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公司建立并啟動培訓工作的思路及建議
培訓發展到今天,開始逐步受到企業各界人事的關注。很多企業開始真正的引入企業內訓機制,建立培訓工作小組或者企業培訓學校。培訓在企業管理、人員儲備、解決實際問題上發揮著不可低估的作用。根據與時代公司各級人員以及管理層的溝通中深刻的認識到時代人對培訓的認同和關注,但要將一個陌生的企業內訓機制引入到企業的各個環節,發揮培訓的作用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
一、培訓小組:
培訓小組是企業進行內訓的常設機構,是培訓工作的計劃、組織、執行與評估的工作小組。小組包括公司培訓管理員、部門培訓兼職管理員、授權培訓講師、公司領導等。設置這一機構就是為了很好的開展培訓工作,發揮全體人員的智慧,調動大家的積極性,使培訓深入到每個部門,每個崗位,得到全體人員的重視。培訓絕對不是某一個人的工作,接受培訓、提供培訓是每個管理人員的工作職責。
公司培訓管理員:依據公司規模確定人數,可以暫定一名。培訓管理員是培訓工作小組唯一的專職常設人員,他有以下工作職責:
1.擬訂公司全年培訓計劃和月度培訓計劃。
2.組織執行各種公司層面的培訓活動。
3.組織并擬訂公司講授講師授權計劃和方案。
4.建立培訓管理制度,制定培訓積分表。
5.收集、開發并建立公司培訓教案庫,定期進行修改和整理。
6.每半年進行一次培訓需求調查和培訓效果評估。
7.召集培訓小組成員進行授課技巧培訓、教案整理工作。
8.幫助并監督部門培訓工作的執行情況,每季度對部門培訓工作進行總結評估。
9.配合公司領導以及實際需求執行其他培訓工作。
10.聯絡外部培訓機構、引入外部培訓講師以及執行外派培訓。
11.其他領導安排的相關工作。
部門培訓兼職管理員:每個部門由部門負責人指定一名員工擔任。具體工作職責如下:
1.擬訂部門月度培訓計劃。
2.組織執行部門培訓工作。
3.收集、開發部門相關培訓教材。
4.每季度進行部門培訓需求調查與培訓效果評估。
5.貫徹執行培訓小組管理員下達的其他工作。
二、講師授權:
講師是公司進行有效培訓的必要條件。外部的講師只能為我們帶來新的思維,但需要我們的融合,必定外部講師不是特別熟悉公司自身的情況。內部講師是最了解公司的情況的,內部講師可以將自己的工作心得很好的與實際問題結合起來,這也是內部人員總結工作、提升的自己的一次機會。任何一個企業里面都有很多優秀的人員,我們需要把他們開發出來,發揮他更大的潛能。當然,獲得授權的講師既是一種榮譽也是一種責任。
1.選擇人員。優秀的員工,每個部門經理和主管都是我們培訓小組的選擇對象。因為他們除了有豐富的工作經驗以外,培訓應該是他們展開工作的手段,更是一種必須的工作職責。
2.分配課題。一個企業有很多的工種,有的相對專業但彼此有是相同的,所以課程除了部門以外完全可以讓全體人員分享。比如市調就可以讓采購或者銷售主管去編寫課程,而銷售技巧就可以由銷售顧問去完成,有的員工在客戶服務上比較優秀就讓他來給大家分享客戶服務的經驗,而中高層管理人員就可以編寫管理藝術、授權藝術、團隊建設方面的課程。這樣強行的將課程分配下去,讓即將準備授權的講師準備教材,通過試講即可。
3.授權講師管理。部門負責人以上人員以及專、兼職培訓管理員必須獲得一門課程的授權,課題可以由自己決定也可以由培訓小組指定。所有授權講師全面的授課時間不低于10小時。當然也包括總經理、副總經理等高層管理人員,他們也必須完成全年10小時的授課時間。
4.課程授權獎勵。授權只是某項課程的授權,通過授權的講師公司應該給予獎勵,而按規定必須獲得授權但沒有得到授權的人員應該給予懲罰。同時鼓勵大家多獲得授權,歡迎大家隨時準備課程去獲取授權。
5.每位授權講師在獲得授權的第二年必須重新編寫新課題獲得更多的授權。
培訓積分制
培訓積分制度是保障培訓工作能夠順利進行的制度,培訓積分的建立要求全員必須積極參與培訓活動,獲得積分,為自己的成長、提升提供有力的佐證。
1.規定課程的得分系數。將要舉行的課程依據重要程度規定相應的得分系數,每個全過程參加的人員都可以獲得積分。
2.規定得分要求。即正式員工全年必須獲得**的積分,達不到要求的扣除部分年底獎金等。要提升職務,必須在前12個月獲得**的積分,否則不能提升。
3.規定聽課時間。每年每人必須聽**時間的課,否則培訓管理人員工作不合格。
三、培訓與考核
接受培訓和提供培訓是我們提高工作能力的重要手段,但同時也是每個人員的工作職責,所以培訓工作必須與考核掛鉤。
1.專、兼職培訓管理人員的考核。A.培訓日常工作執行情況;B.培訓執行時間;C.講師授權情況;D.培訓積分;E.培訓計劃與總結;F.培訓效果評估與需求調查;G.對部門培訓的幫助與監控;H.培訓課程的開發;I.培訓課程資料的收集與整理等。
2.考核的方面。部門主管以
上人員:A.獲得幾門授課;B.上課時間;C.聽課時間;D.培訓重視程度E.培訓積分等。普通員工:A.培訓出勤率;B.聽課時間;C.培訓積分等。3.部門經理考核。A.部門內部獲得授權的講師數和課程數;B.上課時間;C.培訓工作的執行與重視程度;D.培訓積分等。
培訓的延伸
為了達到培訓的綜合效果,拓寬培訓的方式,公司可以采取多種多樣的培訓課程。如雙向交流、開放行動、外派培訓、外聘培訓、崗位輪換等。
雙向交流:為了更多的了解其他部門其他公司的運作情況,提升團隊的凝聚力,可以將部分員工階段性的安排到其他相關部門以及其他兄弟公司進行雙向交流,學習和熟悉其他部門的操作,使之提高自己的能力,增強團隊凝聚力,提升部門工作的協作程度。交流人員交流完畢以后必須進行雙向交流報告,與大家分享自己的工作體會等。
開放行動:不定期的組織部分人員進行同行學習與考察工作。例如有計劃的安排人員考察成都部分樓盤等,結束以后進行開放行動討論會。
外派培訓:外部機構經常會舉行很多相關的培訓課程,企業可以依據自己的需要參加,參加者結束后進行總結舉行外派培訓報告會。
外聘培訓:適當的引入企業外部講師進行培訓,引入外部大腦,開拓企業人員的思維,使企業的工作跟進社會的先進管理模式。
崗位輪換:為了協同作戰的需要,將擬轉崗的人員進行崗位輪換。如將采購部的轉入工程部工作,使之更多的了解工程部的工作,將采購與工程工作很好的結合起來。這將增強不同部門之間的同理心,提高協作精神。
凡此種種,培訓的方式和方法可以進行更多的延伸。
四、培訓注意點
培訓已經成為一個企業管理、發展的需求,所以人們開始重視培訓,但重視培訓不一定就能夠做好培訓,培訓有自己的運行特點。培訓不是不能,但沒有培訓萬萬不能。這的看你的培訓究竟有沒有效。
依據培訓的特性,我們要引入培訓就必須知道以下幾點:
1.培訓是企業的推助劑。他需要企業最高領導的支持與重視。培訓不能直接產生效益,所以往往被很多人所忽視,但是企業最高領導必須重視,要讓全體人員知道領導人對培訓的態度,否則培訓永遠只能在大家工作的邊緣。
2.培訓并非萬能。培訓不是萬能的,有很多問題光依靠培訓是沒辦法完成的。比如企業資金問題、企業架構問題、行業問題、領導者風格問題等等,這是企業內訓所沒辦法完成的事情,他只能依據企業的外部培訓機構以及企業自身的改革來完成。但是,培訓又可以為企業各個方面服務,比如銷售、采購、人力資源開發、團隊建設、職業化、人員素質等等,記住,這里的培訓是幫助作用而不是決定作用。
3.培訓的綜合性。企業要培訓肯定是一個綜合的工作,企業需要方方面面的提高,團隊的、技能的、素質的、職業化的等等,所以培訓工作就應該圍繞這些方面進行,既不能單一的依靠某個思想的灌入就會成功,當然也不能進行大而全而空的沒有實際效用的培訓。比如市調專題,我們去向大家引入這種工作思維,引入這種工作方法是必須的,然后再去跟進、去監控。如果太把市調細化那將失去培訓的意義,使大家陷入市調的模式中而忽略那其他的工作,何況很多市調的虛的東西對大家沒有任何幫助。
4.培訓的互動性。培訓絕對不是培訓小組的事情,是全公司每個人的事情。大家都必須深刻認識培訓于自己、于工作的重要性。部門經理、主管等應該積極的獲取講師授權。講師在不停的講,但聽的人只當耳邊風,那培訓永遠就停留在課堂里。
5.培訓效果的隱藏性。很多領導就希望培訓能夠給大家帶來立竿見影的效果,希望員工聽課以后就可以迅速的運用到工作中,迅速解決問題。這只是理想中的培訓。培訓是一種潛移默化的東西,需要反復的、常年積月得給大家灌輸,需要大家反復的去執行,他可能無法立刻見效,但他可能幾十年有效。正如杰克韋爾奇說:培訓的成本是有限的,但效益是無限的。培訓就是引水,但究竟能夠壓出多少水,得看直接操作人自己。
以上是我對公司建立并啟動培訓工作得一些思路,能否適合于自身的特點我們還需要進一步探討。但培訓自身的特性不會變,培訓的重要性不會變,而培訓的作用會因為我們執行的情況改變。我們唯一的宗旨是使培訓真正的對企業發展與管理有實際的作用。只要堅持這個宗旨我們就會做正確的事。
篇2:公司員工培訓工作責任制度
公司員工培訓工作責任制度
(1)對新來人員進行三天的崗前培訓及工作流程安排,根據《人才培訓條例》對新入員工進行帶教老師及導師的安排,并將《新入職培訓記錄》交給新入員工到各個崗位實習。一個星期后對實習員工進行《實習生培訓調查表》。
(2)公司所有培訓在培訓前做好培訓所需設備,檢查線路是否接好,保證培訓能夠順利進行;
(3)每次培訓完后必須將設備場地整理好,并在第二天下午2點之前收集每次培訓的三個感想及三條措施,并跟進及檢查;
篇3:公司職工培訓工作管理辦法(3)
公司職工培訓工作管理辦法(三)
第一條為適應公司業務發展的需要,加強公司職工培訓工作管理,根據公司實際情況,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培訓工作原則
(-)職工培訓要與崗位工作緊密結合,學以致用,學用結合;
(二)培訓形式以在職學習為主,通過短期脫產和業余學習開展培訓;
(三)鼓勵職工學習崗位專業知識和科學文化知識,自學成才;
(四)加強組織管理,發揮各方面的積極性,建立一套科學的培訓管理制度。
第三條職責分工:
(一)公司
負責制定公司職工培訓工作的總體規劃,審定公司各類人員的在職培訓大綱和培訓教材,指導開展職工培訓工作。
1.負責制定公司培訓規劃;
2.制定并完善公司培訓制度;
3.組織全公司共同性課程的培訓;
4。組織制定公司統一的在職培訓大綱,編寫培訓教材;
5.指導、檢查、考核子公司的培訓工作;
6.負責部門、子公司領導干部和職能部門職工:的日常培訓;
7.負責公司出國(境)培訓工作的管理。
J.負責制定本公司培訓規劃和培訓計劃;
2.制定、完善本公司的培訓管理細則;
3.組織本公司專業課程培訓;
4,組織制定本公司崗位培訓規范;
5.指導、檢查、考核下屬單位的培訓:[作;
6.負責安排本公司職工的日常培訓。
第四條主要培訓種類
(-)新職員培訓
包括新職員入公司教育和新職員崗位指導培訓。
(二)崗位培訓
包括按照崗位規范要求取得崗、轉崗、晉升等資格的崗前培訓和根據奉崗位工作發展需要而進行的各種提高性培訓。
(三)現代企業經營管理知識培訓
內容包括財務、、、法律、管理、等6門專業知識和算機應用、英語兩門工具知識。
(四)繼續教育
具有大專以上學歷或中級以上專業技術職務,從事生產建設、設計、研究、經營管理及其他技術工作的在職科技人員,以學習本行(專)業新的業務知識為主要內容的培訓。
(五)特殊教育
包括黨校學習、職業道德教育、法律教育、安全教育等。
(六)自我開發
第五條培訓計劃
(-)職工:培訓工作要有中、長期培訓規劃和年度培訓計劃。
(二)制定培訓汁劃要結合、業務工作需要和職工隊伍現狀,一般應包括以下步驟:
1。確定培訓需求;
2.確定培訓目標和策略;
3.明確實施培訓的場地和費用;
4.選擇實施培訓的技術和方法;
5.提出評估培訓的辦法。
(三)培訓計劃經用/、單位主管領導批準后實施,并向上級報備。
第六條培訓實施
(-)職工參加培訓,應按不同類別分別填報《職工國內培訓審批表》(見附件1)和<職工出國(境)培訓審批表)(見附件2)。
(二)參加公司外機構舉辦的培訓應從嚴掌握,培訓內容應是工作必需且公司內部不能組織的科目。
非工作急需,一般不安排職工長期脫產進行學歷學習、語言學習和其他非崗位必需知識的培訓,
(三)出國(境)培訓應有明確的培訓目的,培訓內容應是
業務工作迫切需要,又是國內培訓難于解決的課題。調入公司工作不滿一年和院校畢業后工作不滿三年的職工,不安排出國(境)培訓。
(四)職工出國(境)培訓前,應進行國內預培訓。國內預培訓由組團單位負責組織。培訓內容包括必要的業務基礎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