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維修作業崗位安全操作規程(范例)
1 范圍
本標準適用于本公司各車間機械維修作業崗位的安全作業。
2 崗位安全作業職責
l 負責本崗位日常事故隱患自我排查治理,包括使用各類設備、工具前對設備、工具及其安全裝置的檢查、對生產設備進行維修前斷電措施的檢查、作業后對維修現象安全的檢查等;
l 負責對本車間設備的機械維修作業,在作業和故障排除過程中,嚴格按照規定安全操作,正確佩戴和使用勞動防護用品;
l 負責本崗位使用的臺鉆、手持電動工具、砂輪機、登高梯臺等設備、工具及其安全裝置、工器具的日常保養,確保其安全功能完好有效,保養過程按規定安全作業,本崗位不能解決的問題,及時報修;
l 負責本崗位維修間、現場維修過程發生事故和緊急情況的報告和現場處置。
3 崗位主要危險有害因素(危險源)
4 設備維修作業安全要求
4.1勞動防護用品穿戴通用要求
4.1.1作業時穿戴工作服,長發應盤在工作帽內,袖口及衣服角應系扣。
4.1.2作業時,攜帶工具包,將使用的工具、零配件等放置在包內。
4.2 維修作業前準備安全要求
4.2.1維修工進行操作時應不少于2人。
4.2.2進行設備維修前應斷電、在電源箱上掛上“正在維修,請勿合閘”警示牌,防止其他人員誤開啟電源;進入設備內容維修,應在斷電后上鎖,作業人員拔下鑰匙自帶。
4.2.3檢查作業場所的維修作業條件,并在現場放置維修作業警示牌。
4.2.4檢查維修用的設備及其和安全防護裝置、維修備件和材料、工具、量具等是否齊全、完好;
4.2.5嚴禁帶電維修作業,如需帶電檢修,需工廠安保科批準取得作業證,并采取可靠安全措施。
4.3 維修作業過程安全操作要求
4.3.1在設備沒有停止的情況下嚴禁將手或頭部伸入帶有變速箱鏈輪傳動設備內。
4.3.2拆下的機件要放在指定的位置,不得有礙作業和通行,物件放置要穩妥。
4.3.3拆卸較大的零部件時,必須采取可靠的防止下落和下滑的措施;拆卸有彈性、偏重或易滾動的機件時,應有安全防護措施。
4.3.4傳遞工具、工件時,必須等對方接妥后,送件人方可松手;遠距離傳遞必須拴好吊繩、禁止拋擲。
4.3.5工作場所應經常保持干燥整潔,工具和廢棄的零部件不得隨意丟棄;設備維修工作結束后存放到統一地點統一管理。
4.4 維修作業后安全要求
4.4.1檢修后應將工具、材料、換下的零部件等進行清點、核對,移去設備上的維修所用的物件,并對設備內部進行全面檢查,不得把無關的零件、工具等物品遺留在機腔內,在試運轉前應復查一次。
4.4.2檢修中被臨時拆除或停用的安全保護裝置,應進行恢復,并確保動作可靠。
4.4.3填寫檢修記錄單,檢修部位、內容、結果及遺留問題等,并由設備使用單位負責人簽字。
4.4.4對維修現場進行清掃,檢修清洗零部件的廢液,應倒入指定的容器內。
5 使用臺鉆作業安全要求
5.1勞動防護用品穿戴要求
5.1.1作業時穿戴工作服,長發應盤在工作帽內,袖口及衣服角應系扣。
5.1.2作業時嚴禁戴手套。
5.1.3進行有飛濺物作業時佩戴防護眼鏡。
5.2 使用臺鉆前準備安全要求
5.2.1檢查主軸是否有竄動,松動和彎曲現象,皮帶防護罩是否完好。
5.2.2檢查鉆卡頭是否完好,是否能緊固鉆頭。
5.2..3 檢查電源線是否完好,是否無破損。
5.3 使用臺鉆作業過程安全操作要求
5.3.1裝夾工件必須牢固可靠,使用臺鉗夾工件時,工件不得超過鉗口最大行程的三分之二。
5.3.2鉆頭安裝緊固后,應進行試車,無擺動、無偏心,方可進行鉆孔作業;應根據工件材料,選擇合適的鉆頭。
5.3.3鉆通孔時應在底面墊上墊塊;鉆不規則和小薄工件的孔時,必須將工件夾在工作臺、鉗子或專用的夾具上,不許用手拿著工件鉆孔。
5.3.4鉆頭開始接觸工件或要鉆穿時,不可用力過猛,以免損傷鉆頭或傷人。
5.3.5用自動進給鉆孔時,開始接觸工件應用手動進給;鉆Ф10以上的孔嚴禁使用高速傳動。
5.3.6操作搖臂鉆時,必須將搖臂主軸箱調到需要的位置,并將各部位夾緊后再作業。
5.3.7調節臺鉆升降臺后,必須緊固好鎖緊手柄,防止升降臺下落造成事故。
5.3.8鉆頭在轉動中禁止用手清除鐵沫。
5.4 臺鉆使用后安全要求
5.5.1清理臺鉆、臺鉗周邊的切屑,并對臺鉆進行清潔保養。
5.5.2工件和其他工具,放置到規定位置;關閉臺鉆電源后,方可離開現場。
6 使用電動工具作業安全要求
5.1勞動防護用品穿戴要求
6.1.1作業時穿戴工作服,長發應盤在工作帽內,袖口及衣服角應系扣。
6.1.2使用Ⅰ類工具或使用Ⅱ類工具在濕熱、金屬容器、管道內作業時,必須采取有效絕緣措施,作業人員正確佩戴絕緣手套、穿絕緣鞋等防止觸電事故。
6.1.3使用手持電動工具進行有飛濺物作業時佩戴防沖擊眼鏡。
6.2 使用工具前安全操作準備
6.2.1選用符合要求的電動工具,一般作業場所應盡量選擇Ⅱ類工具,在潮濕作業場所或金屬構架上等導電較好作業場所,須使用Ⅱ類或Ⅲ類工具;
6.2.2檢查工具插頭、使用的電源插座是否完好有效。
6.2.3檢查工具是否經過絕緣電阻檢測,是否有檢測合格標識。
6.2.4檢查工具的開關、電源線,絕緣層應完好無破損;電源線長度一般不超過5米,中間不得有接頭。
6.2.5檢查工具的旋轉部位的防護罩、蓋及手柄是否完好,無破損、無變形、無松動;手電鉆的鉆頭裝卡是否緊固,鉆頭是否無裂紋,裝卡位置是否正確;手持砂輪機的砂輪是否破損,是否在合格期內。
6.3 使用工具作業過程安全操作要求
6.3.1使用Ⅰ類工具時,應采用額定剩余工作電流不大于30mA的剩余電流動作保護器、隔離變壓器等保護措施;Ⅰ類工具必須使用三芯插頭,確保外殼通過插座PE接地;
6.3.2在狹窄場和所使用Ⅱ類工具時,必須裝設額定漏電動作電流不大于15mA,動作時間不大于0.1s的漏電保護電器。漏電保護電器應定期校驗,保持完好有效。
6.3.3電源線不得隨意加長,需遠距離使用的,應通過接線盤、接線板轉接。
6.3.4電鉆在轉動中或帶電時禁止用手清除鐵沫。
6.3.5禁止直接將工具或線路接到照明燈口上或掛地開關上。
6.4 工具使用后安全要求
6.6.1工具使用后,應檢查是否有破損,經過清潔保養后放置在工具柜內。
6.6.2每季度進行一次絕緣電阻檢測、對工具進行全面安全檢查,檢測、檢查合格后在工具明顯部位張貼安全合格證后方可使用。
7 砂輪機作業安全要求
7.1勞動防護用品穿戴要求
7.1.1作業時穿戴工作服,長發應盤在工作帽內,袖口及衣服角應系扣。
7.1.2使用砂輪機磨削時,嚴禁戴手套作業,佩戴防護眼鏡。
7.2 砂輪機作業前安全操作準備
7.2.1檢查砂輪片是否在合格期內,是否有裂痕,螺帽是否有松動。
7.2.2檢查砂輪機防護罩、擋屑板、托架等是否安裝正確、完好有效;砂輪與托架的距離應在3mm以內,并低于砂輪的回轉中心。
7.2.3檢查砂輪機自帶的吸塵裝置是否完好。
7.3 砂輪機作業過程安全操作要求
7.3.1調換砂輪片,夾板直徑不得小于砂輪的2/3,厚度不得小于3mm,安裝完畢后,應試機三分鐘后才能正式使用。
7.3.2砂輪機開機后試車一分鐘,確認安全后方能磨削,
7.3.3操作時人必須站在砂輪的側面。
7.3.4打磨工件時,一定要把工件握牢,不得用力過猛;不得磨笨重物件,以免砂輪因撞擊而破裂。
7.3.5有吸塵裝置時,作業過程應通電使用。
7.4 砂輪機作業后安全操作要求
7.7.1清掃周邊的雜物和金屬粉末。
7.7.2關閉砂輪機、吸塵裝置電源后方可離開現場。
8 登高維修作業安全要求
8.1勞動防護用品穿戴要求
8.1.1作業時穿戴工作服,長發應盤在工作帽內,袖口及衣服角應系扣。
8.1.2作業時穿防滑鞋,不得穿高跟鞋、拖鞋。
8.1.3登高作業在5m及以上,且無固定平臺時,應佩戴安全帶,并固定在可靠的固定物上。
8.1.4在有物體墜落可能的位置登高作業,應戴安全帽。
8.2 登高作業前準備安全要求
8.2.1登高作業人員須有經過培訓的人員進行,未經過培訓人員進行2m及以上登高需經過審批;所有人員進行5m及以上登高作業均需經過審批,現場設監護人,作業前由車間安全員進行安全交底。
8.2.2登高前對梯臺進行檢查,發現問題立即處置,檢查的主要內容包括:梯臺結構是否完好,無破損;梯臺腳部防滑墊是否完好有效;移動梯臺的地面鎖緊裝置是否完好有效等。
8.2.3登高作業前要移開周圍危險物品,采取相應的防墜落措施,確保安全操作。
8.3 登高作業過程安全操作要求
8.3.1使用的梯臺應放置牢固,移動梯臺應使用鎖緊裝置,確保與地面之間不得移動。
8.3.2登高現場應有2人,一人作業,一人監護。
8.3.3登高作業人員攜帶的工具、材料等,應裝在工具袋內,使用時防止墜落。
8.3.4登高作業人員作業時應集中精力,不得接打手機、聊天。
8.3.5登高維修需接觸電氣設備、電氣線路時,使用驗電器檢驗不帶電后,方可接觸。
8.4 登高作業后安全要求
8.8.1清理現場遺留的雜物。
8.8.2梯臺放置到規定位置。
9 崗位應急要求
9.1 機械傷害處置
a)被飛出的物體、砂輪殘片、切屑擊傷,應立即前往醫院包扎治療,若碎片嵌入身體,切勿隨意拔出,應由醫師負責清理。
b)發生機械傷害時,應立即進行包扎、止血等處理,防止感染;嚴重的應立即到醫院處置。
9.2 發生設備、工具漏電時,應立即關閉設備配電柜電源;如發生人員觸電,不得用肢體接觸觸電者,首先應關閉電源,來不及關閉時,應使用絕緣物體將帶電物挑開。
9.3高處墜落應急措施
發生高處墜落時,受傷人員應立即呼救,保持靜坐不要亂動,等待現場人員施救;輕微傷害時,監護人將受傷人員脫離危險地段,可采取靜坐或起身稍作活動觀察;傷情較重時,應立即前往醫院救治。
9.3 維修組區域內發生火險時,應立即使用周邊的滅火器進行滅火并同時報告車間當班帶班人員(電話:----);處置無效時立即撤離現場,按現場疏散指示標識到工廠東北大門處集合。
9.4 在生產現場維修作業時,現場發生火險,應立即停止作業,聽從所在部門應急指揮,按所在現場的疏散指示標識和規定的集合地進行疏散集中。
篇2:發電機安全操作規程
發電機安全操作規程
1.0目的
設備的操作方法,避免因誤操作而發生意外。
2.0適用范圍
適用于z客戶服務中心
3.0管理職責
3.1工作負責人:工程部主管;
3.2相關崗位維修人員按規程對發電機進行安全操作;
4.0定義
無
5.0規程
5.1柴油發電機應由工程部熟悉機組性能的人員操作,其他人員未經允許禁止操作;
5.1.1啟動前檢查(火災時忽略此步驟)
1)各輔件連接是否可靠;
2)冷卻水是否加滿,各接頭有無滲漏;
3)機油油位是否正常,各部位有無滲漏;
4)燃油是否充滿油箱,各接頭及管路有無滲漏,輸油管路各閥門是否開啟;
5)蓄電池電量是否充足;
6)發電機面板上各指示燈指示及開關位置是否正常;
5.1.2啟動操作(手動)
1)斷開發電機輸出斷路器;
2)各項準備工作準確無誤后,將鑰匙開關撥到“手動”的位置,按綠色鍵(5秒)啟動發電機
組;
3)若按綠色鍵10秒鐘左右仍無法啟動柴油發電機時,應將鑰匙開關撥到“O”的位置,等待
10~20秒鐘后再啟動;如連續三次均無法啟動時,應停止操作,檢查并排除故障后才能再次操作;
4)發電機正常運轉后,如需要則合上供電斷路器;
5.1.3運行檢查:
1)柴油機發電機啟動后應即時啟動通風風機,運行過程中,按《柴油發電機運行記錄表》內容
檢查并記錄相關數據;若屬例行檢查,則在檢查(試運行5分鐘)無異常后停機;
5.1.4停機操作(手動)
1)斷開供電斷路器,使柴油機空載運行3~5分鐘;
2)將鑰匙開關撥至“O”位置(緊急情況時可直接按急停開關STOP),使柴油機停止運行;
3)將開關撥至“AUTO”位置,合上輸出斷路器,使柴油發電機組處于自動備用狀態;
4)停止通風風機;
6.0附則
按照程序定期實施保養檢修計劃;
7.0支持性文件
篇3:烤漆房安全操作規程
烤漆房安全操作規程
1、烤漆房應由操作責任人負責日常維護與保養,使用前認真閱讀說明書。嚴格按照說明書規定及時更換過濾棉、柴油濾芯等。
2.使用烤漆房前先檢查烤房內有無雜物和危險品,通風機、儀表、管路、房門等附屬設備是否良好,如有故障應預先排除。
3.凡屬易燃易爆等危險品一律不準放入烤漆房內、外。對浸漆產品,必須待漆濾盡方可進。
4.打開烤漆房門應先通風換氣,然后汽車及人才能進入烤漆房內工作。
5.關閉烤漆房門前要確認里面無人,一切正常方可關門,然后再起動開關進行工作。
6.烤漆房內外要保持整潔,烤漆房頂、周圍嚴禁堆積物件。烤漆房附近要裝消防設備,操作者應熟悉使用方法。
7.烤漆房內嚴禁烤衣服及其它物品,嚴禁冬季任何人進入烤漆房內取暖。
8.工作場地嚴禁明火和吸煙以及其它火種。
9.烤漆房必須按技術規定使用,嚴禁超溫使用。
10.烤車時必須有一人以上當班,嚴禁脫離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