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有限公司操作性前提方案
(OPRP)
編制:
審核:
批準:
分發號:
版本/修訂:A/0
20**年**月15日發布
20**年02月**
日實施
修改記錄
序號
章節號
修改內容
更改通知單號
修改日期
修改人
1、目的
結合公司實際情況,將產品加工過程的生產、衛生、質量管理的操作規范在統一的計劃內。把確定的各類食品安全危害消除、控制、降低到可接受水平。
3、范圍
參與產品策劃、采購、加工生產、儲存,出口等過程的所有人員、設備、設施和環境的衛生管理。
3、管理內容
3.1原輔材料衛生的控制
3.2水(冰)安全的控制
3.3人員衛生的控制
3.4交叉污染的預防
3.5有毒化學物的控制
3.6產品接觸面的清潔和消毒
3.7手的清洗消毒設施以及衛生間設施的維護
3.8外來污染物的控制
3.9蟲害預防
3.10殘次品、廢棄物、污水排放管理
3.11金屬異物的防治
3.1原輔材料衛生的控制
1、目的:控制原輔材料的衛生,防止通過原輔料引入危害,影響食品安全。
2、范圍:適用于企業內與食品生產相關的所有人員。
項目
控制危害
負責部門
控制要求
監視
糾偏
記錄
驗證
原料
生物性:動物性疫病
化學性:獸藥殘留
物理性:
針頭
品管科
1、待宰活豬必須來自非疫區,其飼養過程符合NY
5035、NY
5036、NY
5037、NY/T5038的要求。
2、“三證”檢驗:必須同時具有相關檢驗部門出具的檢疫合格證明、車輛消毒證明、非疫區證明。
按家畜家禽防疫條例,由品管部門嚴格把關,確認為健康無病的活豬。
沒有三證、毛豬檢驗不合格原料拒收。
宰前檢疫日報表
品管科長、動檢每日檢查三證
輔料
生物性:微生物
化學性:重金屬殘留
品管科
1、按質量食品安全手冊對供方進行控制。
2、2、每批輔料進廠時,原材料檢驗員對感官、理化、微生物等指標進行檢驗,倉庫保管員對包裝、規格、數量等進行驗證,合格后入庫。
3、當使用新的輔料時由食品安全小組對危害進行分析確認后使用。
使用過程中
質檢員對輔料進行確認。
發現不能滿足要求的輔料進行退貨處理。
入庫單
檢驗單
品管科長審核檢驗報告
包裝材料
生物性:微生物
化學性:重金屬殘留
品管科
1、按質量食品安全手冊對供方進行控制。
2、每批包裝材料進廠時原材料檢驗員對感官、性能、理化指標等進行檢驗,倉庫保管員對包裝、規格、數量等進行驗證,合格后入庫。
使用過程中
質檢員對包裝材料進行確認。
發現不能滿足要求得包裝材料進行退貨處理。
檢驗單
入庫單
品管科長審核檢驗報告
3.2水(冰)安全的控制
3、目的:控制水(冰)的安全,防止通過生產用水引入危害,影響食品安全。
4、范圍:適用于企業內與食品生產有關用水。
項目
控制危害
負責
部門
控制要求
監視
糾偏
記錄
驗證
水質
生物性:微生物
物理性:雜質
化學性:重金屬
品管科
生產用水符合GB5749-20**
1、化驗員每周按水龍頭編號抽查用水衛生(感官、PH、余氯、微生物),一月內抽查完所有出口。
2、品管科每半年向當地職能部門送樣檢一次。
水質衛生不合格立即停產整改,隔離產品進行評價。
1、官方檢測報告
2、水質化驗報告
品管科長審核水質檢驗報告、水質化驗報告。
廢水
生物性:微生物
工程科
1、管道和設施保證完好清潔;
2、生產用水與廢水管道無交叉。
3、車間廢水出口有金屬柵欄等防蟲、防鼠設施。
1、質檢班長每周檢查設施狀況
2、食品安全小組定期確認、驗證。
檢查發現不合格立即維修
1、每周設施檢查記錄表
2、前提方案確認、驗證記錄。
食品安全小組定期確認、驗證。
污水
生物性:微生物
總務科工程科
1、廠區排水道每周清理一次,沉淀池每半年清理一次。
2、保障生產污水處理系統正常運轉
1、每周檢查一次
2、每日抽檢總排放口污水
1、發現沒有清理,立即整改
2、水質超標,停止排放,立即整改
1、每周衛生檢查記錄
2、污水化驗報告。
品管科長審核衛生檢查記錄及污水檢驗報告
3.3人員衛生的控制
1.目的:控制人員衛生,防止通過人員引入危害,影響食品安全。
2.范圍:適用于企業內與食品生產相關的所有人員。
項目
控制
危害
負責
部門
控制要求
監視
糾偏
記錄
驗證
員工健康體檢
生物性:
傳染性疾病
人事科
1、新員工上崗前安排健康證體檢,在未通過體檢之前,不得安排直接接觸產品的工作。并保留員工的健康證明,存檔。
2、老員工按健康證的期限安排體檢。保留健康證明,存檔。
人事科長組織健康檢查予以不定期檢查健康證
沒有健康證的員工立即調離直接接觸產品的崗位
1、健康檔案
2、前提方案驗證記錄
品管科長不定期檢查健康證有效性
日常衛生管理
生物性:微生物
物理性:
頭發等雜質
車間
1、在工作期間,不得佩戴首飾、涂指甲油、化妝、留長指甲等。
2、工作時應穿戴整潔的工作衣,特殊崗位(分割車間)帶口罩,袖口、領口要扣嚴,勿使內衣外露,工作帽要將頭發完全罩住,防止頭發等加雜物落入食品。
3、必須將自己的疾病或傷痛直接告訴車間負責人,因為這樣的疾病可能會造成產品的污染,應調離生產崗位,直到有醫院的書面證明已痊愈。
4、有外傷未痊愈的不能參加直接接觸產品的工作。
5、員工手部應經常保持清潔,并于進入加工場前、上衛生間后或者手部受污染時,須即刻洗手消毒。
6、定期對員工進行衛生培訓,新員工上崗前必須經過衛生培訓
每日品管科對操作者的健康狀況、衛生狀況進行檢查。
1、發現有疾病、外傷的員工應立即停止工作,就醫。直到痊愈后方可恢復工作。
2、發現有化妝、戴首飾的員工應停止工作,回更衣室、消毒間整理完畢后恢復工作,并進行批評教育。
每日衛生檢查記錄
品管科長審核每日衛生檢查記錄
3.4交叉污染的預防
1、目的:防止發生食品與不潔物、食品與包裝材料、人流和物流、高清潔區的食品與低清潔區的食品交叉污染。
2、范圍:適用于企業內與食品生產相關的所有人員、場所、物品。
項目
控制危害
負責
部門
控制要求
監視
糾偏
記錄
驗證
清潔區與非清潔區
生物性:微生物
物理性:雜質
車間
1、清潔作業區有:分割車間、包裝車間,預冷車間
2、一般作業區有飼養車間、屠宰車間和付產車間。
3、不同作業區的工器具不能交叉使用,人員不得隨意流動。
每日進行檢查
發現問題及時糾正
每日衛生檢查記錄
不定期進行驗證
人流、物流
生物性:微生物
物理性:雜質
車間
1、人流——從高清潔區到低清潔區
2、物流——不造成交叉污染,可用時間、空間分隔
3、水流——從高清潔區到低清潔區
4、氣流——入氣控制、正壓排氣
食品小組不定期驗證
驗證不符合開具不合格項進行整改
每日衛生檢查記錄
食品小組不定期驗證
機修過程的控制
生物性:微生物
物理性:
雜質、油污
車間
1、維修人員進車間應更換工作服、洗手消毒后進入。
2、帶入車間的工具、配件應進行記錄,出車間進行核對。
3、維修現場進行徹底清理后方可恢復生產。
維修后車間班長進行確認
發現問題及時
清理
維修記錄
維修后車間主任驗證
器具、設備
生物性:微生物
物理性:雜質
車間
1、食品接觸器具的使用車間專用,原料周轉箱、半成品周轉箱、下腳料周轉箱等要專箱專用。
2、食品接觸器具、設備表面被廢水、污水等污染時或者碰到了地面及其他不衛生物品時,必須立即清洗和消毒。已清洗過的設備和器具應放置離地30厘米以上,避免再受污染。
每日進行檢查
發現問題及時糾正
每日衛生檢查記錄
品管科長審核每日衛生記錄
3.5有毒化學物的控制
1、目的:控制有毒化學物質的正確標志、儲存和使用,防止外來物引入危害,影響食品安全。
2、范圍:適用于企業內與食品生產相關的所有人員、場所。
項目
控制危害
負責部門
控制要求
監視
糾偏
記錄
驗證
車間使用的消毒劑
化學性:不當使用造成產品藥劑殘留
車間
1、消毒劑單獨存放,應放到帶鎖的柜子里。
2、記錄每次配比時稱取的量、水量及配制的濃度等內容。
3、取用時注意防護。
每日質檢員對消毒劑的使用情況進行檢查。
發現不正當的使用方法,應立即停止使用,并進行糾正。
消毒劑領用、配置記錄
每日衛生檢查記錄
生產科長審核消毒劑領用、配置記錄;
化驗員定期對消毒液濃度進行抽檢
實驗室使用的藥品
化學性:不當管理造成產品藥劑殘留、污染
實驗室
1、建立實驗室藥品清單。
2、劇毒藥品單獨存放,應放到帶鎖的柜子里,取用記錄。
3、標準液的配制應保存配制記錄。
負責人定期核對化學品的使用情況。
發現問題進行追查。
實驗化學品臺帳
標準液配制記錄
劇毒藥品使用記錄
品管科長審核相應記錄,定期檢查劇毒物品保管情況
潤滑油
清潔劑
化學性:不當使用造成產品藥劑殘留
車間
1、有可能接觸到食品的設備使用食用級的潤滑油。(如食用油等)
2、潤滑油與清潔劑應放在專用柜里,標識清楚。
品管科定期檢查
發現問題進行糾正。
食品安全小組定期驗證
3.6產品接觸面的清潔和消毒
1、目的:控制與食品接觸面的衛生,防止通過接觸面引入危害,影響食品安全。
2、范圍:適用于企業內與所有與食品直接接觸的表面包括工器具、設備、手套和工作服。
項目
控制危害
負責部門
控制要求
監視
糾偏
記錄
驗證
工器具
生物性:微生物污染
車間
1、屠宰車間刀具用82℃熱水一頭一消毒;分割車間刀具、案板等每隔60分鐘使用流程消毒車(100ppm二氧化氯)進行消毒。
2、每日生產結束后,所有周轉筐、掛鉤、刀具等工器具用二氧化氯消毒液或者用82℃熱水徹底清洗消毒。
質檢員每日生產前中后進行檢查
發現不符合的情況要求重新進行洗消
1、每日衛生檢查記錄
2、消毒液配置、清洗消毒記錄
1、生產科長每日審核消毒記錄
2、化驗員定期對工器具進行微生物檢測
設備
生物性:微生物污染
車間
1、生產前用200ppm二氧化氯消毒液進行消毒后用清水沖洗。
2、生產結束后徹底清理、消毒后方可離開現場。
質檢員每日生產前后進行檢查
發現不符合的情況要求重新進行清洗消毒
1、每日衛生檢查記錄
2、消毒液配置、清洗消毒記錄
1、生產科長每日審核消毒記錄
2、化驗員定期對設備進行微生物檢測
工作環境
生物性:微生物污染
車間
1、每日生產結束后用1-2%燒堿或者200ppm二氧化氯溶液對車間的墻壁、地面進行清理、消毒。
2、定期對天花板、門、窗等進行衛生打掃。
質檢員每日生產前后進行檢查
發現不符合的情況要求重新進行清洗消毒
每日衛生檢查記錄
生產科長每日審核消毒記錄
空氣
生物性:微生物污染
車間
每次生產結束后,車間用臭氧或者紫外線對車間消毒
質檢員每日進行檢查
發現違規及時糾正
紫外線/臭氧消毒記錄
生產科長每日審核消毒記錄
工作服
生物性:微生物污染
車間
1、進車間的員工的工作服應保持潔凈,無污漬、異物。
2、車間員工的工作服集中清洗、消毒(200ppm二氧化氯溶液)、烘干。
員每日進行檢查
發現工作服不符合要求的應要求立即更換
每日衛生檢查記錄;微生物檢驗報告
每周進行微生物驗證
3.7手的清洗消毒設施以及衛生間設施的維護
1、目的:控制員工手的的衛生和衛生間設施維護,防止引入危害,影響食品安全。
2、范圍:適用于企業內所有直接與食品接觸員工以及廠區內衛生設施。
項目
控制危害
負責
部門
控制要求
監視
糾偏
記錄
驗證
衛生設施
生物性:微生物污染
車間
1、保持洗手、消毒設施、更衣室、衛生間的設施處于良好狀態。
2、每日對衛生設施用清潔劑進行洗刷、沖洗。保持地面干燥,整體清潔。
3、衛生間通風良好,防蚊蠅設施完好。
4、進入廁所前要脫下工作服和換鞋。
5、更衣室、廁所每日用紫外線消毒30分鐘。
質檢班長每日進行檢查
發現不符合的情況要求重新進行洗消
每日衛生檢查記錄
品管科長每日審核清洗消毒記錄
員工洗手消毒
生物性:微生物污染
車間
1、員工進入車間前必須經洗手、消毒,洗手流程為:
清水—皂液—清水—消毒液(
50-100ppm二氧化氯30秒)—清水—烘干
2、加工過程中手接觸不衛生物品后應按上述要求洗手。
3、生產中每隔60分鐘使用流程消毒車(50-100ppm二氧化氯)進行消毒。
4、員工入廁方便之后要進行洗手和消毒。
1、質檢員對每個進車間的人員進行檢查
2、化驗員每日對員工手部取樣,作微生物檢測
發現不符合要求的人員要求返回重新洗手消毒。
1、每日衛生檢查記錄
2、微生物化驗報告
3、員工衛生消毒記錄
品管科長每日審核相應記錄
3.8外來污染物的控制
1、目的:通過對外來物的控制,防止引入危害,影響食品安全。
2、范圍:適用于企業內與食品生產相關的所有場所。
項目
控制危害
負責
部門
控制要求
監視
糾偏
記
錄
驗證
物理性外來雜質
物理性:
外來雜質
生物性:微生物污染
車間
1、車間內天花板、墻壁使用耐腐蝕、易清洗、不易脫落的材料
2、生產線上方的燈具應裝有防護罩
3、加工器具、設備、操作臺使用耐腐蝕、易清洗、不易脫落的材料
4、禁用竹木器具
食品安全小組定期檢查
發現不符合開具糾正措施單
前提方案驗證記錄
糾正預防措施單
食品安全小組定期驗證
冷凝水
生物性:微生物污染
車間
車間注意通風及氣流的控制,有冷凝水及時處理。
每日進行檢查
發現問題及時清理
每日衛生檢查
記錄
品管科長審核每日衛生記錄
包材控制
生物性:微生物污染
輔料庫
1、倉庫需防塵、通風、干燥、防霉、防鼠
2、內外包裝材料分開存放,不允許直接接觸地面,放置在離地面30厘米以上。
3、內包材需密封保存,并定期用紫外線消毒。
每日進行檢查
發現問題即使糾正
每日衛生檢查
記錄
品管科長審核每日衛生記錄
半成品、產品儲存
生物性:微生物污染
倉庫
1、產品在預冷、速凍、凍藏過程中,需儲存于專用庫內,產品不允許直接接觸地面,定期清潔消毒。
2、貯藏庫需防塵、通風、防霉、防鼠。
每日進行檢查
發現問題即使糾正
每日衛生檢查記錄
消毒記錄
品管科長審核每日衛生記錄
產品的
運輸
生物性:微生物污染
物流科
裝運前對運輸車輛進行衛生清潔和消毒。
每次對運輸車輛檢查
衛生不合格的應清理后裝箱。
車輛清洗消毒記錄
質檢員對車輛清洗消毒情況進行驗證
3.9蟲害預防
1、目的:通過害蟲的控制(防蟲、滅蟲、防鼠、滅鼠),防止通過蟲害引入危害,影響食品安全。
2、范圍:適用于企業內與食品生產相關的所有場所。
項目
控制危害
負責
部門
控制要求
監視
糾偏
記錄
驗證
老鼠的防治
生物性:微生物污染
倉庫、企管辦(總務)
1、繪制防鼠圖,明確防鼠設施的放置位置。
2、在適宜的地方放置適宜的防鼠、捕鼠設施。
3、每周對防鼠點巡查,及時收放滅鼠設施,做好滅鼠記錄
每周對防鼠設施進行檢查。
發現老鼠無害化處理。
捕鼠檢查記錄
1、企管辦總務負責人審核捕鼠記錄
2、品管科長定期檢查各捕鼠點滅鼠設施情況
蚊蟲的防治
生物性:微生物污染
車間
1、在車間的出入口安裝滅蠅燈,有蚊蟲的季節開啟。
2、車間的各通氣口安裝防護網,防止蚊蟲進入。
3、滅蠅燈每天及時清理。
每日進行檢查。
發現問題及時清理。
每日衛生檢查記錄
1、質檢員每日檢查滅蠅燈
2、品管科長定期審核每日衛生檢查記錄
3.10廢棄物、污水排放管理
1、目的:通過廢棄物、污水排放管理,防止通過外來物引入危害,影響食品安全。
2、范圍:適用于企業內與食品生產相關的所有場所。
項目
控制危害
負責
部門
控制要求
監視
糾偏
記錄
驗證
廢棄物
生物性:
微生物污染
車間
1、生產中的廢棄物應放入指定的封閉的容器中,容器應有明顯標識。
2、每日將廢棄物清理出廠,并對盛裝的容器進行清洗消毒。
質檢班長每日進行檢查
發現有廢棄物未及時清理的應立即清理,發現容器或區域衛生不好的應立即進行處理。
每日衛生檢查記錄
品管科長定期驗證廢棄物的管理
洗滌污水排放
生物性:
微生物污染
車間
1、設專用工器具清洗間,遠離加工線或操作臺。
2、車間內沒有產品時才能沖洗臺面、地面。
3、車間產品遠離洗手、消毒池,防止污水濺到食品上。
4、車間臺面、池子中的水不能直接排到地面,應排進管道并引入下水道。
質檢班長每日進行檢查
發現排放違規導致食品污染,要對受污染的食品返工,對違規行為制止。
不合格品處理單
品管科長驗證不合格品處理結果
3.11金屬異物的防治
1、目的:防止加工過程中金屬異物進入豬肉體內。
2、范圍:本規程適用于加工過程中金屬異物的防治。
項目
控制危害
負責
部門
控制要求
監視
糾偏
記錄
驗證
刀具
管理
物理性:
金屬雜質
生產科/車間
1、生產科建立刀具管理臺帳,統一領取、統一分發、統一管理,做到以舊換新。
2、刀具的使用人員經常檢查刀口是否有破損。
3、加工過程中生產主管或品檢人員應加強檢查,發現異常情況及時予以處理。
4、所有含金屬的物件不得帶入車間,以防止金屬物混入豬肉產品。
生產科長不定期進行檢查
車間主任每日進行檢查
1、發現破損跡象,及時更換刀具,并立即報告生產主管。
2、車間主任應立即查找破損碎片。
3、如果破損碎片無法查找,品管科應判定本批豬為潛在不安全產品,并按照潛在不安全產品進行處置。
每日衛生檢查記錄
金屬探測儀使用記錄
使用金屬探測儀檢驗潛在不安全產品。
設備
運行與
維修
物理性:
金屬雜質、
零件、
油污等
工程科
1設備維修人員應經常檢查設備運行狀況。
2設備維修時,維修人員應及時將更換的零部件、配件帶出車間,交維修班長統一保管。
3嚴禁維修人員將維修工具、零部件、配件遺落車間,包括破損件。
1、工程科長不定期進行檢查
2、維修班長每日進行檢查
1、發現零部件破損情況,立即更換,并將破損部件帶出車間,交維修班長統一保管。
2、發現違規情況,及時予以處理。必要時,通報品管科。
設備維修檢查記錄
生產科長驗證維修情況
3.12產品貯存的管理
1、目的:防止在產品貯存過程中微生物的引入和繁殖。
2、范圍:本規程適用于貯存過程中微生物的防治。
項目
控制危害
負責
部門
控制要求
檢查
糾偏
記錄
驗證
溫度管理
生物性:微生物繁殖
倉儲科
凍結庫溫度-28℃以下,產品在12h內中心溫度-18℃以下,方可轉入冷藏庫。冷藏庫溫度保持-l8±1℃。凍結庫與冷藏庫應有自動溫度記錄裝置。
畜禽分割品須立即入凍結庫,產品在12h內中心溫度-18℃以下,進行冷藏。
倉儲科長不定期進行檢查
質檢員每日進行檢查
1凍結庫溫度不達標時,及時通知工程科制冷
2產品溫度不達標不允許換包
3冷藏庫溫度不達標時,及時通知工程科制冷,并對受影響產品進行評價,合格后方可發運
冷庫溫度檢查記錄
食品安全小組定期驗證
庫房管理
生物性:微生物污染
倉儲科
包裝與未包裝的豬肉不能在同一庫內貯存。凍結庫與冷藏庫內不得存放異味產品。儲存庫內保持清潔、整齊,不得存放有礙衛生的物品,同一庫內不得存放可能造成相互污染或者串味的食品。有防霉、防鼠、防蟲設施,定期消毒。庫內物品與墻壁距離不少于30厘米,與地面距離不少于10厘米,與天花板保持一定的距離,并分垛存放,標識清楚。
質檢員定期進行檢查
發現違規情況,及時予以處理。必要時,通報品管科。
庫房檢查記錄
食品安全小組定期驗證
3.13產品運輸的管理
1、目的:防止在產品運輸過程中微生物的引入和繁殖。
2、范圍:本規程適用于運輸過程中微生物的防治。
項目
控制危害
負責
部門
控制要求
檢查
糾偏
記錄
驗證
運輸
管理
生物性:微生物繁殖、微生物污染
物流科
用于運輸肉類的工具不得運輸生豬或其他可能污染肉類的物品。
包裝肉與裸裝肉不能同車運輸,除非采取了物理性的隔離防護措施。
運輸工具符合衛生要求,并根據產品特點配備制冷、保溫等設施。運輸過程中保持的溫度,溫度不高于7℃(冷鮮產品)、-5℃(冷凍產品)。
運輸工具及時清洗消毒,保持清潔衛生。
質檢員每車進行檢查
車輛不符合要求禁止裝車
發貨車輛檢查記錄
食品安全小組定期驗證
篇2:食品有限公司操作性前提方案(OPRP)
******食品有限公司操作性前提方案
(OPRP)
編制:
審核:
批準:
分發號:
版本/修訂:A/0
20**年**月15日發布
20**年02月**
日實施
修改記錄
序號
章節號
修改內容
更改通知單號
修改日期
修改人
1、目的
結合公司實際情況,將產品加工過程的生產、衛生、質量管理的操作規范在統一的計劃內。把確定的各類食品安全危害消除、控制、降低到可接受水平。
3、范圍
參與產品策劃、采購、加工生產、儲存,出口等過程的所有人員、設備、設施和環境的衛生管理。
3、管理內容
3.1原輔材料衛生的控制
3.2水(冰)安全的控制
3.3人員衛生的控制
3.4交叉污染的預防
3.5有毒化學物的控制
3.6產品接觸面的清潔和消毒
3.7手的清洗消毒設施以及衛生間設施的維護
3.8外來污染物的控制
3.9蟲害預防
3.10殘次品、廢棄物、污水排放管理
3.11金屬異物的防治
3.1原輔材料衛生的控制
1、目的:控制原輔材料的衛生,防止通過原輔料引入危害,影響食品安全。
2、范圍:適用于企業內與食品生產相關的所有人員。
項目
控制危害
負責部門
控制要求
監視
糾偏
記錄
驗證
原料
生物性:動物性疫病
化學性:獸藥殘留
物理性:
針頭
品管科
1、待宰活豬必須來自非疫區,其飼養過程符合NY
5035、NY
5036、NY
5037、NY/T5038的要求。
2、“三證”檢驗:必須同時具有相關檢驗部門出具的檢疫合格證明、車輛消毒證明、非疫區證明。
按家畜家禽防疫條例,由品管部門嚴格把關,確認為健康無病的活豬。
沒有三證、毛豬檢驗不合格原料拒收。
宰前檢疫日報表
品管科長、動檢每日檢查三證
輔料
生物性:微生物
化學性:重金屬殘留
品管科
1、按質量食品安全手冊對供方進行控制。
2、2、每批輔料進廠時,原材料檢驗員對感官、理化、微生物等指標進行檢驗,倉庫保管員對包裝、規格、數量等進行驗證,合格后入庫。
3、當使用新的輔料時由食品安全小組對危害進行分析確認后使用。
使用過程中
質檢員對輔料進行確認。
發現不能滿足要求的輔料進行退貨處理。
入庫單
檢驗單
品管科長審核檢驗報告
包裝材料
生物性:微生物
化學性:重金屬殘留
品管科
1、按質量食品安全手冊對供方進行控制。
2、每批包裝材料進廠時原材料檢驗員對感官、性能、理化指標等進行檢驗,倉庫保管員對包裝、規格、數量等進行驗證,合格后入庫。
使用過程中
質檢員對包裝材料進行確認。
發現不能滿足要求得包裝材料進行退貨處理。
檢驗單
入庫單
品管科長審核檢驗報告
3.2水(冰)安全的控制
3、目的:控制水(冰)的安全,防止通過生產用水引入危害,影響食品安全。
4、范圍:適用于企業內與食品生產有關用水。
項目
控制危害
負責
部門
控制要求
監視
糾偏
記錄
驗證
水質
生物性:微生物
物理性:雜質
化學性:重金屬
品管科
生產用水符合GB5749-20**
1、化驗員每周按水龍頭編號抽查用水衛生(感官、PH、余氯、微生物),一月內抽查完所有出口。
2、品管科每半年向當地職能部門送樣檢一次。
水質衛生不合格立即停產整改,隔離產品進行評價。
1、官方檢測報告
2、水質化驗報告
品管科長審核水質檢驗報告、水質化驗報告。
廢水
生物性:微生物
工程科
1、管道和設施保證完好清潔;
2、生產用水與廢水管道無交叉。
3、車間廢水出口有金屬柵欄等防蟲、防鼠設施。
1、質檢班長每周檢查設施狀況
2、食品安全小組定期確認、驗證。
檢查發現不合格立即維修
1、每周設施檢查記錄表
2、前提方案確認、驗證記錄。
食品安全小組定期確認、驗證。
污水
生物性:微生物
總務科工程科
1、廠區排水道每周清理一次,沉淀池每半年清理一次。
2、保障生產污水處理系統正常運轉
1、每周檢查一次
2、每日抽檢總排放口污水
1、發現沒有清理,立即整改
2、水質超標,停止排放,立即整改
1、每周衛生檢查記錄
2、污水化驗報告。
品管科長審核衛生檢查記錄及污水檢驗報告
3.3人員衛生的控制
1.目的:控制人員衛生,防止通過人員引入危害,影響食品安全。
2.范圍:適用于企業內與食品生產相關的所有人員。
項目
控制
危害
負責
部門
控制要求
監視
糾偏
記錄
驗證
員工健康體檢
生物性:
傳染性疾病
人事科
1、新員工上崗前安排健康證體檢,在未通過體檢之前,不得安排直接接觸產品的工作。并保留員工的健康證明,存檔。
2、老員工按健康證的期限安排體檢。保留健康證明,存檔。
人事科長組織健康檢查予以不定期檢查健康證
沒有健康證的員工立即調離直接接觸產品的崗位
1、健康檔案
2、前提方案驗證記錄
品管科長不定期檢查健康證有效性
日常衛生管理
生物性:微生物
物理性:
頭發等雜質
車間
1、在工作期間,不得佩戴首飾、涂指甲油、化妝、留長指甲等。
2、工作時應穿戴整潔的工作衣,特殊崗位(分割車間)帶口罩,袖口、領口要扣嚴,勿使內衣外露,工作帽要將頭發完全罩住,防止頭發等加雜物落入食品。
3、必須將自己的疾病或傷痛直接告訴車間負責人,因為這樣的疾病可能會造成產品的污染,應調離生產崗位,直到有醫院的書面證明已痊愈。
4、有外傷未痊愈的不能參加直接接觸產品的工作。
5、員工手部應經常保持清潔,并于進入加工場前、上衛生間后或者手部受污染時,須即刻洗手消毒。
6、定期對員工進行衛生培訓,新員工上崗前必須經過衛生培訓
每日品管科對操作者的健康狀況、衛生狀況進行檢查。
1、發現有疾病、外傷的員工應立即停止工作,就醫。直到痊愈后方可恢復工作。
2、發現有化妝、戴首飾的員工應停止工作,回更衣室、消毒間整理完畢后恢復工作,并進行批評教育。
每日衛生檢查記錄
品管科長審核每日衛生檢查記錄
3.4交叉污染的預防
1、目的:防止發生食品與不潔物、食品與包裝材料、人流和物流、高清潔區的食品與低清潔區的食品交叉污染。
2、范圍:適用于企業內與食品生產相關的所有人員、場所、物品。
項目
控制危害
負責
部門
控制要求
監視
糾偏
記錄
驗證
清潔區與非清潔區
生物性:微生物
物理性:雜質
車間
1、清潔作業區有:分割車間、包裝車間,預冷車間
2、一般作業區有飼養車間、屠宰車間和付產車間。
3、不同作業區的工器具不能交叉使用,人員不得隨意流動。
每日進行檢查
發現問題及時糾正
每日衛生檢查記錄
不定期進行驗證
人流、物流
生物性:微生物
物理性:雜質
車間
1、人流——從高清潔區到低清潔區
2、物流——不造成交叉污染,可用時間、空間分隔
3、水流——從高清潔區到低清潔區
4、氣流——入氣控制、正壓排氣
食品小組不定期驗證
驗證不符合開具不合格項進行整改
每日衛生檢查記錄
食品小組不定期驗證
機修過程的控制
生物性:微生物
物理性:
雜質、油污
車間
1、維修人員進車間應更換工作服、洗手消毒后進入。
2、帶入車間的工具、配件應進行記錄,出車間進行核對。
3、維修現場進行徹底清理后方可恢復生產。
維修后車間班長進行確認
發現問題及時
清理
維修記錄
維修后車間主任驗證
器具、設備
生物性:微生物
物理性:雜質
車間
1、食品接觸器具的使用車間專用,原料周轉箱、半成品周轉箱、下腳料周轉箱等要專箱專用。
2、食品接觸器具、設備表面被廢水、污水等污染時或者碰到了地面及其他不衛生物品時,必須立即清洗和消毒。已清洗過的設備和器具應放置離地30厘米以上,避免再受污染。
每日進行檢查
發現問題及時糾正
每日衛生檢查記錄
品管科長審核每日衛生記錄
3.5有毒化學物的控制
1、目的:控制有毒化學物質的正確標志、儲存和使用,防止外來物引入危害,影響食品安全。
2、范圍:適用于企業內與食品生產相關的所有人員、場所。
項目
控制危害
負責部門
控制要求
監視
糾偏
記錄
驗證
車間使用的消毒劑
化學性:不當使用造成產品藥劑殘留
車間
1、消毒劑單獨存放,應放到帶鎖的柜子里。
2、記錄每次配比時稱取的量、水量及配制的濃度等內容。
3、取用時注意防護。
每日質檢員對消毒劑的使用情況進行檢查。
發現不正當的使用方法,應立即停止使用,并進行糾正。
消毒劑領用、配置記錄
每日衛生檢查記錄
生產科長審核消毒劑領用、配置記錄;
化驗員定期對消毒液濃度進行抽檢
實驗室使用的藥品
化學性:不當管理造成產品藥劑殘留、污染
實驗室
1、建立實驗室藥品清單。
2、劇毒藥品單獨存放,應放到帶鎖的柜子里,取用記錄。
3、標準液的配制應保存配制記錄。
負責人定期核對化學品的使用情況。
發現問題進行追查。
實驗化學品臺帳
標準液配制記錄
劇毒藥品使用記錄
品管科長審核相應記錄,定期檢查劇毒物品保管情況
潤滑油
清潔劑
化學性:不當使用造成產品藥劑殘留
車間
1、有可能接觸到食品的設備使用食用級的潤滑油。(如食用油等)
2、潤滑油與清潔劑應放在專用柜里,標識清楚。
品管科定期檢查
發現問題進行糾正。
食品安全小組定期驗證
3.6產品接觸面的清潔和消毒
1、目的:控制與食品接觸面的衛生,防止通過接觸面引入危害,影響食品安全。
2、范圍:適用于企業內與所有與食品直接接觸的表面包括工器具、設備、手套和工作服。
項目
控制危害
負責部門
控制要求
監視
糾偏
記錄
驗證
工器具
生物性:微生物污染
車間
1、屠宰車間刀具用82℃熱水一頭一消毒;分割車間刀具、案板等每隔60分鐘使用流程消毒車(100ppm二氧化氯)進行消毒。
2、每日生產結束后,所有周轉筐、掛鉤、刀具等工器具用二氧化氯消毒液或者用82℃熱水徹底清洗消毒。
質檢員每日生產前中后進行檢查
發現不符合的情況要求重新進行洗消
1、每日衛生檢查記錄
2、消毒液配置、清洗消毒記錄
1、生產科長每日審核消毒記錄
2、化驗員定期對工器具進行微生物檢測
設備
生物性:微生物污染
車間
1、生產前用200ppm二氧化氯消毒液進行消毒后用清水沖洗。
2、生產結束后徹底清理、消毒后方可離開現場。
質檢員每日生產前后進行檢查
發現不符合的情況要求重新進行清洗消毒
1、每日衛生檢查記錄
2、消毒液配置、清洗消毒記錄
1、生產科長每日審核消毒記錄
2、化驗員定期對設備進行微生物檢測
工作環境
生物性:微生物污染
車間
1、每日生產結束后用1-2%燒堿或者200ppm二氧化氯溶液對車間的墻壁、地面進行清理、消毒。
2、定期對天花板、門、窗等進行衛生打掃。
質檢員每日生產前后進行檢查
發現不符合的情況要求重新進行清洗消毒
每日衛生檢查記錄
生產科長每日審核消毒記錄
空氣
生物性:微生物污染
車間
每次生產結束后,車間用臭氧或者紫外線對車間消毒
質檢員每日進行檢查
發現違規及時糾正
紫外線/臭氧消毒記錄
生產科長每日審核消毒記錄
工作服
生物性:微生物污染
車間
1、進車間的員工的工作服應保持潔凈,無污漬、異物。
2、車間員工的工作服集中清洗、消毒(200ppm二氧化氯溶液)、烘干。
員每日進行檢查
發現工作服不符合要求的應要求立即更換
每日衛生檢查記錄;微生物檢驗報告
每周進行微生物驗證
3.7手的清洗消毒設施以及衛生間設施的維護
1、目的:控制員工手的的衛生和衛生間設施維護,防止引入危害,影響食品安全。
2、范圍:適用于企業內所有直接與食品接觸員工以及廠區內衛生設施。
項目
控制危害
負責
部門
控制要求
監視
糾偏
記錄
驗證
衛生設施
生物性:微生物污染
車間
1、保持洗手、消毒設施、更衣室、衛生間的設施處于良好狀態。
2、每日對衛生設施用清潔劑進行洗刷、沖洗。保持地面干燥,整體清潔。
3、衛生間通風良好,防蚊蠅設施完好。
4、進入廁所前要脫下工作服和換鞋。
5、更衣室、廁所每日用紫外線消毒30分鐘。
質檢班長每日進行檢查
發現不符合的情況要求重新進行洗消
每日衛生檢查記錄
品管科長每日審核清洗消毒記錄
員工洗手消毒
生物性:微生物污染
車間
1、員工進入車間前必須經洗手、消毒,洗手流程為:
清水—皂液—清水—消毒液(
50-100ppm二氧化氯30秒)—清水—烘干
2、加工過程中手接觸不衛生物品后應按上述要求洗手。
3、生產中每隔60分鐘使用流程消毒車(50-100ppm二氧化氯)進行消毒。
4、員工入廁方便之后要進行洗手和消毒。
1、質檢員對每個進車間的人員進行檢查
2、化驗員每日對員工手部取樣,作微生物檢測
發現不符合要求的人員要求返回重新洗手消毒。
1、每日衛生檢查記錄
2、微生物化驗報告
3、員工衛生消毒記錄
品管科長每日審核相應記錄
3.8外來污染物的控制
1、目的:通過對外來物的控制,防止引入危害,影響食品安全。
2、范圍:適用于企業內與食品生產相關的所有場所。
項目
控制危害
負責
部門
控制要求
監視
糾偏
記
錄
驗證
物理性外來雜質
物理性:
外來雜質
生物性:微生物污染
車間
1、車間內天花板、墻壁使用耐腐蝕、易清洗、不易脫落的材料
2、生產線上方的燈具應裝有防護罩
3、加工器具、設備、操作臺使用耐腐蝕、易清洗、不易脫落的材料
4、禁用竹木器具
食品安全小組定期檢查
發現不符合開具糾正措施單
前提方案驗證記錄
糾正預防措施單
食品安全小組定期驗證
冷凝水
生物性:微生物污染
車間
車間注意通風及氣流的控制,有冷凝水及時處理。
每日進行檢查
發現問題及時清理
每日衛生檢查
記錄
品管科長審核每日衛生記錄
包材控制
生物性:微生物污染
輔料庫
1、倉庫需防塵、通風、干燥、防霉、防鼠
2、內外包裝材料分開存放,不允許直接接觸地面,放置在離地面30厘米以上。
3、內包材需密封保存,并定期用紫外線消毒。
每日進行檢查
發現問題即使糾正
每日衛生檢查
記錄
品管科長審核每日衛生記錄
半成品、產品儲存
生物性:微生物污染
倉庫
1、產品在預冷、速凍、凍藏過程中,需儲存于專用庫內,產品不允許直接接觸地面,定期清潔消毒。
2、貯藏庫需防塵、通風、防霉、防鼠。
每日進行檢查
發現問題即使糾正
每日衛生檢查記錄
消毒記錄
品管科長審核每日衛生記錄
產品的
運輸
生物性:微生物污染
物流科
裝運前對運輸車輛進行衛生清潔和消毒。
每次對運輸車輛檢查
衛生不合格的應清理后裝箱。
車輛清洗消毒記錄
質檢員對車輛清洗消毒情況進行驗證
3.9蟲害預防
1、目的:通過害蟲的控制(防蟲、滅蟲、防鼠、滅鼠),防止通過蟲害引入危害,影響食品安全。
2、范圍:適用于企業內與食品生產相關的所有場所。
項目
控制危害
負責
部門
控制要求
監視
糾偏
記錄
驗證
老鼠的防治
生物性:微生物污染
倉庫、企管辦(總務)
1、繪制防鼠圖,明確防鼠設施的放置位置。
2、在適宜的地方放置適宜的防鼠、捕鼠設施。
3、每周對防鼠點巡查,及時收放滅鼠設施,做好滅鼠記錄
每周對防鼠設施進行檢查。
發現老鼠無害化處理。
捕鼠檢查記錄
1、企管辦總務負責人審核捕鼠記錄
2、品管科長定期檢查各捕鼠點滅鼠設施情況
蚊蟲的防治
生物性:微生物污染
車間
1、在車間的出入口安裝滅蠅燈,有蚊蟲的季節開啟。
2、車間的各通氣口安裝防護網,防止蚊蟲進入。
3、滅蠅燈每天及時清理。
每日進行檢查。
發現問題及時清理。
每日衛生檢查記錄
1、質檢員每日檢查滅蠅燈
2、品管科長定期審核每日衛生檢查記錄
3.10廢棄物、污水排放管理
1、目的:通過廢棄物、污水排放管理,防止通過外來物引入危害,影響食品安全。
2、范圍:適用于企業內與食品生產相關的所有場所。
項目
控制危害
負責
部門
控制要求
監視
糾偏
記錄
驗證
廢棄物
生物性:
微生物污染
車間
1、生產中的廢棄物應放入指定的封閉的容器中,容器應有明顯標識。
2、每日將廢棄物清理出廠,并對盛裝的容器進行清洗消毒。
質檢班長每日進行檢查
發現有廢棄物未及時清理的應立即清理,發現容器或區域衛生不好的應立即進行處理。
每日衛生檢查記錄
品管科長定期驗證廢棄物的管理
洗滌污水排放
生物性:
微生物污染
車間
1、設專用工器具清洗間,遠離加工線或操作臺。
2、車間內沒有產品時才能沖洗臺面、地面。
3、車間產品遠離洗手、消毒池,防止污水濺到食品上。
4、車間臺面、池子中的水不能直接排到地面,應排進管道并引入下水道。
質檢班長每日進行檢查
發現排放違規導致食品污染,要對受污染的食品返工,對違規行為制止。
不合格品處理單
品管科長驗證不合格品處理結果
3.11金屬異物的防治
1、目的:防止加工過程中金屬異物進入豬肉體內。
2、范圍:本規程適用于加工過程中金屬異物的防治。
項目
控制危害
負責
部門
控制要求
監視
糾偏
記錄
驗證
刀具
管理
物理性:
金屬雜質
生產科/車間
1、生產科建立刀具管理臺帳,統一領取、統一分發、統一管理,做到以舊換新。
2、刀具的使用人員經常檢查刀口是否有破損。
3、加工過程中生產主管或品檢人員應加強檢查,發現異常情況及時予以處理。
4、所有含金屬的物件不得帶入車間,以防止金屬物混入豬肉產品。
生產科長不定期進行檢查
車間主任每日進行檢查
1、發現破損跡象,及時更換刀具,并立即報告生產主管。
2、車間主任應立即查找破損碎片。
3、如果破損碎片無法查找,品管科應判定本批豬為潛在不安全產品,并按照潛在不安全產品進行處置。
每日衛生檢查記錄
金屬探測儀使用記錄
使用金屬探測儀檢驗潛在不安全產品。
設備
運行與
維修
物理性:
金屬雜質、
零件、
油污等
工程科
1設備維修人員應經常檢查設備運行狀況。
2設備維修時,維修人員應及時將更換的零部件、配件帶出車間,交維修班長統一保管。
3嚴禁維修人員將維修工具、零部件、配件遺落車間,包括破損件。
1、工程科長不定期進行檢查
2、維修班長每日進行檢查
1、發現零部件破損情況,立即更換,并將破損部件帶出車間,交維修班長統一保管。
2、發現違規情況,及時予以處理。必要時,通報品管科。
設備維修檢查記錄
生產科長驗證維修情況
3.12產品貯存的管理
1、目的:防止在產品貯存過程中微生物的引入和繁殖。
2、范圍:本規程適用于貯存過程中微生物的防治。
項目
控制危害
負責
部門
控制要求
檢查
糾偏
記錄
驗證
溫度管理
生物性:微生物繁殖
倉儲科
凍結庫溫度-28℃以下,產品在12h內中心溫度-18℃以下,方可轉入冷藏庫。冷藏庫溫度保持-l8±1℃。凍結庫與冷藏庫應有自動溫度記錄裝置。
畜禽分割品須立即入凍結庫,產品在12h內中心溫度-18℃以下,進行冷藏。
倉儲科長不定期進行檢查
質檢員每日進行檢查
1凍結庫溫度不達標時,及時通知工程科制冷
2產品溫度不達標不允許換包
3冷藏庫溫度不達標時,及時通知工程科制冷,并對受影響產品進行評價,合格后方可發運
冷庫溫度檢查記錄
食品安全小組定期驗證
庫房管理
生物性:微生物污染
倉儲科
包裝與未包裝的豬肉不能在同一庫內貯存。凍結庫與冷藏庫內不得存放異味產品。儲存庫內保持清潔、整齊,不得存放有礙衛生的物品,同一庫內不得存放可能造成相互污染或者串味的食品。有防霉、防鼠、防蟲設施,定期消毒。庫內物品與墻壁距離不少于30厘米,與地面距離不少于10厘米,與天花板保持一定的距離,并分垛存放,標識清楚。
質檢員定期進行檢查
發現違規情況,及時予以處理。必要時,通報品管科。
庫房檢查記錄
食品安全小組定期驗證
3.13產品運輸的管理
1、目的:防止在產品運輸過程中微生物的引入和繁殖。
2、范圍:本規程適用于運輸過程中微生物的防治。
項目
控制危害
負責
部門
控制要求
檢查
糾偏
記錄
驗證
運輸
管理
生物性:微生物繁殖、微生物污染
物流科
用于運輸肉類的工具不得運輸生豬或其他可能污染肉類的物品。
包裝肉與裸裝肉不能同車運輸,除非采取了物理性的隔離防護措施。
運輸工具符合衛生要求,并根據產品特點配備制冷、保溫等設施。運輸過程中保持的溫度,溫度不高于7℃(冷鮮產品)、-5℃(冷凍產品)。
運輸工具及時清洗消毒,保持清潔衛生。
質檢員每車進行檢查
車輛不符合要求禁止裝車
發貨車輛檢查記錄
食品安全小組定期驗證
篇3:《孩子們你們好》讀后感:愛是教育的前提
《孩子們_你們好》讀后感
愛是教育的前提
——《孩子們,你們好》讀后感
原州區開城鎮郭廟小學 馬玉明
前段時間讀了前蘇聯著名教育家阿莫納什維利的《孩子們!你好!》一書,感覺受益匪淺。當初之所以看這本書完全是因為被它的名字吸引,覺得書名特別的溫馨,感覺作者應該是個特別富有愛心的人,應該是一個特別了解學生的人。
翻閱厚厚的書本,字里行間無不投射出愛的光芒和人本***。其人道主義原則和使學生得到學習成功的快樂是阿莫納什維利最基本的教育原則,強調教師要熱愛、尊重和相信每一個學生,對他們的成功要抱有信心,使他們得到學習成功的快樂。我想,作為一個教育者,讓孩子們時時能感受學習的快樂,品味探索和收獲的愉悅,享受成長的幸福,這應該是我們每一個摯愛教師職業者的追求。
通讀本書,時時刻刻會被阿莫納什維利對教師職業的熱愛和對孩子們無私的關懷所深深感動!尤其第一章《前夜》給我的印象頗深。 每個孩子都是老師
要想得到孩子們對自己的愛和信任,我們首先要了解孩子們心靈的秘密,把每一個孩子都當作自己的老師和教育者,這是讓我感觸最深的一句話。想想平時,自己經常以長輩、老師自居,很少能做到蹲下來看待每一個孩子,更別說把他們視為自己的老師了。事實上,如果要透徹了解每一個孩子,我們必須走進他們的生活實際,走進他們
的內心深處,了解他們眼中的世界,這樣才能真正讀懂每一個孩子。讓我們時刻提醒自己,學會轉換角色,以朋友、甚至是學生的身份去和他們交流合作,和他們一起成長發展。
記住每個孩子的名字
開學前的第一天,他仔細翻閱36個孩子的人事檔案,用心解讀每一個孩子,希望第一次與孩子們見面時就能叫出他們的名字,記住每一個學生。
當看到尼亞的照片,一眼就看出,她的門牙全掉了,也只許有很多語音她將很難正確地念出來。不過,這也沒關系,我一定不允許任何一個孩子譏笑她。僅僅只是一句話,僅僅只是阿莫納什維利內心的一個想法,但是卻讓人看到了他的細心倍至,他對孩子們心靈的呵護。
反思自己,雖然也留意學生的一言一行,卻從不曾如此細心關注他們的內心感受,尚不曾時時刻刻從學生的角度去考慮一切。開學前更不會去了解每一個學生,事實上還不曾知道自己的學生是誰,好在自己十分重視新學期的第一節課,期待著看到每一個孩子的笑臉,更希望他們能從內心立刻喜歡上我。
常常盡管自己也有意去記住每個學生的名字,但是由于班級人數多,所以很難立刻全都記住,最快也需要一周的時間,有時候甚至要用一個月的時間,才能逐漸叫出每個學生的名字,而當大家位置調換以后,卻經常會陰差陽錯、認錯學生。
事實上,孩子們也和我們有著同樣的想法,他們也十分看重第一節課,渴望老師能記住自己,并一下子叫出自己的名字。尤其是那些
原來成績暫時落后的學生,則更希望在新的學期,讓自己有一個新的開始,希望給老師一個新的印象,讓新的同學和老師也漸漸喜歡自己。每個人都很重視自己的第一次,因此,當我們第一次與學生見面的時候,的確應該多為學生考慮,為每一個學生的進步和成長考慮,謹言慎行。
一封祝賀信
開學的前一周,他給每一個孩子寄去了一封祝賀信,祝賀孩子們長大了,希望自己能夠和他們成為好朋友,希望這個孩子能和班里其他的36個孩子也都成為好朋友。并且詳細介紹了班級所在的位置,希望孩子們自己走進班集體,即使找不到也不用害怕,走廊里會有熱情的少先隊員主動來幫助。
這該是一個多么細心的老師呀!不但把每個孩子當成大人看待,而且為孩子們考慮的如此周到,打消了他們的顧慮,使每一個孩子盼望著新學期的第一天,期待著看到自己和藹可親的朋友般的老師。
想象著阿莫納什維利坐在桌前,用心給36個孩子寫祝賀信的情形,腦海中不覺浮現出了日常生活中的另一些畫面:
幼兒園門口,一些穿著一新的孩子,無論爸爸媽媽或者爺爺奶奶怎樣鼓勵和安慰,仍然哭哭啼啼,無可奈何之下,一些孩子帶著淚痕走進了校園,有的不管大人給出什么樣的諾言,依然哭個不停,緊緊拉著父母的手……
隨著上課鈴聲的結束,校園里逐漸安靜了下來,但是,剛入學的這個小男孩依然不愿把腳邁進校園的大門。媽媽說盡了好話,
依然沒有效果,萬般無奈,媽媽把他抱進教室,橫下心來轉身就走,可是片刻之后,這個小男孩很快就把書包從樓上扔了下來,又一次跑出了教室……
為什么這些孩子會對學校產生懼怕心理?為什么他們不喜歡自己的老師?誠然,主要原因在于父母沒有給這些孩子做好心理上的準備,沒有在他們的腦子里樹立快樂校園的形象,沒有激起他們上學的欲望,但是與我們老師的言行也應該有一些關系:我們有沒有真正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理解他們的內心,更多為他們考慮,使他們明白自己已經長大了?是否應該從一開始就要思考如何與孩子們建立朋友般的和諧民主的師生關系?而不是用老師的威嚴和權利告訴他們什么該做,什么不該做?正如阿莫納什維利所言,我們要努力成為艾博利特大夫,即童話中善的化身,成為孩子們尋求智慧、力量、快樂和幸福的源泉!
精打細算的分分秒秒
新學期的計劃,他將一學年的學時數細化到了天、課時和分鐘:一學年=170天=630課時=28800分鐘
一個學年,似乎是一個漫長的時間,可是這與造就一個正在成長中的人的過程相比,時間又是多么短促!的確我們只是時光的窮人,我們沒有回天之力,沒有辦法讓時間倒流或停止,因此我們絕不可以浪費教育的時間。
即使不用天、分如此細碎的來計算,每學年我們也應該好好計劃、精心準備:每學年要上幾個月的課、多少周的課?學年的總目標是什么?每月和每一周的目標又具體是什么?這些我們都
該做到心中有數,如此統籌規劃、精打細算,才可能使我們的每一節課都不浪費一分一秒,才可能實現優化、高效的課堂,才可能使每一個孩子都毫無阻礙地得到適時發展。
一個個令人感動的畫面,一句句令人啟迪的話語,讓我們再次感受到了師愛的無私、師愛的博大,讓我們時時提醒自己牢記,愛是教育的前提,尊重要從細節開始。用愛去溫暖孩子們幼小的心靈,啟迪孩子們的智慧,關注孩子們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引領孩子們找尋成長的快樂,同時也讓我們自己用心去感受與孩子同行的快樂,追尋教育者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