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級家校聯系實施方案
儀陽中學九年級家校聯系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為了取得家長和社會對教育工作的關心與支持,構建起學校、家庭、社會共同育人的格局,創設良好的教育環境,為廣大家長提供一個交流與溝通的機會,達成共識,使孩子健康、幸福成人、成才。特制訂本方案。
二、家校聯系的途徑
1.舉辦家長學校
2.成立家長委員會
3.召開家長會
4.舉辦“家長開放日”活動
5.家訪
6.舉辦家教培訓班
7.建立家校聯系記錄
8.開展家校共建活動
三、家校聯系的措施
1.舉辦家長學校
學校舉辦家長學校的主要目的是要有計劃地向家長宣傳國家的教育方針、政策,宣傳、推廣、普及科學的教育方法,從而提高家長的教育能力,提高家庭教育的質量和效益。鑒于我校學生人數多,將分層開展形式多樣的教育活動。如:組織開始“五會”,即家長委員會、家長會、家長培訓會、家長座談會、家教經驗交流會,要搞好家校聯合方面的組織、協調、督辦、存檔等工作。
2.成立家長委員會
家長委員會是學校、教師與家長之間相互聯系的暢通渠道,是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相互溝通協調的紐帶。家長委員會分三級(學校——年級——班級)①學校家長委員會由分管教導處的副校長和級部主任牽頭,各推舉代表組成,其職責是:審議學校工作計劃,參與學校的重大決策,聽取學校工作總結,提出改進意見,督促學校各項工作的開展;②年級家長委員會由年級主任牽頭,各班推舉代表組成,其職責是:審議年級工作計劃,參加年級組織的重大活動,協助級主任和班主任做好年級的家校聯系工作,及時反饋家長信息,參與年級教科研活動,督促年級不斷改進工作;③班級家長委員會則由班主任牽頭,由班內家長推薦代表組成,班級家長委員代表家長的利益和愿望,對班級工作提出意見和建議,還可以審查修訂班級工作計劃,參與班級教育科研活動,參與班級管理及教師教育教學常規管理,督促班級不斷調整工作思路,改進方法,達到最佳育人效果。
2.召開家長會
在家長會上學校領導及教師要把學校的辦學方向,辦學水平和教改的成果及舉措告訴家長,也可介紹一些科學的育人方法,請有經驗的家長作交流,老師和家長把孩子在校在家的表現相互通報,也可讓學生參加,讓他們親身感受老師和家長都在關心他們,幫助他們,為他們操心,從而激發學生奮發向上自主教育的意識。
3.舉辦“家長開放日”活動。
作為家長,往往迫切希望了解孩子在校的成長與發展狀況,學校舉行“對家長開放日活動”就給家長提供了機會。活動內容包括,參觀班級布置,檢查教師常規教學工作(備、教、輔、批、考),翻閱學生作業,參加主題教育活動,觀看學生成果展示等。讓家長看到學校工作的整體水平和學生的發展水平。
4.教師定期家訪
教師到學生家庭進行家訪是他的工作內容之一,作為家長應熱情接待。教師家訪要儀表端莊,語言文明,一分為二地評價學生,與家長達成一致意見,切忌家訪時附帶其它與孩子無關的事,而有損教師形象。家長要認真了解孩子在校的表現,主動向老師介紹孩子的優缺點、個性及特長,與教師共同研究教子良方,使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相得益彰。
5.舉辦家長培訓班
為了提高家教水平達到家校共建的目的,家長學校決定定期分批舉辦家長培訓班,讓家長了解、支持、督促學校各項工作,學習先進的育人經驗,不斷總結自己,改善方法,為孩子健康成長尋找科學有效的途徑。
6.建立《家校聯系記錄》
家校聯系記錄是家校聯系最方便、最靈活、最實用的渠道。它可以省時,增強透明度,使老師和家長充分了解孩子在校、在家的情況,充分地交流信息,為及時有效地教育孩子打下基礎。所以教師和家長都要以認真的態度對待家校聯系卡,每月按時發放,如實地填寫,不要把它當作差事應付了事。從下學期起凡不認真填寫家校聯系記錄的家長將受到家長委員會的批評,老師完成此項工作的情況將納入班級考核和教師年度考核。
7.開展家校共建活動。
家校共建活動是學校與家庭,教師、家長與學生共同參加的活動,其主要形式和內容有以下幾種:①運動會②文藝匯演③
團隊會,④效游……家校共建融教師、家長、學生為一體,可增進相互了解與合作,加深相互間的感情,有利于調動三方的積極性,達到共同成長的目的。
篇2:高中家校聯系制度
高級中學家校聯系制度(五)
家校聯系制度是學校和家庭雙向溝通的重要環節,是學校教育教學工作的重要補充和延伸,是教師熱愛學生、關心學生的重要體現,具有豐富的內涵和多向的作用。為進一步規范家校聯系行為,促進教師、學生和家長的相互溝通,爭取家庭、社區、社會對學校教育事業的理解和支持,特對家校聯系制度做出如下規定:
1、形式和要求
家校聯系是一項常規性工作,包括學校家長會、學校開放日、上門家訪、短信聯系等多種形式。家校聯系工作由年級組長牽頭,班主任和科任教師分工合作,以班級為單位計,每學年和家長面對面個別交流不得少于該班學生人數的三分之一,三年內應當和全班學生家庭建立普遍聯系;家校聯系活動必須建立工作檔案,每次聯系要有記錄、有分析、有對策,勤于總結,注意反饋。各年級可以利用本校網站建立的各班級主頁,通過留言版、電子郵箱等多種形式幫助班主任和科任教師及時與學生、與家長聯系。
家校聯系工作主要分為兩個階段:
(1)第一階段──普訪階段
時間集中在寒暑假和開學后2個月內,主要采取上門家訪或電話聯系的形式。學校定期組織年級組和教研組對普訪情況進行總結,集體研究個案,為學生的個人發展和班年級建設打好基礎。
(2)第二階段──隨訪和定訪階段
時間安排在開學2個月后,針對"苗頭"問題和重點教育對象上門隨訪或定訪,也可以利用電子郵箱等通訊手段進行網上聯系或者電話聯系;針對有特殊困難的學生家庭要常訪、多訪,加強與家長的聯絡和溝通,促進學生健康、穩定、全面地發展。
2、原則
在開展家校聯系中,應當把握以下三項原則:
一是目的明確,準備充分。在進行家校聯系前要全面熟悉學生的在校情況,特別要注意充分挖掘學困生的進步情況,充分考慮好進行家校聯系的時間、地點、環境和時機等諸因素,保持良好的心理態勢,主動取得家長配合,避免盲動性。
二是把握分寸,講究談話藝術。尊重學生,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以正面鼓勵學生為主,不當著學生的面向家長(或監護人)數落學生;尊重家長(或監護人),引導家長(或監護人)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念,虛心接受家長(或監護人)提出的意見和建議,不指責家長(或監護人);言簡意賅,適時告辭,不過問家長(或監護人)不愿提及的隱私,不強行訪談。
三是注意形象,加強自我約束。明禮誠信,言出必行,取得學生和家長的信任;不隨聲附和或者背后議論其他教師,不接受學生或者家長的饋贈、宴請,不在學生家中用餐,不托請家長辦私事。
篇3:M學校家校聯系制度
M學校家校聯系制度
一、制定家訪制度。
1、班主任每學年要對1/2以上的學生進行家訪,兩年內對全班學生家庭普訪一遍。
2、每學期開學第二周,各班制定家訪計劃,要求普訪15人,重點訪2~3人,重點訪以兩次以上(含兩次)計。
3、期末交家訪記錄,學校政教處存檔保存。學校對各班家訪記錄進行檢查,并對受訪學生進行座談、抽查。
4、家訪工作與期末評先、年終考核掛勾。
二、設立家長開放日制度。
每學期確定一天向家長開放,歡迎家長進校進課堂參觀聽課。并召開家長座談會,聽取家長的意見和建議。
三、每班每生設立家校聯系本。
聯系本主要記錄學生在校在家的學習情況與生活情況,作為老師與家長聯系的橋梁。
四、設立家長委員會制度。
五、聘請校外輔導員。
六、班主任向家長與學生公布家庭電話號碼或電子郵箱地址,方便學生、家長與老師的聯系。
z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