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產業現代化體系
推進住宅產業現代化,當務之急是加快構筑中國自己的住宅產業現代化體系,它可以分解為五個子系統,即技術保障體系、建筑體系、部品體系、質量保障體系和性能評定體系。
1.建立住宅技術保障體系。它包括完善與住宅有關的標準和規范體系,建立住宅建筑與部品的模數協調制度,進行標準化、多樣化與工業化相結合的住宅標準設計等。這是實現住宅產業現代化的前提。
2.建立住宅建筑體系。當前要重點研究開發大開間承重結構,開發高效率隔熱圍護結構,采用隔聲性能好的新型輕質隔斷結構,推行系列化、多檔次的廚衛定型結構等。這是推進住宅產業現代化的基礎。
3.建立住宅部品體系,重點要實行部品生產的系列開發、規模生產和配套供應,當前尤其應對門窗、衛生器具、散熱器、廚房設備、經濟型電梯、管線和配件等進行重點開發和突破。這是推進住宅產業現代化的重點工作。
4.建立住宅質量控制體系。它包括質量責任及保修、賠償制度,規劃、設計審批制度,住宅市場的準入制度,住宅部品、材料的認證和淘汰制度,工程質量監督和工程驗收制度等。建立住宅質量控制體系是推進住宅產業現代化、提高住宅質量的關鍵環節。
5.建立住宅性能認定體系。它是通過設定一套科學的程序和評價指標,采用定性與定量相結合的方法,在對住宅的適用性能、安全性能、耐久性能、環境性能、經濟性能分別進行測評的基礎上,對住宅的整體性能作出綜合評價。這項工作對于引導住宅消費和生產,保護權利人的權益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反映了推進住宅產業現代化的核心目的。
篇2:長沙市關于加快推進兩型住宅產業化的意見(2014年)
長沙市人民政府關于加快推進兩型住宅產業化的意見
長政發〔20**〕29號
各區縣(市)人民政府,市直機關有關單位:
為促進建設方式轉變,提升行業科技化水平,推進兩型社會建設,根據《國務院辦公廳關于轉發發展改革委住房城鄉建設部綠色建筑行動方案的通知》(國辦發〔20**〕1號)、《湖南省人民政府關于推進住宅產業化的指導意見》(湘政發〔20**〕12號)等規定,結合我市實際,現就加快推進兩型住宅產業化工作提出如下意見。
一、重要意義
兩型住宅產業化是指采用工業化方式生產、實現建筑全生命周期價值最大化的新型建造體系,其核心包括建筑設計標準化、部品部件規模化、建筑施工裝配化、建筑管理信息化。推行兩型住宅產業化能有效降低資源消耗、減少環境污染、提高建筑品質,是實現節能減排、推進綠色安全施工、改善人居環境、促進行業轉型升級與產業結構調整的有效途徑。
二、目標任務
(一)產值目標。至20**年末,全市兩型住宅產業化新開工面積累計超過1000萬平方米,打造千億級兩型住宅產業集群。
(二)年度任務。20**、20**和20**年全市兩型住宅產業化新開工面積比例分別不少于同期新開工總建筑面積的10%、15%和20%,新開工面積分別不少于200萬、300萬、400萬平方米。
(三)納入范圍。市、區縣(市)人民政府主導投資且適用產業化技術建造的項目,原則上納入兩型住宅產業化實施范圍;市場化項目且適用產業化技術建造的,逐步納入兩型住宅產業化實施范圍。
(四)實施要求。全市兩型住宅產業化新開工項目預制裝配化率須達到50%(含50%)以上。預制裝配化率是指工廠生產的主要預制構件體積占單體建筑地面以上構件總體積的比例。
三、基本原則
(一)政府引導原則。發揮政府計劃協調職能,堅持以市場為導向,以企業為主體,夯實兩型住宅產業化發展基礎,建立長效機制,引導兩型住宅產業化有序發展。
(二)示范推廣原則。統籌兼顧、明確重點,加大兩型住宅產業化建設項目實施力度,推廣應用成套部品部件及技術。
(三)持續發展原則。建立健全兩型住宅產業化標準技術體系,推廣土建、裝修一體化,實現經濟、社會與環境效益有機統一。
(四)科技創新原則。依靠科技創新,加強新材料、新產品和關鍵技術研發攻關,提高部品部件生產制造水平,提升科技對行業增長貢獻率。
四、扶持措施
(一)關于對建設單位的扶持。
1.兩型住宅產業化項目使用預制部品部件的部分,經認定可享受新型墻體材料優惠政策;使用散裝水泥預制構件的,可計入散裝水泥專項資金的返退依據,實行先繳后返。
2.對批準實施的國家康居示范工程兩型住宅產業化項目,實行房地產開發項目資本金監管額度減半等支持政策。
3.對批準實施的保障性住房兩型住宅產業化項目,建造增加的成本計入項目建設成本。
4.兩型住宅產業化項目預制構件生產投資計入項目投入的開發建設資金,項目投入開發建設的資金達到工程建設總投資的25%以上,多層建筑施工進度達到正負零,高層建筑施工進度達到六層以上(含六層),并已確定施工進度和竣工交付日期(含環境和配套設施建設),可辦理《商品房預售許可證》。
5.兩型住宅產業化項目可參照重點工程報建流程納入行政審批綠色通道。
6.對獲得國家綠色建筑二星(含2A住宅性能認定)、三星(含3A住宅性能認定)標識的兩型住宅產業化項目,按照《財政部住房城鄉建設部關于加快推動我國綠色建筑發展的實施意見》(財建〔20**〕167號)規定給予獎勵。
(二)關于對生產企業的扶持。
1.制定兩型住宅產業化基地建設優惠政策,支持集設計、生產、施工于一體國家住宅產業化基地、鋼結構及部品部件等兩型住宅產業化聚集示范園區建設,并按工業用地政策予以保障。
2.兩型住宅產業化企業在項目建設中同時提供建筑安裝和部品部件銷售業務的,分開核算給予稅收優惠,即部品部件銷售部分征收增值稅,建筑安裝業務部分征收營業稅。
3.將兩型住宅產業化部品部件納入建設工程材料目錄管理,定期或不定期發布兩型住宅產業化部品部件推薦目錄。
4.兩型住宅產業化技術研究列為科技重點攻關方向,加大對研發機構和發明專利的扶持與獎勵。在新型工業化和戰略性新興產業資金方面加大對部品部件創新和技改項目的支持力度。
5.對通過終審和驗收的國家3A級住宅、國家康居示范工程、國家“廣廈獎”的兩型住宅產業化項目的實施單位,在工程招投標、資質升級、信用評級等中予以加分。
6.依法加強兩型住宅產業化項目政府采購和招投標方式監管。對唯一供應商(承包商)采購的,可依據《政府采購法》第三十一條規定,按照《政府采購非招標采購方式管理辦法》(財政部令第74號)規定的程序,采取單一來源采購方式選擇供應商。
(三)關于對消費市場的扶持。
使用“預制夾心保溫外墻”或“預制外墻”技術的兩型住宅產業化項目,其“預制夾心保溫外墻”或“預制外墻”不計入建筑面積。
五、組織實施
兩型住宅產業化工作由市政府分管副市長牽頭負責,市發展改革委、市住房城鄉建設委、市工業信息化委、市規劃局、市國土資源局、市財政局、市地稅局、市物價局、市審計局、市科技局、市住房保障局等
部門相關負責人參與,市住房城鄉建設委具體負責相關協調工作。 (一)按照產值目標、年度實施比例安排,進一步明確有關部門工作職責與辦事流程,從立項備案、規劃條件、土地供應、建設管理、配套政策等方面分解任務、制定計劃、推動實施,具體落實情況納入年度績效考核指標體系。
(二)政府主導投資兩型住宅產業化項目,由市住房城鄉建設委、市發展改革委、市住房保障局、市規劃局、市國土資源局等部門研究確定年度建設任務,上報市人民政府批準后,統一下達年度兩型住宅產業化建設任務及相關要求。
(三)市場化兩型住宅產業化項目,由市住房城鄉建設委會同市發展改革委、市規劃局、市國土資源局等部門根據年度建設任務研究確定具體用地項目并提出實施比例、實施面積和預制裝配化率等相關要求。在土地供應時,寫入掛牌須知與出讓合同。在住宅產業化定額標準制定前,由市住房城鄉建設委會同市財政局、市物價局、市審計局等部門研究兩型住宅產業化項目(含構件)造價確定方式。兩型住宅產業化項目采用平方米包干價確定工程總造價預算進行施工合同備案。
(四)嚴格執行裝配整體式建筑體系的現場施工質量標準、安全技術標準和驗收規范,適時對預制構件生產過程延伸監管,加強項目施工現場部品部件質量檢查和檢測工作,落實參與建設的各方主體責任,切實保障工程質量與施工安全。
(五)兩型住宅產業化項目在竣工驗收備案階段由市住房城鄉建設委組織進行驗收評審,并出具預制裝配化率、產業化實施面積等認定文件。
(六)市住房城鄉建設委配合上級行業主管部門修訂完善兩型住宅產業化工程設計、施工、裝修、驗收、部品部件及消防安全評價等技術標準與規范,完善工程造價定額體系,及時發布標準設計圖集和造價定額。
兩型住宅產業化標準設計圖集和產業化工程造價定額由產業化重點企業牽頭編制,經上級行業主管部門審定后按程序予以發布。
(七)兩型住宅產業化生產企業應圍繞預制部品部件的生產、運輸、安裝、驗收、維修和維護等環節建立全過程管理信息系統,利用信息手段完成對部品部件的追蹤、定位和維護。
(八)開展兩型住宅產業化企業和管理部門分類培訓,培育產業化技術人才。加大企業內部培訓,培養具備產業化專業技術及生產、操作經驗的工人。促進人才、知識、技術等創新要素轉化為現實生產力,為產業化發展提供智力保障。
(九)各區縣(市)要結合實際,制定計劃,落實措施,全面完成兩型住宅產業化工作任務。
六、本意見自20**年8月10日起實行。
長沙市人民政府
20**年7月10日
篇3:寧夏回族自治區轉發推進我區住宅產業現代化提高住宅質量實施意見
寧夏回族自治區人民政府辦公廳
【頒布日期】2000.06.26
【實施日期】2000.06.26
固原行署,各市、縣(區)人民政府,自治區政府各部門、各直屬機構:
自治區建設廳《關于推進我區住宅產業現代化提高住宅質量的實施意見》已經自治區人民政府同意,現轉發給你們,請參照執行。
為了深入貫徹國務院辦公廳轉發建設部等部門《關于推進住宅產業現代化提高住宅質量若干意見》(國辦發〔1999〕72號)的精神,加快住宅建設從粗放型向集約型轉變,推進住宅產業現代化,提高住宅質量,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住房需求,結合我區實際,提出如下實施意見:
一、指導思想和主要原則
指導思想:堅持可持續發展戰略,以市場為導向,以改革為動力,以規劃設計為龍頭,以推廣應用新技術為先導,以相關材料和部品為基礎,以社會化大生產配套供應為途徑,逐步建立標準化、工業化、符合市場需求的住宅生產體制,實現住宅建設向效益、質量型轉軌,提高住宅工程質量、功能質量、環境質量及售后管理服務質量,加快城鎮住宅建設,并使之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和促進全區經濟發展的重要產業。
主要原則:住宅建設要堅持規模開發、配套建設的社會化大生產方式,提高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提高居住區規劃、設計水平,改善居住區環境和住房的居住功能,合理安排住房空間,力求在較小的空間內創造較高的居住舒適度;住宅建設要以經濟適用住房建設為重點,適度超前,使其既能滿足廣大居民當前的基本需要,又能適應今后居住需求的變化;加快住宅建設科技進步,提高科技成果的轉化率,以住宅建設的整體技術進步帶動相關產業的發展;促進住宅建筑材料、部品的集約化、標準化生產,提高住宅建筑材料、部品的質量;堅持節約用地、節約能源的方針,鼓勵利用清潔能源,保護生態環境;加強和改善宏觀調控,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搞好住宅建設的總量控制與結構調整,促進住宅產業快速、穩步、健康發展。
二、主要目標
(一)全區城鎮人均居住面積20**年和20**年分別達到12平方米和15平方米。同時把住宅成套率、室內功能質量的提高作為發展重點逐年加以解決。
(二)到20**年,解決城鎮住宅的工程質量、功能質量通病,初步滿足居民對住宅的適用性要求;到20**年城鎮住宅應符合適用、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