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管道預埋的幾個質量關鍵點
1.防水套管是根據建筑科學研究院研制設計的S312、02S404標準圖集制造的。柔性防水套管一般適用于管道穿過墻壁之處受有振動或有嚴密防水要求的構筑物;剛性防水套管一般適用于管道穿過墻壁之處要求一般防水的構筑物;柔性及剛性防水套管穿墻處之墻壁,如遇非混凝土時應改用混凝土墻壁,而且必須將套管一次凝固于墻內.
2.給排水、消防管道施工穿樓板時是否要加剛性防水套管?管道穿過樓板后,有些施工人員為方便省事,不進行土建支模,僅進行簡單遮擋后用水泥砂漿填塞孔洞,加之硬聚氯乙烯管外表比較光滑,與混凝土粘結不是很牢固,因此非常容易造成嚴重的樓板滲水現象,影響住戶正常使用。正確的做法是:預先加套管,管道安裝結束應配合土建進行支模,并應采用C20細石混凝土分二次澆筑搗密實。澆筑結束后,結合找平層或面層施工,在管道周圍應砌筑成厚度不小于20mm,寬度不小于30mm的阻水圈。
管道穿過墻壁和樓板設置金屬套管(外墻)或塑料套管時,安裝在樓板內的套管其頂部應高出裝飾地面20mm,安裝在衛生間及廚房內的套管其頂部應高出裝飾地面50mm,且套管底部應與樓板底面相平;安裝在墻壁內的套管其兩端與飾面相平,穿過樓板的套管與管道之間縫隙應用阻燃密實材料和防水油膏填實且端面光滑;穿墻套管與管道之間縫隙宜用阻燃密實材料填實且端面應光滑,管道的接口不得設在套管內。
3.電氣管線的預埋與結構布置
電氣管線的敷設方式分明敷和暗敷兩種。明敷是將管線安裝于墻壁、頂棚的表面,對結構影響不大,而暗敷則完全不同。暗敷中,電氣管線的預埋是建筑安裝工程中的重要部分。電氣預埋管線的特點是根數多,平面布置復雜,特別是在墻體中的垂直預埋管線和在樓板中的水平預埋管線由于削弱了結構構件截面,對結構構成一定影響,下面將從幾個方面加以討論
1、垂直預埋管線在結構墻體中的敷設
當垂直預埋管線埋設于在鋼筋混凝土柱或者鋼筋混凝土剪力墻中時,敷設方法相對簡單,僅需將線路套管改為鋼管,并與結構鋼筋綁扎固定,防止在澆筑振搗混凝土時偏位。由于電氣管線直徑較小,對混凝土墻、柱影響不大,可根據需要靈活布置。但是,當管線垂直埋設于砌體墻體中時,埋設方式相對復雜,這也是電氣安裝工程與土建工程矛盾較多的地方。結構墻體的形式主要有砌體結構中的承重墻及混凝土結構中的非承重填充墻,下面就這兩種情況分開討論
(1)在砌體結構承重墻上的埋設
砌體結構包括磚砌體、混凝土砌塊砌體、石砌體等。首先,在砌體結構中不允許開設水平及斜向通槽,水平預埋管線通常埋設于每層圈梁中。埋入墻體的垂直預埋管以前均直接在墻體上剔槽敷設,但是這種做法會對結構墻體造成損傷,特別是當并列埋設的管線較多時,對整個墻段的承載能力都有影響。按《砌體結構設計規范》(GB50003-20**)中第6.2.14條“不應在截面長邊小于500mm的承重墻體、獨立柱內埋設管線;不宜在墻體中穿行暗線或預留、開鑿溝槽,無法避免時應采取必要的措施或按削弱后的截面驗算墻體的承載力”。目前可行的方法是在砌筑磚墻時留下120深凹口,寬度可按并列管線數量采用一磚或半磚,待管線預埋后采用C20細石混凝土填實。
當采用空心磚或混凝土空心砌塊時,也有一種方法是利用砌體中的孔洞埋設管線,按GB50003-20**中第6.2.14條注“對受力較小或未灌孔的砌塊砌體,允許在墻體的豎向孔洞中設置管線”。但實際上常用的KP1型多孔磚孔徑約20mm,DM1型多孔磚孔徑約18mm,都較小,而且砌塊較重,組砌時要求灰縫錯開,故此方法施工不便。
當墻體為半磚墻時,按照規范,在半磚墻內不準暗敷管線,如不可避免,則采用局部加設混凝土構造柱的形式,將管線埋設于柱內。
?。?)在混凝土結構填充墻上的預埋
混凝土結構中的填充墻僅承擔墻體本身的自重,常用的有加氣混凝土砌塊、粉煤灰混凝土空心砌塊等,此類材料的特點是強度低,自重輕,即使發生破壞對主體結構也無影響。因此,在填充墻上的預埋僅僅需要考慮抗裂、隔聲等因素,在填充墻上開槽不宜超過墻體厚度的一半。
2.水平預埋管線在結構樓板中的埋設
結構上樓蓋主要有預制裝配式樓蓋、現澆混凝土樓蓋以及無梁樓蓋、肋形板樓蓋、疊合板樓蓋等,由于前兩種形式較為常見,這里僅針預制裝配式和現澆混凝土樓蓋兩種形式加以討論。
?。?)水平預埋管在預制裝配式樓蓋中的埋設
預制裝配式樓蓋包括預制雙向預應力大樓板和預制預應力空心板,通常使用的是預應力混凝土空心板。雖然按板的受力鋼筋種類分有冷拔低碳鋼絲、冷軋帶肋鋼筋等區別,但板的截面形式及受力鋼筋排布形式基本相同。在預制板樓蓋中布置管線需要預先向結構專業了解預制板的布置方式使管線沿預制板中圓孔或板縫布置。需要注意的是,在圓孔中布置管線時,引出鑿孔要避開板受力主筋位置。常見圓孔板的截面及受力主筋位置如圖3所示。當管線沿板縫布置時,由于通常板縫寬度為20-30mm,預埋管線會導致灌縫難以密實,可與結構專業商量采取40-50mm板縫,在板縫中附加一根φ12鋼筋加以解決。
(2)水平預埋管線在現澆混凝土樓蓋中的埋設
隨著混凝土材料變化和施工技術的進步,現澆混凝土樓蓋成本逐步降低,施工工藝逐步簡化,運用范圍越來越廣泛。電氣管線在現澆板中的平面布置方式較為靈活,但應注意不宜將管線在現澆板內交叉,也不可并排布置,同時按《全國民用建筑工程設計技術措施》電氣部分第5.1.9條中指出:敷設在鋼筋混凝土現澆樓板內的電線管最大外徑不宜超過板厚的1/3.這是由于現澆板的板厚一般為80-150mm,管線對混凝土截面的削弱比較大,而且通長的管線會在混凝土板內造成薄弱帶,處理不慎就會引起混凝土板開裂,或留下工程隱患。
在現澆板中敷設的水平預埋管也應采取預防機械損傷措施,埋設于現澆板內的管線彎曲半徑不小于管外徑的10倍。
篇2:管道預埋施工注意事項
管道預埋施工注意事項
預留預埋是給排水專業在基礎底板結構施工過程中的工作重點,它主要包括各系統入戶管道,雨、污排水管,管道穿樓板孔洞,設備基礎預留孔洞及預埋件等。鑒于預留預埋準確與否對整個安裝工程至關重要,要求專業工長在施工準備期間,認真熟悉施工圖紙、結合現場測繪草圖,找出所有預埋預留點、并統一編號,同時與其他專業溝通,以避免今后安裝有沖突、交叉打架現象發生,減少不必要的返工。
按標準圖集(98S圖集)加工制作防水套管、穿墻套管,套管管徑及長度按結構施工圖尺寸確定,套管預留時通常用比通過管管徑大一至二號的套管預留。套管管徑參照下列標準執行:
管 徑(mm)DN50DN75-DN100DN125-DN150DN200-DN250
留洞尺寸(mm)
150×150200×20**50×250350×350
防水套管(mm)φ114φ140-159φ180-219φ273-325
保溫管道應按保溫管道外徑考慮。穿樓板套管上端應高出地面20mm,衛生間穿樓板套管上端應高出地面50mm,過墻部分與墻飾面相平。穿防水樓面應做防水處理,如右圖所示:
?、賱傂蕴坠馨惭b:主體結構鋼筋綁扎好后,按照給排水施工圖標高幾何尺寸找準位置,然后將套管置于鋼筋中,焊接固定在鋼筋網中,如果需氣割鋼筋安裝的,安裝后必須與土建聯系用加強筋加固,并做好套管的防堵工作。
②穿墻套管安裝:土建專業在砌筑隔墻時,按專業施工圖標高,幾何尺寸將套管置于隔墻中,用砌塊找平找正后用砂漿固定,然后交給土建隊伍繼續施工。
③穿樓板孔洞預留:預留孔洞根據尺寸做好木盒子或鋼套管,確定位置后預埋,待澆筑混凝土初凝后取出即可。
通風管道斷面尺寸較大,模盒預制過程中應特別注意加固措施。
土建圖紙上已對通風管道孔洞作出相應的結構設計處理,在土建施工前通風空調專業工長應再次核對專業圖紙,確保無遺漏,無位置尺寸及標注上的錯誤。留洞應在土建砌筑過程中及時配合預留。
篇3:管道預埋幾個質量關鍵點
關于管道預埋的幾個質量關鍵點
1.防水套管是根據建筑科學研究院研制設計的S312、02S404標準圖集制造的。柔性防水套管一般適用于管道穿過墻壁之處受有振動或有嚴密防水要求的構筑物;剛性防水套管一般適用于管道穿過墻壁之處要求一般防水的構筑物;柔性及剛性防水套管穿墻處之墻壁,如遇非混凝土時應改用混凝土墻壁,而且必須將套管一次凝固于墻內.
2.給排水、消防管道施工穿樓板時是否要加剛性防水套管?管道穿過樓板后,有些施工人員為方便省事,不進行土建支模,僅進行簡單遮擋后用水泥砂漿填塞孔洞,加之硬聚氯乙烯管外表比較光滑,與混凝土粘結不是很牢固,因此非常容易造成嚴重的樓板滲水現象,影響住戶正常使用。正確的做法是:預先加套管,管道安裝結束應配合土建進行支模,并應采用C20細石混凝土分二次澆筑搗密實。澆筑結束后,結合找平層或面層施工,在管道周圍應砌筑成厚度不小于20mm,寬度不小于30mm的阻水圈。
管道穿過墻壁和樓板設置金屬套管(外墻)或塑料套管時,安裝在樓板內的套管其頂部應高出裝飾地面20mm,安裝在衛生間及廚房內的套管其頂部應高出裝飾地面50mm,且套管底部應與樓板底面相平;安裝在墻壁內的套管其兩端與飾面相平,穿過樓板的套管與管道之間縫隙應用阻燃密實材料和防水油膏填實且端面光滑;穿墻套管與管道之間縫隙宜用阻燃密實材料填實且端面應光滑,管道的接口不得設在套管內。
3.電氣管線的預埋與結構布置
電氣管線的敷設方式分明敷和暗敷兩種。明敷是將管線安裝于墻壁、頂棚的表面,對結構影響不大,而暗敷則完全不同。暗敷中,電氣管線的預埋是建筑安裝工程中的重要部分。電氣預埋管線的特點是根數多,平面布置復雜,特別是在墻體中的垂直預埋管線和在樓板中的水平預埋管線由于削弱了結構構件截面,對結構構成一定影響,下面將從幾個方面加以討論
1、垂直預埋管線在結構墻體中的敷設
當垂直預埋管線埋設于在鋼筋混凝土柱或者鋼筋混凝土剪力墻中時,敷設方法相對簡單,僅需將線路套管改為鋼管,并與結構鋼筋綁扎固定,防止在澆筑振搗混凝土時偏位。由于電氣管線直徑較小,對混凝土墻、柱影響不大,可根據需要靈活布置。但是,當管線垂直埋設于砌體墻體中時,埋設方式相對復雜,這也是電氣安裝工程與土建工程矛盾較多的地方。結構墻體的形式主要有砌體結構中的承重墻及混凝土結構中的非承重填充墻,下面就這兩種情況分開討論
?。?)在砌體結構承重墻上的埋設
砌體結構包括磚砌體、混凝土砌塊砌體、石砌體等。首先,在砌體結構中不允許開設水平及斜向通槽,水平預埋管線通常埋設于每層圈梁中。埋入墻體的垂直預埋管以前均直接在墻體上剔槽敷設,但是這種做法會對結構墻體造成損傷,特別是當并列埋設的管線較多時,對整個墻段的承載能力都有影響。按《砌體結構設計規范》(GB50003-20**)中第6.2.14條“不應在截面長邊小于500mm的承重墻體、獨立柱內埋設管線;不宜在墻體中穿行暗線或預留、開鑿溝槽,無法避免時應采取必要的措施或按削弱后的截面驗算墻體的承載力”。目前可行的方法是在砌筑磚墻時留下120深凹口,寬度可按并列管線數量采用一磚或半磚,待管線預埋后采用C20細石混凝土填實。
當采用空心磚或混凝土空心砌塊時,也有一種方法是利用砌體中的孔洞埋設管線,按GB50003-20**中第6.2.14條注“對受力較小或未灌孔的砌塊砌體,允許在墻體的豎向孔洞中設置管線”。但實際上常用的KP1型多孔磚孔徑約20mm,DM1型多孔磚孔徑約18mm,都較小,而且砌塊較重,組砌時要求灰縫錯開,故此方法施工不便。
當墻體為半磚墻時,按照規范,在半磚墻內不準暗敷管線,如不可避免,則采用局部加設混凝土構造柱的形式,將管線埋設于柱內。
(2)在混凝土結構填充墻上的預埋
混凝土結構中的填充墻僅承擔墻體本身的自重,常用的有加氣混凝土砌塊、粉煤灰混凝土空心砌塊等,此類材料的特點是強度低,自重輕,即使發生破壞對主體結構也無影響。因此,在填充墻上的預埋僅僅需要考慮抗裂、隔聲等因素,在填充墻上開槽不宜超過墻體厚度的一半。
2.水平預埋管線在結構樓板中的埋設
結構上樓蓋主要有預制裝配式樓蓋、現澆混凝土樓蓋以及無梁樓蓋、肋形板樓蓋、疊合板樓蓋等,由于前兩種形式較為常見,這里僅針預制裝配式和現澆混凝土樓蓋兩種形式加以討論。
?。?)水平預埋管在預制裝配式樓蓋中的埋設
預制裝配式樓蓋包括預制雙向預應力大樓板和預制預應力空心板,通常使用的是預應力混凝土空心板。雖然按板的受力鋼筋種類分有冷拔低碳鋼絲、冷軋帶肋鋼筋等區別,但板的截面形式及受力鋼筋排布形式基本相同。在預制板樓蓋中布置管線需要預先向結構專業了解預制板的布置方式使管線沿預制板中圓孔或板縫布置。需要注意的是,在圓孔中布置管線時,引出鑿孔要避開板受力主筋位置。常見圓孔板的截面及受力主筋位置如圖3所示。當管線沿板縫布置時,由于通常板縫寬度為20-30mm,預埋管線會導致灌縫難以密實,可與結構專業商量采取40-50mm板縫,在板縫中附加一根φ12鋼筋加以解決。
(2)水平預埋管線在現澆混凝土樓蓋中的埋設
隨著混凝土材料變化和施工技術的進步,現澆混凝土樓蓋成本逐步降低,施工工藝逐步簡化,運用范圍越來越廣泛。電氣管線在現澆板中的平面布置方式較為靈活,但應注意不宜將管線在現澆板內交叉,也不可并排布置,同時按《全國民用建筑工程設計技術措施》電氣部分第5.1.9條中指出:敷設在鋼筋混凝土現澆樓板內的電線管最大外徑不宜超過板厚的1/3.這是由于現澆板的板厚一般為80-150mm,管線對混凝土截面的削弱比較大,而且通長的管線會在混凝土板內造成薄弱帶,處理不慎就會引起混凝土板開裂,或留下工程隱患。
在現澆板中敷設的水平預埋管也應采取預防機械損傷措施,埋設于現澆板內的管線彎曲半徑不小于管外徑的10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