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證技術組織措施順利實施的方案
一、明確任務、落實責任
根據技術組織措施中所分配的,明確各自任務,登記掛牌,使個人肩上有責任,手中有權力、不扯皮、不推諉、保證技術能有效的、快速的按計劃落實。
二、建立獎罰
按照項目經理部及技術組成員所分擔的責任,落實目標責任制把責任與經濟效益相結合,由公司同項目經理簽訂獎罰合同,工人與各班組長簽訂合同,合同由公司勞資管理,負責檢查實施情況,并且督促各組長的獎金兌付情況。
三、加強職工素質教育
定時召開職工會議,強調各項目措施的重要性,刷寫多幅橫幅標語,做到抬頭見宣傳,低頭見教育,明確、嚴格衽獎罰制度,增強職工的實施概念。
篇2:新城中心校落實學困生幫教措施實施方案
新城中心校關于落實“學困生”幫教措施的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圍繞二期課改“以學生發展為本,堅持全體學生全面發展”的基本理念,認真貫徹落實 《教育局關于做好“學困生”轉化工作若干意見》,切實提高我校“學困生”的學習興趣,優化“學困生”學習環境,使全體教職員工樹立“不讓一個孩子掉隊”的思想。
二、學困生的界定
學習困難學生是指與其同年齡的大部學生相比,在學習上有明顯困難,需要特殊教育措施予以補償的學生,他們學習成績低下或行為習慣偏差。
我校學困生一般分為三類:(1)智力型學習困難學生。這類學生存在智力障礙或身體殘疾,雖經努力,成績依然低下,但每班人數極少或沒有。(2)學習困難學生。主要指學習成績明顯落后于其他同學的學生,這一部分學生是學困生的主體,具有較大潛能。(3)行為習慣偏差困難學生。這部分學生在行為習慣上,存在較大問題,影響班級正常課堂教學。后兩類學生是轉化的重點。
三、幫教困難生的具體措施
1、“學困生”的成因分析(負責人:德育領導小組、教導處)
根據我校對“學困生”的界定,由教導處統一設計,班主任和語文、數學、英語任課老師對各類學困生進行成因分析(包括思想狀況、原有水平、知識結構、學習態度、學習方法),由年級組按類別進行歸類,心理輔導室建立各年級“學困生”成長跟蹤檔案。
2、營造溫馨人際環境(負責人:班主任)
推進“溫馨教室”創建,堅持以班主任老師為主體,各科老師協同的團隊幫教模式,關注學困生,關心學困生,鼓勵他們參加班級活動,不孤立“學困生”,重點做好與學困生的交流溝通、家訪工作,保證家校合力,教育同步。各班主任做好典型案例的詳細描述和分析工作(記錄在《班主任工作手冊》“學生個別教育記錄”一欄)
3、加強學習輔導和管理(負責人:科任教師、教導處)
備課有層次。教案設計中體現針對“學困生”的內容與問題。(教案中可用色筆體現)
上課有參與。營造寬松的課堂氣氛,適當降低難度,調控節奏,鼓勵學困生積極參與教學活動,融入課堂。
作業有坡度。加強作業的有效管理,減少數量,注重“*+1”(*道基礎題,1道提高選做題)分層設計,勤診斷,勤反饋,勤面批,千方百計提高學生完成作業的興趣。
輔導有策略。課內、課外輔導有機結合,注重學法指導和知識結構梳理。
評價有激勵。善于捕捉“學困生”點點滴滴的閃光點,注重學習過程的激勵評價,樹立“學困生”學習的信心。
4、做好心理輔導工作(負責人:學校心理咨詢師)
做好“學困生”的心理疏導,以個別輔導和團體輔導相結合的方式,加強心理健康教育,排除不良情緒;做好“學困生”檔案跟蹤和個案研究工作;做好和教師在教育方式上的溝通工作,把握規律,開展轉化輔導。
5、發揮團隊組織的作用(負責人:教導處、大隊部)
學校大隊部、兒童團組織積極發揮組織教育功能,發揮小干部小伙伴的榜樣作用、同化作用,主動關心“學困生”,每學期策劃針對性的內容,組織“學困生”參加實踐體驗活動;挖掘“學困生”閃光點,在學校各類評優活動中按一定比例設立“進步獎”進行表彰。
6、建立幫教支持措施(負責人:黨支部、學校行政、工會、年級組)
學校黨支部組織黨、團員教師開展“你進步 我快樂” 結對幫困活動,做到對象熟悉、措施到位、記錄詳盡;學校行政人員開展專題研究,落實措施,參與學科幫困、結對幫困、及時處理偶發事件;年級組內協同幫教提高學困生的轉化幾率,發揮年級組教師群體的力量,轉化過程作為創建學習型組室的指標之一。學校不斷完善“學困生”轉化的激勵機制與評價機制。
新城學校德育領導小組
新城學校教導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