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城鋼桁架涂裝工藝
涂裝的要求及執行規范標準
涂裝的要求:構件均采用拋丸除銹。拋丸除銹的等級為Sa2.5 級。防銹底漆兩道,涂層干漆膜的總厚度不小于70um。
執行規范標準
《涂裝前鋼材表面銹蝕等級和除銹等級》 (GB8923-1988)
《建筑防腐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 (GB50212-20**)
《漆膜附著力測定法》 (GB1720-79)
《鋼結構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 (GB50205-20**)
《鋼結構防火涂料應用技術條件》 (CECS24)
涂裝材料要求
底漆采用二遍紅丹防銹漆;網架采用防火涂料。且耐火極限不小于0.5 小時。
涂裝的操作工藝
材料必須有產品化驗單,產品說明書及合格證。
材料必須注明出廠日期和儲存期,禁用過期產品。
施工機具:拋丸機、回收裝置、噴漆槍、噴漆氣泵、鏟刀、手砂輪、砂布、鋼絲刷、壓縮機、油漆小桶、刷子。
工藝流程:
涂裝前鋼材表面進行拋丸除銹處理,應將粉狀浮銹、可剝落的片狀氧化皮、油污、飛濺物、灰塵等徹底清除干凈直至鋼材表面呈鋼灰色,表面質量達到Sa2.5級質量標準。然后用干刷、干凈的抹布或通過壓縮空氣的辦法將鋼材表面的灰塵清除干凈。
拋丸除銹完成后,在不超過4-6小時內清理除塵,噴涂底漆二度。
涂料的調制
配料員必須熟悉材料的性能,配方及注意事項。
將涂料攪拌均勻,若發現漆皮、雜質顆粒或粗大顆粒,必須用80 目以上鋼絲網過濾后,方可使用。
嚴格控制配料后熟化時間。
每次配料必須在4-6 小時內用完,超過時間禁止使用。
嚴格控制各種固化劑、稀料的加入量,待涂層固化12 小時后,檢查合格即可交付使用。
底漆涂裝
將油漆充分攪拌均勻,使其色澤、粘度均勻一致。
噴涂第一道底漆,注意噴涂方向應一致,均勻整齊。
涂完第一道底漆,等其干透后,再噴涂第二道底漆,直至達到設計規定的漆膜厚度。
涂層質量檢查
除銹按《涂裝前的鋼材表面銹蝕等級和除銹等級》(GB8923-1988)中Sa2.5級等級彩照檢查,粗糙度在40-75um。
外觀按《漆膜附著力測定法》(GB1720-79)檢查,涂層平整均勻無氣泡、針孔、灰塵,用目視檢查。
厚度檢查,每層的厚度,整體厚度符合設計要求,用測厚儀檢查。執行《漆膜厚度測定法》(GB1764-79)檢查。
附著力測定用膠帶貼在涂層上,壓緊膠帶,提起膠帶一端漆膜不脫落為合格,按《漆膜附著力測定法》(GB1720-79)檢查。
檢查數量:每類鋼結構抽查10%,且不少于3 件,每件測五個點。
面漆涂裝:面漆的噴涂將在施工現場進行,在噴涂前,應先對碰損、剝落的構件進行除銹、補刷底漆。
噴涂時應注意:
調整好噴嘴口徑、噴涂壓力,使噴槍管能夠自由的拉伸到作業區域。
噴涂時應保持好噴嘴與涂層的距離,一般噴槍與作業面距離應在10mm 左右。
噴槍與構件基面角度應保持垂直,或噴嘴略為上傾。
噴涂時噴嘴應平行移動,移動時應平衡,速度一致,才能保證涂層均勻。
防火涂裝工藝
防火漆的涂裝將在桿件安裝就位后,在施工現場進行噴涂/噴刷。
防火涂料選擇經當地消防部門批準的合格產品。
檢查涂料的批準文件及出廠合格證。
劃定施工現場范圍,提供良好的涂裝環境。
確保混合機、灰漿泵、鋼絲網剪刀、計量容器等機具處于正常使用狀態。
表面處理:徹底清除構件表面的灰塵、焊渣飛濺物、浮銹、油污,并補刷碰損或漏刷部位的底漆。
涂料配料、攪拌:涂料應隨用隨配。攪拌時先將涂料倒入混合機內加水拌合,再加高強膠粘劑及鋼防膠,使其濃度達到可噴程度。
涂料噴涂:
正式噴涂前,應先試噴,經消防部門、質檢站檢驗合格后,再大面積作業。
第一層噴涂完成后,晾干7-8 成后,再噴第二層,直至涂料厚度達到所需要求為止。
噴涂時噴槍要垂直于構件,距離6-10cm 為宜,噴涂氣壓應保持0.4-0.6 Mpa .
涂裝要求
除銹合格的基層,必須在6 小時內進行噴涂。
每道漆嚴格控制間隔時間。
涂層必須做到均勻,不漏涂,不流淌,不起皺。
涂層厚度必須符合設計要求。
必須保證涂層的附著力。
表面要平整光潔,顏色一致。
施工環境控制(下列情況不準施工):
氣溫低于5°C。
氣溫高于40°C。
相對溫度大于85%。
大風、下雨、大霧、結露。
當氣溫高于30 度時,應避免干噴現象。
質量檢查
拋丸除銹:清潔度應根據ISO8501-1:1988 標準圖片進行對比檢查,粗糙度采用粗糙度測量儀測量,其范圍控制在40-75μm。
底漆涂裝檢查
外觀按《漆膜附著力測定法》(GB1720-79)檢查,涂層平整均勻無 氣泡、針孔、灰塵,用目視檢查。
厚度檢查,每層的厚度,整體厚度符合設計要求,用測厚儀檢查。執行《漆膜厚度測定法》(GB1764-79)檢查。
附著力測定用膠帶貼在涂層上,壓緊膠帶,提起膠帶一端漆膜不脫落為合格,按《漆膜附著力測定法》(GB1720-79)檢查。
防火涂裝
由專職質檢人員用帶刻度的鋼針抽查涂料厚度。
用小錘輕輕敲擊桿件,檢查是否有空鼓現象。
觀察涂料表面是否存在裂紋,檢查平整度。
涂料補涂:對厚度不夠、厚薄不勻、有空鼓的地方進行補噴或重噴。
檢查驗收:由監理工程師會同消防局、總包單位、分包施工單位等共同組織檢查、驗收。
涂裝的防污染措施
當鋼結構桿件安裝就位后,在工作平臺上鋪彩條布并依據風向設置彩條布護欄,方可進行噴涂。
在配制涂料時必須根
據每次噴涂工作量的大小,掌握好用量,用多少配多少,以防用不完影響環境。根據風力的大小,相應控制噴涂量,以防噴涂量較大受風力作用而污染周圍環境。
根據當時施工條件及氣溫的高低,利用稀釋劑調整涂料的粘度,以防粘度過稠,不利于噴涂而造成污染。
在風力較大時及對于角落、眼孔等隱蔽區域,應采取刷涂或無氣霧化噴涂機進行施工,控制污染。
篇2:屋蓋系統鋼桁架現場提升方案
屋蓋系統鋼桁架現場提升方案
1、鋼桁架施工方法綜述:
本工程屋蓋系統為鋼桁架結構。主體結構由9榀桁架組成,四周環形挑梁飛出。根據現場的實際情況,同時考慮到施工周期,該工程采用主體結構在地面進行拼裝、焊接,整體提升、就位的施工方法。四周環形桁架在場內地面拼裝,分階段組對焊接、提升,最終與主體桁架結構完成整體焊接施工的方案。
2.提升設備的選用:
根據該工程的設計特點,在類似工程整體提升積累的經驗基礎上,在建筑物砼架內均布多個提升拔桿,分階段提升施工,提升井字形拔桿采用材料為Φ140*3.75,L70*7和鋼板等材料,井字形拔桿,每段為三米用法蘭進行連接,截面尺寸為2.5米~3米,提升工具為10T導鏈,每組拔桿設10T導鏈4個,提升重量為40T,計劃設置提升拔桿16組,設置位置均布,設置高度最高50米。
3.拼裝平臺
拼裝平臺采用型鋼焊接而成截面尺寸350MM*350MM,高度約1000MM,拼裝材料選用L50*50角鋼做成,拼裝支撐平臺的位置,設置根據現場主桁架幾何尺寸確定。
4.鋼桁架提升前準備
A、鋼桁架拼裝質量達到有關規范滿足設計圖要求,鋼桁架提升前,現場有關人員要認真復核尺寸,測量出各點坐標高度。
B、鋼桁架現場施工人員要嚴格控制鋼桁架提升高度,同時要保證鋼桁架上下弦桿中心軸線不得偏移,否則要進行調整。
C、鋼桁架對接過程中必須用經緯儀和水平儀對每一根主弦桿進行測量,以切實保證軸線坐標點滿足設計要求。鋼桁架組對前,現場應依據設計圖精確放線確定主桁架下弦桿的精確位置,同時應根據坐標確定其鋼支撐架的高度并應反復校驗,認為無誤時方能組對施工。
5、施工工藝流程
施工準備----放線定位----擱置支撐柱---安裝下弦主桁管----環向水平桁管----安裝上弦、腹桿環向次桁管-----檢驗焊接-------自檢----提升。
6、鋼桁架提升方法:
焊好的鋼桁架經驗收合格后,在吊點布置圖指定位置,布置相應數量的格構式井字架拔桿,每組拔桿上設置10噸導鏈4個進行提升,在提升時除根據現場情況采用經緯儀和水平儀對鋼桁架在提升過程中監控外,在每組拔桿上設置不少于二個鋼卷尺,及時檢查每個提升拔桿鋼桁架提升的速度,并進行調整。另外,所有拔桿端部采用Φ16鋼絲繩串聯緊固以保證拔桿的整體性,為防止鋼桁架在提升過程中的穩定,在適當位置設置多個導鏈,以防鋼桁架的搖擺。
7、鋼桁架提升人員組成:
針對鋼桁架跨度大、分階段提升的具體情況,從而提升技術要求高,我公司專門成立了技術過硬、作風頑強的提升小組,總指揮由公司具有多年提升經驗的高級工程師擔任,負責提升的全面工作。副指揮二名,負責鋼桁架提升過程中的具體工作。提升班長二名,主要負責鋼桁架提升前拔桿的安裝和提升過程中的具體事物。檢查員二名,主要負責安全檢查以及提升過程中的安全巡視。測量員四名控制鋼桁架在提升過程中的同步性,不得偏移,操作工70名,負責在提升過程中具體工作。
提升拔桿的安全技術要求:
①提升拔桿的設置位置要與鋼桁架使用時的受力狀態接近,同時拔桿的設置位置要求對稱均布,并精確放線。
②拔桿在安裝之前,拔桿下部的地基要夯實、墊平,同時根據地基情況必要時要墊置鋼板,以增大地基強度。
③拔桿的安置要垂直,拔桿的中心點要與地面中心點重合,在拔桿安置過程中必要時要用經緯儀控制,單一拔桿的安裝過程中要用攬風繩固定。
④拔桿在組裝過程中的螺栓及斜撐及時裝上,均勻緊固。
⑤拔桿整體安裝結束后,要用經緯儀整體校正。
⑥為防止拔桿承重后中心偏移,拔桿要用攬風繩串聯緊固,攬風繩受力要均勻,并用卡扣卡牢。
⑦拔桿的攬風繩端部應與地錨或建筑物緊固。
鋼桁架提升過程中的技術要求:
⑴鋼桁架提升分試吊和正式提升二個階段,提升前必須對吊具認真進行檢查確定無誤后方可進行試吊
⑵鋼桁架離開平臺10CM為第一階段,現場二名副指揮應認真檢查拔桿受力情況,拔桿地基是否沉降,提升導鏈是否均勻,攬風繩與拔桿的連接卡扣是否松動。
⑶鋼桁架的正式起吊,應在認真檢查安全狀態后進行確定沒有異常情況后,方能正式提升。
⑷正式提升以50CM為一階段,檢查要隨時檢查鋼桁架受力狀態,并隨時進行調整。
⑸鋼桁架提升時要保持同步,相鄰二吊點相對高差允許值為拔桿吊點間距的1/400且不大于20MM。
⑹為保證鋼桁架提升的平衡,應在每一拔桿上設置刻度,并在網架上懸掛線垂,并掛上鋼卷尺,以控制提升高度的統一。
⑺鋼桁架提升一定高度后,必須進行微調,同時用經緯儀進行校正軸線是否偏移,支座高度是否滿足設計要求。
⑻鋼桁架提升前應對拔桿提升吊點的反力以及桁架受力狀況進行驗算,以確保鋼桁架的安全。
⑼成立專門的安全檢查小組,對提升人員進行安全教育的同時分配專人分管提升過程中的安全工作。
⑽提升工作區要劃定必要的安全區,掛上安全標志,加強安全警戒。
⑾當風速大于15M/S時,提升工作必須停止。
⑿鋼桁架在提升前,應對拔桿的設置位置,設置數量以及鋼桁架的安全性進行計算,其結果均滿足起吊技術要求。
主體桁架就位后,經檢驗無誤,方能進行周邊的環形桁架梁的施工,具體的工藝及方法同上,不在贅述。
篇3:商業城鋼桁架現場焊接
商業城鋼桁架現場焊接
本工程為鋼管相貫全位焊結構,工程整體焊接量大,焊縫沿坡口方位變化,要求焊工有較強的全方位焊接能力,并能適應高空施焊作業,從整體上焊接作業可分為地面分段拼焊和高空就位拼焊兩部份。
地面拼焊部份:地面拼焊前應設置拼焊工作平臺,并應精確按圖紙所示幾何尺寸放線,并將工作按線定位,校正構件尺寸與相貫線均符合圖紙要求的間隙及角度后,可定位點焊、焊點應沿相貫線均勻分布,焊點大小應以被焊工件厚度確定,鋼管厚度在4-7毫米之間、焊點長應在8-15mm之間,鋼管壁厚8毫米以上的焊點長應在20-40毫米之間,焊點數應根據管徑大小以4-8點均勻分布。
點焊完成后工件進入地面全位焊,全位焊接時應采取分段對稱施焊法,不得集中一邊施焊,避免產生過大的焊接變形,施焊過程應隨時注意工件變形方向,及時調整施焊方位,直到焊接完成。
高空就位拼焊
地面拼焊構件完成后即可進入高空就位拼焊,拼焊時將構件用吊具提升到構件設計高度,用全站儀、或水平儀、經緯儀將工件精確定位,位置確定后將互相拼焊件點焊定位,點焊方法如前所述,高空全位焊應選派高空作業經驗豐富人員操作,并應配備相應的安全裝備,施焊方式如前所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