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用信息技術優化語文課堂教學
昌邑市都昌街辦雙臺小學宋麗華
小學生的思維正處于由具體形象思維為主向邏輯思維為主的過渡階段,在這個時期,他們主要是借助事物的具體形象和表象進行思維。要想提高語文課堂教學效率,必須把復雜而抽象的知識以具體形象的方式展現在學生面前,也就是必須在抽象和形象之間架起一座橋梁,而信息技術正是這樣一座橋梁。因此,在語文課堂教學中以引導學生感知為基礎,合理的運用信息技術在語文課堂教學中的作用,不但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還可以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提高學生的素質,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一、運用信息技術誘導學習興趣
巧設導語,預伏誘因,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和學習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利用計算機對文字、圖像、聲音、動畫等信息進行處理,形成聲、像、圖、文并茂的多媒體教學系統,使學生利用視、聽、觸覺等多種感官進行學習,有利于學生對語文教學內容的理解和掌握,使復雜抽象的認知活動變得簡單而直觀,從而彌補傳統教學方式的不足,能最大程度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根據學生的心理特征和教學內容的特點編制一些生動有趣的課件,借助信息技術創設情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強烈的求知欲望,使學生主動積極的參與學習。例如,在教學《草原》這課的“灑脫”、“疾馳”時,我制作了一個動畫課件,一輛汽車,在寬敞的馬路上行駛,開始汽車伴隨著動聽的音樂隨意移動,接下來隨著音樂旋律的激烈變化,汽車越跑越快。隨著畫面的進展,學生的學習興趣一下子被激發了起來,個個瞪大了眼睛,聚精會神的觀看,并不時的隨著畫面的起伏跌宕發出“吔—吔—”的贊嘆聲。于是,我便對學生說,前者表示汽車“灑脫”,后者表示汽車“疾馳”??戳水嬅妫犃死蠋煹闹v解,學生理解到“灑脫”就是自由,不受拘束;而“疾馳”就是飛快地奔跑。學生從形象上領略了著兩個詞的含義。
《黃河象》一文中有這樣一句話:“往日的草原升成了高原,一座座山嶺聳出地面”。我利用課件,把這兩句話的意思通過畫面展現出來,并把“升”字換成“變”字,把“聳”字換成“鉆”字,反復的閃動畫面、變換文字,要學生通過看畫面體會哪個詞用得好。通過比較,同學們都說每組前一個詞用得好。因為前者生動地展現了地殼運動中草原、平地變成高原、山地的漫長的過程。
二、運用信息技術增強認知指導
認知指導是運用信息技術進行教學的主要手段。本來散在的、游離的信息因素,在信息技術手段作用下,有效的實現了以情景促進認知,認知深化情景的激勵狀態。
1、利用信息技術動態演示,提高學生的認知技能,呈現認知過程,啟發發散思維。運用信息技術課件動態演示,可以把文章的情景、意境直觀、生動、便捷的展示在學生的面前,幫助學生更進一步理解課文內容。如
在教學
《革命烈士詩二首》時,為了表達了革命者威武不屈的浩然正氣和視死如歸的革命精神,我利用反饋性電教模式指導朗讀。首先放錄音,讓學生閉上眼睛認真聽,聽后要學生回憶,那哪些地方讀得高昂,哪些地方低沉,哪些地方讀得重,哪些地方讀得輕。學生充分發表意見后,教師再逐節放錄音,讓學生明確怎樣讀才能表達革命先烈的那種思想境界。如“為人進出的門緊鎖著,為狗爬出的洞敞開著”這兩句詩,同學們聽出了“人”和“狗”、“緊鎖”和“敞開”都讀得比較重。我告訴同學們,這是對比重讀。通過“錄音帶→學生→教師”的反饋性電教模式的訓練,同學們初步掌握了讀的技巧,以及通過讀中的節奏、停頓與輕重緩急,加深了對課文的理解,提高了學生朗讀水平。
2、利用信息技術激活學生的創造思維。創造思維是創造能力的核心,培養學生的創造思維是培養其創造能力的中心環節。創造思維更多的表現為直覺思維和發散思維。“問題是教學的心臟”有了問題學生的思維就有了方向,也就有了思維的動力,在教學中要充分發揮各種教學手段的優勢,不斷的創設問題情景,激活學生的發散思維和直覺思維,促進其創造能力的發揮。
三、運用信息技術突破閱讀難點。
在傳統教學中,由于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教學內容色覺涉及的一些事物和現象,學生無法看到,問題無法得到滿意的解決,成為教學中的難點?,F在教學中的這些難點借助于多媒體、錄音、音響等電教手段全面直觀化、具體化、簡單化了。大量的感性材料,使孩子們有身臨其境之感,學生較好地讀懂了課文,重點、難點迎韌而解。
1、像、圖結合?!队浗鹑A的雙龍洞》一課中外洞和內洞的特點的確少見,特別是空隙究竟多矮多窄多低,課文中雖有文字交代,到底模糊不清。以前,每講到這一課,我總少不了要說:“將來有機會到雙龍洞一游,你們親自去看看就知道了。”而現在,這一愿望在教學里實現了。去年暑假,我班一名學生隨父母游雙龍洞,他爸爸還帶有錄象機。我特地向家長借來錄象帶在課堂上放映。我邊放邊讓那個學生講解,讓學生親眼看到人們怎樣進入空隙,又怎樣出來,外洞和內洞的特點一目了然。為了使學生對泉水的來路了解得更清楚,對作者的寫作順序更明白,我又自制了動畫,打出之后,學生說,他們將來去羅甸,順著小溪走,不用向導也能參觀雙龍洞了。這種像、圖結合的手段,拓寬了學生的視眼,真正體味到了“百聞不如一見”的真諦。
2、形、聲結合。我讓學生人人都設計“十里長街送總理”的圖片,然后在小組內交流設計意圖,最后由大家評選優秀設計圖片在班內放映。另一方面,我又組織學生回家后自己錄音,帶到課堂上讓大家聽、大家評。通過放映圖片的“形”和錄音帶的“聲”的結合,使學生對課文的理解上升到一個新的高度,讓學生一遍又一遍地沉浸在莊嚴肅穆緬懷周總理的感情氛圍中。
3、動、靜結合突破教學的重點和難點。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文章的含義、作者的意圖、對課文的深刻理解既是教學的重點又是難點,這些知識具有一定的抽象性,給學生的理解帶來困難。在教學中,利用信息技術進行輔助教學,變靜為動,把高度抽象的知識直觀的演示出來,能有效的解決語文教學中的重點和難點,幫助學生理解和體會的課文的真正寓意。在教《飛奪瀘定橋》時,為了突出展現戰士不畏艱險、英勇斗爭的精神,應該讓學生看看瀘定橋究竟險到什么程度?首先,我放靜立投影,讓學生在腦海里樹立瀘定橋的總體印象。然后看動畫。讓學生看到了紅軍戰士在只剩下鐵鏈的險上加險的橋上邊鋪木板邊沖鋒的動人場面。動、靜結合的電教手段,使學生仿佛也置身于炮火紛飛的戰場上,一股對紅軍戰士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利用信息技術,在激趣入境、激情入境的過程中,形象化、具體化、感性化的層次信息逐步被深化為抽象化、概念化、理性化的濃縮信息,資源轉化為能量,量變帶來了質變,使學生的認知行為水平逐步接近及至達到認知的目標。
可見,在語文課堂教學中,運用計算機進行輔助教學,是激發學生內心體驗,培養學生閱讀能力的重要突途徑。它不僅可以彌補傳統手段之短,發揮電教媒體之長,教學中可以做到導而能讀,引而能思,啟而能發,訓練更見成效,教學效果因此得到優化。還能完成“由博返約”的提升,既能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活躍課堂教學氣氛,又能充分挖掘學生的多種思維能力,拓寬學生的思路,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
篇2:中學優化課堂教學方案
20**年南城中學優化課堂教學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大和*xxx關于教育的重要講話為指導,貫徹落實市、區教育局“關于深入推進課程改革實驗工作的意見”精神,增強發展意識,加強教學研究,發揚全校教師團隊合作探究的精神,群策群力,不斷推進新課程改革,深化學校特色建設,構建生態課堂,努力提高學校教學質量。
二、明確常規管理目標,全程關注常規教學各環節。
1、強化《教學管理常規細則》、《新課程模塊教學常規》、《堂教學評價標準》、《教學反思制度》、《學習方法指導工作細則》的規范要求,加強制度管理和常規管理,以規范約束做紀律保障。
2、行政及教研組長、備課組長深入課堂,重點了解常態教學情況,幫助教師提高常態教學的質量。
3、各教研組根據學校教學常規進一步完善學科教學常規,形成制度,形成機制。
4、學校全面推行年級組雙周查(課堂教學、作業量、個別輔導及面批面改),教研組單周查(課堂教學、教案、聽課、作業批改)、備課組每周自查(課堂教學、教學進度、集體備課)的常規工作評估方式,保證教學過程管理的實效性。
三、以課堂教學為重點,在“踐行”上做文章,積極構建高效生態課堂
1、以集體備課活動為主的校本研修活動,為“踐行有效教學”打下基礎。進一步完善備課組集體備課制度,堅持“全員參與,真實有效,真誠交流,智慧共享”的理念,按照“定時、定地點、定參與領導、定主持人、定發言人、定內容、定目標”的原則,同年級同學科教師互相探討、互相交流,別關注目標的準確定位,特別是知識點的深入分析,教學流程重點關注重難點的處理、關鍵點的把握、主要問題的陳列、教學情境的創設、練習題的拓展、作業的選擇、其他資料的補充。以期達到資料共享,全面提高教師集體備課活動的實效性和課堂授課質量的目的。
2、以備課組為開展以解決學科專題性問題為主的“同課異構”課堂教研活動,構建高效生態課堂。
本著“從小處著手,解決實際問題”的工作思路,各備課組通過討論確立學科備課組專題性課題,在備課組內開展 “同課異構”課堂教研活動。每個備課組確定一堂共同課,彼此切磋,和而不同,白花齊放,共同提高。以課例呈現為主要形式組織老師進行課堂觀察,所有參與研究課的學生均會接受后測。通過“磨課”,共同評課,剖析課堂中出現的現象和問題,進行課堂有效性教學的實踐與探討。通過對課堂教學的研究對比、分析、反思促進教師有效地教,學生有效地學。、教師有效地教、教師有效地教
四、以階段性的教學質量檢測評析為保障,正確審視有效教學
模塊考試、學段考試提前一個月下發檢測活動要求,周密組織每次檢測活動,考后進行個人自我剖析(填寫上交《教學工作手冊》或《名師工作手冊》中的《考試成績統計與分析表》),備課組剖析(召開由教研組長參加的學科考試質量分析會,上交試卷分析),年級組剖析(召開質量分析會),行政領導、教研組長、備課組長與個別老師的面對面剖析。開展小目標、快節奏、面對面的時效性的教學質量情況評析。
?。ㄒ唬┮詫W習方法指導學習小組建設為立足點。采用行之有效的方法策略,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
課堂要合理安排講解、探究的時間在合作學習中有明確的責任分工,同伴之間有良好的溝通。要教給學生如何進行小組有效學習,給予小組明確具體的學習任務,選擇適宜進行小組學習的教學內容。
?。ǘ┮越虒W反思促進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提升。
1、開展案例撰寫活動,每位教師要圍繞各組的專題撰寫一篇案例,進行優秀案例評選與交流。通過教學案例研究把關于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先進教學理念落實到具體的課堂教學行為之中,提高教師的實踐反思能力、促使教師的專業成長,同時也促進教師互相交流、切磋提高,從而不斷優化教學過程 。
2、開展優秀“教學反思”“教學札記”評選活動。以反思將課堂教學有效性主題研究的原始的經驗置于被審視、被修正、被強化等思維加工中,去粗取精,去偽存真,使經驗不斷得到提煉和升華,以教學反思促進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提升。從而生成強大的理性力量,使之成為促進教師專業成長的有力杠桿。
?。ㄈ└鶕炭剖也渴?,深入扎實地開展“讀書活動”,以此為契機,推動 “打造優質高效課堂”活動的開展。
(四)在教研組學科網站開辟“打造優質高效課堂行動”專欄,以學科資源整合、校本教研、教學反思等豐富多彩的形式。
(五)相關學科的教研組可以建立互助伙伴關系,定立互助活動計劃?;ネㄓ袩o,共同提高。
?。┌l揮考核的激勵作用,把教師的在行動計劃中的研究與實踐成果納入年級組、教研組工作目標、質量目標考核,并作為教師評優、評先的重要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