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光之行感人心 結對共建表愿望
——參觀社區智障人士的學園有感
5月8日中午,我們醫技支部支委和黨小組長參觀了閘北殘聯下屬的彭浦街道”陽光之家”——彭浦社區智障人士的學園。
來到陽光之家,負責人竺老師很熱情地接待了我們并帶領我們參觀了這所特殊“學校”。學校內除建有視聽室、讀書室、美術室、藍球場等設施外,還有非常人性化專門配備了模擬家庭日常生活的生活起居室,以鍛煉自理能力。此外,還看到了陽光之家學員的剪紙、絹花等作品……大家都被“陽光之家”的布置,豐富的活動內容,智障學員潛在的才能所深深感染和吸引。隨后我們和竺老師進行了面對面的座談,談亦書記向竺老師表明了此次陽光之行的目的,為加強基層黨組織與社區共建工作,表達了我們醫技支部想和陽光之家進行結對共建獻愛心的愿望。竺老師也向我們介紹了彭浦街道“陽光之家”的歷史和發展,“陽光之家”發展到現在已經是全市乃至全國最好的陽光基地。現有18~35歲智障學員40人左右,每天上午8時半到下午4時,由家長或助殘員護送來這里。他們在這里要學一些基本知識、歌曲、手工藝等勞動技能,同時也安排了各種體育活動和一些生活自理、社會交往、家務能力等方面的培訓。這些學員在陽光之家找到了歸屬感,找到了屬于他們的一片世外桃源。
“陽光之家”里除了盡職的老師之外,更有一批熱心的志愿者,我們這次也有幸遇見了長期在這里奉獻愛心的志愿者,聽了她們的介紹,我們從心底對于這些志愿者和這里的老師表示深深的敬意。
這次與陽光之家近距離的接觸讓我們的心有了很大的觸動,我們第一次直觀地了解了陽光之家,也初步了解了智障人士這群特殊群體及其家庭狀況,因為有了“陽光之家”變得陽光,他們不再孤獨地留守在家,家長也可不再擔心,他們比一般人更需要得到平等、接受和包容。我們已將參觀的情況向支部內黨員作了介紹并得到了全體黨員的支持,擇日將與“陽光之間”簽訂結對共建協議,期望醫技支部也能為“陽光之家”中這群特殊群體獻上我們的綿薄之力。
篇2:物業參觀心得體會:社區文化讓物業和業主親如一家
物業參觀心得體會:社區文化讓物業和業主親如一家
隨著物業服務的發展,社區文化建設已經成為現代物業服務的必要組成部分,本次深圳之行讓我對社區文化建設有了更深了解。
在深圳中海華庭參觀過程中,有個宣傳欄吸引了我的視線,仔細看,原來都是小區社區文化活動的內容,還很豐富呢。有老年人的演出,有年輕人的歌舞,我就這事咨詢了他們項目上的馬主任,他告訴我這是他們舉辦的社區文化活動-迎圣誕晚會,據馬主任介紹,他們的社區文化經常搞,參加演出的是社區的老年演出隊及物業服務處的工作人員。通過這一形式,更方便了和業主之間的溝通,更加融洽了物業和業主之間的關系,哦,原來社區文化還有如此功效。
由此我想到了我們的社區文化建設,在我們公司的物業服務工作中有時候也存在著和業主溝通上的問題,那我們是否也能通過社區文化建設,一方面可以和業主更好的溝通,另一方面也可以豐富我們的社區生活,讓業主感受到一份濃濃的親情。
我覺得我們所管理的項目也可以組織類似的活動,其實之前桂花新村就有過類似活動,那就是蘇州電視臺社會傳真欄目的“走進社區”,其形式也和我們所見到的類似,所以我覺得我們所管理的項目也應該定期組織相關社區文化活動,其活動形式可以多樣化,比如上述的文化演出,也可以組織社區業主的聚會、旅游,小區業主參加的小型家庭運動會等,參加演出人員可以由業主及物業服務處人員來組成,至于場地和設備,每個小區多少都有一定的空地,音響設備公司本來就有,同時也可以搞一些廣告贊助。
至于內容,一方面可以應時的娛樂,同時也可以加入宣傳物業服務法律法規及物業服務知識的內容,這樣寓教于樂,更能彼此了解溝通,也能通過活動讓物業服務人員溶入到業主中去,真正成為“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