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需要的正是這樣的平凡--《平凡的世界》讀后感
我并不是一個非常喜歡看小說的人,甚至于不算一個讀書愛好者。但是,對于《平凡的世界》這本書,我卻讀了不知幾遍,從二十多年前一直讀到今天,也推薦給我的同學、朋友、我的兒子,感到有千言萬語想表達。
其實人的一生就像這本書一樣,不在于結局如何而在于過程是否精彩,人生就該象主人公孫少平那樣不低頭,不斷地去探索和追求,在命運的道路上走出一種讓所有人都為之嘆服的人生之路。
孫少平是一個平凡而普通的人,他沒有過人的能力或超群的智慧,他也有世俗的攀比心和青年人的迷茫:那他憑什么成為一部文學巨著的主角,并給一代又一代的人們帶來深沉的感動和人生的啟迪呢?我想正是他對真正理想的執著追求。
每個人都有理想,每個人的理想也都各有不同,但大多數人追求的無非名利權財而已:對物欲的追求是人之本性,無需加以指責,不過在這對比下,那些以勞動證明自我價值,用讀書提升生命意義的人就更加讓人尊重,孫少平就是這樣的人。他雖讀了高中,卻沒有學到太多的知識,不過他依然通過讀課外書來汲取知識,獲得做人的道理。他在書中使精神遨游世界各地,看盡世間百態:通過讀書獲得快樂,也使自己的思想更加貼近大地而超越農村。他在村中當教師被刷下來在家賦閑的時候,產生了去城里闖蕩的想法,這想法十分強烈,以至讓他日夜不安:他想出去闖蕩是為了錢嗎?那不如在家和哥哥干活,或者直接答應侯玉英的求愛:是怕田地里的勞動而出外躲清靜嗎?在黃原城當小工絕不比下地輕松:那他是為什么愿意放棄溫暖的家而獨自跑到外地去受苦呢?我想就是一顆年輕而沸騰的心渴望去接受生活中大風大浪的洗禮,讓自己在風浪中蛻變涅盤,煥然一新,過著無愧于心的真正高質量的生活。孫少平到最后也沒謀得什么高官厚職,還是大牙灣煤礦的一名普普通通的“碳客”,然而他卻由衷的熱愛這份職業,因為在地下數十數百米的礦井中他能感到世間最真實的喜怒哀樂,也能在勞動中體驗生命的律動和享受付出所帶來的快樂與榮耀感。小說很快完結,生活卻將繼續:孫少平絕不會掏一輩子碳,而我們無法得知他的未來,我們只能祝愿孫少平還有和他一樣為理想而奮斗的都能活出精彩人生。
《平凡的世界》全景式地描寫了中國現代城鄉生活,通過復雜的矛盾糾葛,以孫少平等人為代表刻畫了社會各階層普通人們的形象,人生的自尊、自強與自信,人生的奮斗與拼搏,挫折與追求,痛苦與歡樂,紛繁地交織,讀來令人蕩氣回腸。
從這些平凡人的故事中,路遙給我們引發了一個深刻的道理,那就是我們怎么去生活,和我們對生活的態度和思考。
《平凡的世界》對我的影響也許我現在還無法預測,有一點是肯定的,它給予我一種來自靈魂的震撼。它改變我的思想,我的行為,我的態度。真的是無法言語,每讀一次都像回到了那個時代,內心充滿著各種幻想。我開始變得多愁善感了,我感覺世界是多么的美好。
我們永遠不知道下一刻等待我們的是幸福還是災難,就像我們永遠不知道看似外表完美的蘋果里面是好是壞,只有自己去品嘗、去接受,才知道那未知結果的味道。作為平凡的我們,注定會有一個平凡的世界。
幸福的是,我們生活在這樣平穩的時代,可以有著安穩的生活,不會遭遇到與孫少平一樣的苦難,但是生活在不同的時代,就有不同的歷練,我們是平凡的一員,要跨過泥濘,我們要做不平凡的自己
偉大的作品是用平實的語言去描寫亙古不變的人情人性,《紅樓夢》如此,《人間喜劇》如此,《平凡的世界》亦如此。路遙的身軀早已回歸到最親愛的大地中去,而他卻從未遠離我們,因為他早已把靈魂注入到書中字里行間。他是小說中的每一處花開花落,草長鶯飛,更是人物內心微妙地悸動和涌起地波瀾。而這融入他所有生命精華的著作也必將留芳于世,感動著現在以及以后的人們。
《平凡的世界》之所以是一本好書,因為他的人物以及情節都刻畫的很真實。直讓人仿佛置身于那個時代,體驗著那個時代的風風雨雨。看后讓人很受啟發,回味無窮。 這是一本值得每一個人閱讀的書,它的價值在于它給了我們幾代人的啟發,我們需要的正是這樣的書。
我們需要的正是這樣的平凡!
篇2:路遙《平凡世界》讀后感(十四)
路遙的《平凡的世界》讀后感(十四)
早在二十年前就看過路遙的這部《平凡的世界》,這部長篇巨著是英年早逝的路遙先生的瀝血之作。小說以其恢宏的氣勢和史詩般的品格,全景式地表現了改革時代中國城鄉的社會生活和人們思想情感的巨大變遷。讀后令人掩卷沉思,心情激蕩久久不能平靜。
小說以孫少平兄弟為主線,他們在平凡的生活中,勇于超越自身的局限,為獲得生活上的成功,不斷努力拼搏,遭遇挫折和痛苦,用一幕幕催人淚下的苦難展現人物的頑強堅韌的信念。可以平凡但不可平庸,這是我對書中主人公的理解。孫少平有思想有追求,他沒有把自己像大多數和他差不多經歷的青年一樣虛度光陰。在讀高中時雖然家里貧窮,每天吃著最低等的飯菜,卻能夠克服艱苦,學習各種知識,參加各項活動。高中畢業后苦于家境貧寒,放棄了上大學的機會,毅然外出闖蕩,在做著最底層的工作,結束每天繁重的體力勞動之后,仍然堅持讀書看報,用精神食糧來充實自己。也正因為如此,他才能在那些苦難的日子里,總保持著一顆寧靜,上進的心。作為一個煤礦工人,最讓我有認同感有代入感的,就是孫少平在煤礦工作的那部分章節。路遙先生為寫這部分情節,曾經親下煤礦體驗生活,所以讀來特別親切特別真實。孫少平即使在煤礦井下艱苦的勞作之后,也不忘學習讀書,在井下勞動間隙,給工友講述自己的看書心得,并沒有因為自己有了一份正式的工作就放棄追求。在小說這一段描寫中,有這樣一個情節,就是孫少平的師傅在井下因為保護工友而英勇犧牲。在這里我看到了煤礦工人同事之間無私的工友情義,也不禁想到自己,在工作中一定要注意做好安全,無論怎樣生命對于我們每一個人都是最重要的 。
《平凡的世界》集中體現了四個詞:苦難和奮斗,平凡和偉大。而貫穿其中的是親情,友情和愛情。在我們平凡的世界里,平凡是生活的本色,充滿酸甜苦辣的生活才是真實的生活。世界每天都發生著不幸,誰也不敢保證厄運不會降臨到自己身上,但是人生又充滿著意想不到的歡樂和驚喜,也是充滿著希望的,所以任何時候都不要放棄希望,不要害怕面對困難,哪怕再平凡的人都要為自己所生活的世界奮斗,如果我們對命運妥協,輕言放棄,那就只能淪為真正的“平凡”人了。
用書中的一句話共勉:“人生就是永不休止的奮斗,只有選定目標并在奮斗中感到自己的努力沒有虛擲,這樣的生活才是充實的,精神也會永遠年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