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樓細石混凝土地面施工方法
1、作業條件
1.室內門框、預埋件、各種管道及地漏等已安裝完畢。
2.各種立客和套客通過面層孔洞已用細石砼灌好修嚴。
3.墻面抹灰施工完畢,已彈出或設置控制面層標高和排水坡度的水平線或標志,分格縫已按要求設置。
4.地面或樓面的保溫板已按要求施工完畢。
2、工藝流程
沖筋做灰餅→砼澆拌 →鋪砼 →撒水泥砂子干面灰 → 第一次壓光→第二次壓光 →掃毛 → 養護→施工縫處理。
3、施工要點
1.房間四周根據標高線做出灰餅,有地漏時,要在地漏四周做出0.5%的泛水坡度;灰餅均用細石砼制作,隨后鋪設細石砼。
2.施工配全比應根據試驗室結合現場材料情況試配,計量投料;機械攪拌時間不小于1分鐘,要求拌合均勻,嚴格控制坍落度,砼隨拌隨用。
3.鋪砼時隨鋪隨用木桿刮平拍實,用鐵滾筒縱橫交錯回滾3~5遍,直至表面出漿為止,然后用木抹搓平。
4.木抹搓平后,在細石砼面層上均勻地撒1:1干水泥砂漿,待灰面吸水后再用長鋁合金尺刮平,用木抹子搓平。
5.當面層開始凝結,地面上有腳印但不下陷時,用鐵抹子進行第二次抹壓。
6.當面層上人稍有腳印,應用鋼皮抹子進行第二次抹壓,再用塑料帚進行掃毛。
7.掃毛完成后12小時內進行澆水養護,澆水次數應能保證砼處于濕潤狀態,時間不得少于7天。
8.細石砼面層鋪設不得留置施工縫。當施工間歇超過允許時間規定,在繼續澆筑砼時,應對已凝結的砼接搓處進行處理,刷一層素水泥漿,其水灰比為0.4~0.5,再澆筑砼,并應搗實壓平,不顯接頭搓。
4、成品保護
1.地面上鋪設的電線管,暖、衛立管應有保護措施。地漏、出水口等部位要安裝臨時堵頭保護,以防進入雜物造成堵塞。
2.砼面層抗壓強度未達到5MPa前不得在其上行人;抗壓強度達到設計要求后,方可正常施工。
3.運輸材料用手推車不得碰撞門框、墻面抹灰和已完工的樓地面面層。
5、注意事項
1.面層施工時不得使用標號不夠或過期水泥;配制砼應嚴格控制水灰比,坍落度不得過大,鋪抹進不得漏壓或欠壓,養護認真和及時,以免造成地面起砂。
2.施工中應注意使用的砂子不能過細,基層必須清理干凈,認真灑水濕潤;刷水泥砂層必須均勻;鋪灰間隔時間不能過長,抹壓必須密實,不得漏壓,并掌握好時間,養護應及時等。
3.衛生間等有地漏的房間要在做好找坡工作,避免地面積水或倒水。
4.為防止細石砼開裂,在房間四周鑲貼10*60擠塑板,密度不得小于20mm。
5. 為防止細石砼開裂,在房間過道與門口處鑲貼10*60擠塑板,密度不得小于20mm,保證每塊砼地面的建筑面積不得大于20平方米。
6、質量要求
1.面層的強度等級應符合設計要求。
2.面層表面不應有裂紋、脫皮、麻面、起砂等缺陷。
3.面層表面的坡度應符合設計要求,不得有倒泛水和積水現象。
4.樓梯踏步的寬度、高度應符合設計要求。樓層梯段相鄰踏步高度差不應大于10mm,每踏步兩端寬度差不應大于10mm;樓梯踏步護角埋設牢固,整齊,防滑條應順直。
5. 膩子面層允許偏差
序號項目允許偏差mm檢查方法
1縫格平直3拉5米線和用鋼尺檢查
2表面平整42米靠尺、楔形塞尺檢查
篇2:住宅細石混凝土地面施工方法
住宅細石混凝土地面施工方法
1.工藝流程
施工準備→清理基層→找標高、彈線→攪拌混凝土→鋪設混凝土→振搗混凝土→找平→養護
2.操作工藝
(1)清理基層:澆筑混凝土墊層前,應清除基層的淤泥和雜物;基層表面平整度控制在15mm內。
(2)找標高、彈線:根據墻上水平標高控制線,向下量出墊層標高,在墻上彈出控制標高線,墊層面積較大時,底層地面可視基層情況采用控制樁或細石混凝土(或水泥砂漿做)找平墩控制墊層標高;樓層地面采用細石混凝土或水泥砂漿做找平墩控制墊層標高。
(3)混凝土攪拌
a混凝土攪拌機開機前應進行試運行,并對其安全性能進行檢查,確保其運行正常;
b混凝土攪拌時應先加石子,后加水泥,最后加砂和水,其攪拌時間不少于1.5min,當摻有外加劑時,攪拌時間應適當延長。
(4)混凝土的運輸:在運輸過程中,應保持其勻質性,做到不分層、不離析、不漏漿。運到澆筑地點時應具有要求的坍落度,坍落度一般控制在10~30mm。
(5)鋪設混凝土
a鋪設前,將基層濕潤,并在基底上刷一道素水泥漿或界面結合劑,隨刷隨鋪混凝土。
b混凝土鋪設應從一端開始,由內向外鋪設。混凝土應連續澆筑,間歇時間不得超過2h。如間歇時間過長,應分塊澆筑,接搓處按施工縫處理,接縫處混凝土應搗實壓平,不顯接頭搓。
c大面積水泥混凝土墊層應分區段澆筑,分區段時應結合變形縫位置、不同類型的建筑地面連接處和設備基礎的位置進行劃分,并應與設置的縱向、橫向縮縫的間距相一致。
d水泥混凝土墊層鋪設在基土上,當氣溫長期處于0℃以下,設計無要求時,墊層應設置施工縫。
e室內地面的水泥混凝土墊層,應設置縱向縮縫和橫向縮縫;縱向縮縫間距不得大于6m,并應做成平頭縫或加肋板平頭縫,當墊層厚度大于150mm時,可做企口縫;橫向縮縫間距不的大于12m,橫向縮縫應做假縫。
f平頭縫和企口縫的縫間不得放置隔離材料,澆筑時應互相緊貼,企口縫的尺寸應符合設計要求,假縫寬度為5~20mm,深度為墊層的厚度的1/3,縫內填水泥砂漿。
(6)振搗混凝土:用鐵鍬攤鋪混凝土,用水平控制樁和找平墩控制標高,虛鋪厚度略高于找平墩,然后用平板振搗器振搗。厚度超過200mm時,應采用插入式振搗器,其移動距離不應大于作用半徑的1.5倍,做到不漏振,確保混凝土密實。
(7)混凝土表面找平:混凝土振搗密實后,以墻柱上水平控制線和水平墩為標志,檢查平整度,高出的地方鏟平,凹的地方補平。混凝土先用水平刮杠刮平。然后表面用木抹子搓平。有找坡要求時,坡度應符合設計要求。
(8)混凝土強度應以標準養護,齡期為28d的試塊抗壓試驗結果為準。混凝土宜采用表面振動器進行機械振搗,以保證混凝土的密實。
(9)混凝土取樣強度試塊應在混凝土的澆筑地點隨機抽取,取樣與試件留置應符合下列規定:
a拌制100盤且不超過100m3的同配合比混凝土,取樣不得少于一次。
b工作班拌制的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不足100盤時,取樣不得少于一次。
c每一層樓、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樣不得少于一次;當每一層建筑地面工程大于1000m2,每增加1000m2時應增做一組試塊。
每次取樣應至少留置一組標準養護試件,同條件養護試件的留置根據實際需要確定。
篇3:排澇泵站細石混凝土施工方法
排澇泵站細石混凝土施工方法
(1)、找標高、彈面層水平線:根據墻面上已有的+50水平標高線,量出地面面層的水平線,彈在四周墻面上,并要與房間以外的樓道、樓梯平臺、踏步的標高相呼應。
(2)、基層處理:將灰塵清掃干凈然后,清除漿皮,最后用清水將基層沖洗干凈。
(3)、灑水濕潤:在抹面層之前一天對基層表面進行灑水濕潤。
(4)、抹灰餅:根據已彈出的面層水平標高線,橫豎拉線,用與細石混凝土相同配比的拌合料抹灰餅。
(5)、抹標筋:以做好的灰餅為標準抹條形標筋,用刮尺刮平。
(6)、刷素水泥漿結合層:在鋪設細石混凝土以前,在已濕潤的基層上刷一道1:0.4~0.5(水泥:水)的素水泥漿,隨刷隨鋪細石混凝土。
(7)、澆筑細石混凝土:將攪拌好的細石混凝土鋪抹到地面基層上,用2m長刮杠順著標筋刮平,然后用滾筒往返、縱橫滾壓,直到面層出現泌水現象,撒一層干拌水泥砂(1:1=水泥:砂)拌合料,要撒勻,再用2m長刮杠刮平。
(8)、抹面層、壓光:當面層灰面吸水后,用木抹子用力搓打、抹平,將干水泥砂拌合料與細石混凝土的漿混合,使面層達到結合緊密。
然后分多遍進行壓光,直到面層表面密實光潔。
(9)、養護:面層抹壓完24h小時后,進行澆水養護,每天不少于2次,養護時間一般至少不少于7d。
(10)、冬期施工的環境溫度不應低于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