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新技術應用的風險分析及預防措施
一、可能產生的風險
1)"新技術"的應用風險之一----部分專利產品材料相對單價較貴,施工單位對于專利產品討價還價能力就比較弱。必須一次成優,保證質量,高效管理,才能最大限度實施成本控制。
2)"新技術"的應用風險之二-----施工技術人員經驗不夠,熟悉程度不夠,培訓時間倉促,在開始時如果不慎,容易出現返工,造成浪費。
3)"新技術"的應用風險之三-----檢測手段新穎,檢測成本相對提高。
二、防范風險措施
1)材料采購合理低價把關------材料員利用公司信息網絡搜索材料廠家,全面收集材料信息,力求貨比三家,適當抑制專利產品或稀有產品的競價優勢。
2)加強短期培訓或聘用技藝能手------請教材料廠家培訓師傅,示范工藝控制過程,直到掌握為止。必要時招聘技藝能手,保證施工質量和進度。
3)強化技術交底和樣板先行交底------對于"四新"技術產品施工,我們必須強化技術方案交底、工藝技術措施交底,同時對可以實操的項目,選取實物空間,先做樣板,總結經驗,進行樣板驗收,掌握要領,然后全面鋪開,這樣可以杜絕返工,做到一次成優,從而節約成本。
4)依據規范標準選取合理的經濟可靠的檢測手段-----可以橫向聯系有資質的檢測單位,選取質優價廉的服務好的檢測單位,從事新技術的檢測工作。
篇2:自治州醫院醫療風險分析評估制度
自治州醫院醫療風險分析評估制度
為了體現“以病人為中心,以提高醫療服務質量為主題”的要求,切實的防范醫療事故,合理的規避醫療風險,保障病人的醫療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一、對每位患者的診療計劃,診治醫生務必從病員整個醫療背景出發,充分考慮醫療風險的程度和可能對患者造成的醫療損害后果。在醫療效果和損害后果之間進行科學評估,力求醫療效果最大化,損害后果大于醫療效果的視為高風險醫療活動。對高風險醫療活動,必須采取審慎態度別待,并有嚴格管理秩序(如三級查房、多科會診或上報業務領導或主要領導)。
二、在診斷過程中,應首先考慮無創性檢查,必要的有創檢查,應盡量選擇創傷損害小,并發癥發生率低的檢查方式。
三、在診療計劃的制定過程中,應遵循病人第一、安全第一的原則,擬定最有利于病人的身體狀況、經濟狀況能承受的治療方案。
四、對有爭議或未確定效果的診治措施,應充分論證,全面權衡,必要時邀請相關科室共同討論制定,嚴禁輕率采用高風險治療方案。
五、對患者的診治方案,特別是高風險的方案,醫生務必詳盡地向患者本人或法定委托人仔細講解,說明利弊,取得病人的配合與理解,在客觀介紹的基礎上由病人選擇治療方案,以保障病人的合法權利,減少醫療糾紛和醫療事故的發生。
篇3:受限空間風險分析應急計劃
受限空間風險分析應急計劃
1、全面執行CSPC現場HSE管理規定。
2、任何工作必須辦理工作許可證。
3、必須穿戴合適的PPE或根據具體的區域和危險性佩戴指定的個人防護用品。
4、現場一律不準抽煙,只準在指定的吸煙點吸煙。
5、現場增加生活垃圾箱、有害垃圾箱、可回收垃圾箱。
6、受限空間內作業必須要有監護人監護,且進行內部氣體測試,合格后方可進行施工。
7、保證受限空間內良好的通風,安裝排風扇或鼓風機。內部工作人員要間斷性的出來呼吸新鮮空氣,必要時,工作人員要身系繩子,繩子的另一端由監護人拉著,確保內部工作人員的安全。
8、高空作業(超過1.8米)必須懸掛雙鉤安全帶。
9、腳手架搭設應按照標準,合格后掛牌使用。
10、所有設備必須經過檢查經檢驗合格后使用。
11、做好防水防潮工作。
12、做好文明施工,確保環境不被受到污染。
1、應急計劃
1.1辦理工作票后把本小組的胸卡押在開票室,以確保在該區域工作的總人數。
1.2當裝置級報警響起時,“想二秒,停一秒”,所有人員應關閉設備,切斷電源,緊急撤到開票室集合點,等候清點人數。
1.3當全廠級報警響起時,“響十秒,停五秒”所有人員應關閉設備、切斷電源,緊急撤離到開票室集合點,等候清點人數。
1.4當有人受傷或需要救援時,應撥打裝置區域公用電話緊急聯絡。
1.5隨時保持與裝置級人員的聯系,聽候CSPC相關人員的安排和調遣。
1.6本區域為受限空間,需要執行相關的HSE程序。
2、風險分析
2.1全面執行CSPC現場HSE管理規定。
2.2進入現場或施工時必須把每一名施工人員的胸卡押在PTW office 并做好登記記錄。
2.3任何工作必須辦理工作許可證,動火作業票和其它相關工作許可證件。
2.4必須穿戴合適的PPE或根據具體的區域和危險性佩戴指定的個人防護用品(安全帽,安全眼鏡,安全鞋,耳塞等等)。
2.5所有設備必須經過檢查經檢驗合格后使用。
2.6做好文明施工,確保環境不被污染。
2.7嚴禁攜帶火柴,打火機等點火源。必須把手機留在辦公室或營地。
2.8如無任何意外施工人員禁止亂動現場經監視的洗眼器和淋浴器,否則按違章處理。
2.9緊急救援電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