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醫院用藥后的觀察制度
為保證用藥安全、有效、合理,提高醫療質量,保障醫療安全,特制定用藥后觀察制度。
一、門診設立藥物咨詢臺,配備藥師為門診患者提供合理用藥方法的指導,并向患者詳細說明藥物可能存在的嚴重不良反應及觀察方法。
二、進一步加強輸液安全管理,嚴把藥物配伍禁忌關,控制靜脈輸注流速,預防及減少輸液反應、藥品不良反應的發生。
三、用藥后護士應密切觀察患者的用藥反應,患者用藥后如有不適或發生藥品不良反應,應立即停止用藥,及時報告當班醫生,進行相應處理,護士和醫師應及時與病人及家屬進行溝通,并對病人及家屬進行安慰,同時,及時向病人及家屬解釋藥品可能存在的藥品不良反應,避免產生誤解。如果患者發生藥品不良反應要及時上報和通知臨床藥學科。
四、實施臨床用藥監控,加強藥品不良反應與藥害事故的檢測上報。
五、臨床藥學科做好我院臨床科室發生藥物不良反應的監測工作,對所發生的藥品不良反應進行登記,分析藥品不良反應發生的原因,并及時向上級單位及“全國不良反應監測網站”報告。
篇2:中學食品、傳染病預防、化學試劑(品)、醫用藥品安全管理制度
中學食品、傳染病預防、化學試劑(品)、醫用藥品安全管理制度
1、學校未開設食堂,不提供課間餐,要教育學生不購、不吃“三無”變質食品,飲用符合衛生標準的飲用水,預防食品中毒事件的發生。
2、由校醫室帶頭,根據衛生防疫部門的要求,做好傳染病的預防教育工作,各班要按劃分的衛生包干區和衛生清掃制度,搞好衛生清掃、預防傳染病的發生;學校要根據需要添置必要的衛生設施和預防藥物,發現傳染病病例,要按規定及時上報,同時采取正確的隔離、觀察、洗消措施,及時就醫,預防和控制傳染病的蔓延。
3、學校化學試劑(品),由化學實驗室的專人實施安全管理,建立化學試劑(品)的購買、貯存,使用登記制度;購買正規渠道的合格試劑(品),失效試劑(品)要及時妥善清理掉,杜絕外流;化學教師應認真組織開展化學實驗,指導學生正確安全的進行實驗操作。
4、學校醫用藥品,由校醫實施安全管理,建立醫用藥品的購買、貯存、使用登記制度;購買正規渠道的合格藥品,失效藥品及時妥善清理掉,杜絕藥品外流,正確安全使用藥品。
篇3:某醫院《基本用藥供應目錄》管理制度
醫院《基本用藥供應目錄》管理制度
一、根據醫院宗旨、患者需求和醫院所提供的服務,制定醫院《基本用藥供應目錄》,嚴格控制藥品種類和規格。
1、按照衛生部《處方管理辦法》的規定,醫院《基本用藥供應目錄》內除特殊診療需要,原則上同一通用名稱藥品的品種,注射劑型和口服劑型分別不得超過2種,處方組成類同的復方制劑不得超過兩種。(以下簡稱:一品二規原則)特殊情況報藥事管理與藥物治療學委員會批準備案。
2、在引進同類新藥或新增不同規格的藥品時,根據《處方管理辦法》安全、有效、經濟的原則,結合醫院用藥現狀和控制藥品總量決定引進與否。
3、嚴格控制臨床治療非必須的輔助性藥品的引進。
二、藥劑科負責醫院《基本用藥供應目錄》的編制,并根據藥事管理與藥物治療學委員會的決定及時增減目錄中的品種數量。
1、醫院《藥品處方集》每一年修訂一次,由藥劑科依據藥事管理與藥物治療學委員會的會議紀要負責統一匯總編寫并印制(也可以使用嵌入醫囑系統的電子版處方集),經藥事管理與藥物治療學委員會討論同意后,在醫院內使用。
2、根據每次藥事管理與藥物治療學委員會的決定,及時修改醫院電腦系統中的用藥目錄和用藥控制權限。
三、藥劑科所配備的藥品應與醫院《基本用藥供應目錄》中的藥品相一致。當《基本用藥供應目錄》中的藥品臨時短缺時:
1、調劑部門聯系藥庫保管員。
2、如此藥無庫存,由藥庫采購員聯系采購。
3、藥劑科值班人員備有醫藥公司應急電話,急救藥品由醫藥公司急送。
4、醫藥公司短缺的急救藥品,可向其它醫院調撥,由藥劑科負責聯系,行政總值班落實交通工具獲取藥品。
5、藥劑科工作人員及時告知醫生或護士藥品送達的可能時間。
四、臨床因特殊診療需要使用《基本用藥供應目錄》以外的藥品,應當由臨床科室主任提出書面申請,經由主管院長批準,可臨時予以采購或調劑,具體見《目錄外藥品采購制度》
五、藥事管理與藥物治療學委員會負責對醫院基本用藥目錄和全院藥品使用情況進行監督。
1、定期統計在庫藥品中長期不用(超過6個月)的藥品,如非急診、搶救用藥,上報藥事管理與藥物治療學委員會備案,作停藥處理。
2、對重點藥品(如抗生素等)的使用情況及時進行分析;對新藥使用范圍和合理性進行監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