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館規劃設計說明
一.項目概況
本體育館總用地約為5502.60m2,建筑面積約為5150.80m2,體育館可容納624名觀眾。建設內容包括:籃球館、一個招待所和食堂。
二.設計依據
1、《體育建筑設計規范》JGJ31-20**
2、《建筑設計防火規范》(GB50016-20**)
3、《民用建筑設計通則》GB50352-20**
4、《公共建筑節能設計標準》GB50189-20**
5、平頂山市氣象、地理條件和工程地質資料
三.設計指導思想
1.本體育館定位為多功能型綜合體育館,既能滿足不同比賽要求,平時作為體育比賽場地,也可作為會議、演出等活動的場所。
2.本工程項目設計中要積極采用新技術、新材料,在滿足功能和建筑造型的要求的情況下節約投資、縮短工期、減少能耗和節約資源。
3.建筑除了一個624座的主館及其附屬用房外,還包括一個招待所和食堂,各專業要注意解決好相應的技術難點。
四.設計構思
1、平面布局:
按照賽事流程科學合理布置各個功能區塊,各功能區域聯系方便又互不干擾。
體育館一層中心為比賽大廳,圍繞其周圍的附屬房間為辦公用房、休息室、乒乓球室以及其他附屬用房。建筑一層西側南北兩邊各設有一個出入口作為管理和運動員入口。主要觀眾入口則通過西邊的大臺階直接到達二層的觀眾廳入口。不同功能分區的明確劃分使得觀眾入口和后勤服務入口不在同層設置,避免了人流的相互干擾。豎向樓梯將上下層空間聯系起來,便于人員疏散和管理。
體育館二層主要是觀眾入口大廳和休息空間,在看臺下面的夾層空間設置服務用房,充分利用建筑空間。
在體育館北側為招待所,南側為食堂。從總體布局上采用中心對稱的設計手法,依靠體育館自身的特點進行合理的功能布局,在保證合理使用的前提下最大化的減少招待所和食堂對體育館的影響。北側招待所將主要使用房間靠北布置,將景觀和朝向最大化處理,滿足日照、采光和通風等需求。食堂布置于體育館南側,用餐大廳緊鄰外側主要道路,便于職工進行就餐,餐廳2層設置若干小型和大型包間,滿足各種就餐人員需求。
2、比賽大廳:
1)體育館場地大小按籃球場地考慮,同時兼顧排球、乒乓球等小球類項目活動以及平時訓練場地布置。
館內還可滿足小型的會議、演出要求。
2)觀眾席位
賽場主席臺設貴賓席24個座位,看臺普通觀眾固定座席600個,共計624個座席。
3、造型風格
1)體育建筑空間特點的體現
在形體構成上,突出了體育建筑內部空間界面需求,強調了空間在外形的表現,實體墻面與屋蓋所組成的形態既是內部空間特點的體現,又是體育建筑力的表達。
2)建筑造型的雕塑感與體育精神的體現
建筑屋頂采用輕型網架結構,外表加以鋁塑板板材屋面。形成具有典型中國特色的大屋頂,與辦公樓外形形成呼應。
建筑立面造型采用體塊加減的手法,通過大塊體量的凹凸變化與大面積的虛實對比追求建筑的雕塑感、現代感。南北兩側招待所和食堂所形成的體量建筑,與中心體育館形成強烈的視覺對比和效果。進一步的突出了體育館的中心視覺形象。
運用現代技術和現代美學的價值觀,采用合理的結構形式,通過屋面與石材、玻璃墻面的形體變化,形成明確有力、個性鮮明的建筑形象。通過建筑形體上的、墻面虛實的、材質紋理的對比變化等建筑語言力圖創造出一種沖突與對比,一種視覺上的力量感與動勢感,反映體育建筑的精神所在。
3)材料運用
外墻采用咖啡色石材與隱框玻璃幕墻相結合的處理手法,屋面采用鋼結構支撐的鋁塑板板屋面。
建筑基座也采用高檔石材貼面,以突出整個建筑的高標準的設計要求。
4、交通組織:
場地西側設置觀眾主要出入口,觀眾人流直接通過大臺階到達二層的觀眾大廳,與一層的管理辦公入口互不干擾;避免了人流交叉和相互之間的干擾。
五.結構設計
體育館主體采用框架結構型式,屋蓋采用鋼桁架結構,填充墻全部采用輕質墻體材料。
六.經濟技術指標.
技術經濟指標:
建筑占地面積5502.60㎡
總建筑面積5150.80㎡
建筑高度16.45m
建筑層數單層
體育館觀眾席位624席
篇2:高級中學體育館管理制度
高級中學體育館管理制度
為進一步發揮學校教育資源(體育場地、場館設施等)的功能,同時也為周邊居民提供良好的鍛煉場地,推動全民健身運動的開展,學校根據區委區政府的要求,將適度并逐步開放學校教育資源為社會服務,允許并組織校外人員進校開展各類體育鍛煉,以推動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一、學校教育資源對外開放目前僅限于體育場地、設施等。
二、學校教育資源對外開放以限時、限場地為原則,校外進校鍛煉人員務必遵守。
1、對外開放時間:
(1)雙休日(在不影響正常上課的前提下)
上午8:30--11:00
下午15:30--17:00
(2)假期:
上午8:00--11:00
下午13:00--16:00
2、開放場地:體育館(早上不開放);400米環形跑道運動場;籃球場。(學校僅提供場地,器材自備)
三、凡進校鍛煉人員采取會員制,分團體會員與個人會員。團體會員對象是社區、單位等,學校與社區、單位簽定協議,發放團體會員證;個人會員以個人為單位,發放個人會員證。校外人員必須持證進出校門,并于學校傳達室做好登記,否則學校有權阻止該同志進校。
四、學校教育資源對外開放項目,有專人負責,傳達室人員做好進出校登記手續,體育組成員及青年志愿者分項目管理,進行協調。凡進校鍛煉人員務必尊重學校管理人員,服從管理,否則將取消該同志進校鍛煉資格。
五、校外人員進入校園進行體育鍛煉,必須講究文明,愛護學校的一草一木,不得隨地吐痰,亂扔垃圾,維護學校的環境衛生和綠化,如有損壞必須照價賠償。更不得滋事斗毆,或進入規定區域以外的場所,做與鍛煉無關的事情。否則學校將對其進行嚴肅批評教育,勒令改正,嚴重者將交由公安機關處理。
六、校外人員進校進行體育鍛煉,應本著安全第一的原則,不做危險動作。如發生意外,學校將本著人道主義的原則,進行必要的幫助,但具體責任應有本人負全責,學校概不負責。
篇3:體育館管理員安全防范工作責任書
學校體育館管理員安全防范工作責任書
體育館管理員就是體育館安全防范工作的責任人,對安全防范工作負有全面責任。必須做到以下幾點:
一.嚴格遵守體育館各項管理制度。當班時間不擅自離開工作崗位,加強安全防范巡視。
二.認真履行體育館的清場工作,(檢查室內有無煙蒂、有無人員停留。)電源的切斷工作,門窗的關鎖工作(特別是與有中心活動)。
三.嚴格履行禁明火區域的管理工作,禁止使用大功率電器及取暖器,禁止亂拉亂接電源線。
四.妥善保管好室內所有消防設施、體育器材,不擅自拆除、不得擅自轉借。
五.注重對體育館安全防范設施特別是消防設施的檢查管理,發現問題立即匯報,妥善處理。
六.禁止在通道口擺放雜物,并保持良好的通道照明。
七.嚴格履行環境衛生工作及節假日值班制度。
八.因工作失職,管理不得力,造成失竊、火災及其它責任事故的,視情節輕重,除扣除當月工作量津貼外,直至追究其行政及法律責任。
本責任書一式三份,校長室、保衛科、責任人各執一份,自簽字之日起生效。
責 任 人:
立責任書單位:
20**年9月~20**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