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質量部光譜檢驗作業指導書
1目的
確保證試驗數據的準確性,保障設備、人員的安全。
2范圍
凡本公司用光譜分析的檢測作業,均適用。
3作業內容
3.1 檢驗頻次:爐內試樣的采取次數以調整到爐內化學成份達到規定出爐的成份為止(非固定取樣),第一包鐵水抽取的試樣個數以符合澆注控制標準為止,量產時的取頻次參見生技下達到作業標準。
3.2 取樣規則:
3.2.1取制過程應簡便而快速進行,樣品要有代表性,要獲得一個激冷表面,使其作為分析面。具體制取方法為:在樣品冷卻一段時間后,水淬急冷分析表面,使其迅速凝固導致晶粒細化(白口化過程)且要求樣品表面均勻。
3.3制樣規則:
3.3.1制取樣品時要嚴格遵守制樣設備的使用說明和安全操作規程,并注意維護保養制樣設備。
3.3.2非磁性規則樣品應避免用磁性夾具制取而應采用氧化鋁或碳化硅砂輪、砂帶研磨來制取樣品。(砂輪粒度為80~120)
3.3.3制取的樣品表面要光滑,條紋方向一致,加工好的工作面應平整、光潔,無氣孔、砂眼、縮孔、縮松、毛刺、裂紋和夾雜等缺陷。
3.3.4研磨設備專用以避免污染。
3.4分析條件:
3.4.1電壓控制在220±10%范圍,頻率控制在50HZ±2%范圍;
3.4.2氬氣要求純度大于99.999%,氬氣壓力為0.7Mpa;
3.4.3室溫控制在22~28℃,濕度<70%,無震動,無粉塵和化學污染,無電磁干擾。
3.5操作分析過程:
3.5.1開機
3.5.1.1合上電源閘,按下穩壓器啟動按鈕,待電壓穩定到220V
3.5.1.2按下儀器后面板上紅色開關由OFF變成ON
3.5.1.3打開氬氣瓶上的氧氣表開關,將分壓表調至0.7MPa
3.5.1.4檢查氬氣凈化器各開關及連接
3.5.1.5按下后面板上STANDBY開關
3.5.1.6按下SOURCE開關
3.5.1.7打開電腦及打印機
3.5.2分析
3.5.2.1生產樣品的分析
在完成類型標準化后便可以進行生產樣品的分析了,點擊圖標F5在彈出之對話框中輸入爐號(NO)、質量牌號(Quality)、操作者(Operator)、及樣品編號(Sample No)完畢后點OK結束。把制備好的樣品放火花臺上至少激發三次取相近的三次數據平均并打印上報各相關人員,分析操作同前。
3.5.3標準化
3.5.3.1在Analysis進入分析窗口下點擊F7根據提示放置標準樣品,點GO激發,每個樣品視情況而定激發次數,但至少三次,取相近的三次數值點擊F9平均并存儲打印(所謂相近即對比兩激發點的數值偏差,一般來講兩點間的測量值不超過1.5%即可)。
3.5.3.2依提示激發下一個標準樣品,直到所有的標準化樣品分析完畢,操作方法同上。
3.5.3.3分析完之后,標準化系數表將顯示出所有相關信息,如果某元素的偏差較大,超出要求的范圍,此元素就會被印上紅色標記,這種情況要從新制樣,重做標準化,若數值都比較好則點擊表格下方的accept,完成標準化。
3.5.4類型標準化
3.5.4.1輸入做類型標準化的控制塊的元素含量,
進入Method選中Fe-20(均為雙擊鼠標),雙擊Config進入后雙擊Clobal standards在出現的畫面中選擇New,在出現的畫面框的左框中輸入類型控制塊的名稱(Name),在基體名稱(BaseElement)的下拉菜單中選擇Fe,并在Type standardization standard前打上√在右框中填寫元素符號、含量、選擇含量單位(下拉菜單),全部輸入完畢則點下面的OK,保存。關閉Config再次進入Method,在頂端窗口的下拉菜單中選擇Type standard,則類型標準化的樣品從Globle Library調出,選中輸入的樣品編號點add把位于右框的樣品選至左框中,此時完成類型標準化樣品的輸入工作。注:可一次輸入多個樣品(點擊New從新輸入反復操作即可)。
3.5.4.2做類型標準化
a)在Method中選擇需要應用的分析程序Fe-20,在上端窗口中選擇Analysis TypeStandardization Samply。然后進入分析程序(Analysis)從上端窗口選中要分析的類型控制塊名稱,開始分析,放樣品點GO,完畢點F9,至少激發三次,取相近值平均。
b)在Method中選完應用的分析程序后,回到分析窗口,在上端窗口點擊要分析的類型控制塊名稱,然后按快捷鍵Shft-F8,放樣品激發,完成類型標準化。
3.5.5數據查詢及統計
3.5.5.1在開機后的Windows界面下,雙擊DIA圖標,在彈出之對話框中的Name欄中輸入Supervisor,無密碼,直接敲Enter進入。
3.5.5.2在出現的畫面中可查詢以前的數據并可用Ctrl鍵選擇性的打印數據。也可以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
3.5.6關機
3.5.6.1關機與開機順序相反。
3.5.6.2注意關斷電源。
3.5.6.3用一塊較大的樣品蓋好激發臺。
3.6樣本要求:
3.6.1尺寸大小應能封閉火花臺,以適合激發和分析過程要求。
3.6.2樣品分析表面應避免灰塵,樣品分析面應向上放置。
3.6.3樣品表面應避免生銹、霉變。
3.6.4樣品保存期:汽車零部件類分析樣品的保存期為15年,其它產品為3~5年。
3.6.5采樣依據標準:GB/T5678-1985
3.6.6技術指標:以客戶要求為技術指標,以GB為參考依據。
3.7定期維護
3.7.1每日
3.7.1.1每班上班后先進行一次火花臺的清理。
3.7.1.2開機后首先檢查氬氣純度,壓力指示
是否正常,并檢查各相關儀器的連接是否完好。
3.7.1.3檢查激發斑點是否正常,一般為中心亮晶晶的,周圍一圈黑。
3.7.1.4做類型標準化
3.7.1.5每周做兩次線性標準化(即兩點標準化)。
3.7.2每月
3.7.2.1清理氬氣排氣塑料管。
3.7.2.2更換兩個水瓶中的水。
3.7.2.3擦洗火花臺右側的石英窗。
3.7.2.4更換電極。
3.7.2.5檢查打印機的色帶或墨盒等。
3.7.3每半年
3.7.3.1清理儀器的灰塵。
3.7.3.2更換空氣過濾網。
3.8常見錯誤信息及解決辦法
3.8.1 Argon Low---氬氣壓力低
當你按開機順序將儀器打開后或在使用中出現此信息,說明分壓表的壓力沒有達到規定的0.7MPa,或者氬氣傳輸管道有泄漏。
解決方法:重新調整分壓表上的壓力和檢查管道。
3.8.2 Clamp Up---壓板沒有壓好
在激發樣品前,為確保安全就需要你將樣品放在火花臺上后,用壓板壓好,因為樣品在激發過程中作為負極。當樣品表面的氧化層過厚或粘有膠水紙時,都不能形成導電。
解決方法:將樣品頂部的氧化皮打磨,膠水、紙擦掉,檢查壓板是否放好。
3.8.3 Door Open---安全門未關好
在儀器的前面板罩有一個拱型罩,這是光源的電纜,所以在激發過程中,一定要將此罩與儀器前面板貼緊以安全保護。如果沒有貼好就會出現上述信息。
解決方法:將罩取下,重新安裝。
3.8.4 Source Off---光源開關沒有打開
解決方法:將光源開關按下。
3.8.5No DONGLE---沒有軟件狗
SPECTRO分析軟件是受密碼保護的,在計算機的并口安有DONGLE,如果沒有解密狗,就無法應用分析軟件。
3.8.6 No communication, No data received, please check jardware---計算機與光譜儀沒有通訊
光譜儀的所有工作都是由計算機的程序控制的,所以開機后,計算機與光譜儀進行通訊。
解決方法:如果開機后顯示上述信息,就需檢查通訊電纜線與計算機的COM口的接觸和電纜線與光譜儀后面板處口的接觸
3.8.7Reference intensity above limit for channels Fe1---參比強度低于設置的強度值
儀器在出廠時,給出了參比線的強度范圍,但隨著儀器的不斷使用和其它條件的變化,如氬氣,制樣等的變化,參比強度值可能低于或高于原來的設置。
解決方法:檢查激發的斑點是否正常;在“Program development”(擴展程序)中用“Ctrl+3”鍵的Calibration limit(校正范圍)進行調整。
3.8.8SATEUS---它是“Sample Test of Usefulness”的縮寫,實際意思是“有用的樣品檢測”用于預燃階段判定樣品的均勻性,有無氣孔、砂眼、裂紋等。
解決方法:重新磨樣或重新取樣。
3.8.9 SETEME---是“Security Test of Measurement”的縮寫,實際的中文意思是“安全檢測”用于積分階級判定樣品的好壞。
解決方法:重新磨樣或重新取樣。
3.8.10 SEREPS---是“Self Regulated Prespark time”的縮寫,實際的中文意思是“自調整預激發技術”用于預燃階段來判定單位時間內的有效放電次數。
解決方法:重新磨樣或重新取樣。
4相關文件
無
編制:審核:批準:
篇2:甲供材料(設備)進貨檢驗指導書(通用)
甲供材料(設備)進貨檢驗指導書(通用)
一、檢查進場材料(設備)供貨廠商的法人、地址、營業執照、資質證書、準用證、合格證、檢測報告等資料是否相符及齊全。
二、檢查進場材料(設備)的數量是否符合合同要求及供貨計劃要求。
三、檢查進場材料(設備)的色澤及材質(指材料)、外觀等是否符合設計及合同要求。
四、檢查進場材料(設備)的尺寸、規格、型號等是否符合設計及合同要求。
五、檢查進場材料(設備)的品牌是否符合合同要求。
六、檢查進場材料(設備)是否符合出廠標準或有關國家行業標準以及合同要求需達到的標準。
七、檢查進場材料(設備)與“產品封樣”是否相符。
八、檢查進場材料(設備)合同要求的配件等是否齊全正確(主要指設備)。
九、檢查進場材料(設備)的產品保護措施是否到位。
十、檢查進場材料(設備)的存貯及堆放是否符合要求。
十一、以上進場材料(設備)的檢查,檢驗必須做到100%,由工程部負責會同監理公司,總承包公司及設計部等有關單位共同參與進行。
篇3:工程材料進貨檢驗指導書4
工程材料進貨檢驗指導書4
1、工程樁(鋼筋砼預制方樁)進貨檢驗指導書
(1).工程樁尺寸允許偏差:
項目允許偏差(MM)
橫斷面邊長±5
樁頂對角線之差10
保護層厚度±5
樁身彎曲矢高≤1‰樁長且≤20
樁尖中心線10
樁頂平面對樁中心線的傾斜≤3
錨筋預留孔深-0至+20
漿錨預留孔位置5
漿錨預留孔徑±5
錨筋孔的垂直度≤1%
(2).樁的表面應平整、密實,掉角的深 度不應超過10MM,且局部蜂窩和掉角的缺損總面積不得超過該樁表面全部面積的0.5%,并不得過分集中。
(3).由于混凝土收縮產生的裂縫,深度不得大于20MM,寬度不得大于0.25MM,橫向裂縫長度不得超過邊長的一半。
(4).樁頂和樁尖處不得有蜂窩、麻面、裂縫和掉角。
(5).每批進貨中按100%全檢。
(6).每批檢驗中,10%以上不合格者,則認為該批為不合格。
2、塑鋼門窗進貨檢驗指導書
(1).窗框、窗扇外形尺寸允許偏差:
窗高度和寬度尺寸范圍300-900901-15001502-2000>2000
窗尺寸允許偏差≤±2.0≤±2.5≤±3.0≤±3.5
(2).窗框、窗扇對角線尺寸之差不大于3.0MM。
(3).窗下檻應有出水槽。
(4).窗框、窗扇表面應平滑、色澤均勻一致,無污染、無裂紋、無氣泡、無扭曲、無彎曲,焊縫平整,無明顯劃痕、雜質、磨點等缺陷。
(5).窗用增強型鋼及其緊固件的表面應經防銹處理,增強型鋼的壁厚應不小于1.2MM。增強型鋼不得松動,用于固定每根增強型鋼的緊固件不得少于3個,其間距應不大于300MM,距型鋼端頭應不大于100MM。
(6).五金配件的型號、品牌及數量等應符合合同規定。
(7).饈門窗四角所用材料為吹塑薄膜,并包扎好。型材正表面有貼膜保護,應有防雨措施并保持清潔。
(8).塑鋼門窗的玻璃需無明顯劃痕(以1.5M距離肉眼看不見為準)、無氣孔。
(9).運輸、裝卸過程中捆扎穩妥,以保證產品不受磨擦損傷,表面完好。
(10).每批進貨中按100%全檢。
(11).每批檢驗中10%以上不合格者,則認為該批不合格。
3、進戶門進貨檢驗指導書
(1).尺寸允許偏差:
項目允許偏差(MM)
門框翹曲3
門扇翹曲2
框、扇對角線長度2
一平方米內平整度2
框高、寬+0
-1
扇高、寬+1
-0
裁口、線條和結合處0.5
冒 頭或欞子對水平線±1
(2).表面應凈光或砂磨,并不得有創痕、毛刺和錘印。
(3).框、扇的線型應符合設計要求、割角、拼縫應嚴實平整。
(4).配件型號、品牌及數量均需符合要求。
(5).每批進貨中按100%全檢。
(6).每批檢驗中,10%以上不合格者,則認為該批為不合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