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直徑管樁施工質量缺陷的原因分析與處理
大直徑管樁施工中常見的質量缺陷主要是:
一、樁身出現裂縫;
二、樁頂發生破碎;
三、樁端達不到設計標高,即通常所謂的“超高”;
四、樁位偏差。
一、施工質量缺陷原因分析
1.由于樁身質量存在隱患
(1)管節成型時的質量問題
由于管節預留孔拉桿兩端的螺帽用人工擰緊時,擰緊力不足或用力不均,以致在管節成型過程中在高速旋轉的離心力作用下,拉桿向外彎曲,至管節成型后混凝土尚未產生足夠強度時拉桿又因其自身彈性而向內回彈,有可能造成管節內壁產生縱向裂縫;在A型管節環向中因拉桿較細,更有可能產生此種裂縫;
管節成型后混凝土尚未產生強度,當鋼模吊入臥式蒸養坑時,由于混凝土自重作用,在管節環向上部大約三分之一圓周范圍,其內壁易產生縱向裂縫;
成型的管節若長期堆放在露天、高溫或暴雨和急劇降溫的環境,易使管節內壁產生縱向干縮裂縫;因此,對長期不用的管節宜放在日溫差較小或經常保持潮濕的環境中;
管節表面或端部混凝土如局部存在蜂窩等缺陷,將影響管樁拼接接縫質量;
(2)管樁拼接時的質量問題
例如管節端面處理不符合工藝要求,粘接劑涂刷不均勻或發生流淌,張拉布符合工藝順序要求等等,都會導致張拉過程中接縫處產生縱向微裂縫,以致打樁過程中接縫處出現跑氣、漏水等現象;
(3)灌漿時的質量問題如灌漿壓力不足,漿體不密實,漏漿或灌漿有空隙等,均會影響鋼絞線的握裹力。
2.由于地質、地形上的原因
當土層的標貫擊數較大,或遇孤石、拋石等情況沉樁貫入度已很小時,如仍繼續錘擊,將會產生斷樁或樁錘受損等事故;在水域施工,如遇水下陡坎、斜坡等常會影響樁的正位率或造成蹩樁;或因樁身劇烈抖動而造成斷樁;
3.由于打樁船機設備原因
(1)打樁船的抗風能力差,打樁時遇一定風力打樁船即會發生作用搖擺或晃動,此時若陸上地籠或錨力不夠,常會引起走錨現象,致使打樁過程中樁、替打和樁錘不在一條軸線上,于是發生偏心錘擊,造成樁頂破裂或樁身斷裂;
(2)現場觀察獲知,樁頂裂縫的部位大多出現在靠近打樁船龍口的一側,雖有少數樁在遠龍口的一側也有裂縫,但此時其近龍口的一側必也有裂縫,而且近龍口一側的裂縫必多于遠龍口一側,這一規律表明,裂縫的產生常與錘擊壓應力不均勻有關。特別是由于下樁及壓錘后船體上浮,引起打樁架后仰,致使樁身、替打和樁錘的中心不在一條軸線上,從而使替打面和管樁頂面不能全面平行接觸,其結果往往使樁頂近龍口的半面受偏心錘擊,應力最大的集中點是最接近龍口的管樁邊沿;
(3)樁墊材質差、彈性差,或不及時更換樁墊,以致不能對作用于樁頂的錘擊應力發揮其調整作用,便會使局部混凝土受到過量沖擊而發生裂縫或破碎;
(4)樁錘自重大,錘擊力大,打樁時錨纜所受沖擊力也大,如施工區水域狹窄,拋錨長度受限制,錨位時有走動,也會造成斷樁。
二、質量缺陷防范措施
主要是:
1.消除管節存在隱患,包括增強管節孔道成型拉桿的剛度;擰緊拉桿螺母,應用測力扳手擰至規定值,并應對稱順序進行,以減少拉桿的變形,防止受力不勻;
2.嚴格控制管節混凝土制備質量;
3.鋼模脫模劑必須涂刷均勻;混凝土布料必須往復均勻,不間斷的一次布完;
4.管節蒸養宜采取立式放置,并應控制好升溫、恒溫和降溫的速率如下:
30℃干燥溫度—→45℃堂室溫
蒸汽加溫1h
4 5。C
蒸汽加溫1h
蕊坐4之七翔
5.管節端面涂刷粘結劑應均勻飽滿;管節合攏后要貼上膠帶紙,以防粘結劑流淌
6.鋼絞線的張拉應嚴格按照二次張拉-I-_藝的順序和要求進行,張拉應對稱同步緩慢進行;
7.孔道灌漿前要用清水沖洗,灌漿時要保證規定的壓力和時間,要防止端部漏漿造成引起灌漿不足,影響握裹力;
8.管樁制作中要在樁頂適當位置范圍內預留排氣孔,以減少錘擊過程中樁管內產生動水壓力過大;
9.選擇打樁船應注意船體大、抗風能力強,以避免一遇風浪便影響正常施工或造成偏心錘擊;
1 O.施工中要隨時注意地籠和錨纜的變異情況,防止走錨現象;
11.掌握地質特點、根據土層變化,控制錘擊沖程,控制停錘標準,發現樁身劇烈抖動或貫人度突然增大、樁身嚴重傾斜時應立即停錘進行研究處理;
1 2.及時更換錘墊樁墊,防止樁頂破損;
1 3.凡遇風力6級以上應停止打樁。
篇2:油漆工程質量缺陷防治措施
油漆工程質量缺陷及防治措施
一、油漆流墜
1、存在問題
在物體垂直表面上的漆膜不平、下垂。
2、產生原因
①配制的油漆太稀,附著力差,部分油漆在重力作用下產生流淌。
②涂刷或噴漆太厚,漆膜過重而下墜。
③施工環境溫度過低,漆膜干得慢。
④油漆中含重質顏料過多,部分油漆下墜。
⑤稀釋劑揮發太快或太慢,漆膜干燥速度不同,有部分油漆流墜。
⑥物體表面不平,涂油漆太多,厚薄不均勻,干燥速度不同,漆膜過厚的部位容易流墜。
⑦物體表面有油、水等污物與油漆不相容,影響粘結,造成漆膜下垂。
3、防治措施
①選擇質量好的油漆和揮發速度適當的稀釋劑,并控制其摻量。
②物體表面應處理平整、光潔,清除表面油、水等污物。
③施工環境溫度應符合油漆種類的標準要求。如清漆宜在20~27℃、3小時內刷完。
④涂刷油漆時應按工藝程序進行:先豎向、橫向、斜向,最后再豎向將涂漆理平,使油漆的涂膜厚度均勻一致。
二、漆膜表面粗糙
1、存在問題
漆膜表面不平,有砂粒狀突起或小氣泡。
2、產生原因
①漆料內顏料過多或顆粒太粗。
②漆料本身不干凈,混有雜質。
③調配油漆時的環境溫度低,漆內的氣泡沒有完全散開排出。
④物體表面未清理干凈,有砂粒等雜物,涂刷時混入漆膜內。
⑤使用的盛具(刷子、漆桶、噴槍等)不潔凈,有殘留雜物帶入油漆中。
⑥施工環境清理及防護不夠,涂刷中有灰塵、風沙等雜物粘到刷子上或落到漆膜上。
3、防治措施
①選擇好的漆料,使用前必須過細篩,調和均勻,無氣泡后再使用。
②物體表面應清理干凈,保持其平整、光潔、干燥。
③合理安排各工種施工順序,保證施工環境無雜物、無灰塵。
④不準重復使用盛過不同型號、不同性能漆料的盛具,需要時應將其殘留物清除干凈后再用。
三、漆膜起皺
1、存在問題
漆膜表面呈條紋或龜紋狀。
2、產生原因
①漆料質量不好,催化劑過多,溶劑揮發得太快。
②油漆調配的不均勻或太稠。
③漆膜涂刷過厚,不均勻。
④在高溫或烈日暴曬環境下施工。
3、防治措施
①選用質量好的油漆,不得任意加入催干劑,嚴格控制漆料稠度。
②使用較硬的毛刷,涂刷均勻,厚薄一致。
③注意控制環境溫度。
四、倒光
1、存在問題
漆膜干后無光且表面呈霧狀膜。
2、產生原因
①油漆質量不好或加入的稀釋劑太多,稠度大,使漆膜的光澤不持久。
②涂刷的時間掌握不好,底漆沒干透就涂刷油漆,使底漆回軟,失去光澤。
③物體表面不平整、粗糙,或表面吸油不一致,使底漆失去光澤。
④施工環境不好,溫度太低,或受過煙薰,使漆膜失去光澤。
⑤施工環境濕度過大(相對濕度80%以上),揮發性漆膜吸收水份后泛白,失去光澤。
3、防治措施
①選擇質量好的油漆,不得任意加入稀釋劑。
②基層表面應批膩子,磨平,磨光亮,光滑。
③必須在前遍油漆干透后再涂刷下一道油漆。
④選擇良好的施工環境,潮濕及煙霧大的條件下不宜施工。
⑤涂刷揮發性油漆時,宜在相對溫度60%~70%環境下進行。
篇3:吊頂工程質量缺陷防治措施
吊頂工程質量缺陷及防治措施
一、吊頂不平
1、存在問題
吊頂出現不規則的波浪形。
2、產生原因
①任意起拱,形成拱度不均勻。
②吊頂周邊擱柵或四角不平。
③木材含水率大,產生收縮變形。
④龍骨接頭有硬彎,造成吊頂不平。
⑤吊桿或吊筋間距過大,龍骨受力后產生不規則撓度。
⑥用鋼筋作吊桿時未拉緊,受力后龍骨下墜;吊桿吊在其他管道或設備的支架上,由于震動或支架等下墜,造成吊頂不平。
⑦受力節點結合不嚴,受力后產生位移變形。
3、防治措施
①采用木材吊頂應選用優質軟質木材,如松木、杉木。含水率應控制在20%以內。
②吊頂的龍骨用料應符合設計要求,選用的木材應順直,不應扭曲或有貫通斷面的結疤等。木料在兩吊點之間如有彎度,彎度應向上,務必使龍骨在一個平面上。
③吊頂施工應按規范要求進行。受力節點應裝釘嚴密、牢固,確保龍骨的整體剛度。
④選用直徑6mm以上的鋼筋作吊筋時應拉緊,并應有防銹措施。
⑤吊頂內應設有通風窗,保持吊頂內的通風和干燥環境。
二、紙面石膏板吊頂板縫開裂
1、存在問題
紙面石膏板吊頂竣工后3~6個月,板縫開始出現裂縫,并隨著時間的推移,有的裂縫可達1~2mm。
2、產生原因
①板縫節點構造不合理。
②板脹縮變形,剛度差。
③嵌縫膩子質量差。
④施工操作不當。
3、防治措施
①板縫要選擇合理的節點構造,嚴禁緊縫,縫內雜質要清除。
②選擇質量好的紙面石膏板,龍骨及緊固螺絲間距要嚴格按設計要求施工,以減少板的變形和增加剛度。
③必須使用質量好的膩子填塞板縫,必須待膩子初凝時,再刮一層1mm厚的較稀的膩子,并隨即貼穿孔紙帶,待水分蒸發后,在紙帶上再刮再一層膩子,將紙帶壓住,同時用大刮板分批刮平板面,頭縫的嵌縫膩子更應注意。
④面層應盡量采用墻紙粘貼,以減少板縫的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