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S16949程序文件:PPAP控制程序
1.目的
本程序明確規定了各生產件批準的各種必要的手續、分管部門及適用范圍,以達到產品認定申請的規范化。在了解客戶工程設計和規范所有要求的前提下,挖掘潛力,以在實際生產過程中按規定的生產節拍來生產滿足客戶要求的產品。
2.定義
生產件是指在生產現場使用生產工裝、量具、過程、材料、操作者、環境和過程參數(如:進給量/速度/循環時間/壓力/溫度/濕度)制造的零件。生產件批準的零件取自有效的生產過程。該過程以1小時~8小時的生產,規定的產量至少為300件,除非客戶另有書面通知。
3.范圍
本文件適用于客戶提出生產件批準要求的產品。在下述情況的第一批生產件發運前應進行生產件批準。
3•1首次交貨的產品。
3•2因針對異常情況采取對策而更改設計的產品。
3•3因客戶改變技術要求而更改設計的產品。
3•4為改進而更改設計的產品。
3•5用新的或改造后的設備、工模夾具進行生產的產品。
3•6現有設備、工模夾具進行后的的產品。
3•7制造工序或制造方法改變后生產的產品。
3•8制造車間或制造場所轉移后生產的產品。
3•9材料零件的交貨企業或產品加工企業變更。
3•10重新啟用停用12個月以上的設備進行生產的產品。
3•11由于品質問題而中止交貨的產品重新投產。
4.職責
4•1技術部負責編制零件提交保證書、產品測量與試驗、過程能力調查、樣品保管等工作。
4•2技術部負責確認技術條件、制訂工藝流程圖、編制過程FMEA和控制計劃等。
4•3生產部負責批量產品的生產。
5.工作程序
5•1生產件批準所需的條件。
接受OS9000認證,符合第3項適用范圍的產品,需提供下列文件資料。
5•1•1編制“零件提交的保證書”。
5•1•1•1 技術部確認所需資料,包括測量結果與試驗結果,填在零件提交保證書中,然后交技術部經理。
5•1•1•2技術部經理確認測量結果和試驗結果,資料齊全,符合生產件批準的要求,在保證書上簽字。
5•1•2客戶指定有外觀項目時,編寫“外觀件批準報告”。
5•1•3技術部確認客戶技術文件的內容與合同內的技術條件、尺寸圖、外觀要求等內容一致。
5•1•4在客戶對技術要求內容進行更改情況下,技術部門要確認客戶提出的文件或經更改的技術要求。
5•1•5生產部準備產品的2個樣品,而且把用于尺寸測量(保留/提交要求表第6項尺寸結果)中的1件樣品作為“標準樣品”保管起來。
5•1•6生產部檢驗組按照客戶技術文件中的尺寸圖或由本公司提出經客戶認可的尺寸圖中注明的尺寸測量產品。測量的件數應符合客戶的規定。
5•1•6•1經尺寸測量的產品,取其中的一件作為“4.1.5”中所述的“標準樣品”保管起來,保管期限與“零件提交保證書”一致。
5•1•6•2對于提交產品,供方確認發運零件的重量,重量應在保證書上說明,用Kg表示并準確到小數點后四位。重量不包括運輸時,包裝箱、托盤等輔助材料(包裝材料)。為了確定質量,隨機選擇10個零件稱重,然后計算平均重量。
5•1•7為了便于檢查試驗,準備好檢查用具。(檢測儀器、標準件)。
5•1•8計量室根據客戶技術文件的規定,進行材質試驗,其中包括金相、硬度、化學元素等。試驗數量應符合客戶的規定。對于“3.范圍”中各種生產件批準,當需要減少試驗項目、更改試驗數量時,應向客戶的零件批準部門提出申請,并得到許可。
5•1•9技術部編制工藝流程圖。
5•1•10技術部編制過程模式及后果分析(過程FMEA)。
5•1•11技術部制訂所有零件和過程有關的重要或主要特性的控制計劃。
5•1•12實施過程能力調查,進行評價,根據評價結果進行下列處理:
5•1•12•1生產部按照客戶技術文件中有關性能、尺寸檢查項目規定,進行過程能力調查。用于測量的產品依次排列,至少20組,每組5件,測量后繪-R管理圖,算出過程能力。根據管理圖對過程的穩定性進行分析。
5•1•12•2根據過程能力的調查結果,作出與之相應的處理:當PpK(Pp)>1.67,符合客戶所要求的條件。經客戶批準后,由技術部用書面形式通知生產制造部開始生產。當1.33≤PpK(Pp)≤1.67時,與客戶所要求的條件不符。制造部要特別小心,同時通過改進,將CpK(長期過程能力指數)提高到1.33以上,并向技術部通報。技術部確認改進狀況,報客戶認定后,再以書面形式通知生產制造部開始生產。當PpK(Pp)≤1.33時,低于客戶要求的水準。必須進行過程改進并形成糾正措施計劃文件。增加檢驗或試驗,有時,采取全數檢查的方法,再由客戶認定。經認定后,再用書面形式通知生產部門開始生產。
5•1•13檢測中心編寫測量系統變差分析報告。
5•1•14當客戶技術文件(包括附圖)中存在著需要經客戶的設計部門批準的事項時,技術部要在提出“零件提交保證書”前,預先獲得認定。
5•2申請等級
在保管生產件批準所需的文件時,應符合客戶指定的下列等級。
當客戶未指定申請等級時,按等級3級執行。
保留/提交要求表
要 求 申 請 等 級
等級1 等級2 等級3 等級4 等級5
1.保證書 S S S S R
2.外觀件批準報告 S S S S R
3.樣品 R S S R R
標準樣品 R R R R R
4.設計圖技術要求 R S S S R
R S* S* S* R
5.更改文件(如果有) R S S S R
6.尺寸結果 R S S S R
7.檢查用具 R R** R** R R
8.試驗結果 R S S S R
9.過程流程圖 R R S S R
10.過程FMEA R R S S R
設計FMEA R# R# S# S# R#
11.控制計劃 R R S S R
12.過程能力研究 R R S S R
13.測量系統研究 R R S S R
14.設計工程批準 R R S S R
S-提交給指定的客戶零件批準部門。在制造廠只存復印件。
R-在制造廠保留,客戶代表有要求時易于取得。
*-除非客戶放棄。
**-根據客戶要求提交。
#-適用于供方有設計職責的情況。
提交等級分別是:
等級1-只向客戶提交保證書(對指定外觀項目,還應提交一份外觀件批準報告);
等級2-向客戶提交保證書和零件樣品及有限的支持數據;
等級3-向客戶提交保證書和零件樣品及完整的支持數據;
等級4-向客戶提交保證書和完整的支持數據(不含零件樣品);
等級5-在供方制造廠評審完整的支持數據和零件樣品。
每一個等級的確切要求詳見保留/提交要求表。
由5•1項完成的文件、數據資料等原件,由編制部門作為質量記錄登記、保管。
5•3產品提交
產品在未接到客戶批準前,決不按批量發運其產品。
5•3•1生產件批準指產品滿足客戶所有的規范和要求,可按合同安排批量發運。
5•3•2臨時批準指允許按限定時間或產品數量運送生產需要的產品,當產品不能獲得批準時,技術部在明確了影響生產件批準的不合格的根本原因,提出糾正措施后,申請臨時批準。臨時批準出廠的產品,按客戶的規定辦理手續。
6.相關文件
6•1 QS/TSB 20**1-20** 產品質量先期策劃控制程序
6•2 QS/TSB 20**2-20** 過程FMEA控制程序
6•3 QS/TSB 220**-20** 統計技術選擇與應用程序
7.相關表格
見清單。
篇2:TS16949程序文件:PPAP控制程序
TS16949程序文件:PPAP控制程序
1.目的
本程序明確規定了各生產件批準的各種必要的手續、分管部門及適用范圍,以達到產品認定申請的規范化。在了解客戶工程設計和規范所有要求的前提下,挖掘潛力,以在實際生產過程中按規定的生產節拍來生產滿足客戶要求的產品。
2.定義
生產件是指在生產現場使用生產工裝、量具、過程、材料、操作者、環境和過程參數(如:進給量/速度/循環時間/壓力/溫度/濕度)制造的零件。生產件批準的零件取自有效的生產過程。該過程以1小時~8小時的生產,規定的產量至少為300件,除非客戶另有書面通知。
3.范圍
本文件適用于客戶提出生產件批準要求的產品。在下述情況的第一批生產件發運前應進行生產件批準。
3•1首次交貨的產品。
3•2因針對異常情況采取對策而更改設計的產品。
3•3因客戶改變技術要求而更改設計的產品。
3•4為改進而更改設計的產品。
3•5用新的或改造后的設備、工模夾具進行生產的產品。
3•6現有設備、工模夾具進行后的的產品。
3•7制造工序或制造方法改變后生產的產品。
3•8制造車間或制造場所轉移后生產的產品。
3•9材料零件的交貨企業或產品加工企業變更。
3•10重新啟用停用12個月以上的設備進行生產的產品。
3•11由于品質問題而中止交貨的產品重新投產。
4.職責
4•1技術部負責編制零件提交保證書、產品測量與試驗、過程能力調查、樣品保管等工作。
4•2技術部負責確認技術條件、制訂工藝流程圖、編制過程FMEA和控制計劃等。
4•3生產部負責批量產品的生產。
5.工作程序
5•1生產件批準所需的條件。
接受OS9000認證,符合第3項適用范圍的產品,需提供下列文件資料。
5•1•1編制“零件提交的保證書”。
5•1•1•1 技術部確認所需資料,包括測量結果與試驗結果,填在零件提交保證書中,然后交技術部經理。
5•1•1•2技術部經理確認測量結果和試驗結果,資料齊全,符合生產件批準的要求,在保證書上簽字。
5•1•2客戶指定有外觀項目時,編寫“外觀件批準報告”。
5•1•3技術部確認客戶技術文件的內容與合同內的技術條件、尺寸圖、外觀要求等內容一致。
5•1•4在客戶對技術要求內容進行更改情況下,技術部門要確認客戶提出的文件或經更改的技術要求。
5•1•5生產部準備產品的2個樣品,而且把用于尺寸測量(保留/提交要求表第6項尺寸結果)中的1件樣品作為“標準樣品”保管起來。
5•1•6生產部檢驗組按照客戶技術文件中的尺寸圖或由本公司提出經客戶認可的尺寸圖中注明的尺寸測量產品。測量的件數應符合客戶的規定。
5•1•6•1經尺寸測量的產品,取其中的一件作為“4.1.5”中所述的“標準樣品”保管起來,保管期限與“零件提交保證書”一致。
5•1•6•2對于提交產品,供方確認發運零件的重量,重量應在保證書上說明,用Kg表示并準確到小數點后四位。重量不包括運輸時,包裝箱、托盤等輔助材料(包裝材料)。為了確定質量,隨機選擇10個零件稱重,然后計算平均重量。
5•1•7為了便于檢查試驗,準備好檢查用具。(檢測儀器、標準件)。
5•1•8計量室根據客戶技術文件的規定,進行材質試驗,其中包括金相、硬度、化學元素等。試驗數量應符合客戶的規定。對于“3.范圍”中各種生產件批準,當需要減少試驗項目、更改試驗數量時,應向客戶的零件批準部門提出申請,并得到許可。
5•1•9技術部編制工藝流程圖。
5•1•10技術部編制過程模式及后果分析(過程FMEA)。
5•1•11技術部制訂所有零件和過程有關的重要或主要特性的控制計劃。
5•1•12實施過程能力調查,進行評價,根據評價結果進行下列處理:
5•1•12•1生產部按照客戶技術文件中有關性能、尺寸檢查項目規定,進行過程能力調查。用于測量的產品依次排列,至少20組,每組5件,測量后繪-R管理圖,算出過程能力。根據管理圖對過程的穩定性進行分析。
5•1•12•2根據過程能力的調查結果,作出與之相應的處理:當PpK(Pp)>1.67,符合客戶所要求的條件。經客戶批準后,由技術部用書面形式通知生產制造部開始生產。當1.33≤PpK(Pp)≤1.67時,與客戶所要求的條件不符。制造部要特別小心,同時通過改進,將CpK(長期過程能力指數)提高到1.33以上,并向技術部通報。技術部確認改進狀況,報客戶認定后,再以書面形式通知生產制造部開始生產。當PpK(Pp)≤1.33時,低于客戶要求的水準。必須進行過程改進并形成糾正措施計劃文件。增加檢驗或試驗,有時,采取全數檢查的方法,再由客戶認定。經認定后,再用書面形式通知生產部門開始生產。
5•1•13檢測中心編寫測量系統變差分析報告。
5•1•14當客戶技術文件(包括附圖)中存在著需要經客戶的設計部門批準的事項時,技術部要在提出“零件提交保證書”前,預先獲得認定。
5•2申請等級
在保管生產件批準所需的文件時,應符合客戶指定的下列等級。
當客戶未指定申請等級時,按等級3級執行。
保留/提交要求表
要 求 申 請 等 級
等級1 等級2 等級3 等級4 等級5
1.保證書 S S S S R
2.外觀件批準報告 S S S S R
3.樣品 R S S R R
標準樣品 R R R R R
4.設計圖技術要求 R S S S R
R S* S* S* R
5.更改文件(如果有) R S S S R
6.尺寸結果 R S S S R
7.檢查用具 R R** R** R R
8.試驗結果 R S S S R
9.過程流程圖 R R S S R
10.過程FMEA R R S S R
設計FMEA R# R# S# S# R#
11.控制計劃 R R S S R
12.過程能力研究 R R S S R
13.測量系統研究 R R S S R
14.設計工程批準 R R S S R
S-提交給指定的客戶零件批準部門。在制造廠只存復印件。
R-在制造廠保留,客戶代表有要求時易于取得。
*-除非客戶放棄。
**-根據客戶要求提交。
#-適用于供方有設計職責的情況。
提交等級分別是:
等級1-只向客戶提交保證書(對指定外觀項目,還應提交一份外觀件批準報告);
等級2-向客戶提交保證書和零件樣品及有限的支持數據;
等級3-向客戶提交保證書和零件樣品及完整的支持數據;
等級4-向客戶提交保證書和完整的支持數據(不含零件樣品);
等級5-在供方制造廠評審完整的支持數據和零件樣品。
每一個等級的確切要求詳見保留/提交要求表。
由5•1項完成的文件、數據資料等原件,由編制部門作為質量記錄登記、保管。
5•3產品提交
產品在未接到客戶批準前,決不按批量發運其產品。
5•3•1生產件批準指產品滿足客戶所有的規范和要求,可按合同安排批量發運。
5•3•2臨時批準指允許按限定時間或產品數量運送生產需要的產品,當產品不能獲得批準時,技術部在明確了影響生產件批準的不合格的根本原因,提出糾正措施后,申請臨時批準。臨時批準出廠的產品,按客戶的規定辦理手續。
6.相關文件
6•1 QS/TSB 20**1-20** 產品質量先期策劃控制程序
6•2 QS/TSB 20**2-20** 過程FMEA控制程序
6•3 QS/TSB 220**-20** 統計技術選擇與應用程序
7.相關表格
見清單。
篇3:物業企業計費控制工作
物業企業計費控制工作
物業管理企業的收入有別于一般企業,業主即收費對象、收費項目和物業管理企業的收費主體(指各個管理區域)眾多并且分散,如果監督控制不到位,勢必造成企業的資金流失,給企業的經濟效益造成重大損失,因此物業管理企業要牢牢抓住計費和控制這個影響企業收益的根本問題。建立計費中心,計費中心直屬于總經理或委托財務部進行管理,在計費和控制方面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一)物業管理企業的財務部門會同企業管理部門(或其他部門)和各個管理區域(也稱管理處,下同)、專業部門對所屬管轄范圍的固定收費項目進行一次清理,清理內容包括物業管理收費面積、收費單價,租賃經營面積、單價、維修等各個計費項目,列表造冊,經相關部門審查核對及單位負責人簽字后報計費中心存入電腦,作為各管理區域的計費和委托銀行收款的依據。
(二)新入住或業主變更的,應到管理區域辦理開戶和委托銀行收款手續,管理區域應及時建立分戶卡片進行管理,并及時上報計費中心進行計費。
(三),對減少收費面積、降低單價和減免費用的,必須由業主書面提出申請(或由管理區域提出),說明情況,由事務助理、管理區域負責人簽字,經分管副總審核報總經理批準后計費中心才能更改電腦計費數據。
(四)供水、電、氣則由專業管理部門每月按時抄表和對維護維修及其他費用的統計,經本部門負責人和管理區域負責人(專業部門的費用由管理區域負責代收)簽字后送計費中心計費。
(五)計費單的錄入與發放規定
1、每月月底前各管理區域、專業部門按照規定把各項收費資料報到計費中心。
2、計費中心于每月N日前將水、電、氣校對單用電腦傳由各單位指定的專人進行校對,并在每月N日前傳回計費中心。
3、計費中心在每月N日前完成修改工作。N日將核對后的收費數據傳給管理區域,管理區域根據業主情況(根據工業區業主及住宅區業主的需要情況而定)打出繳費通知單,并由業主在簽收單上簽字,確認收到繳費單的日期,以便托收或交款時確定交費時限和逾期交費的時間天數。
4、繳費單發出后,如再發現有錯抄表、錯打單等情況,需沖單、改單更正的,一律由責任人寫清情況報單位領導及主管副總簽字后,方可改單。
5、每月N日委托銀行扣款后,計費中心打印出已收費清單和將托收信息通過電腦發送給管理區域及專業部門。
6、管理區域的收費員收到業主的零散繳費后,先到計費室將已收項目輸入電腦,方可與財務部辦理交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