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水混凝土施工工藝
1. 施工準備
(1)全體項目部人員必須重視,組織上建立管理網絡,施工網絡,落實崗位責任制。
(2)嚴格執行清水混凝土施工和驗收標準。
(3)認真按照質量保證體系操作,做到精心施工,精心組織。
(4)每道工序完畢后,通過施工人員自檢、互檢及質量人員、技術人員、專職施工員驗收及監理復合后,方可進行下一道工序施工。
(5)為了確保清水混凝土的施工工藝的質量,項目部指定有經驗的工程師協調并控制技術、質量、材料等各方面的工作,并確保清水混凝土的最終質量。
(6)對施工隊伍進行資質審定,挑選優秀施工人員,并對所有參加清水混凝土施工人員進行培訓教育,再進行技術質量施工工藝水平的考核,符合要求的方可上崗。
2. 混凝土的材料選用和計量工作
混凝土廠家必須選擇兩個廠家,以確保材料的供應,同時應協調兩個廠家原材料的統一,包括水泥,砂、石料,摻合料、外加劑,并采用同一級配。
柱子混凝土材料的水泥必須同一廠家的同一品種水泥,同時將有關證明文件報請監理工程師審閱。同時按其出廠時間分批檢驗和儲存。
進場原材料必須附有質保書或質量合格證明,并需經過驗收檢查和復驗,砂、石的含泥量不得超過規范的規定,尤其不得含有塊狀粘土。所有水泥、砂、石都進行選樣檢驗,合格后方可使用。未做到事先檢驗、或檢驗不合格的不得使用。
優化配合比,并摻入適量的引氣劑,減少水灰比,減少汽泡。對所采用的外加劑,必須經過有關部門的檢驗并附有產品合格證,并在使用前進行復驗。
商品混凝土廠家拌制混凝土時,要求嚴格控制材料用量,由專人負責開機和外加劑添加,保證計量準確。混凝土拌制前,對各種計量器具進行檢查,確保計量器具的準確、靈敏。混凝土拌制時,嚴格按簽發的混凝土配合比通知單進行配料,不得隨意更改。嚴格控制混凝土攪拌時間。同時隨時檢測原材料的含水率,并根據原材料和外加劑的改變,調整配合比。
對拌制砼的坍落度和和易性進行控制。在攪拌站和澆筑點分別取樣檢測,在檢測時還應觀察砼拌和物的粘聚性和保水性,以免出現混凝土離析現象,影響混凝土澆筑質量。
3. 鋼筋
為了避免出現露筋現象,將原來常規砂漿墊層改為定制的半圓形塑料墊塊,塑料墊塊卡在箍筋上。鋼筋扎鐵絲全部采用鍍鋅鉛絲,綁扎好后將每個鉛絲頭朝里彎。柱模、墻模板安裝好后,經校正固定后在模板上口用定型鋼箍將鋼筋與模板之間保護層厚度保證好。
4. 模板拼裝
模板底部找2-3cm厚水泥砂漿找平層,找平層內口與模板面平齊,為了防止漏漿,吊腳、砂帶現象,在模板就位之前在找平層上墊一層海綿條。大模與大模拼裝時用海綿條填充接縫。大模拆除后翻轉使用之前,必須清理大模上的砂漿,模板拼縫被砂漿嵌滿的要鏟清。
為更好地保證混凝土的表面質量,在模板拼裝前粘貼清水混凝土專用貼紙。
該貼紙具有強度高,韌性好,對混凝土具有吸水、消泡作用,能替代脫模劑,耐堿、耐溫、耐水,可消除模板的拼縫,以保證清水混凝土表面光潔度,確保混凝土表面顏色一致(不同的面板材料往往造成混凝土存在色差)。
基層的處理:板面要經過打磨、打膩子。要求表面平整光滑,拼縫及凹陷處要用膩子嵌平。
材料準備:按照模板的尺寸剪裁貼紙,剪裁時要嚴格細致。在粘貼前可在水中稍稍濕潤,準備好專用膠水。
3)施工要點
粘貼時,用刷子將膠水均勻地涂刷在模板基層面上,粘貼時用干凈的布鋪在貼紙上,用手或木塊在布上按壓,使貼紙緊緊的粘貼在模板基層面上。
粘貼時對縫采用搭接貼,然后用墻布刀在搭口切割,把切割下的貼紙抽出。
粘貼時一般先粘貼一端,然后逐漸向另一端伸展,粘貼時可用橡皮輥進行有順序的輥壓,或用干毛巾趕壓。
5. 砼澆搗
采用商品混凝土,坍落度控制在12±2cm,坍落度小可以減少砼表面氣泡。砼澆搗時采用串筒,砼每一次布料厚度控制在50cm以內。砼振搗是一道關鍵工序,振搗方式采用先周邊后中間,增加振搗點控制振搗時間,快插慢拔,將模板周邊的氣泡引至中間,然后引出砼面。
6. 模板拆除
(1) 模板拆除時不可使用撬棒,防止損壞混凝土表面及模板板面。對于無對拉螺桿的跳模,下側模板拆除后設橫桿頂實。
(2) 拆除后的模板要進行認真檢查,首先用清潔的干布清除模板上的混凝土殘留物,其次檢查模板的變形情況,已變形的要進行矯正,對已變形的模板必須要調換,縫隙過大的要批嵌密實,松動的圍檁要焊牢。
(3) 鋼模板要做好除銹工作,用鋼絲球去除銹斑,對于已起毛部位應用砂輪磨光,鋼板上口要平直,對于已矯正的模板要組織有關人員進行檢查,合格后要掛牌,并妥善保護,就位前涂刷脫模劑。
7. 砼的養護及產品的保護
為了防止下雨將鋼模板銹蝕及木模板變形,準備好一批油布及塑料薄膜,當要下雨時,將油布或塑料薄膜蓋在清水混凝土四周的腳手架上。
對已拆模成型的清水混凝土產品,要用塑料薄膜四周圍起來,用雙面膠或立得膠粘住,最上口在梁及施工縫的交接處用50cm寬膠帶紙封箱帶把薄膜和木線條粘貼牢,以防上部施工時有污染物掉下來破壞清水混凝土的效果。
在柱的底部離地2m高處用φ48鋼管搭設柱四周圍護架,外側用綠色密網包住,圍護架離柱50cm,大板或三夾板材料,防止有硬物碰撞。清水混凝土產品周圍嚴禁堆放材料。上部混凝土施工時,防混凝土漿水漏出污染下部混凝土產品。
8. 質量保證措施和質量檢驗標準
(1) 質量保證措施
鋼筋定位是構件位置的重要前提,故在構件主筋固定前要復測其位置,保證其位置準確。
模板是保證砼質量的一個重要條件。模板的本身要表面平整、尺寸準確、拼縫密實,故在模板加工過程中,由專門人員對其進行檢查。
模板在安裝之前,預先在地面試拼裝,試拼符合要求后,再安裝就位。
模板接縫采用海綿條,然后在模板表面全貼專用貼紙,以確保無拼縫。
(2) 現澆結構尺寸的允許偏差和檢驗方法
現澆框架混凝土允許偏差
項次項目允許偏差(mm)檢 驗 方 法
1軸線位移柱、墻、梁±8尺量檢查
2標高層 高±10用水準儀或尺量檢查
全 高±30
3柱、墻、梁截面尺寸±8尺量檢查
4柱、墻垂直度每 層±5用經緯儀
或吊線和尺量檢查全 高H/1000且不小于20用2m托線板檢查
5表面平整度±8用2m靠尺和楔形塞尺檢查
篇2:清水混凝土需克服質量問題
清水混凝土需克服的質量問題
清水混凝土的表面氣泡、顏色、澆搗、振搗問題
1.克服混凝土的初凝現象,應使混凝土能避開交通高峰期,以防混凝土產生離析現象。
2. 原材料應控制使用同廠家、同產地、同品種、同級別、同規格。對水泥、砂、石骨料、礦粉、外加劑、消泡劑、粉煤灰的選擇要嚴格,并進行試配。
3. 水泥選擇;清水混凝土缺乏裝飾層的保護,選用低堿水泥減少堿骨料的危害。不同廠家的水泥顏色不同,根據設計的要求確定選擇水泥的顏色,以保證混凝土的顏色達到設計要求,原材料堅持做到同一廠家、同一品種、同一型號。
4. 砂、石骨料的選擇:砂子為細度模數大于2.5的中砂,含泥量不大于1%,石子為5-20mm粒徑,強度高,連續級配良好的碎石,含泥量不大于0.8%,針片狀石子的含量不大于2%。兩項原材料質量標準均嚴于國家標準。含泥量大將會影響混凝土的顏色,針片狀石子將會影響混凝土的強度,增大水泥漿的包裹面積,影響混凝土的流動性和工作度。
5. 外加劑應滿足混凝土的性能要求,減水劑選擇具有早強緩凝性能的高效減水劑。萘系BD-Ⅱ高效減水劑,減水率20%。并與水泥做了相容性實驗。
6. 消泡劑的選擇:選用脂肪烴類消泡劑,PH值7-8,是一種乳白色粘稠液體。其作用機理是降低液相的表面張力,使濕潤角減小,當濕潤角減小到一定程度時,氣泡即脫離固體表面的吸附而逸出或破滅。每立方米摻量為6-8ppm。
7. 粉煤灰的選擇:選用一級粉煤灰,燒失量小于1%,細度8-12%。摻入優質粉煤灰可改善混凝土和易性,便于澆筑成型,減少水化熱,但是摻量太大將會影響混凝土的顏色,因此嚴格控制在一個適當的范圍內,摻量為13%。
8. 水質必須經過化驗,均勻無雜質。
9. 所有材料均進行堿含量檢測,混凝土總體堿含量每立方米不超過4kg。
篇3:清水混凝土施工工藝
清水混凝土施工工藝
1. 施工準備
(1)全體項目部人員必須重視,組織上建立管理網絡,施工網絡,落實崗位責任制。
(2)嚴格執行清水混凝土施工和驗收標準。
(3)認真按照質量保證體系操作,做到精心施工,精心組織。
(4)每道工序完畢后,通過施工人員自檢、互檢及質量人員、技術人員、專職施工員驗收及監理復合后,方可進行下一道工序施工。
(5)為了確保清水混凝土的施工工藝的質量,項目部指定有經驗的工程師協調并控制技術、質量、材料等各方面的工作,并確保清水混凝土的最終質量。
(6)對施工隊伍進行資質審定,挑選優秀施工人員,并對所有參加清水混凝土施工人員進行培訓教育,再進行技術質量施工工藝水平的考核,符合要求的方可上崗。
2. 混凝土的材料選用和計量工作
混凝土廠家必須選擇兩個廠家,以確保材料的供應,同時應協調兩個廠家原材料的統一,包括水泥,砂、石料,摻合料、外加劑,并采用同一級配。
柱子混凝土材料的水泥必須同一廠家的同一品種水泥,同時將有關證明文件報請監理工程師審閱。同時按其出廠時間分批檢驗和儲存。
進場原材料必須附有質保書或質量合格證明,并需經過驗收檢查和復驗,砂、石的含泥量不得超過規范的規定,尤其不得含有塊狀粘土。所有水泥、砂、石都進行選樣檢驗,合格后方可使用。未做到事先檢驗、或檢驗不合格的不得使用。
優化配合比,并摻入適量的引氣劑,減少水灰比,減少汽泡。對所采用的外加劑,必須經過有關部門的檢驗并附有產品合格證,并在使用前進行復驗。
商品混凝土廠家拌制混凝土時,要求嚴格控制材料用量,由專人負責開機和外加劑添加,保證計量準確。混凝土拌制前,對各種計量器具進行檢查,確保計量器具的準確、靈敏。混凝土拌制時,嚴格按簽發的混凝土配合比通知單進行配料,不得隨意更改。嚴格控制混凝土攪拌時間。同時隨時檢測原材料的含水率,并根據原材料和外加劑的改變,調整配合比。
對拌制砼的坍落度和和易性進行控制。在攪拌站和澆筑點分別取樣檢測,在檢測時還應觀察砼拌和物的粘聚性和保水性,以免出現混凝土離析現象,影響混凝土澆筑質量。
3. 鋼筋
為了避免出現露筋現象,將原來常規砂漿墊層改為定制的半圓形塑料墊塊,塑料墊塊卡在箍筋上。鋼筋扎鐵絲全部采用鍍鋅鉛絲,綁扎好后將每個鉛絲頭朝里彎。柱模、墻模板安裝好后,經校正固定后在模板上口用定型鋼箍將鋼筋與模板之間保護層厚度保證好。
4. 模板拼裝
模板底部找2-3cm厚水泥砂漿找平層,找平層內口與模板面平齊,為了防止漏漿,吊腳、砂帶現象,在模板就位之前在找平層上墊一層海綿條。大模與大模拼裝時用海綿條填充接縫。大模拆除后翻轉使用之前,必須清理大模上的砂漿,模板拼縫被砂漿嵌滿的要鏟清。
為更好地保證混凝土的表面質量,在模板拼裝前粘貼清水混凝土專用貼紙。
該貼紙具有強度高,韌性好,對混凝土具有吸水、消泡作用,能替代脫模劑,耐堿、耐溫、耐水,可消除模板的拼縫,以保證清水混凝土表面光潔度,確保混凝土表面顏色一致(不同的面板材料往往造成混凝土存在色差)。
基層的處理:板面要經過打磨、打膩子。要求表面平整光滑,拼縫及凹陷處要用膩子嵌平。
材料準備:按照模板的尺寸剪裁貼紙,剪裁時要嚴格細致。在粘貼前可在水中稍稍濕潤,準備好專用膠水。
3)施工要點
粘貼時,用刷子將膠水均勻地涂刷在模板基層面上,粘貼時用干凈的布鋪在貼紙上,用手或木塊在布上按壓,使貼紙緊緊的粘貼在模板基層面上。
粘貼時對縫采用搭接貼,然后用墻布刀在搭口切割,把切割下的貼紙抽出。
粘貼時一般先粘貼一端,然后逐漸向另一端伸展,粘貼時可用橡皮輥進行有順序的輥壓,或用干毛巾趕壓。
5. 砼澆搗
采用商品混凝土,坍落度控制在12±2cm,坍落度小可以減少砼表面氣泡。砼澆搗時采用串筒,砼每一次布料厚度控制在50cm以內。砼振搗是一道關鍵工序,振搗方式采用先周邊后中間,增加振搗點控制振搗時間,快插慢拔,將模板周邊的氣泡引至中間,然后引出砼面。
6. 模板拆除
(1) 模板拆除時不可使用撬棒,防止損壞混凝土表面及模板板面。對于無對拉螺桿的跳模,下側模板拆除后設橫桿頂實。
(2) 拆除后的模板要進行認真檢查,首先用清潔的干布清除模板上的混凝土殘留物,其次檢查模板的變形情況,已變形的要進行矯正,對已變形的模板必須要調換,縫隙過大的要批嵌密實,松動的圍檁要焊牢。
(3) 鋼模板要做好除銹工作,用鋼絲球去除銹斑,對于已起毛部位應用砂輪磨光,鋼板上口要平直,對于已矯正的模板要組織有關人員進行檢查,合格后要掛牌,并妥善保護,就位前涂刷脫模劑。
7. 砼的養護及產品的保護
為了防止下雨將鋼模板銹蝕及木模板變形,準備好一批油布及塑料薄膜,當要下雨時,將油布或塑料薄膜蓋在清水混凝土四周的腳手架上。
對已拆模成型的清水混凝土產品,要用塑料薄膜四周圍起來,用雙面膠或立得膠粘住,最上口在梁及施工縫的交接處用50cm寬膠帶紙封箱帶把薄膜和木線條粘貼牢,以防上部施工時有污染物掉下來破壞清水混凝土的效果。
在柱的底部離地2m高處用φ48鋼管搭設柱四周圍護架,外側用綠色密網包住,圍護架離柱50cm,大板或三夾板材料,防止有硬物碰撞。清水混凝土產品周圍嚴禁堆放材料。上部混凝土施工時,防混凝土漿水漏出污染下部混凝土產品。
8. 質量保證措施和質量檢驗標準
(1) 質量保證措施
鋼筋定位是構件位置的重要前提,故在構件主筋固定前要復測其位置,保證其位置準確。
模板是保證砼質量的一個重要條件。模板的本身要表面平整、尺寸準確、拼縫密實,故在模板加工過程中,由專門人員對其進行檢查。
模板在安裝之前,預先在地面試拼裝,試拼符合要求后,再安裝就位。
模板接縫采用海綿條,然后在模板表面全貼專用貼紙,以確保無拼縫。
(2) 現澆結構尺寸的允許偏差和檢驗方法
現澆框架混凝土允許偏差
項次項目允許偏差(mm)檢 驗 方 法
1軸線位移柱、墻、梁±8尺量檢查
2標高層 高±10用水準儀或尺量檢查
全 高±30
3柱、墻、梁截面尺寸±8尺量檢查
4柱、墻垂直度每 層±5用經緯儀
或吊線和尺量檢查全 高H/1000且不小于20用2m托線板檢查
5表面平整度±8用2m靠尺和楔形塞尺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