信息公示有關問題的通知(2007年)
各區縣建委(房管局)、北京房地產中介行業協會、各房地產經紀機構、各交易保證機構:
為規范我市存量房交易市場行為,保障存量房交易安全,提高存量房交易的透明度,根據建設部、中華人民銀行《關于加強房地產經紀管理規范交易結算資金賬戶管理有關問題的通知》(建住房〔20**〕321號)、《北京市存量房交易結算資金賬戶管理暫行規定》等文件的相關規定,現將我市實行存量房買賣合同網上簽約和信息公示的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我市行政區域內國有土地上的存量房買賣(指通過辦理房屋權屬轉移登記取得房屋所有權證的房屋的再次買賣),凡經房地產經紀機構居間或代理(含代辦轉移登記手續)的,均須進行買賣合同網上簽約和交易信息公示。權屬部門辦理轉移登記時須在權屬系統上進行網上辦理。
存量房買賣雙方自行達成交易的,可直接簽訂紙制合同文本。
二、《北京市存量房買賣合同》示范文本由北京市建設委員會和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局聯合制訂,《房屋出售委托協議》、《房屋購房委托協議》示范文本由北京房地產中介行業協會(以下簡稱中介協會)根據建設部推薦示范文本,結合北京市實際情況修改制訂(來自:www.dewk.cn),以上示范文本在存量房買賣時推薦使用。
簽訂紙制合同文本的,可到各區縣工商分局或中介協會購買印刷版示范文本,也可通過北京市房地產交易管理網bjfdc.gov.cn)和北京工商網(baic.gov.cn)下載合同示范文本進行簽約。
三、北京市建設委員會負責存量房交易政策的制定和存量房交易活動指導監督工作,并定期匯總和發布全市存量房交易信息。
各區縣房屋權屬市場管理單位負責房屋轉移登記辦理及房地產經紀機構經營行為的日常監管;
市建委委托中介協會具體負責存量房網上簽約系統的管理和房地產經紀機構用戶備案、網上簽約、具體交易信息發布等工作。
四、房地產經紀機構從事存量房買賣居間代理服務的,應到中介協會辦理網上用戶備案手續,方可進行信息發布和合同網上簽約。用戶備案及信息公示的程序由中介協會另行發文。
五、凡房地產經紀機構居間或代理買賣的存量房,房地產經紀機構均應將相關房源信息上傳至存量房網上簽約系統breaa.cn),中介協會對房源部分信息進行公示后,房地產經紀機構方可在其經營場所進行掛牌或通過媒體發布廣告。上傳的信息包括:
1、擬轉讓房屋所有權證號、房屋所有權人、產權證上注記的抵押信息。
2、房屋坐落、房屋所在層/總層數、戶型、建筑面積、規劃設計用途、建成年代、擬售價格及房屋概況。
六、存量房網上交易信息通過北京房地產中介行業協會信息網(breaa.cn,以下簡稱“信息網”)并鏈接至北京市房地產交易管理網(bjfdc.gov.cn)和北京建設網(bjjs.gov.cn)進行公示,公示信息內容包括:
1、經用戶備案的房地產經紀機構及其分支機構、房地產經紀人員信息;
2、房源信息:
擬轉讓房屋的發布編號、房屋坐落的典型區域、房屋所在層/總層數、戶型、建筑面積、建成年代、擬售價格、受托房地產經紀機構、聯系方式;
3、每日存量房網上簽約的套數、面積;
4、房地產經紀機構網上簽約后退房信息;
5、每月各區縣存量房成交面積;
6、按季度公布各典型區域存量房成交價格。
七、凡房地產經紀機構居間或代理買賣的存量房,房源信息在網上公示滿一天后,房地產經紀機構可為達成交易意向的買賣雙方提供網上簽約操作服務。網上簽約的程序為:
(一)存量房買賣雙方協商合同的相關條款內容;
(二)操作人員登錄存量房網上簽約系統從已公示房屋信息中選取所交易房屋,在線填寫買賣合同的有關內容,并填寫《北京市存量房交易結算資金劃轉協議》或《存量房交易結算資金自行劃轉聲明》;填寫完成后由買賣雙方自行設置合同查詢密碼,操作人員進行網上提交www.dewk.cn;買賣當事人和房地產經紀機構簽訂的房地產經紀合同須作為《存量房買賣合同》的附件一并提交到系統中;
(三)合同提交完畢后,操作人員從系統中聯機打印《存量房買賣合同》、《北京市存量房交易結算資金劃轉協議》或《存量房交易結算資金自行劃轉聲明》;
(四)合同提交后可直接從網上打印《轉移登記申請表》,相關當事人進行簽字蓋章后,當事人持申請表及其它相關材料到房屋權屬登記部門辦理轉移登記手續。
八、個人需要通過存量房網上簽約系統發布房源信息的,可持房屋所有權證及身份證件到中介協會辦理信息公示。個人自行成交需進行網上簽約的,可由中介協會提供網上簽約服務。
九、存量房買賣雙方可憑網上簽約時設置的查詢密碼通過信息網外網對網上簽約情況進行核實。房地產經紀機構不得向買賣雙方隱瞞網上簽約的查詢密碼。
十、合同在系統上進行提交后視為網上簽約已完成,在辦理轉移登記業務之前,合同中的房屋買受人或資金劃轉方式變化的,應辦理合同注銷手續,并重新進行網上簽約,信息網外網公示該退房信息。存量房買賣雙方需對合同其它條款進行變更的,可直接簽訂補充協議。
城八區存量房買賣合同的注銷手續由買賣雙方或委托人到中介協會辦理;遠郊區縣存量房買賣合同的注銷手續可到所在區縣房屋管理部門辦理。
十一、房地產經紀機構和從業人員應當如實提供存量房交易信息和網上簽約信息,并遵守網上簽約的各項操作規程。存在發布虛假或未公示的房源信息、不進行網上簽約、隱瞞房地產經紀人員身份代理并收取費用、隱瞞交易價格、欺騙買賣雙方賺取差價、不告知買賣雙方查詢密碼及存在其它相關違法違規行為的,消費者可通過信息網、交易網網上舉報投訴,或向各區縣建委(房管局)投訴,經查實的可對該機構和人員的網上簽約行為進行限制,將其違規行為記入該機構和人員的信用檔案、進行公示曝光,并通報工商部門查處。
十二、自20**年7月1日起申請辦理存量房轉移登記手續的,按本通知規定執行。
二○○七年五月二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