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橋中跨鋼桁梁安裝施工方法
鋼箱拱合攏后,即開始中跨其余鋼桁梁節段的吊裝。中跨鋼桁梁是以吊索作為彈性支承,吊點標準中心距為16 米,與鋼桁梁下弦節點位置相對應。橫橋向梁段內沿橋面系主橫梁腹板橫向設錨點,采用雙側雙吊索,橋面上、下游在錨點的中心距為36.5m。吊索采用HDPE 護套平行鋼絲索,上端為冷鑄錨頭,錨在拱箱內橫隔板上,下端橋面錨點為穿銷鉸,即吊索張拉是在上端拱箱內進行。
中跨鋼桁梁在安裝過程中多了吊索安裝這一工序,但鋼桁梁及橋面正交異性板的對接方法與側跨及邊跨鋼桁梁節段相同。下面僅就和側跨及邊跨鋼桁梁節段安裝工藝的一些不同點進行描述。
(1 架設順序
中跨鋼桁梁安裝從兩端對稱往跨中實施吊運和安裝,在跨中進行合攏。
(2 起始節段(N16 節段)的架設
N16 節段是中跨的第1 個節段,但由于B17 節點帶在N17 節段上,因此N16 節段并沒有吊索安裝這一工序。由于N16 節段的安裝與側跨及邊跨鋼桁梁的安裝關系密切,必須待N16 節段安裝完成后側跨及邊跨鋼桁梁才能進行體系轉換。該部分的安裝要點詳見側跨及邊跨鋼桁梁的安裝中的描述。
(3 標準節段架設要點
鋼桁梁吊裝至安裝位置后,仍是先進行主桁桿件的對接,對接完成后即可松掉纜索吊的吊鉤,安裝吊桿,再掛上并張拉扣索。扣索的張拉索力,根據監控的指令確定,然后進行橋面正交異性板的焊接。與邊跨及側跨對接方法相同,橋面正交異性板的焊接時間至多可落后2 個鋼桁梁節段。
(4 合攏段(N26 節段)的架設
合攏段的安裝是全橋鋼桁梁架設的關鍵部位,合攏段架設完畢后鋼桁梁即已形成了完整的受力體系。
① 合攏段施工特點
梁剛度很大:
主桁弦桿采用箱形截面,斜桿為工形桿件,斷面尺寸較大,且橋面正交異性板與鋼桁梁結合共同受力,又有吊索的作用,比一般連續鋼桁梁橋的整體剛度大很多,給合攏點坐標調整增加不少困難。
合攏點多:
即使不考慮橋面正交異性板的合攏,僅鋼桁梁部分合龍點就多達8 處,即4 根上弦桿、2 根下弦桿、2 根斜桿,要求8 點均能準確對位,空間形狀無誤,施工控制難度很大。
合攏點空間坐標的變化因素多:
順橋* 方向鋼梁長度的偏差,受溫度、鋼梁制造與安裝偏差及吊索索力的影響。鉛垂Z 方向的偏差,受安裝荷載、日照、及吊索索力偏差的影響,鋼梁中線上下游Y 方向的偏差,受日照、索力及鋼梁安裝順序,起吊荷載的影響,調整時*、Y 相互制約,合龍點的位置較難控制。
② 合攏段施工方法
根據本橋鋼桁梁合攏段的施工特點,我們將在結構上采用長圓孔加圓孔合攏鉸的措施,規定先調整Z(垂直)方向位置,然后調整Y(橫橋)方向,在長圓孔內穿入鉸軸,使Y 方向受到約束,再調*(順橋)方向距離,在圓孔內穿入鉸軸,抽去長圓孔鉸軸,使合攏節點保持鉸接。合攏節間按先下弦,后上弦(中上弦桿),在四根弦桿成鉸接的情況下,合龍兩側斜桿,最后合龍邊上弦桿及下平聯這一順序依次進行。上下弦合龍處及斜桿合龍處均設頂拉設施,可頂可拉。
為此,合龍段不能整體節段安裝。將合龍節段拆分為兩個單元分開安裝,一個單元(下單元)由下弦整體節點(兩側含有短弦桿)、下橫梁組成的整體,另一個單元(上單元)是上弦桿與橋面正交異性板組成的整體。
斜吊桿及兩個橋面邊板塊待合龍后再安裝。
③ 合攏段施工步驟
在弦桿端部各掛一臺100KN 導鏈對拉,調整* 向位置;通過調整吊索索力和在已拼好的梁段上壓重等措施,調整Y 向位置,準備合攏;
吊裝下單元至安裝位置,與一側的下弦桿打入50%的沖釘、50%上足高栓并一般擰緊,然后在另一側(合攏節點)通過頂拉及溫度變化等措施消除* 方向誤差,穿上長圓孔鉸軸;
吊裝上單元,用同樣方法安裝兩根中上弦桿至穿上長圓孔鉸軸;利用合攏點的頂拉設施,先在下弦合龍點各裝一臺液壓千斤頂,同時起頂(或張拉)并結合溫度變化消除* 方向誤差,逐個穿入圓孔鉸軸,然后把千斤頂倒至上弦合龍點,采用與下弦相同方法穿入圓孔鉸軸。穿入圓孔鉸軸后,隨即取除長圓孔鉸軸;在四處鉸接情況下,合龍斜桿。利用頂拉設施施力,即可對孔打入沖釘,穿入高栓;主桁合龍完成后,即依次合龍對接邊上弦桿、下平聯,然后焊接橋面板橫梁與斜吊桿上端的接頭;
安裝并張拉吊索,焊接正橋面正交異性板接頭,完成中跨合龍。
(5 附件
中跨合攏段示意圖
(6 中跨系桿施工
主桁合攏施工完畢后,及時穿中跨系桿,每根φ15.24mm 鋼鉸線均由鍍鋅鋼絲、防銹材料、PE 護套組成,單根穿束,要注意保護PE 護套不受損傷;
中跨系桿A15-91(8 束),張拉中跨系桿時要與邊跨系桿索匹配分批分級,嚴格按照施工監控要求進行。張拉結束后,立即拆除扣索、錨索,進行全橋的體系轉換。
(7 橋面系施工
按照圖紙施工橋面附屬工程,等待鋪裝瀝青混凝土橋面。橋面上上2 臺25 噸汽車吊機輔助吊裝橋面結構。
(7 成橋試驗
根據設計要求進行橋梁荷載試驗,竣工通車。
附件十五: (1) 中跨鋼桁梁架設示意圖
(2) 中跨合攏段施工示意圖
步驟一:
1、運輸船將鋼梁運輸到預定位置,纜索吊機起吊鋼梁,鋼梁連接。
2、安裝吊桿,根據指令兩側對稱張拉,調整扣索和背索能力。
第二:
1、重復以上的施工方法架設其它段鋼梁。
2、根據指令調整能力。
3、吊裝鋼梁中跨合攏段,調整合攏段的偏差,張拉、調整索力。
4、調整邊跨、中跨系桿和吊桿索力,逐步拆除扣索。
5、安裝橋面系,調整索力。
篇2:大橋中跨鋼桁梁安裝施工方法
大橋中跨鋼桁梁安裝施工方法
鋼箱拱合攏后,即開始中跨其余鋼桁梁節段的吊裝。中跨鋼桁梁是以吊索作為彈性支承,吊點標準中心距為16 米,與鋼桁梁下弦節點位置相對應。橫橋向梁段內沿橋面系主橫梁腹板橫向設錨點,采用雙側雙吊索,橋面上、下游在錨點的中心距為36.5m。吊索采用HDPE 護套平行鋼絲索,上端為冷鑄錨頭,錨在拱箱內橫隔板上,下端橋面錨點為穿銷鉸,即吊索張拉是在上端拱箱內進行。
中跨鋼桁梁在安裝過程中多了吊索安裝這一工序,但鋼桁梁及橋面正交異性板的對接方法與側跨及邊跨鋼桁梁節段相同。下面僅就和側跨及邊跨鋼桁梁節段安裝工藝的一些不同點進行描述。
(1 架設順序
中跨鋼桁梁安裝從兩端對稱往跨中實施吊運和安裝,在跨中進行合攏。
(2 起始節段(N16 節段)的架設
N16 節段是中跨的第1 個節段,但由于B17 節點帶在N17 節段上,因此N16 節段并沒有吊索安裝這一工序。由于N16 節段的安裝與側跨及邊跨鋼桁梁的安裝關系密切,必須待N16 節段安裝完成后側跨及邊跨鋼桁梁才能進行體系轉換。該部分的安裝要點詳見側跨及邊跨鋼桁梁的安裝中的描述。
(3 標準節段架設要點
鋼桁梁吊裝至安裝位置后,仍是先進行主桁桿件的對接,對接完成后即可松掉纜索吊的吊鉤,安裝吊桿,再掛上并張拉扣索。扣索的張拉索力,根據監控的指令確定,然后進行橋面正交異性板的焊接。與邊跨及側跨對接方法相同,橋面正交異性板的焊接時間至多可落后2 個鋼桁梁節段。
(4 合攏段(N26 節段)的架設
合攏段的安裝是全橋鋼桁梁架設的關鍵部位,合攏段架設完畢后鋼桁梁即已形成了完整的受力體系。
① 合攏段施工特點
梁剛度很大:
主桁弦桿采用箱形截面,斜桿為工形桿件,斷面尺寸較大,且橋面正交異性板與鋼桁梁結合共同受力,又有吊索的作用,比一般連續鋼桁梁橋的整體剛度大很多,給合攏點坐標調整增加不少困難。
合攏點多:
即使不考慮橋面正交異性板的合攏,僅鋼桁梁部分合龍點就多達8 處,即4 根上弦桿、2 根下弦桿、2 根斜桿,要求8 點均能準確對位,空間形狀無誤,施工控制難度很大。
合攏點空間坐標的變化因素多:
順橋* 方向鋼梁長度的偏差,受溫度、鋼梁制造與安裝偏差及吊索索力的影響。鉛垂Z 方向的偏差,受安裝荷載、日照、及吊索索力偏差的影響,鋼梁中線上下游Y 方向的偏差,受日照、索力及鋼梁安裝順序,起吊荷載的影響,調整時*、Y 相互制約,合龍點的位置較難控制。
② 合攏段施工方法
根據本橋鋼桁梁合攏段的施工特點,我們將在結構上采用長圓孔加圓孔合攏鉸的措施,規定先調整Z(垂直)方向位置,然后調整Y(橫橋)方向,在長圓孔內穿入鉸軸,使Y 方向受到約束,再調*(順橋)方向距離,在圓孔內穿入鉸軸,抽去長圓孔鉸軸,使合攏節點保持鉸接。合攏節間按先下弦,后上弦(中上弦桿),在四根弦桿成鉸接的情況下,合龍兩側斜桿,最后合龍邊上弦桿及下平聯這一順序依次進行。上下弦合龍處及斜桿合龍處均設頂拉設施,可頂可拉。
為此,合龍段不能整體節段安裝。將合龍節段拆分為兩個單元分開安裝,一個單元(下單元)由下弦整體節點(兩側含有短弦桿)、下橫梁組成的整體,另一個單元(上單元)是上弦桿與橋面正交異性板組成的整體。
斜吊桿及兩個橋面邊板塊待合龍后再安裝。
③ 合攏段施工步驟
在弦桿端部各掛一臺100KN 導鏈對拉,調整* 向位置;通過調整吊索索力和在已拼好的梁段上壓重等措施,調整Y 向位置,準備合攏;
吊裝下單元至安裝位置,與一側的下弦桿打入50%的沖釘、50%上足高栓并一般擰緊,然后在另一側(合攏節點)通過頂拉及溫度變化等措施消除* 方向誤差,穿上長圓孔鉸軸;
吊裝上單元,用同樣方法安裝兩根中上弦桿至穿上長圓孔鉸軸;利用合攏點的頂拉設施,先在下弦合龍點各裝一臺液壓千斤頂,同時起頂(或張拉)并結合溫度變化消除* 方向誤差,逐個穿入圓孔鉸軸,然后把千斤頂倒至上弦合龍點,采用與下弦相同方法穿入圓孔鉸軸。穿入圓孔鉸軸后,隨即取除長圓孔鉸軸;在四處鉸接情況下,合龍斜桿。利用頂拉設施施力,即可對孔打入沖釘,穿入高栓;主桁合龍完成后,即依次合龍對接邊上弦桿、下平聯,然后焊接橋面板橫梁與斜吊桿上端的接頭;
安裝并張拉吊索,焊接正橋面正交異性板接頭,完成中跨合龍。
(5 附件
中跨合攏段示意圖
(6 中跨系桿施工
主桁合攏施工完畢后,及時穿中跨系桿,每根φ15.24mm 鋼鉸線均由鍍鋅鋼絲、防銹材料、PE 護套組成,單根穿束,要注意保護PE 護套不受損傷;
中跨系桿A15-91(8 束),張拉中跨系桿時要與邊跨系桿索匹配分批分級,嚴格按照施工監控要求進行。張拉結束后,立即拆除扣索、錨索,進行全橋的體系轉換。
(7 橋面系施工
按照圖紙施工橋面附屬工程,等待鋪裝瀝青混凝土橋面。橋面上上2 臺25 噸汽車吊機輔助吊裝橋面結構。
(7 成橋試驗
根據設計要求進行橋梁荷載試驗,竣工通車。
附件十五: (1) 中跨鋼桁梁架設示意圖
(2) 中跨合攏段施工示意圖
步驟一:
1、運輸船將鋼梁運輸到預定位置,纜索吊機起吊鋼梁,鋼梁連接。
2、安裝吊桿,根據指令兩側對稱張拉,調整扣索和背索能力。
第二:
1、重復以上的施工方法架設其它段鋼梁。
2、根據指令調整能力。
3、吊裝鋼梁中跨合攏段,調整合攏段的偏差,張拉、調整索力。
4、調整邊跨、中跨系桿和吊桿索力,逐步拆除扣索。
5、安裝橋面系,調整索力。
篇3:消防設備安裝標準程序
消防設備安裝標準程序
消防設備安裝標準管理制度是一系列旨在確保消防設施正確、有效安裝并處于良好工作狀態的規定和程序。
01總則
1.目的:確立消防設備安裝、使用和維護的標準要求,以保障人員生命安全和財產安全。
2.范圍:涵蓋所有需要安裝消防設備的新建、改建、擴建和維修的建筑項目。
3.依據:遵守國家及地方消防法規、標準和規范。
02組織管理
1.成立專門的消防安全管理團隊,負責消防設備安裝標準的制定、執行和監督。
2.明確各部門及個人在消防設備管理中的職責與義務。
03設備選擇與配置
1.根據建筑特點、用途和火災風險等級選擇合適的消防設備。
2.按照國家和地方標準確定消防設備的種類、數量和分布。
04安裝標準與程序
1.制定詳盡的安裝手冊,包含各類消防設備的安裝步驟、技術要求和驗收標準。
2.對安裝人員進行專業培訓,確保他們了解并能準確執行安裝標準。
05質量控制
1.安裝過程中應有質量監督人員在場,確保所有操作符合標準要求。
2.完成安裝后進行嚴格的質量檢查,包括設備性能測試和系統聯動測試。
06文檔記錄
1.記錄消防設備采購、安裝和維護的所有相關文檔。
2.建立設備檔案,記錄每件設備的型號、序列號、安裝位置、檢驗日期等信息。
07標識與警示
1.所有消防設備應清晰標示,易于識別。
2.在顯眼位置設置使用說明和注意事項。
08維護與檢測
1.定期對消防設備進行檢查和維護,確保其處于良好工作狀態。
2.建立日常巡檢、月度檢測、年度全面檢測的制度。
09應急響應與演練
1.制定應急預案,包括火災發生時的疏散路線、集合點等。
2.定期進行消防演習,提高員工應對火災的能力。
10培訓與教育
1.對所有管理和使用人員進行消防知識和設備操作的培訓。
2.新員工入職時提供必要的消防安全教育。
11監督與審計
1.設立內部監督機制,定期檢查消防設備的安裝和管理情況。
2.接受外部機構如消防部門的審查和指導。
12不斷改進
1.根據監督檢查結果和實際演練經驗,不斷完善消防設備安裝和管理措施。
2.鼓勵員工提出改進建議,持續提升消防安全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