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第一學期小學一年級數學教學計劃
一 、指導思想: 通過學生數學學習活動,培養學生對數學的興趣,以及樹立數學到處可見的觀念。
二、 教學內容:
1、 數一數
2、 比一比
3、 1—10的認識和加減法
4、 認識物體和圖形
5、 分類
6、 11—20的認識
7、 認識鐘表
8、 20以內的進位加法
9、 數學樂園
10、我們的校園
三、教學內容分析:
1每一單元后面都跟有綜合練習,形式靈活多樣,能很好的起到鞏固知識的作用。
2、數學樂園很好的體現主體性原則,能最大限度的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培養學生對數學的興趣
3、重視學生的經驗和體驗,根據學生的已有經驗和知識設計活動內容和學習素材
4、認數與計算相結合、穿插教學,使學生逐步形成數概念,達到計算熟練
5、重視學生對數概念的理解,讓學生體會數可以用來表示和交流,初步建立數感
6、計算教學體現算法多樣化,允許學生采用自己認為合適的方法進行計算
7、直觀認識立體和平面圖形,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8、安排“用數學”的內容,培養學生初步的應用意識和用數學解決問題的能力
9、體現教學方法的開放性、創造性,為教師組織教學提供豐富的資源
四、教學目標:
1、 熟練的數出數量在20以內的物體的個數,會區分幾個和第幾個,掌握數的順序和大小,掌握10以內各組的組成,會讀、寫1~20各數。
2、 初步知道加、減法的含義和加、減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稱,初步知道加法和減法的關系,比較熟練的計算一位數的加法和10以內的減法。
3、 初步學會根據加、減法的含義和算法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4、 認識符號“=”、“<</FONT>”、“>”,會使用這些符號表示數的大小。
5、 直觀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圓。
6、 初步了解分類的方法,會進行簡單的分類。
7、 初步認識鐘表,會人士證實和半時。
8、 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9、 認真作業、書寫整潔的良好習慣。
10、通過實踐活動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
五、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1、6—10的加減法
2、20以內的進位加法。
難點 1、10以內數的組成
2、湊10法。這是學生學習20以內僅為加法的計算方法之一,學好這分內容將對學生計栓產生積極影響。
六、主要教學策略:
1、加強直觀教學,增強操作、觀察、時間等教學手段的應用。
2、通過動手操作,小組討論等方法,讓學生了解數的組成,以及20以內的家法的計算方法。
3、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4、加強知識的遷移作用,降低難度,分散難點,減小教學步子
七、教學進度:
時間 內容
1 8.26-8.30 數一數 比一比
2 9.2-9.6 1—5的認識和加減法
3 9.9-9.13 1—5的認識和加減法
4 9.16-9.20 認識物體和圖形
5 9.23-9.27 認識物體和圖形、分類
6 9.30-10.4 分類
7 10.7-10.11 6—10的認識和加減法
8 10.14-10.18 期中復習
9 10.21-10.25 期中復習以及期中測試
10 10.28-11.1 6—10的認識和加減法
11 11.4-11.8 6—10的認識和加減法
12 11.11-11.15 6—10的認識和加減法
13 11.18-11.22 11—20各數的認識
14 11.25-11.29 11—20各數的認識
15 12.2-12.6 認識鐘表
16 12.9-12.13 20以內的進位加法
17 12.16-12.20 20以內的進位加法
18 12.23-12.27 20以內的進位加法
19 12.30-1.3 20以內的進位加法
20 1.6-1.10 期末復習
21 1.13-1.17 期末復習
22 1.20-1.24 期末測試
篇2:小學(一年級)數學第二冊期末試卷質量分析報告
小學(一年級)數學第二冊期末試卷質量分析報告
一、試題情況分析
本次期末考試試卷從總體來看試卷抓住了本冊書的重點、難點、關鍵點。整張試卷注重了基礎知識的訓練,體現“數學即生活”的理念,讓學生用學到的數學知識,去解決生活中的各種數學問題。題型多樣化,知識面廣,接近生活,尤其是個別試題特別靈活,可多種方法操作。
本次試卷共有五大題,不僅考查了學生對基本知識的掌握,而且考查了學生的數學學習技能,還對數學思想進行了滲透。
二、學生答題情況
本次期末考試,一(3)和一(4)班參加考試人數100人。各班平均成績分別是91.9和90.4,及格率97%。從學生做題情況來看,學生的基礎知識掌握的比較好,基本功扎實,形成了一定的基本技能。
第二題,我回填。其中包括了8小題,考查了從數的組成到寫數、比較大小及算式與數字之間大小的比較、人民幣的認識、找規律、位置等知識,學生對這類知識的掌握較牢,故答題情況很好。
(1)“一個兩位數的十位上的數是2,個位上的數是3,這個數寫作:( )。”有個別同學把它看成讀作,寫成二十三。
(2)“把80、36、63、56、37從小到大排列。”有部分同學題目不看清楚,從大到小排列。
(3)在第8小題位置題中,學生思考不能周全,大部分學生心里糊涂,把左右看成前后。
第三題,我會選。考查了簡單的計算、圖形拼組、生活中的坐車問題,這部分內容比較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在“至少要()個正方體可以拼成一個大的正方體。”和“45+()<50,括號里可以填()。”在這兩題中,錯的比較多,部分同學看題不仔細,也有個別學生是基礎差,思維不靈活,根本就不會算。
第四題,我能寫。考查的是學生對鐘表的認識,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學生掌握得很好,所以錯誤的學生也比較少。但是5時55分表示的時刻鐘面,也有很多學生錯,有的是學生答題不認真,有的是學生沒有答題方法。
第五題解決問題。包含6 個小題,主要考查學生的理解能力以及對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還考查了學生的統計能力。這類題目分別是用加法和減法解決的,,對于訓練較多的學生不存在難度,因此本題出錯的較少。但是條件,問題對于一年級下等孩子來說給的太多,孩子們的思維還達不到這個清晰度,有的計算出現錯誤。還有就是提出問題,許多孩子提出問題的語言不準確,沒有標點符號,平時訓練不到位。
縱觀整個做題情況,大部分學生對于基礎知識的掌握比較牢固,對于存在一定難度的問題,與平時訓練少有一定的關系。
三、今后教學工作要改進的地方
1、加強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的培養。注重培養學生的傾聽、書寫、表達上的習慣,提高學生解題的正確率。課堂學習的方法和習慣,直接影響學生的做題方式和結果。因此,要提高教質量,并不僅僅是一次考試的問題,必須在日常的課堂教學中落實到每一節課,落實到每一個教學環節當中。
2、教師要引導學生“提問題”,給學生“提問題”的機會。要把培養學生“提問題”的能力滲透于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教學的全過程。教學中如果教師只是一味地講,不給學生創造質疑問疑的機會,這樣既不利于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也不利于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只會促使學生靠死記硬背和機械模仿來學習數學。剛開始的時候可以把學生的問題一一寫在小黑板上,讓學生學會模仿,然后慢慢放手,讓學生獨立地提問題。
3、計算是小學階段重要的學習內容,因此要扎扎實實打好基礎。要想算得準、算得快,理解算理是關鍵,不論什么類型的計算教學,教師首先要把算理講透,讓學生深入理解算理、熟練掌握計算方法。其次,一年級100以內加減法,二年級表內乘法口訣是基礎中的基礎,這兩部分必須保證人人過關,既要有速度,又要提高準確率。口算能力的培養非一朝一夕之事,必須要做到天天練,持之以恒、常抓不懈。每天拿出幾分鐘進行有針對性的口算,使口算教學常規化,切實有效的提高學生的口算水平。
4、要切實加強對差生的輔導,重要的是幫助他們建立學習數學的自信心、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要分析學習落后的原因,采用多種形式、方法幫助學困生,要提倡學生之間的互相幫助,讓每個學習好的學生都成為老師的小助手,努力使每位學生在原有基礎上得到最大限度的發展。
篇3:嶺南小學一年級數學下冊期末考試質量檢測分析報告
嶺南小學一年級數學下冊期末考試質量檢測分析報告
一、對試題的認識
本次命題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新課程標準的要求,本著讓學生全面發展的宗旨,既注重考查學生對雙基的理解和掌握,同時注重對學生的數學能力的考查,關注學生運用數學知識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知識的覆蓋面較全,力求體現基礎性、全面性和趣味性的命題原則,全面考查一年級學生對教材中數學基礎知識的掌握情況、簡單基本技能的形成情況和基本能力的培養情況,加強了對基本計算能力、用簡單數學知識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能力的培養情況,包括填空、選擇、判斷、口算、比大小、分類統計、解決問題等,現將本次考試情況分析如下:
二、考試概況分析:
一年級(3)應考人數為44人,實考人數為43人(陳雷同學右手骨頭摔裂),全班最高分100分,最低分6分,平均得點數為88.3,優A率為28.3%,達優率為74.8%,及格率為99.5%,滿分為102分,全年級最高分為102分,最低分為52分,其中班均分最高的是六班均分為92.8分,最低的是三班均分為84.5分,最高班和最低班相差8.3分。
三、典型錯例分析。
1、第一大題我會填一填的第1小題,3個一和6個十是(63);45個位上是(5)
表示(5)個(一),十位上是(4),表示(4)個(十)。
錯誤原因:1、學生把語文“一、十”寫成數字1、10;2、把45看成前面的63寫成十位上是6,學習態度隨便與讀題目不仔細是造成錯誤的主要原因。
2、第一大題我會填一填的第2小題,最大的兩位數是(99),最大的一位數(9),最大的兩位數比最大的一位數多(90)。
錯誤原因:學生把90寫成89,計算能力差。。
3、第二大題我會選一選的第2小題,55與61之間有()個數。
錯誤原因:學生把5個數寫成6個數可能把61也算進去,學生對之間的概念不清楚。
4、第二大題我會選一選的第6小題,張老師準備了三十個小面包,每個小朋友領走4個,最后還剩下1個,這些面包可能有().
錯誤原因:一年級學生對于給4除余1的運算還不會。
5、第四大題我是計算小能手的第2小題,在0內填上“>,<或=”
9分01角9元9角0100分
90角01元1元2角01角2分
錯誤原因:元角對一年級小孩較陌生,而分又沒見過,所以100分與元的轉換較困難。
6、第五大題我可以仔細分類
錯誤原因:長方形與正方形圖形畫的不是很明顯,學生分不清。
7、第六大題我會解決問題第4小題第一問錄音機比書貴多少元?;第2問小明買電話機
找回8元。小明付了多少元?
錯誤原因:1、學生看題不仔細把錄音機寫成電話機的價格;2、學生年齡小,生活經驗少,他們認為付了的錢,就應該用減法做。不過這道題也不符合實際哪有誰買47元的東西拿55元去找。
四、存在的問題。
1、學生年齡小,學習習慣差,不認真讀題、審題,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差,生活經驗不足,不能把生活和數學聯系起來,對所學的知識不能靈活運用。
2、一道題換一種提問的方法學生就無從下手,知識學的較死。
3、學生審不清題目要求,盲目下手。
4、受教學時間和教學進度的影響,有些知識明知學生沒有掌握好,也只能往前趕,以至于對學習有困難的學生造成負積累太多,學生基礎不一,有個別學生在做減法應用題時還用小數減大數。
五、今后教學的努力方向。
1、繼續加強低年級學生學習習慣的培養和主動學習能力的培養,充分利用好晨讀時間,加強口算訓練,讓學生從小養成好的學習習慣和學習態度,養成好的讀題意識和良好的解題習慣。
2、教學中要注意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數學知識與學生生活實際相聯系,教師的講解要符合學生的年齡特點,題型要形式多樣。
3、做到面向全體,因材施教,教師要做有心人,平時在批改作業時,把學生易錯的題目進行記錄,有利于以后的復習和提高學生的正確率。
4、加強中、差學生的輔導,增強他們學習的自信心,調動他們學習的積極性,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縮小學生間的兩極差異,讓學生之間互相幫助,讓學習好的學生成為老師的好幫手,讓每個學生都能學到有價值的數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