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也是如此,如貝多芬的第三交響曲,雄偉壯麗,他的第五交響曲,則悲壯動人,第六交響曲則流麗婀娜。但就更深一層的風格或個性來說,卻都是貝多芬的氣質,有“言志”之美。我國現代音樂家劉熾,他的作品《我的祖國》和《祖國頌》,前者抒情,后者壯闊;但若更深一層的風格或個性來說,也都屬劉熾的氣質。這就是風格,藝術家到達一定的境界,他的作品就會有這種效果。但人們能夠品味出來,也須具有一定的素養。
建筑和室內設計作為作品,對風格的關注是很重要的。對風格的評述,不一定是優劣,而是在于風格之間的區別,探究其特征之所在。例如文學,《水滸傳》與《紅樓夢》,不能說孰優孰劣,只能說兩者有不同的風格、個性。
前者大刀闊斧,后者溫馨文秀,不同的作家有不同的風格。如現代建筑,密斯凡德羅的作品,往往從“凈化”出發,少就是多,簡潔中求精美;賴特的作品,則在造型和空間處理中見韻味,在環境中追求有機整體性。這兩位建筑大師,幾乎每一件作品都貫徹著這種風格,也可以說是他們的個性
風格從何而來?這個問題可謂一言難盡。但回答這個問題沒有更多的實際意義,倒是研究作者的創作思路是很有價值的。什么叫“思路”?思路與思維形態有關。英國哲學家休謨(1711-1776)認為,人的思維有兩大類:一類是邏輯思維,抽象的、結構性的;另一類是形象思維,形象的、感覺的。(后來生理科學研究認為,大腦的左右兩半球,一半為邏輯思維,另一半為形象思維)作為藝術文化的創作,顯然屬形象思維。建筑和室內設計(創作)當然以形象思維為主,但與繪畫、小說、音樂等相比,卻有更多的邏輯思維成分,因為建筑和室內設計含有功能性和科學技術性,因此也并不是純形象思維。
形象思維對于作品的創作來說,不是收斂、歸納式的,而是發散、聯想式的。先舉兩個例子:
有9個點,整齊地排成三行三列,要求用連續的直線,只許3折,把九個點全部穿過。用常規的思維形式顯然是行不通的,必須“出格”才能成功。
用四根筷子(不許折斷),能否搭出一個“田”字?同樣需換一種思維,將筷子的端部(事先設定要用一頭圓一頭方的筷子)合成一個“田”字。這時“田”字內的空間變成了實的筷端;相反筷的邊沿卻換成了“田”字的實線。這是更深一層的思路了。
設計師在創作過程中,就要運用這種形象思維方式。當然室內設計還應當顧及許多條件:功能的、結構的、材料的以及時代性、室內語義的等等。
室內語義,這是一種專業所特有的設計思路。例如有些初涉者不懂得材料的特定意義,因此做出來的形象好像紙糊成的,虛假的;或者空間缺乏均衡感等等。當然,室內語義,也和建筑語義一樣,是個難以說得清楚的詞,不過你可以在應用(設計)中學,邊做邊體會,慢慢會理解的,這就是“悟”。
室內設計思路須從功能、技術出發,但如果作為一個作品,僅僅用這些要素進行創作是不夠的,這些只能視之為基礎性的(但是又是必不可少的)要素,還應當上升到對風格和個性的追求。當然初涉者會難以把握這一層次,但不著急,在設計過程中自然能把握的。
風格總是表現性的。表現什么?表現對時代、思潮的見解,表現作者的思想、情態和藝術傾向。例如居室中的客廳,往往是居室所有空間中最值得表現的地方,這里是家庭中的公共空間、共享空間。因此,這里也最能體現出設計者的風格和設計思想。在這里,可以看出設計者對“家庭”的理解,人際關系的理解,以及對時代的理解等等。通過這里的一門一窗,一墻一柱,地板、天花、過道、樓梯,以及各種材料、色澤、燈光配置、家具等等許多的“語素”,表述出作者的創作思路和藝術風格、個性。每個設計者都有自己作品的個性,如何理解個性,用室內設計自身的語義難以說清,還是回到音樂,回到貝多芬或劉熾的作品,相互比較,也許能有所領悟,這就叫“比興”。
風格總是表現性的。風格與功能、技術等要素沒有什么關系。說得更確切些,風格是在功能、技術等實現的基礎上表現出來。例如茶座,是在滿足人們喝茶(功能和技術)的基礎上,追求一種以“茶”為主題的空間形態。這里的“茶”,就是風格所追求的“表現”。中國的茶文化,包括種茶、采茶、制茶、包裝、水質、沏茶、茶道、茶具、茶室空間及關于茶的故事等等綜合而成。要做出茶室的風格、個性,設計者須從這些文化內涵(當然還應當包括當代的時代理念和當代茶文化理念)中尋找,表現出自己的作品風格和個性。
如上所說,美國建筑師賴特的作品,很有自己的個性。他的作品的風格和個性,就在于對形的表現,以他自己的話說:“我喜歡抓住一個想法,戲弄之,直至最后成為一個詩意的環境。”(引自《建筑師》五,219頁)。他的作品在理念上是表述他的“有機建筑論”,但在形式上、直觀的形象上,則表現出自己的作品個性,造型多變而統一,具有節奏感和韻律感。他的代表作流水別墅,就其形象來說則是:不同方向、不同材質,但同一要素,有機地結合(上下、前后幾個塊體的組合)。他的另一個代表作———紐約的古根海姆美術館也同樣,圓的、方的、高的、低的,前面的、后面的,但也有同一要素(母題)貫串起來,有機地結合成一個整體,或者叫和諧。
其實室內設計作品也同樣具有這種個性之美。如芬蘭科學中心(見《室內設計與裝修》20**-5,24-2
9頁),從個性來說則是強調對未來的探索的表達,反映在空間形態上,其個性(風格)就表現在空間的莫測乃至消失。人似乎置身于茫茫宇宙,令人產生更多想象的余地。當然我們不太清楚這位作者的其他作品。如果把他的幾個作品放在一起,也許更能領悟他的風格和個性。又如德國卡爾斯魯厄的國家藝術和多媒體設計研究中心(ZKM)和卡爾斯魯厄綜合大學(HFG)設計學院,改建舊廠房作為研究機構和學院,不說改建工程上的事,只就其中所展現出來的風格和個性,其實也是很有意義的。這些工業建筑表現出二十世紀德國工業時代的魅力,所以作為文化積淀,改造后的建筑形態,從其風格和個性來說,近乎斯提爾派(Style),其中多用粗黑線和簡潔強烈的色塊,令人聯想起畫家蒙特里安(1872-1944)的作品(實例見《室內設計與裝修》20**-6,62-65頁)。
這就符合原來建筑當時的建筑思潮。從這些空間的風格和個性來說,雖然我們不知道作者本來的風格和個性如何,但至少在這一作品中給我們如此的理解。反過來說,這一作品出于改建、利用,因此作品本身的個性反映了當時當地的原型。這也可以理解作者的設計思想,當然也可以說這就是作品本身的風格和個性。
我們對室內設計風格和個性的研究還是很不夠的,而只有對設計風格和個性作深入的研究,才能進一步提高室內設計的水準。當今是多元性的時代,風格和個性特別顯得突出,有研究的必要。風格和個性看來比較抽象,但仔細想來也并非不可捉摸,例如室內色彩,有的喜歡強烈的色塊,有的喜歡淡雅,用線腳紋飾。又例如有的喜歡在照明、光和色方面有更多的表現;有的喜歡作更多的細部裝飾;有的則喜歡用簡潔的建筑本身的構件來表現。不論是居住空間、辦公空間、餐飲空間等等,風格和個性總是如此。
風格和個性還有更深層的內涵,須我們去研究、發掘。設計師也要創作出具有鮮明風格和個性的作品,讓我們喜聞樂見。
風格和個性,也使我們聯想到我們的一些媒體,如《室內設計與裝修》、《現代裝飾》等專業雜志,能否對作品的風格和個性方面進一步關注、多作評論呢?如今,對建筑和室內作品的評論局面還沒有完全打開,我們沒有專門的評論家。筆者以為室內設計作品的評論局面甚至比建筑評論還不景氣。關于建筑和室內作品的評論,在一些發達國家,不但有專門的評論家,而且其地位高于設計師。這個局面如何打開?還須靠我們自己。專業性雜志關注評論也許責無旁貸。能否在這些雜志上開個專欄,對古今中外各種室內形態都可以評論,尤其更須重視現代的作品。
誠然,在這些雜志上也有許多文章,但多為對作品的介紹。其中也有評論性的文章,但多為虛浮性的,如評述某個辦公樓的室內設計,說它如何在“簡約”中有“詩意”,但讀者很難解讀其中的“詩意”表現在何處,故未免玄談。有的文章,對在室內添加一些植物之類,就說成是“生態環境”。殊不知“生態”如何理解,沒有作更進一步的分析闡釋。又如有的評述某餐廳,說它用“結構要素”來表達“主題”。文章中說是用矩形空間的“理性”來表達,也令人費解。對建筑和室內作品的評論,提高理論水準也是當務之急。
篇2:房地產公司室內設計崗位說明
房地產公司室內設計崗位說明
工作職責:
1、負責項目設計節點、標準工作周期、工作標準及模版的建立和完善。
2、參與實施項目設計管理方案策劃及節點規劃的管理。
3、負責完成項目概念、方案設計任務書中與本專業相關的部分。
4、參與項目精裝修概念、方案設計及評審。
5、參與建立設計供方資源庫、外部專家庫及重要設計單位的履約評價。
6、負責提供用于材料設備招標的設計成果和資料文件。
7、參與設計類招標工作,主要負責精裝修招標文件技術部分編制、參與資格預審、技術部分評標等。
任職資格:
1、全日制研究生學歷以上,室內設計專業。
2、有三年以上設計院或知名品牌房地產公司室內設計工作經驗,熟悉精裝修設計、施工流程;精通室內裝飾裝潢和相關法律法規及行業規定。
3、有良好的溝通和組織協調能力,服務意識強,具備較強的團隊合作精神。
篇3:室內設計方法程序步驟
室內設計的方法、程序步驟
一、室內設計的方法
**室內設計的方法,這里著重從設計者的思考方法來分析,主要有以下幾點:
**1、大處著眼、細處著手,總體與細部深入推敲
**大處著眼,即是如第一章中所敘述的,室內設計應考慮的幾個基本觀點。這樣,在設計時思考問題和著手設計的起點就高,有一個設計的全局觀念。細處著手是指具體進行設計時,必須根據室內的使用性質,深入調查、收集信息,掌握必要的資料和數據,從最基本的人體尺度、人流動線、活動范圍和特點、家具與設備等的尺寸和使用它們必須的空間等著手。
**2、從里到外、從外到里,局部與整體協調統一
**建筑師依可尼可夫曾說:“任何建筑創作,應是內部構成因素和外部聯系之間相互作用的結果,也就是‘從里到外’、‘從外到里’。”
**室內環境的“里”,以及和這一室內環境連接的其他室內環境,以至建筑室外環境的“外”,它們之間有著相互依存的密切關系,設計時需要從里到外,從外到里多次反復協調,務使更趨完善合理。室內環境需要與建筑整體的性質、標準、風格,與室外環境相協調統一。
**3、意在筆先或筆意同步,立意與表達并重
**意在筆先原指創作繪畫時必須先有立意,即深思熟慮,有了“想法”后再動筆,也就是說設計的構思、立意至關重要。可以說,一項設計,沒有立意就等于沒有“靈魂”,設計的難度也往往在于要有一個好的構思。具體設計時意在筆先固然好,但是一個較為成熟的構思,往往需要足夠的信息量,有商討和思考的時間,因此也可以邊動筆邊構思,即所謂筆意同步,在設計前期和出方案過程中使立意、構思逐步明確,但關鍵仍然是要有一個好的構思。
**對于室內設計來說,正確、完整,又有表現力地表達出室內環境設計的構思和意圖,使建設者和評審人員能夠通過圖紙、模型、說明等,全面地了解設計意圖,也是非常重要的。在設計投標競爭中,圖紙質量的完整、精確、優美是第一關,因為在設計中,形象畢竟是很重要的一個方面,而圖紙表達則是設計者的語言,一個優秀室內設計的內涵和表達也應該是統一的。
二、室內設計的程序步驟
**室內設計根據設計的進程,通常可以分為四個階段,即設計準備階段、方案設計階段、施工圖設計階段和設計實施階段。
**1、設計準備階段
**設計準備階段主要是接受委托任務書,簽訂合同,或者根據標書要求參加投標;明確設計期限并制定設計計劃進度安排,考慮各有關工種的配合與協調;
**明確設計任務和要求,如室內設計任務的使用性質、功能特點、設計規模、等級標準、總造價,根據任務的使用性質所需創造的室內環境氛圍、文化內涵或藝術風格等;
**熟悉設計有關的規范和定額標準,收集分析必要的資料和信息,包括對現場的調查踏勘以及對同類型實例的參觀等。
**在簽訂合同或制定投標文件時,還包括設計進度安排,設計費率標準,即室內設計收取業主設計費占室內裝飾總投入資金的百分比。
**2、方案設計階段
**方案設計階段是在設計準備階段的基礎上,進一步收集、分析、運用與設計任務有關的資料與信息,構思立意,進行初步方案設計,深入設計,進行方案的分析與比較。
**確定初步設計方案,提供設計文件。室內初步方案的文件通常包括:
**1、平面圖,常用比例1:50,1:100;
**2、室內立面展開圖,常用比例1:20,1:50;
**3、平頂圖或仰視圖,常用比例1:50,1:100;
**4、室內透視圖;
**5、室內裝飾材料實樣版面;
**6、設計意圖說明和造價概算;
**初步設計方案需經審定后,方可進行施工圖設計。
**3、施工圖設計階段
**施工圖設計階段需要補充施工所必要的有關平面布置、室內立面和平頂等圖紙,還需包括構造節點詳細、細部大樣圖以及設備管線圖,編制施工說明和造價預算。
**4、設計實施階段
**設計實施階段也即是工程的施工階段。室內工程在施工前,設計人員應向施工單位進行設計意圖說明及圖紙的技術交底;工程施工期間需按圖紙要求核對施工實況,有時還需根據現場實況提出對圖紙的局部修改或補充;施工結束時,會同質檢部門和建設單位進行工程驗收。
**為了使設計取得預期效果,室內設計人員必須抓好設計各階段的環節,充分重視設計、施工、材料、設備等各個方面,并熟悉、重視與原建筑物的建筑設計、設施設計的銜接,同時還須協調好與建設單位和施工單位之間的相互關系,在設計意圖和構思方面取得溝通與共識,以期取得理想的設計工程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