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土地估價師試題-土地管理基礎知識
1.土地 的供給可分為____。
A.彈性供給和元彈性供給;B.國家供給和社會供給;C.自然供給和經(jīng)濟供給; D.劃撥和征用
2.土地資源的總供給受____能提供的總量限制。
A.地球表層陸地 B.地球表層空間 C.地球表層空氣 D.地球總面積。
3.土地關系是指社會發(fā)展的某一階段上人們在利用土地過程中發(fā)所生的____之間的關系。
A.人與人 B.人與地 C.地與地 D.土地使用者與所有者
4.社會主義條件下,實行土地有償使用制度是完全符合馬克思主義的____理論的。
A.土地使用 B.地租 C.價值
5.地價稅是以____為課征對象。
A.土地 B.地價 C.土地所有者 D基準地價
6.田賦是以____為課征標準,按年定期征收的一種土地稅。
A.田地面積 B.田地 C.土地收益 D.田上賦稅
7.《中華人民共和國耕地占用稅暫行條例》是____在1987年4月1日發(fā)布的。
A.國務院 B.農(nóng)業(yè)部 C.國家土地 管理 局 D.國家 稅務 總局
8.報酬遞減規(guī)律所指的報酬遞減是指____遞減。
A.平均報酬 B.總報酬 C.邊際報酬 D.臨界報酬
9.在資本主義社會中,土地所有權和土地使用權是
A.均不受限制的 B.均受一定限制的 C.所有權不受限制,使用權受一定限制 D.以上答案都不對
10.我國土地制度改革主要是____改革。
A.土地所有制度和土地使用制度B.土地所有制度和土地管理制度
C.土地所有制度D.土地使用制度和土地管理制度
11.地籍最早是為____而建立的一種田賦清冊或簿冊。
A.產(chǎn)權B.不同用途C.征稅D.土地估價
篇2:土地估價師土地管理基礎知識試題
土地估價師土地管理基礎知識試題
試卷一 土地管理基礎
一. 判斷題(共20題,題號1~20,每題1分。請判斷下列說法的正確或錯誤,并在答題卡上相應位置涂黑,認為正確的涂"√ ",認為錯誤的涂"×".答題錯誤倒扣1分,本題總得分最多扣至0分)
1.土地供求關系是指土地經(jīng)濟供給與人們對某些土地用途需求之間的關系。
2.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最低價是指為防止低價出讓國有土地使用權而實施的最低基準地價。
3.土地利用總體規(guī)劃是國家實行土地用途管制的基礎。
4.土地位置的固定性決定了土地市場不是實物交易意義上的市場。
5.農(nóng)民宅基地應經(jīng)村委會審查,由鄉(xiāng)(鎮(zhèn))人民政府審批。
6.兩個以上土地使用者共同使用一宗土地的,必須共同申請土地登記。
7.出讓土地使用權出租后,承租人必須繼續(xù)履行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
8.土地資源是指在一定技術條件和一定時間內(nèi)可為人類利用的土地,因此一定區(qū)域內(nèi)的土地資源就是該區(qū)域內(nèi)的全部土地。
9.國有企業(yè)以土地使用權作價入股的,其土地使用權作價折算的股本額不得低于審核確認的土地使用權作價總額。
10.承租人轉(zhuǎn)讓土地租賃合同的,租賃合同約定的權利義務隨之轉(zhuǎn)給第三人。
11.同一宗地多次抵押時,以收到抵押登記申請先后為序辦理抵押登記和實現(xiàn)抵押權。
12.地下資源,埋藏物,市政公用設施均不屬于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范圍。
13.集體土地依法轉(zhuǎn)為國有土地后,原集體土地使用者繼續(xù)使用該國有土地的,應當持有關文件申請集體土地使用權變更登記。
篇3:土地估價師土地管理基礎知識考試試題
土地估價師土地管理基礎知識考試試題
1.土地的供給可分為__。
a.彈性供給和元彈性供給;b.國家供給和社會供給;c.自然供給和經(jīng)濟供給; d.劃撥和征用
2.土地資源的總供給受__能提供的總量限制。
a.地球表層陸地 b.地球表層空間 c.地球表層空氣 d.地球總面積。
3.土地關系是指社會發(fā)展的某一階段上人們在利用土地過程中發(fā)所生的__之間的關系。
a.人與人 b.人與地 c.地與地 d.土地使用者與所有者
4.社會主義條件下,實行土地有償使用制度是完全符合馬克思主義的__理論的。
a.土地使用 b.地租 c.價值
5.地價稅是以__為課征對象。
a.土地 b.地價 c.土地所有者 d基準地價
6.田賦是以__為課征標準,按年定期征收的一種土地稅。
a.田地面積 b.田地 c.土地收益 d.田上賦稅
7.《中華人民共和國耕地占用稅暫行條例》是__在1987年4月1日發(fā)布的。
a.國務院 b.農(nóng)業(yè)部 c.國家土地管理局 d.國家稅務總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