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客情報管理制度
報告義務:業務員對“顧客情報報告書”的各項目應不斷地注意并向上司報告。
□報告的種類及方法
(一)日常報告:口答。
(二)緊急報告:口答或電話。
(三)定期報告:依照“顧客情報報告書”。
□顧客的級別分類
依顧客的信用狀況,將其分為3個等級。
(一)A等級:以公司的大小,對信用問題能安心者(與本公司現在的交易大小沒有關系)。
(二)B等級:普通的信用狀態。大多數的優良顧客屬于此項。
(三)C等級:要注意的店。
1. 中間批發商(比較大的店也將其列入注意團體里)。
2. 尚欠帳款者(達50萬元以上)A等級以外的公司。
3. 尚欠帳款者達20萬元或未滿的公司,其大小比例與本公司的交易額比較多的店。
4. 從業人員20人以下的小公司或個人商店。
5. 有前例的公司
6. 評判不好的公司
7. 新開發顧客(不問其規模如何,一年間將其列為C等級。)
A等級的“業界的一流公司”及B“大多數的優良顧客”并不由所長來做判斷,而由營業主管來分級,指定以外的顧客都列為C等級。
□定期報告
(一)業務員對于ABC各等級的分類,依照“顧客情報報告書”向所長做定期報告
(二)主管對上項報告做整理,依下列事項經由總經理向董事做報告。
A等級:6個月一次(每年9月、3月)
B等級:3個月一次(每年1月、4月、7月、10月)
C等級:每月一次
(三)報告書于每月底向營業主管提示,營業主管從第2天算起5日內向總經理提示,總經理閱覽后送到總公司
□日常報告
以“顧客情報報告書”的各項準則實行。
□緊急報告
拒付發生,拒付的可能大的支票的延期提議等緊急情報,依各情況盡可能以最迅速的方法做報告。
篇2:藥業公司信息情報管理制度
**藥業信息情報管理制度
1.目 的:為了及時、準確地收集、傳遞及反饋有關信息,做好信息情報的管理,特制定本制度。
2.適用范圍:本規定適用于總公司及各分子公司。
3.權責說明
3.1信息部負責公司重大信息的收集、匯總、發布等。
3.2專項信息情報由各部門管理。
3.3信息情報內容
信息情報的內容包括:公司的資源信息、公司生產經營情況、國家政策信息、與公司銷售有關的信息(醫院和醫生情況、醫院藥品用量情況、對方醫藥公司的資信情況等)、行業信息、新藥研發動向、競爭對手信息、市場信息、人才需求信息等等一切與公司生產經營活動相關的信息。
4.公司內部信息的管理
4.1 公司內部信息由各部門、各子公司提供,信息部負責匯總、分類、整理、分析、提煉和發布。
4.2 信息部將公司各單位收集的信息情報匯總后,由專人分類整理和分析提煉,以信息簡報的形式發布,同時在公司內部網站發布,供公司內部交流。
4.3信息情報的收集工作是各單位的日常工作,公司信息的收集由各部門負責人或者子公司的行政部門負責人負責。
4.4信息情報的傳遞實行"零通報"制度,對于特別重要或者特別有價值的情報信息應及時上報,對于一般信息情報,各單位應將收集的信息情報經本單位領導審閱后,在每月20日前交給信息部,信息部的郵箱地址:master@*zyy.cn;信息部應主動與各單位信息負責人溝通以收集公司信息。
4.5 各單位上報的信息不限于本單位的職責范圍,應樹立大局觀,凡是對公司發展有利的信息,都應及時通報,信息部對各單位的信息情報上交情況應做好統計。
4.6信息部將有關信息及時通過計算機網絡或者"信息簡報"形式發布,以達到信息交流的目的;
5.專項信息情報管理
5.1專項信息情報管理由各單位負責,并指派專人對本單位專項信息情報進行收集、管理、匯總和分析等。
5.2信息部應根據公司的安排,或者主動針對與公司生產經營有關的專題收集信息并匯總分析,為公司決策提供參考意見。
6.公司的信息情報僅供公司內部交流,是公司的無形資產,任何人不得外傳,亦不能竊取以謀求私利。
7.公司所有員工對公司的信息情報有保密義務。
8.信息情報收集發布程序
8.1 各單位指定的信息員按照要求收集、整理本單位的信息情報。
8.2 各單位領導負責審定本單位報送的信息情報。
8.3 信息情報報送公司信息部。
8.4 信息部對收集到的信息情報匯總、篩選、編輯。
8.5 將信息簡報初稿報送分管領導及其他相關領導審閱。
8.6 正式出版。
8.7 送相關上級主管部門和公司各單位。
9.附則
9.1 本制度由信息部負責解釋。
9.2本制度施行后,凡既有的類似規章制度或與之相抵觸的規定即行廢止。
9.3 本制度經總經理批準后自頒布之日起執行。修改時亦同。
附:信息情報收集發布流程
篇3:中心醫院傳染病疫情報告制度
某市中心醫院傳染病疫情報告制度
為了進一步加強我院的傳染病疫情報告管理,提高報告的效率和質量,為疾病預防控制提供及時、準確的監測信息,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等相關法律法規和規章,根據我院實際制定本制度。
1、本院為法定傳染病責任報告單位,本院執行職務的醫務人員均為責任報告人。
2、在診療過程中發現法定傳染病,由首診醫生或其他執行職務的人員,按要求規范填寫傳染病報告卡,并及時報醫院傳染病疫情報告室。
3、報告病種:
甲類傳染?。菏笠?、霍亂。 (2種)
乙類傳染病:傳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質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熱、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腦炎、登革熱、炭疽、細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結核、傷寒和副傷寒、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兒破傷風、猩紅熱、布魯氏菌病、淋病、梅毒、鉤端螺旋體病、血吸蟲病、瘧疾。 (25種)
丙類傳染病: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風疹、急性出血性結膜炎、麻風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傷寒、黑熱病、包蟲病、絲蟲病、除霍亂、細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傷寒和副傷寒以外的其他感染性腹瀉病。(9+1種)
衛生部決定列入乙類、丙類傳染病管理的其他傳染病。
4、由傳染病疫情報告室負責全院傳染病的收集、審核、上報、訂正和查重工作,并定期進行疫情資料分析。
5、責任報告人在執行職務的過程中發現甲類傳染病及乙類傳染病的肺炭疽、傳染性非典型性肺炎、脊髓灰質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和艾滋病病人或疑似病人或病原攜帶者,或發現其他傳染病和不明原因疾病暴發時,責任報告人要以最快的方式向我院傳染病管理科報告(醫學檢驗人員發現上述傳染病要在第一時間內報告疫情所屬臨床科室、傳染病管理科和疫情報告室),晚、夜班向院總值班報告,同時填寫《傳染病報告卡》報疫情報告室。傳染病管理科接到報告后立即向主管院領導報告,同時于2小時內向婁星區疾控中心報告,并按照流程上報或網絡直報。責任報告人發現其它乙類、丙類傳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和傷寒副傷寒、痢疾、梅毒、淋病、乙型肝炎、白喉、瘧疾的病原攜帶者在診斷后,應認真填寫《傳染病報告卡》及時報疫情報告室。疫情報告員應于發現疫情后24小時內通過網絡直報。其他符合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報告標準的傳染病暴發疫情,按規定要求報告。
6、醫院各門診分別建立傳染病門診日志,腸道門診設立腸道門診日志,肺結核門診設立肺結核門診日志,對各類傳染病予以詳細登記,并填報傳染病報告卡。住院部臨床各科室要建立出入院登記薄、傳染病病例信息登記本,對本科所有入院傳染病病人進行詳細登記,按照規定及時上報。實驗室對所有傳染病的檢查結果都應及時進行詳細登記。
7、對報告病人診斷變更、病人死亡或填卡錯誤時,應及時進行訂正報告,卡片類別選擇訂正項,并注明原報告病名。發現漏報的傳染病,應及時補報。
8、傳染病報告卡應使用鋼筆填寫,內容完整、準確、規范,字跡清楚。
9、本院任何人員不得瞞報、漏報、謊報或授意他人隱瞞、謊報疫情。
10、獎罰措施:按20**年9月1日醫院下發的《傳染病疫情報告管理辦法》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