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飾工程質量控制手段、檢驗檢測工具及方法
1、水性涂料涂飾工程
本節適用于乳液型涂料、無機涂料、水溶性涂料等水性涂料涂飾工程的質量驗收。
主控項目
1-1 水性涂料涂飾工程所用涂料的品種、型號和性能應符合設計要求。
檢驗方法:檢查產品合格證書、性能檢測報告和進場驗收記錄
1-2 水性涂料涂飾工程的顏色、圖案應符合設計要求。
檢驗方法:觀察
1-3 水性涂料涂飾工程應涂飾均勻、粘結牢固,不得漏涂、透底、起皮和掉粉。
檢驗方法:觀察;手摸檢查
1-4 水性涂料涂飾工程的基層處理應符合本規范第10.1.5條要求。
檢驗方法:觀察;手摸檢查;檢查施工記錄
一般項目
1-5 薄涂料的涂飾質量和檢驗方法應符合下表的規定。
薄涂料的涂飾質量和檢驗方法
項次項目普通涂飾高級涂飾檢驗方法
1顏色均勻一致均勻一致觀察
2泛堿、咬色允許少量輕微不允許
3流墜、疙瘩允許少量輕微不允許
4砂眼、刷紋允許少量輕微砂眼,刷紋通順無砂眼,無刷紋
5裝飾線、分色線直線度允許偏差(mm)21拉5m線,不足5m拉通線,用鋼直尺檢查
1-6 厚涂料的涂飾質量和檢驗方法應符合下表7的規定。
厚涂料的涂飾質量和檢驗方法
項次項目普通涂飾高級涂飾檢驗方法
1顏色均勻一致均勻一致觀察
2泛堿、咬色允許少量輕微不允許
3點狀分布-疏密均勻
1-7 復層涂料的涂飾質量和檢驗方法應符合下表的規定。
復合涂料的涂飾質量和檢驗方法
項次項目質量要求檢驗方法
1顏色均勻一致觀察
2泛堿、咬色不允許
3噴點疏密程度均勻,不允許連片
1-8涂層與其他裝修材料和設備銜接處應吻合,界面應清晰。
檢驗方法:觀察
2、溶劑型涂料涂飾工程
本節適用于丙烯酸酯涂料、聚氨酯丙烯酸涂料、有機硅丙烯酸涂料等溶劑型涂料涂飾工程的質量驗收。
主控項目
2-1 溶劑型涂料涂飾工程所選用涂料的品種、型號和性能應符合設計要求。
檢驗方法:檢查產品合格證書、性能檢測報告和進場驗收記錄。
2-2 溶劑型涂料涂飾工程的顏色、光澤、圖案應符合設計要求。
檢驗方法:觀察
2-3 溶劑型涂料涂飾工程應涂飾均勻、粘結牢固,不得漏涂、透底、起皮和反銹。
檢驗方法:觀察;手摸檢查
2-4 溶劑型涂料涂飾工程的基層處理應符合本規范第10.1.5條的要求。
檢驗方法:觀察;手摸檢查;檢查施工記錄
一般項目
2-5 色漆的涂飾質量和檢驗方法應符合下表的規定。
色漆的涂飾質量和檢驗方法
項次項目普通涂飾高級涂飾檢驗方法
1顏色均勻一致均勻一致觀察
2光澤、光滑光澤基本均勻
光滑無擋手感光澤均勻一致
光滑觀察、手摸檢查
3刷紋刷紋通順無刷紋觀察
4裹棱、流墜、皺皮明顯處不允許不允許觀察
5裝飾線、分色線直線度允許偏差(mm)21拉5m線,不足5m拉通線,用鋼直尺檢查
注:無光色漆不檢查光澤
2-6 清漆的涂飾質量和檢驗方法應符合下表的規定。
清漆的涂飾質量和檢驗方法
項次項目普通涂飾高級涂飾檢驗方法
1顏色基本一致均勻一致觀察
2木紋棕眼刮平、木紋清楚棕眼刮平、木紋清楚觀察
3光澤、光滑光澤基本均勻
光滑無擋手感光澤均勻一致
光滑觀察、手摸檢查
4刷紋無刷紋無刷紋觀察
5裹棱、流墜、皺皮明顯處不允許不允許觀察
2-7 涂層與其他裝修材料和設備銜接處應吻合,界面應清晰。
檢驗方法:觀察
篇2:樓盤土建裝飾工程質量通病控制要點:涂飾工程
樓盤土建裝飾工程質量通病控制要點:涂飾工程
5、涂飾工程
⑴水性涂料:涂料流墜;刷紋或接痕;飾面不均勻;涂層顏色不均勻;變色、褪色;施工沾污
出現部位:客廳、臥室、陽臺天棚
1)涂料流墜
①出現原因:A、基層過濕或表面太光滑,吸水少;B、涂料本身粘度過低或對水過多;C、一次施涂太厚,流墜的發生與涂膜厚度的3次方成正比;D、涂料里含有較多的密度大的顏、填料;E、墻面、頂篷等轉角部位未采取遮蓋措施,致使先后刷的涂料再轉角部位疊加過厚而流墜;F、涂料施工前未攪拌均勻(上層的涂料較稀)。
②預防措施:A、控制涂料含水率不得超過10%;B、控制好涂料的施工粘度;C、控制施涂厚度;D、轉角部位應使用遮蓋物,避免兩個面的涂料相互疊加;E、施涂前應將涂料攪拌均勻;F、提高技術、操作水平,保證施涂質量。
2)刷紋或接痕
①出現原因:A、基層處理不當,基層或膩子材料吸水過快;B、刷子、輥筒過硬,或刷子陳舊,毛絨短少,涂刷厚薄不均;C、涂料本身流平性差;D、涂料的顏色與基料的比例不合適,顏、填料含量過高;E、基層過于干燥、施工環境溫度過高;F、施涂操作不當,搭接部位接痕明顯。
②預防措施:A、基層處理后涂刷與面涂配套的封閉涂料,采用經檢驗合格的商品膩子,薄而均勻地滿批膩子。膩子干燥后要用砂紙磨平,清除浮粉,方可進行涂料施工;B、根據所用涂料選用合適的刷子或輥筒,及時清洗更換工具;C、使用流平性好的有機增稠劑來改善涂料的流平性;D、調整涂料的顏色與基料的比例,增加基料用量;E、避免在溫度過高的環境下施工;F、正確操作:○a涂料施工應連續不斷,由于乳膠漆干燥較快,每個涂刷面應盡量一次完成,間斷時間不得超過3min,否則易產生接痕;○b在輥涂過程中,向上時要用力,向下時輕輕回帶。
3)飾面不均勻
①出現原因:A、抹灰面用木搓子搓毛面,致使基層表面粗糙,粗細不均勻;B、局部修理返工,造成基層補疤明顯高低不平;C、基層各部位干濕不一,基層滲吸不均勻;D、材料批號、質量不一,計量不準,涂稠度不當;E施涂任意甩搓,接搓部位涂層疊加過厚;F、由于腳手架遮擋,施工操作不便,造成施涂不均勻。
②預防措施:A、抹灰面層用鐵抹子壓光嫌其光滑,木抹子則太粗糙,排筆蘸水掃毛會降低面層強度,最好用塑料抹子或木抹子加釘海綿收光,使之大面平整,粗細均勻;B、重視基層成品保護,避免成活后再鑿洞或損壞,局部宜用專門的修補膩子;C、基層干燥一致,砂漿抹灰層的含水率不得大于10%;D、涂料使用前應攪拌均勻;E、施工接搓應在分格縫部位;F、腳手架離墻面不得小于30cm,腳手架妨礙操作部位應特別注意施涂均勻。
4)涂層顏色不均勻
①出現原因:A、不同廠同批涂料同時使用;B、使用涂料時未攪拌均勻或任意加水;C、基層處理差異,光滑程度不一,有明顯接搓,致使吸附涂料不均勻,涂刷后由于光影作用,造成墻面顏色深淺不一;D、由于腳手架遮擋,施工操作不便,造成施涂不均勻;E、操作不當,反復施涂或未在分格縫部位接搓,任意甩搓又未遮擋;F、成品保護不好。
②預防措施:A、同一工程選用同一廠家的同批材料;B、由于涂料易沉淀分層,使用時必須將涂料攪拌均勻并不當任意加水。一桶乳膠漆宜先倒出2/3,攪拌剩余的1/3,然后倒回原來的2/3,再整桶攪拌;C、基層表面的麻面、小孔,事先應修補平整;D、腳手架離墻面不得小于30cm,腳手架妨礙操作部位應特別注意施涂均勻;E、施涂要連續,不能中斷,銜接時間不得超過3min,未遮擋受飛濺沾污部位應及時清除;F、涂飾工程應在安裝工程完畢之后進行,施涂完畢要加強成品保護。
5)起粉、泛堿、脫皮、咬色
①出現原因:A、基層處理不到位,含水率過大;B、施工溫度未控制好。
②預防措施:A、對內墻基層處理質量必須嚴格控制,要求基層施工應平整,抹紋順通一致,涂刷前,將表面油污等清理干凈;B、對存在色差大的基層,適當增加基層滿刮膩子的遍數;C、無抹灰頂棚應根據室內墻面水平控制線測量后統一彈線,用白水泥(有強度等級加環保膠攪拌膩子,統一找平);D、面層涂刷時,基層含水率不得超過10%;E、選擇質量好的環保型涂料,及時索要合格證,每匹涂料顏色料和各原材料配比必須一致,應按說明書進行稀釋,不得隨意加水,使用時應及時攪拌均勻,防止沉淀;F、控制好施工溫度,應在10℃以上。
6)變色、褪色
①出現原因:A、涂膜的變色和褪色與基料和顏料有關;B、基層太濕,堿性太大,尤其是新近修補的墻面;C、乳膠漆與相鄰的聚氨酯類油漆同時施工(聚氨酯類油漆中含有游離甲苯二異氰酸酯),會嚴重導致未干透的乳膠漆泛黃;D、面涂與底涂不配套,面涂溶解底涂,發生"滲色";E、內墻涂料用于外墻;F、施工現場附近有能與顏料起化學作用的氨、SO2等發生源。
②預防措施:A、應選擇耐候耐堿的基料和顏料;B、涂飾基層必須干燥,砂漿基層pH值要小于10,含水率不得大于10%;C、宜用高品質的聚氨酯或醇酸樹脂油漆,待徹底干燥候再刷乳膠漆;D、施工時,檢查面涂與底涂是否配套,避免發生"滲色";E、內墻涂料不能用于外墻;F、使氨、SO2等發生源遠離施工現場。
7)施工沾污
①出現原因:A、施工管理差,施工場地臟亂差;B、分色部位未貼分色膠粘紙帶,界限不明,致使油漆涂刷到不應刷到的部位;C、油漆成膜干燥后才清除沾污。
②預防措施:A、提高管理,堅持文明施工;B、分色部位應先貼分色膠粘紙帶,并經檢查確認平直后再行刷漆;C、及早清擦被沾污部位,并注意成品保護。
⑵溶劑型涂料:膩子不干硬,卷皮、開裂、塌陷;底色花斑;色澤不勻;油漆流墜;漏刷、透底;施工沾污
出現部位:門套
1)膩子不干硬,卷皮、開裂、塌陷
①出現原因:A、不干結;B、卷皮:拌合膩子時,水分加的過多;被涂物面比較潮濕,刮上去的膩子粘附不牢;在底漆太光滑的平面上刮膩子;C、開裂、起泡、脫落:木材尚未充分干燥;板縫粘接不嚴密或榫眼安裝不當;施工時有大風或物面受烈日暴曬;膩子填刮太厚;D、塌陷:頭遍膩子未干就刮第二遍;調制油性膩子補洞嵌縫時,加水過少,施工性補好,使膩子干后出現塌陷。
②預防措施:A、不干結:不得使用燒過火的石膏粉;B、卷皮:在膩子配料中加入適量的清漆即可防止卷皮;將物面的潮氣或水珠用抹布擦凈或烘干;在上膩子之前打磨物面并涂刷一遍紅灰打底漆;C、開裂、起泡、脫落:施工期間避免大風和烈日暴曬;按規定配合比調配膩子;因木材未干而引發的裂縫,應讓其曬幾天,然后用膠量大的水膠膩子將裂縫填實;D、塌陷:膩子分多次薄刮,充分干燥,逐步找平;對于大洞,先用小刀將該部位的膩子全部挖出
,用碎木料做成相應形狀,蘸膠液將洞補實,補平,再補稀膩子,上顏色,涂漆。2)底色花斑
①出現原因:A、基體物上有油污,松脂疤,膠水印等未處理干凈;B、做清水活時,沒有將白坯上殘余的膩子打磨干凈;C、在白坯上潤水粉色,木紋孔隙受水分影響而膨脹收縮,引起底色花斑。
②預防措施:A、除膠去污跡,白坯脫脂必須認真操作并保持物面干燥潔凈;B、砂磨時,必須按物面的需求進行打磨。
3)色澤不勻
①出現原因:A、木質不均勻,對著色吸收不一;B、在上色后的物面批刮著色膩子。
②預防措施:A、刷水色前,可在白木坯上涂刷一遍蟲膠清漆;B、批刮膩子中的水分必須要少,油性須重。
4)油漆流墜
①出現原因:A、油漆中加稀釋劑過多;B、涂刷的漆膜太厚;C、施工環境溫度過低,濕度過大,或漆質干性較慢,容易形成流墜;D、使用的稀釋劑揮發太快,在漆膜未形成前已揮發,造成油漆流平性能差,形成漆膜厚薄不均,或周圍空氣溶劑蒸發濃度高,油漆流動性太大,形成流墜;E、物體的棱角、轉角或線角的凹槽部位,合頁連接部位,沒有及時將這些不明顯部位上的涂漆收刷,常因油漆過厚造成流墜;F、選用的漆刷太大,刷毛太長、太軟;G、涂刷油漆后的平面,油層較厚,未經表干即豎立放置,自然流墜。
②預防措施:A、選用優良的油漆材料和配套的稀釋劑;B、涂漆前,物體表面油、水等污物必須清理干凈;C、物體表面凹凸不平部位,應先進行處理;D、選用適宜的油漆粘度;E、每次涂刷的漆膜不宜太厚;F、選擇適宜的刷子;G、涂刷操作,應先開油,再橫油、斜油,最后順油。H、垂直表面上涂刷罩光面漆須薄而勻,刷具不宜過新(八成新),涂刷油漆后的平面須平放,待表干、結膜后再豎起。
5)漏刷、透底
①出現原因:A、漏刷或輕刷;B、調配漆料時,加入過多的稀釋劑,破壞了漆料的粘度。
②預防措施:A、根據實際情況選擇適當的漆料,不得任意在漆料中加入過量的稀釋劑;B、清漆透底可用少許較濃的蟲膠漆用小畫筆將露白部位顏色補勻,用清漆罩光。
6)施工沾污
①出現原因:A、施工管理差,施工場地臟亂差;B、分色部位未貼分色膠粘紙帶,界限不明,致使油漆涂刷到不應刷到的部位;C、油漆成膜干燥后才清除沾污。
②預防措施:A、提高管理,堅持文明施工;B、分色部位應先貼分色膠粘紙帶,并經檢查確認平直后再行刷漆;C、及早清擦被沾污部位,并注意成品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