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HS管理體系審核
組織應建立并保持定期開展職業安全健康管理體系審核的方案和程序,目的是:
(1)判定職業安全健康管理體系是否:
①符合職業安全健康管理工作的計劃安排和本標準的要求;
②得到了正確的實施和維護;
③有效地滿足組織的方針和目標;
(2)評審以前審核的結果;
(3)向管理者報送審核結果的信息。
組織的審核方案,包括時間表,應立足于組織活動的危險評價結果和以前審核的結果。審核程序中應包括審核的范圍、頻次、方法和能力,以及實施審核和報告結果的職責和要求。
1.理解要點
標準明確要求組織應對其OHS管理體系定期進行審核,以確定體系是否符合計劃的安排,是否得到正確的實施和保持。
這里OHS管理體系審核是內部審核。內部審核是組織的自我審核,也稱為第一方審核。第二方審核是顧客或需方對供方的審核,第三方審核是指具有國家認可資格的審核機構對申請認證的組織進行的審核。第二方、第三方審核也稱外部審核。內部審核與外部審核從審核的目的、依據、類型、結果、執行者均不相同。
內部審核的目的是評價體系的符合性、有效性,依據標準是OHSMS標準、組織制定的OHS管理手冊和程序文件,包括文件、資料的審查、現場審查,審核結果將促進體系的改進,執行者是內審員。內部審核應有計劃系統地進行,每年都應制定全年審核計劃。內部審核可集中一段時間進行,也可以逐要素、逐部門進行。一般體系建立和運行初期審核次數應多些,當體系結構有重大變化或發生嚴重事故時,要及時審核。
內部審核的效果,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審核人員的技能和知識,因此,內部審核人員應經過培訓和資格認可,并由與審核對象無直接責任的人員進行。審核前要做好準備,包括組成審核組,制定檢查表等。要記錄審核結果,提出審核報告、不符合及糾正措施建議,并通知被審核部門的負責人,對不符合負有責任的單位和人員應及時采取糾正措施,內審員要進行跟蹤檢查,以確認不符合項得到糾正。內部審核一般都采用抽樣的方法,抽樣既要確保一定的數量,又要有一定的代表性。
內部審核是組織的自查過程,目的是對組織的OHS管理體系運行情況進行評價,了解制定的計劃和程序是否得到了正確的貫徹www.dewk.cn,程序文件是否符合標準要求,并把審核結果上報給各層管理者,以此來促進組織OHS管理體系的完善與提高,這是OHS管理體系的檢查環節中不可缺少的一個重要環節,是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和改進體系的重要手段。組織只有完成了內部審核之后才可以進行管理評審,直至申請外部審核。
2.審核要點
1)組織是否制定并保持了內部審核的文件化程序,以驗證職業安全健康活動是否符合計劃安排和OHS管理體系的有效性。
2)組織是否制定了內部審核計劃并按照其實施,對審核對象和要求,審核人員和時間安排,審核后采取的糾正措施都作了明確的規定。
3)內部審核人員是否經過培訓,并經過資格認可,審核是否由與被審核對象無直接責任的人員來進行。
4)是否制定并應用了審核用檢查表,并作好審核詳細記錄。
5)是否按程序要求編寫了每次審核的報告,并經主管領導審閱和通知有關部門。
6)對每一項不符合是否都已通知責任單位并采取了糾正措施,是否進行了跟蹤審核。
7)內部審核報告是否用于管理評審。
8)內部審核的作用和目的是否得到了組織內部廣泛認可和支持。
篇2:OHS管理體系審核組
OHS管理體系審核組
認證機構受理審核申請后應盡快進行審核準備工作。
1. 作出審核決定
(1)審核的目的、范圍;
(2)審核所依據的OHS管理體系標準;
(3)審核預定日期;
(4)如果推遲審核可能產生的影響;
(5)審核是否與其他OHS活動結合進行。
2. 收集被審核方信息
一般內容有:
(1)標明“受控制本”的OHS管理手冊、程序文件、作業指導書等,以及有助于審核的來往函件;
(2)有助于審核員了解被審核方的總體情況,如被審核方的生產規模、組織機構、經營范圍、地理位置、設施布局、生產能力、產品種類、產品與工藝復雜程度、正常工作時間及部門管理人員名單等資料,以保證審核計劃的合理制定;
(3)被審核方的內部或外部審核報告、審核的檔案。
3. 確定審核組規模和成員
審核機構在綜合考慮各種因素后,確定審核組規模并指定審核組長。審核組規模和成員的確定應考慮如下因素:
(1)審核所依據的OHSMS標準;
(2)組織類型、規模、生產類型、復雜程度及有關法規要求;
(3)審核組所需具備的專業人員,是否需要有相應專業資格或專業技能;
(4)能使審核組成員特長能力得到充分發揮的最佳組合;
(5)有利于與被審核方聯系、接觸所需的語種、語言技巧和個人技巧;
(6)能避免與被審核方產生厲害沖突及其他相關因素。
根據審核組規模和審核工作量的需要,審核組內還可分成小組,但須由審核組長或主任審核員確定小組長。
篇3:OHS管理體系審核結果的匯總分析
OHS管理體系審核結果的匯總分析
審核組有了若干份不符合報告,還不能在末次會議上對審核發表結論性意見,還應對審核的結果作一次匯總分析。匯總分析可以在末次會議前召開一次全體審核組成員會議上進行,以便對受審部門的OHS管理工作做一次總體評價。
匯總分析可以考慮以下幾個方面:
(1)從發現的不符合項分析:如不符合項的總數,其中嚴重不符合,輕微不符合各有多少項。如果審核是按部門進行的,則列出其不符合項涉及哪些要素,其中哪個要素最多或最嚴重。有了這些數據,大致可以說明這個部門的薄弱環節是什么。
(2)從發展的歷史和趨勢分析:將上次審核發現的不符合項的總數及其構成與這次相比較來看體系是否在持續改進還是退步。從對上次糾正措施完成的情況及有效性的分析也可看出OHS管理進步或不足的情況。
在這些匯總分析的基礎上可以總結組織在體系的建立、實施上有哪些薄弱環節及其嚴重度,從而得出整體性的結論意見。
5.末次會議
在現場審核即收集證據和審核發現完成之后,審核組應與受審核方的管理者和受審核部門的負責人員舉行未次會議,其主要目的是向受審核方介紹審核發現,能使他們清楚地理解和認識審核發現的事實根據。如果時間允許,審核方一般都在末次會議前與管理者代表交流,以避免在較大規模的末次會議上有任何分歧。應當盡可能在審核組長簽發報告之前解決意見分歧。關于審核發現的重要性和措辭的最終決定權屬于審核組長,盡管委托方和受審核方可能持有異議。
在末次會議上,審核組長應就組織OHS管理體系的符合性、有效性做出總體評價和結論。結論應全面總結OHS管理工作的成績和問題。在末次會議上審核組長還應澄清或回答被審核方提出的問題,并告訴被審核方審核報告送發的日期。
末次會議又稱總結會,是對審核工作做出結論的會議,是經過審核組內部會議對被審核方審核的全部調查、分析、評估,確定了輕微不符合項、嚴重不符合項和擬出了不符合項報告之后召開的,是實施審核最后一環。
總結會由審核組長主持,按預定時間舉行,會議程序、內容包括:
(1)擬定出席會議www.dewk.cn人員。只要可能,凡參加首次會議(見面會)的人員都參加,并在簽名表上簽名;
(2)感謝被審核方對審核工作的支持和配合;
(3)重申審核的類型、目的、范圍、依據和方法,扼要回顧審核情況;
(4)肯定被審核方在OHS工作上的優點和成績,但也有不符合項;
(5)由審核員“讀”出在審核中發現的不符合項情況;
(6)重申審核是抽樣調查活動,申明可能有未發現的不符合項;
(7)全面總結并作出結論。介紹審核了多少部門,發現了多少不符合項,介紹運行體系對OHSMS標準的符合程度、實施程度和實施效果。然后,宣讀審核組基于客觀事實所作出的OHS管理體系是否有效性的結論。最后還應告訴被審核方,審核組是否將向審核認證機構推薦注冊;
(8)征求被審核方對不符合項報告、總結報告結論的意見。對不符合項報告內容提出一些小修改,經審核組長同意,可立即進行;對不屬于總結會上解決的問題,留待會后再討論;
(9)請被審核方代表在審核報告、不符合項報告上簽字,并將一份副本交被審核方作備忘錄和進行糾正工作;
(10)商定未盡事宜。若審核組決定推薦注冊,則要求被審核方做出對存在問題采取糾正措施的承諾,確定糾正的時間,并在2-4周內報告書面的糾正措施意見。對因存在嚴重不符合項等問題暫不推薦注冊的,則應當做出對存在問題采取糾正措施的承諾,并提出糾正時間;若不擬繼續申請注冊,則審核組長應在審核報告中向審核機構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