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請人思想品德鑒定表
編號:1
申請人姓名:***
性別:*
工作單位:********
常住地址:****
郵編:**
電話:**
身份證號碼:*******
申請資格種類及學科:小學教師資格數學
工作、政治
思想表現
工作認真,積極,思想政治覺悟高,表現優秀
5熱心社會公益事業情況
熱心社會公益事業,積極參與各項公益事業
6遵守社會公德情況
嚴格遵守社會公德,師德形象良好
7有無行政處分記錄
無
8有無犯罪記錄
無
9其他需要說明的情況
10鑒定單位
(全稱)
見公章
11鑒定單位地址
地址
電話**
郵編**
(單位)填寫人(簽名):
填寫日期:*年*月*日
(加蓋單位組織人事部門公章)
本表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監制
說明:1、表中第1-3欄由申請人填寫;第4-11欄由申請人所在工作單位或者所在鄉鎮(街道)填寫(其中第8欄也可以由公安派出所或警署填寫)。
2、“編號”由教師資格認定機關填寫。
3、填寫字跡應該端正、規范
4、本表必須據實填寫。
篇2:參加市品德教研活動心得體會
參加市品德教研活動心得體會
10月20日上午,我們一行13人在品德教研員彭老師的帶領下又一次來到建德新安江第一小學參加杭州市品德教研活動。在兩天的學習中,我聆聽了八節品德課。這八堂沒有華麗的外表,給我的感覺都是非常樸素、非常扎實。盡管因為地域問題,課與課之間存在著一定的差距,但細細回味每一堂課,總能找到一些值得我學習的地方。
品德與社會的教學是一門綜合性很強的學科,在本次展示活動中,居然有兩個老師不謀而合上了《各種各樣的傳媒》這一課。就在去年,自己也上過這一堂教研課,因此對這兩堂課特別有感觸。我在備課過程中也在琢磨著這個內容教學的著力點和教學目標的歸宿點。我想,“傳媒”是學生生活中的一項內容,符合了課程大生活德育的概念,因此教學第一課時的支撐點也就在于感受傳媒無處不在,作用之大。因此,在教學設計的過程中,應該努力著眼于學生的生活內容,讓他們知道傳媒就在我們生活的時時處處,傳媒在不斷提供著生活的幫助,傳媒也在改變著我們的生活方式。建德的凌老師的教學從兒子一天的學習生活開始,讓學生體驗到傳媒無處不在,傳媒的功能很大,傳媒的種類很多;其次通過每個學生對家庭成員使用傳媒的調查,發現生活中傳媒的廣泛存在以及服務于人類生活的巨大功能,不失時機的補充材料,深化感受和認識;再次,探尋科學使用傳媒的方法,激發學生的生活情感;最后以部分真實的生活錄像,使學生產生認同感,提出了適時、適度、適量的看電視原則。,但也有一點小小的遺憾,一堂課安排的滿滿的,目標的把握存在一定偏頗,導致課時內容劃分存在失衡現象。本堂課的教學目標是認識傳媒,感受傳媒的多樣性,感受傳媒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因此本堂課上更應該抓其中的一種傳媒深入交流,讓孩子真正切切感受傳媒的作用的確很大。這樣把學生的生活與教學的概念對接起來,讓他們就在生活的探討中發現知識現象的存在,從而達到教學預期的效果。
一直認為做人的思想工作是最難的一樣活。因此在我看來,承擔著這一使命的品德課是一門很難上的課。更何況,現代社會是越來越復雜了,這種復雜也或多或少地影響著校園中的孩子。現在的學生思想也是越來越復雜。甚至可以說,這一代是思想退化的一代,自私狹隘、以自我為中心、勾心斗角等等,大人社會中所有的陰暗面,在孩子的世界中也逐漸投射出來。在這樣一個大背景上,要上好品德課,將一個或許人人都早已明了的道理講透,說到學生的心坎里,真正使他們受到觸動,并進而影響他們的行為,產生積極的效果,的確是難上加難。桐廬鳳川小學的陳老師執教《謝謝你們,我的父母》就很好地處理了這一點。教學活動的內容既要依據教材,又要不拘泥于教材,要從兒童的實際生活中捕捉有教育意義的內容。父母對兒女無微不至的關愛通常是通過一些平常小事體現出來的,這些小事對學生來說是司空見慣,甚至認為這些都是父母該做的,并沒什么大不了。凌老師對教材中的小調查“請找出家中最常用的家務工具,看看一周中爸爸、媽媽和我各用了幾次”進行了大膽改變,將學生的注意力從次數轉移到具體的關愛內容上來,使學生從細微中見真情,感受到父母無私的愛。同時www.dewk.cn,教師循序漸進,巧妙引導,把學生帶入了對家庭生活的回憶之中。
加上背景音樂的巧妙渲染,教室里彌漫著濃濃的親情氛圍,富有感染力,從而使學生產生了強烈的表達欲望。在一個個感人的故事中,師生共同解讀著什么是父母的愛;在真切的情感體驗之后,學生對父母的感謝也必定發自肺腑。然后學生看了有趣的動畫片之后出示兩份賬單,讓學生通過父母對我們和我們對父母、以及兩份賬單的對比,了解家庭中付出最多心血的便是我們的父母。是他們用勤勞的雙手、強烈的責任感帶給這個家溫暖和幸福。現在的獨生子女從小養尊處優,以自我為中心的居多,很少會體會到父母的辛勞,這樣的設計讓學生深深懂得自己作為家庭的一員,也要為家庭承擔一定的義務和責任,和父母一起,共同創造幸福溫暖的家庭生活。教師非常藝術地撥動孩子們的“情”弦,以情感人、以情促思、以情導行。伴隨著音樂《感恩的心》,師生有感情朗誦《一封信》,再加上老師充滿激情的總結,把師生感情推向高潮。學生的道德行為只有回到真實的生活中才能得到強化和鞏固,在本環節教師能很好地把握契機,在學生情感得到充分激發的同時,通過設計孝心方案,引導學生把已有的情感再次獲得深化體驗,把對父母的感謝之情引向具體行動上,同時為第二課時的教學作了很好的鋪墊。
品德課是一門活動性極強的課,這種性質,決定了它是不受時間、地點、形式、內容所約束的,提高教學質量的方法也應該百花齊放。教師也應該在活動中培養學生良好的道德品質,樂于探究的科學態度,熱愛生活的價值觀,這才是品德與生活課的真正目的。我們應該從兒童的實際生活中捕捉有意義的內容,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地選擇各種不同的教學活動類型,不斷提高品德教育的針對性、時效性、生動性。也只有這樣,才能切實提高小學思想品德課教育的實效性,才能提高整個教育的質量,為學生的品德形成奠定基礎。
篇3:參加省級品德教研活動心得體會
參加省級品德教研活動心得體會
要為自己一學期參加的教研活動進行盤點了,翻閱著聽過的每一堂課,發現只要細細去體會,其實每堂課都能給自己留下一點東西。當然參加的那么多教研活動中,我感受最深的還是11月份參加的的省級品德活動了。11月10——12日,借參加浙江省20**年小學品德課堂教學評比觀摩活動之機,我與富陽的8位老師走進臨海,在臺州府城的古樸和浪漫中,一起追尋品德課堂教學的真諦!兩天半的時間里,我們一共聆聽了各個市選拔出來的11個一等獎的精品課。
諸暨市實驗小學教育集團城東小學z老師、景寧縣第二實驗小學z老師和杭州市勝利小學z老師同課異構《失敗怕什么》,三節課風格迥異,教法多樣,為學生呈現了多彩的品德課堂;寧波市鎮海應行久外語實驗學校z老師和衢州市實驗學校z老師分別執教了《紅綠燈》一課,把學生帶進了“交通知識的大講堂”,使學生懂得自覺遵守交通法規的重要性。溫嶺市橫湖小學E老師上了《向“白色惡魔”說不》一課,素材呈現生動感人,讓人震撼。金華市金東區孝順鎮中心小學z老師執教《誠實是金》一課,通過調查統計、層層分析等一系列活動讓學生知道了誠實是美德,要做誠實之人的道理。溫州市瓦市小學z老師執教了《擦亮眼睛》一課,體現了“讓學生體驗學習”的理念。
岱山實驗學校E老師執教的《小心“電老虎”》一課,注重學生生活資源的選擇和整理,運用鮮活的案例、實物的呈現,張貼 “用電安全小貼士”等手段把學生帶入生活情境中。安吉縣孝豐小學教育集團z老師執教《我要攀登》一課,充分調動兒童的生活經驗,以活動為載體,引導學生在活動中體驗感悟。最后臨海小學z老師上了一節展示課,課題是《我來畫棵家庭樹》,通過喚起學生的生活經驗,了解家庭成員中的稱謂,讓學生在輕松快樂的氛圍中體會家庭成員間的親情。而給我留下最深印象的還是海寧宏達學校z老師上的《不和香煙交朋友》。朱老師為大家呈現了一堂風格迥異、堪稱經典的《不和香煙交朋友》。
全課緊扣“我在成長——遠離惡習”的主題詞展開教學:采用了“關注生活360度”的節目形式導入,在“聊天室”節目現場,引導學生說真話、吐真情;隨后,構建“生本課堂”,朱老師通過師生交流、圖片對照、數據對比、錄像解析等活動,加深學生的情感體驗;緊接著,以青少年吸煙的真實案例引路,引導學生學會克服不良心理的誘惑,從自身出發,拒絕香煙的誘惑;最后,朱老師采用同伴互助、師生支招、榜樣引路等辦法,引導學生探討www.dewk.cn“讓家人少抽點煙”的更有效的辦法,架起了從“心動”走向“行動”的橋梁,引領學生過更文明的生活。整堂課,朱老師充分展示了自己“簡約大氣、智慧陽光、激情澎湃”的課堂教學風格,體現了新課改理念,課堂上老師關注學生、關注細節、關注生成,智慧創新,亮點頻頻,深深震撼現場的每一位師生。課后,省教研員鄔冬星老師與大家分享了觀課感受,對12節課作了精彩點評。她提出在教學中要注意:一、樹立課時目標意識,教學目標達成要有效。二、樹立生本意識,教學要聯系學生生活,適合學生發展需求。三、樹立學生主體意識,注重開展自主學習。
對此,她建議:
(一)課時目標定位再小一點。
(二)教學節奏再慢一些。
(三)教師角色再退后一步,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關于“我在成長”主題的教學,教師對于相關概念的理解要準確,內涵的把握要深入。鄔老師的話讓讓我受益匪淺。如何使我們的品德課堂成為學生智慧人生的起點,如何推進我們的課堂教學往深度發展,如何有效促進學生道德認識的提升,值得我們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