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旗下講話--愛的奉獻
上學期,我校師生為了一位身患重病的農村小學教師的,大家爭先恐后,解囊相助,捐款近6000元,體現了大家的愛心。是的,如果現在告訴大家,在醫院的病房里,有一個白血病患兒,正期盼著我們伸出援助之手,希望能重獲生命。我相信,很多同學會毫不猶豫的說,我愿意拿出我的零花錢,捐助白血病患兒,讓他能和我們一樣健康地成長。那么,在我們表達著奉獻愛心意愿的時候,請聽聽下面兩件就發生在課堂中的事件,想一想如果你在這個課堂中,你會怎么做。
事件一:在課堂上,有一位同學因身體不適嘔吐了。那一刻,周圍發出了兩個聲音。一個聲音是:嗯……,好惡心啊!另一個聲音是:啊……,好臭啊!與此同時,有很多同學圍著那位嘔吐的同學指指點點,卻沒有一個人送上一句問候的話,也沒有一個人來幫助她清理一下地面。<o:p></o:p></P>
事件二:在課堂上,有一位同學突然流鼻血了,周圍也發出了兩個聲音。一個聲音是:他平時很壞的。另一個聲音是:活該!與此同時,更有部分同學圍了過來,指著那位流鼻血的同學說:活該!活該!也許某些同學平時的行為習慣或學習成績不那么理想,可這與他流鼻血又有什么必然聯系呢?相信那位同學在流鼻血的一刻,是很難受的。
在同學嘔吐的時候,在同學流鼻血的時候,同學們的愛心都去了哪里?難道都奉獻給了那位患重病的小學老師,奉獻給了病床上的患兒,卻不愿意施舍一點給朝夕相處的同伴嗎?不要等災難來臨才奉獻愛心。同學們,當早晨跑步時一個同學摔倒遭到別人的譏笑時,你有沒有想到過拉他一把?當你在客車上看到一個老人的身體隨著車的行使左右晃動而別人依舊談笑風生時,你有沒有想到主動讓座?當一位同學因成績下降而遭人白眼從此一蹶不振時,你有沒有想到過要幫他重樹信心?
郭沫若有句話說的很好"春天沒有花,人生沒有愛,那還成個什么世界"我們每個人的心中都蘊涵著愛,道德中最大的秘密就是愛。它深刻地指出愛心是道德的基礎和核心。在我們共同生活的社會中,愛是人與人之間最美麗的語言。因為愛,我們營造起來寬容和理解的社會氛圍;因為愛,我們不再有不必要的爭執和摩擦;因為愛,我們愿意向一位陷入困境的陌生人伸出援助之手;因為愛,我們不忍心去破壞我們可愛校園的任何一個角落,這就是社會公德。在我們的家庭中,敬愛父母尊長,關愛弟兄幼輩,如此可以想見,這會是多么溫馨的天倫之樂。這就是家庭美德。我們都是義津中心學校的學生,擁有這樣好的學習環境,我們應該珍惜寶貴機會,完成時代和人民賦予我們的使命,而我們的拼搏和進取正源于我們對學習,對社會的愛,這可算是我們學生的“職業道德”。
愛心不是哥兒們義氣,不是拉幫結派,愛心更不是為朋友兩肋插刀!那是害心!是犯罪之心!
奉獻愛心不應該只是一句口頭上的宣言,而應該是切切實實的行動。我希望每一個同學都能從身邊的小事做起,關愛身邊的每一個人,以行動來奉獻愛心。同時要求我們把這種愛由狹隘地愛親戚朋友發展為廣泛地愛每一個人,由淺易地愛他人發展為深刻地愛祖國、愛社會、愛自然。讓我們給父母一點愛,給老師一點愛,給同學一點愛,給我們周圍的花草樹木一點愛,給我們的生存環境一點愛。有首歌唱得好:“只要人人都付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明天。”謝謝大家!
篇2:某公司企業文化闡述:奉獻
公司企業文化闡述:奉獻
(一)什么是奉獻
奉獻指滿懷感情的為他人服務,做出貢獻,是不計回報的無償服務。 奉獻是人們應該具備的基本品質,與之相反的是索取。 “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是人類奉獻精神的真實寫照。
(二)為什么要奉獻
奉獻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奉獻給他人和社會的越多,自己的精神越充實,個性也就越完善。生命的意義在于奉獻。
奉獻也就是舍得付出,付出的心態是一種因果關系。舍就是付出,付出的心態是老板心態,是為自己做事的心態,把工作當成自己的事業,要懂得舍得的關系。舍的本身就是得,小舍小得,大舍大得,不舍不得。而打工的心態是應付的心態。不愿付出的人,總是省錢,省力,省事,最后把成功也省了。
(三)怎么樣奉獻
奉獻,大量的、經常的是崗位奉獻。每個人,無論分工如何、能力大小,都能夠在本職崗位上,通過不同的形式為父母為企業為國家做出貢獻。敬業是奉獻精神的基礎,樂業是奉獻的前提,勤業是奉獻的根本。
1、員工對企業的奉獻。對絕大多數員工來說,奉獻是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崗位敬業奉獻。在本職崗位上,有沒有奉獻精神,工作成效大不一樣。人們在本職崗位上,都要具有高度的責任心和事業心,忠于職守,盡職盡責,干一行,愛一行,爭一流,創一流。
2、企業對社會的奉獻。
晶炬公司作為鈑金行業的經濟實體,目前主要產品服務教育,承擔著教學講臺的生產經營和供應工作,同時也擔負著促進精密鈑金行業發展的使命。對客戶負責,對社會負責,回報社會,為建設和諧社會貢獻力量是一個企業成熟的標志,也是一個企業發展的原動力。
篇3:《蜜蜂精神》讀后感:忠誠與奉獻
《蜜蜂精神》讀后感--忠誠與奉獻
大家都知道蜜蜂是勤勞的象征,最近領導給我們推薦了《蜜蜂精神》這本書。我懷著激動和好奇的心情,耐心的讀了這本書。讀了這本書后更讓我受益匪淺,我被小蜜蜂為人類釀造甜蜜生活的高尚品質深深打動。
《蜜蜂精神》讀完以后我總結有以下幾點:
一、“勤勞精神”迎著朝霞出,披著余暉歸,既敬業又精業。“采得百花蜜,為誰辛苦為誰甜”,就是對蜜蜂精神的真實寫照,從蜜蜂的身上我也看到了一種工作的責任和使命,我們在工作和生活中都擔任著不同的角色,也同時承擔著不同的責任,踏上一個崗位就選擇了一份責任,擁有了一份使命,不同的崗位便決定了各自應盡的責任和義務。雖然在工作中也許扮演的只是一個小角色,但只要像蜜蜂那樣,默默無聞、勤勞勇敢,我相信也會釀造甜美、幸福的生活。
二、團隊的精神。就像公蜂和母蜂那樣,雖然分工不同,但通過他們的團結合作,最終達到一致的目標。這種精神值得我們去學習。以前從一本書中看到過一句話“責任是造就團隊的內推力”只有真正擁有責任感,才能形成卓越的團隊。工作就是責任,責任感推動它勤勤懇懇,不知疲倦;工作就是責任,責任感是工作出色的前提,是職業素質的核心;工作就是責任,責任感是卓越企業文化的核心,個人價值實現的前提;工作就是責任,是一種擔當,一種約束,一種動力,一種魅力。如果我們每位員工都以強烈的責任心對待自己的工作,那么凝聚力、競爭力會更強,前景會更廣闊,就像拔河比賽一樣,勁往一處使,心往一起走,那樣就是團隊精神的體現。
三、奉獻精神,餐風飲露,采花釀蜜,以苦為樂,樂于奉獻。作為個人,如果想要自己的價值得到認可,不論你的身份是什么,不論你的工作性質是什么,重要的是你能否做好你的本職工作,是否有很強的奉獻心。在崗一天就意味著承擔責任。我們既然選擇了工作,就必須忠誠的對待自己的工作,不可以放棄肩上的責任。工作不僅是為自己,還為了別人,為了集體。我們的工作都是一環扣一環的,每個人的工作就是其中的一環,如果一個環節斷了,其它環節也會受影響,整體也會受到影響,所以員工就像蜜蜂一樣,要具有強大的奉獻精神,才會使我們的工作有向前發展的動力,不計較工作的得失,苦中作樂,為此奉獻自己的青春,在所不惜。
四,求實精神,蜜蜂與花為伴,與花為善,不厭其煩,精益求精。在工作崗位上,不要嫌棄自己的職位大與小,要喜歡自己的工作,那樣才能把工作干好。平凡就是平常不稀奇,從事一份平凡的工作并不是混日子打發時間,即使再平凡普通的工作也有肩負的責任,也需要工作者不懈追求,才能得以出色的完成,踏實務實的做事風格是一個人成功的關鍵所在。工作崗位的平凡不足為懼,因為不是每個人都能成就轟轟烈烈的大事業。從平常事做起,從身邊事做起,實實在在做人,勤勤懇懇做事,腳踏實地,不因平凡而抱怨。成功不是一天造成的,欲速則不達,積極的調整自己的心態,由消極變積極,由推諉變主動,由事不關己變為責任在我。
《蜜蜂精神》一書讓我懂得了,從我做起的重要性,在工作上無小事,把細小的事做到位,大事自然就會做的很好,面對現實唯一能改變人的就是自己,細節決定成敗,通過學《蜜蜂精神》這本書讓我在日后的工作中能更好的把握方向,同時也感謝推薦這本書給我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