辦公樓室內墻體工程施工方法
I. 輕鋼龍骨石膏板隔斷墻
室內的隔斷墻,采用輕鋼龍骨石膏板來制作。隔斷墻采用輕鋼龍骨C75、系列,輕鋼龍骨由沿頂沿地龍骨、豎向龍骨、加強龍骨和橫撐龍骨以及配件所組成。輕鋼龍骨墻體是裝配式作業,其施工操作工序有:彈線、固定沿地、沿頂和沿墻龍骨,龍骨架裝配及校正、鋪貼石膏板、飾面處理等。其施工的基本條件同木質墻體。
1、操作程序
墻位放線→將管線糾正到墻內→墻墊施工→安裝沿地、沿頂龍骨→安裝豎龍骨→固定各種洞口及門→安裝通貫橫撐龍骨→安裝墻的一面石膏板→水暖、電氣等鉆孔下管線→驗收墻內各種管線→(隔聲墻填塞填充材料)→安裝墻的另一面石膏板→接縫處理、連結固定、設備電氣→踢腳板安裝。
2、固定沿地沿頂位置線
(1)用砂輪片割機切裁龍骨,對龍骨原規格還不夠高度的豎向龍骨,應用鉚接法或焊接法把龍骨加長。
(2)沿地沿頂龍骨固定前,先按固定點的間隔在隔斷墻中心線上打孔。通常固定點間隔在500mm至1000mm左右,并且固定點要與豎向龍骨位置錯開。固定的方法通常為膨脹螺栓和木楔鐵釘。如果頂面地面有預埋件,可直接與其固定。在有些樓板面上,常采取在地面做出一條混凝土地垅,并在地垅內預埋連接件的方法。地垅的寬度等于隔斷墻厚度,高度通常為100mm左右。
3、輕鋼龍骨的連接
(1)輕鋼龍骨的分格形式:
輕鋼龍骨架隔斷墻的骨架分格,可按施工圖進行。如果施工圖中沒有標明骨架的分格尺寸,則需根據石膏板或其它板材的尺寸,進行骨架分格設置,或者按輕鋼龍骨通用圖集(中國建筑標準設計所編制,代號86YJ01)進行施工。
輕鋼龍骨隔斷墻的骨架分格形式,是按豎向龍骨的間隔來分格,而通常不需橫向加強龍骨。只有在門框、窗框處,用沿地龍骨作為橫撐支桿來組成框格,或隔斷墻高度大于3.5m時,可在豎向龍骨之間加專用橫向加強龍骨條。
(2)三種連接方式:
輕鋼龍骨的連接方式主要有配件組合連接、自攻螺釘連接和焊接三種。
?。?)裝配連接的施工方法:
在沿地沿頂龍骨槽之間裝入豎向龍骨,并校正其垂直度后,將豎向龍骨與沿地沿頂固定起來。固定方法可用點焊將兩者焊牢,或者用連接件與自攻螺釘固定。如不用連接件,而直接在兩龍骨側面用拉鉚釘固定。
4、固定板材
輕鋼龍骨隔墻的飾面基層板通常使用石膏板,固定石膏板用平頭自攻螺釘,其規格通常為M4×25、或M5~25兩種,螺釘的間距為200mm左右。固定石膏板應將板豎向放置,當兩塊板在一條豎向龍骨上對縫時,其對縫應在龍骨中間,對縫的縫隙不得大于3mm。
固定時,先將整張板材鋪在龍骨上,對正縫位后,用φ3.2或φ4.2的麻花鉆頭,將板材與輕鋼龍骨一并鉆孔,再用M4或M5的自攻螺釘進行固定,固定后的螺釘頭要沉入板材平面2~3mm。板材應盡量整張地使用,不夠整張位置時可以切割,切割石膏板可用墻紙刀、鉤刀,小鋼鋸條進行。
5、門窗位置的結構處理
輕鋼龍骨隔斷門窗框的結構,是隔斷墻施工的要點之一。門窗框的寬度,應是龍骨寬加兩個面板的厚度。門窗框架的組合結構可以輕鋼龍骨為主體,并與封面厚夾板和木線條、金屬線條組合而成,也可以木方框為主體的組合。
門框結構:
輕鋼龍骨隔墻的門框結構,主要是以本框方架為主體,但門框的木方框架必須與輕鋼龍骨門洞兩側的豎向龍骨相連接。連接方法是用M6~M10的長螺栓。在木框與石膏板的對接縫處必須用厚木夾板封邊,封邊板也應與豎向龍骨連接。門框的木方框架應在地腳處固定。其方法可以是將木方框架地腳埋入地面,或者用鐵腳固定,而鐵腳則通過木楔鐵釘與地面固定。
II. 墻面磚
1、施工準備
?。?)作業條件:預留孔洞及排水管等應處理完畢,門窗框扇要固定好,并用1:3水泥砂漿將縫隙塞嚴實,鋁合金門窗框邊縫所用嵌塞材料應符合設計要求,且應塞堵密實,并事先粘貼好保護膜。墻面基層清理干凈,腳手眼、窗臺、窗套等事先砌堵好。按面磚的尺寸、顏色進行選磚,并分類存放備用。大面積施工前應先放大樣,并做出樣板墻,確定施工工藝及操作要求,并向施工人員做好交底工作。樣板墻完成后必須經質檢部門鑒定合格后,還要經過設計、甲方和施工單位共同認定,方可組織班組按照樣板墻要求施工。
2、操作工藝
(1)工藝流程:基層處理→吊垂直、套方、找規矩→貼灰餅→抹底層砂漿→彈線分格→排磚→浸磚→鑲貼面磚→面磚勾縫與擦縫?;鶎訛榛炷翂γ鏁r的操作方法。(2)基層處理:首先將凸出墻面的混凝土剔平,對大鋼模施工的混凝土墻面應鑿毛,并用鋼線刷滿刷一遍,再澆水濕潤。如果基層混凝土表面很光滑時,亦可采取如下的"毛化處理"辦法,即先將表面塵土、污垢清掃干凈,用10%火堿水將板面的油污刷掉,隨之用凈水將堿液沖凈、晾干,然后用1:1水泥細砂漿內摻水重20%的107膠,噴或用笤帚將砂漿甩到墻上,其甩點要均勻,終凝后澆水養護,直至水泥砂漿疙瘩全部粘到混凝土光面上,并有較高的強度(用手掰不動)為止。
?。?)吊垂直、套方、找規矩、貼灰餅:若建筑物為高層時,應在四大角和門窗口邊用經緯儀打垂直線找直;如果建筑物為多層時,可從頂層開始用特制的大線墜繃鐵絲吊垂直,然后根據面磚的規格尺寸分層設點、做灰餅。橫線則以樓層為水平基準線交圈控制,豎向線則以四周大角和通天柱或垛子為基準線控制,應全部是整磚。每層打底時則以此灰餅作為基準點進行沖筋,使其底層灰做到橫平豎直。同時要注意找好突出檐口、腰線、窗臺、雨篷等飾面的流水坡度和滴水線(槽)。
?。?)抹底層砂漿:先刷一道摻水重10%的107膠水泥素漿,緊跟著分層分遍抹底層砂漿(常溫時采用配合比為1:3水泥砂漿),第一遍厚度宜為5mm,抹后用木抹子搓平,隔天澆水養護;待第一遍六至七成干時,即可抹第二遍,厚度約8~12mm,隨即用木杠刮平、木抹子搓毛,隔天澆水養護,若需要抹第三遍時,其操作方法同第二遍,直至把底層砂漿抹平為止。彈線分格:待基層灰六至七成干時,即可按圖紙要求進行分段分格彈線,同時亦可進行面層貼標準點的工作,以控制面層出墻尺寸及垂直、平整。排磚:根據大樣圖及墻面尺寸進行橫豎向排磚,以保證面磚縫隙均勻,符合設計圖紙要求,注意大墻面、通天柱子和垛子要排整磚,以及在同一墻面上的橫豎排列,均不得有一行以上的非整磚。非整磚行應排在次要部位,如窗間墻或陰角處等。但亦要注意一致和對稱。如遇有突出的卡件,應用整磚套割吻合,不得用非整磚隨意拼湊鑲貼。
?。?)浸磚:釉面磚和內墻面磚鑲貼前,首先要將面磚清掃干凈,放入凈水中浸泡2h以上,取出待表面晾干或擦干凈后方可使用。鑲貼面磚:鑲貼應自上而下進行。高層建筑采取措施后,可分段進行。在每一分
段或分塊內的面磚,均為自下而上鑲貼。從最下一層磚下皮的位置線先穩好靠尺,以此托住第一皮面磚。在面磚外皮上口拉水平通線,作為鑲貼的標準。在面磚背面宜采用1:2水泥砂漿或1:0.2:2=水泥:白灰膏:砂的混合砂漿鑲貼,砂漿厚度為6~10mm,貼上后用灰鏟柄輕輕敲打,使之附線,再用鋼片開刀調整豎縫,并用小框通過標準點調整平面和垂直度。另外一種做法是,用1:1水泥砂漿加水重20%的107膠,在磚背面抹3~4mm厚粘貼即可。但此種做法其基層灰必須抹得平整,而且砂子必須用窗紗篩后使用。另外也可用膠粉來粘貼面磚,其厚度為2~3mm,用此種做法其基層灰必須更平整。如要求釉面磚拉縫鑲貼時,面磚之間的水平縫寬度用米厘條控制,米厘條用貼磚用砂漿與中層灰臨時鑲貼,米厘條貼在已鑲貼好的面磚上口,為保證其平整,可臨時加墊小木楔。面磚勾縫與擦縫:面磚鋪貼拉縫時,用1:1水泥砂漿勾縫,先勾水平縫再勾豎縫,勾好后要求凹進面磚外表面2~3mm。若橫豎縫為干擠縫,或小于3mm者,應用白水泥配顏料進行擦縫處理。面磚縫子勾完后,用布或棉絲蘸稀鹽酸擦洗干凈。冬期施工:一般只在冬期初期施工,嚴寒階段不得施工。砂漿的使用溫度不得低于5℃,砂漿硬化前,應采取防凍措施。鑲貼砂漿硬化初期不得受凍。氣溫低于5℃時,鑲貼砂漿內可摻入能降低凍結溫度的外加劑,其摻量應由試驗確定。為了防止灰層早期受凍,并保證操作質量,其砂漿內的白灰膏和107膠不能使用,可采用同體積粉煤灰代替或改用水泥砂漿抹灰。3、質量標準
飾面磚粘貼工程質量檢驗標準
飾面磚粘貼的允許偏差符合下表的規定
項次項目允許偏差(mm)檢驗方法
外墻面磚內墻面磚
1立面垂直度32用2m垂直檢測尺檢查
2表面平整度43用2m靠尺和塞尺檢查
3陰陽角方正33用直角檢測尺檢查
4接縫直線度32拉5m線,不足5m拉通線,用鋼直尺檢查
5接縫高低差10.5用鋼直尺和塞尺檢查
6接縫寬度11用鋼直尺檢查
篇2:校內墻體、各類墻體附屬懸掛物及場地活動安全防范及應急處置預案
校內墻體、各類墻體附屬懸掛物及場地活動中等安全防范及應急處置預案
為貫徹落實深圳市、區教育局及應急管理部門關于加強學校安全工作的精神,預防學校內由于場地活動、墻體失修、墻體附屬懸掛物脫落等可能造成的人員傷害,特制定本應急預案。
1、適用范圍
本預案適用于學校校園內以及學校組織的相關活動中,發生或可能發生的學校內由于場地地面不平整、墻體失修、墻體附屬懸掛物脫落等可能造成的人員傷害。
2、組織機構
2.1成立學校突發事件應急處置領導工作小組。
組 長:z(校長)
常務副組長:z(安全主任) z(德育主任)
組 員:z
2.2根據突發事件處置環節要求成立4個基本應急小組。
安全保衛小組
負責人:z
職責:組織對突發事件的前期處置現場警戒、秩序維護、人員疏散等。
醫療救護小組
負責人:z
職責:組織對受傷人員院前緊急救護,配合專業救護人員救護工作。
綜合信息小組
負責人:z
職責:實時記錄突發事件的發展過程,按規定擬稿向上報告并對新聞報送提供真實材料。
后勤保障小組
負責人:z
職責:現場救援物資的配送、供給,日常應急物資儲備。
2.3現場根據實際需要,啟動相關應急小組。
3、預測預警與事故防范
3.1實行場地活動、墻體及墻體附屬懸掛物脫落預防及事故防范和應急處置常務副組長負責制。常務副組長每學期應至少召開一次組員會議,安排落實各項工作。在學期中要定期檢查監督各部門工作,發現問題及時整改。
3.2做好日常檢查和觀察工作,廖良文巡視墻體、門、窗、地面,梁廷德巡視辦公樓,梁廷德、楊秀兵巡視教學樓,楊秀兵巡視實驗樓,防止附屬物脫落。
3.3發現墻體、地面及附屬物有不安全隱患,應立即匯報并及時消除隱患和不安全因素。
3.4法人應代表學校向保險公司辦理《團體人身意外傷害保險》,以利有關善后工作處理。
3.5學校應做好日常預警預防工作,與街道應急指揮中心、街道教育辦公室、派出所、交警、消防、醫院等基層應急單位建立聯動機制,保持聯系渠道的全天候暢通。
4、事故應急處置
4.1傷害事故發生后,醫療救護組(衛生老師)進行救護或報120急救。
4.2安全保衛小組組織對突發事件的前期處置現場警戒、秩序維護、人員疏散等。
4.3醫療救護小組組織對受傷人員院前緊急救護,配合專業救護人員救護工作。
4.4后勤保障小組做好現場救援物資的配送、供給。
4.5綜合信息小組實時記錄突發事件的發展過程,按規定擬稿向上報告并對新聞報送提供真實材料。
4.6傷害事故發生后,學校應由政教部門負責通知家長。
4.7學校有關部門(總務處)應及時與有關保險公司聯系理賠事宜,以維護學生應得權益。
4.8學校對因場地活動、墻體及墻體附屬懸掛物造成學生傷害事故的原因進行具體分析,并積極整改。對不能有效預防事故的相關責任人員將追究相應的責任。
4.9常務副組長負責善后工作處理。如果為群體傷害事故,校務辦公室等協助善后處理工作。
5、信息報道及其他
5.1信息報告
學校建立完善的值班制度,配備專兼職信息監測員(應急專干),綜合信息小組(應急辦)及時接收報送學校有關警務信息。
5.2發生事故后,常務副組長應及時向組長(法人)匯報,不遲報瞞報。
5.3對構成突發事件的,應按《學校校園突發事件綜合預案》,向區、街道教育辦公室、應急指揮中心報告。
5.4信息報送要求屬一般事件,學校應在事件發生后2小時內將基本情況向街道應急指揮中心(總值班室)報告;屬于較大突發事件必須在事發30分鐘內報告;重大、特別重大事件應立即報告。
篇3:物管案例:住戶室內墻體滲水怎么辦
細致入微——住戶室內墻體滲水怎么辦
某物業管理的個別大廈,由于埋在單元內墻中的水管內銹外腐,偶爾發生室內墻體滲水,業主住戶頗有怨言,維修起來亦有一定的難度。針對這種情況,公司有關部門進行深入調查,認真總結了幾個管理處的實踐經驗。并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完善治理滲水的工作程序和工藝要求——
維修人員在接到報修25分鐘內到達現場,邊善言安撫住戶,邊主動幫助其清理或移動浸水物品,消除他們心中的怨氣(邊消氣邊消災,問題還沒解決就暖了住戶的心);
馬上關閉室內所有用水閥門,檢查水表轉動與否,以確認墻體滲水是否為墻中水管破裂所致;
認定了墻中水管破裂,關閉水表前總閥,然后提出破墻換管和外走明管兩種維修方案,供業主選擇(給業主自主選擇的余地,充分體現了尊重業主、全心全意為業主服務的精神);
按照業主認可的方案抓緊維修,破墻換管的恢復外墻原貌,外走明管的合理布線,維修后打開水閥檢查有無滲漏,修好還要清理好現場,并做好24小時跟蹤回訪。
施行以后,滲水維修工作的反應更加快捷、服務更加周到、質量更加穩定,業主住戶表示滿意。
點評:我們的基層單位和廣大員工在管理實踐中,不斷創造出一些鮮活的東西。把這些東西及時地總結和提煉出來,并上升為企業規范,我們的工作就進了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