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筋工程精品策劃施工方法
1鋼筋原材
鋼筋材質證明隨鋼筋進場而進場,材質證明上必須注明鋼筋進場時間、進場數量、爐批號、原材編號、經辦人。原材復試取樣必須滿足混合批的要求(≤6個爐號、含碳量之差≤0.02%、含錳量之差≤0.15%),且在復試報告上注明:強屈比δb/δs=××≥1.25、屈標比δb/δs標=××≤1.4。
2鋼筋加工
2.1 I級鋼筋采用控制冷拉率(≤4%)的方法進行調直,調直時用紅油漆劃出起始標志線和終止標志線(根據冷拉率算出)。
2.2箍筋:彎鉤角度135°、平直部分長度=10d。
2.3除頂模筋采用無齒鋸切割(保證鋼筋端頭平整)外,其他鋼筋切斷不得采用無齒鋸。箍筋、定位筋、梯子筋、馬凳、模板頂撐加工后進行預檢,并填寫預檢記錄。
3鋼筋堆放
3.1鋼筋原材分規格、直徑、產地堆放,每垛鋼筋設標識牌,寫明鋼筋產地、規格、品種、數量、復試報告單編號。
3.2成品鋼筋按規格進行堆放并設標識牌,標明直徑、規格尺寸和使用部位。
4施工縫處理
4.1鋼筋綁扎前必須剔除施工縫處的軟弱層、露出石子,用水沖洗干凈,不得有明水。
4.2頂板混凝土澆筑時墻柱根邊線外15cm范圍內必須壓光,綁扎鋼筋前彈出墻柱邊線,并沿邊線內收3mm切割、剔除軟弱層。
5鋼筋綁扎
5.1所有鋼筋交錯點均應綁扎,柱角等抗震較高部位用雙股鐵絲綁扎。同一直線上相鄰綁扣呈"八"字形,并朝向混凝土內部。
5.2墻筋、板筋、箍筋的起步筋距板、梁、墻邊5cm。
5.3過梁箍筋過門洞邊5cm。
5.4柱封頭筋構造。
6鋼筋保護層控制
6.1鋼筋保護層采用塑料墊塊。
6.2制作定位筋、梯子筋和在模板上口增加保護層厚度的木方或鋼板控制鋼筋保護層和鋼筋間距。
6.3頂板后澆帶保護層控制措施。
篇2:鋼筋工程精品策劃施工方法
鋼筋工程精品策劃施工方法
1鋼筋原材
鋼筋材質證明隨鋼筋進場而進場,材質證明上必須注明鋼筋進場時間、進場數量、爐批號、原材編號、經辦人。原材復試取樣必須滿足混合批的要求(≤6個爐號、含碳量之差≤0.02%、含錳量之差≤0.15%),且在復試報告上注明:強屈比δb/δs=××≥1.25、屈標比δb/δs標=××≤1.4。
2鋼筋加工
2.1 I級鋼筋采用控制冷拉率(≤4%)的方法進行調直,調直時用紅油漆劃出起始標志線和終止標志線(根據冷拉率算出)。
2.2箍筋:彎鉤角度135°、平直部分長度=10d。
2.3除頂模筋采用無齒鋸切割(保證鋼筋端頭平整)外,其他鋼筋切斷不得采用無齒鋸。箍筋、定位筋、梯子筋、馬凳、模板頂撐加工后進行預檢,并填寫預檢記錄。
3鋼筋堆放
3.1鋼筋原材分規格、直徑、產地堆放,每垛鋼筋設標識牌,寫明鋼筋產地、規格、品種、數量、復試報告單編號。
3.2成品鋼筋按規格進行堆放并設標識牌,標明直徑、規格尺寸和使用部位。
4施工縫處理
4.1鋼筋綁扎前必須剔除施工縫處的軟弱層、露出石子,用水沖洗干凈,不得有明水。
4.2頂板混凝土澆筑時墻柱根邊線外15cm范圍內必須壓光,綁扎鋼筋前彈出墻柱邊線,并沿邊線內收3mm切割、剔除軟弱層。
5鋼筋綁扎
5.1所有鋼筋交錯點均應綁扎,柱角等抗震較高部位用雙股鐵絲綁扎。同一直線上相鄰綁扣呈"八"字形,并朝向混凝土內部。
5.2墻筋、板筋、箍筋的起步筋距板、梁、墻邊5cm。
5.3過梁箍筋過門洞邊5cm。
5.4柱封頭筋構造。
6鋼筋保護層控制
6.1鋼筋保護層采用塑料墊塊。
6.2制作定位筋、梯子筋和在模板上口增加保護層厚度的木方或鋼板控制鋼筋保護層和鋼筋間距。
6.3頂板后澆帶保護層控制措施。
篇3:礦山鋼筋彎曲機安全操作規程
礦山鋼筋彎曲機安全操作規程
一、按加工的鋼筋的直徑和彎曲半徑的要求裝好芯軸,成型軸、檔鐵軸或可變檔架,芯軸直徑應為鋼筋直徑的2.5倍。
二、檢查芯軸、擋塊、轉盤應不損壞和裂紋,防護罩緊固可靠,經空運轉確認正常后,方可作業。
三、作業時,將鋼筋需彎的一頭插在轉盤固定銷的間隙內,另一緊靠機身固定銷,并用手壓緊,檢查機身固定銷子確實安在擋住鋼筋的一側,方可開動。
四、作業中,嚴禁更換芯軸,銷子和變換角度以及調速等作業,亦不得加油或清掃。
五、彎曲鋼筋時,嚴禁超過本機規定的鋼筋直徑、根數及機械轉速。
六、彎曲高強度或低合金鋼筋時,應按機械名牌規定換算最大限度直徑并調換相應的芯軸。
七、嚴禁在彎曲鋼筋的作業半徑內和機身不設固定銷的一側站人。彎曲好的半成品應堆放整齊,彎鉤不得朝上。
八、轉盤換向時,必須在停穩后進行。
九、作業后,應關掉電源,鎖好電閘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