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高層電梯井筒子模施工方案
1.概述
1)**花園0號樓電梯井,采用筒子模施工工藝。共設置12套筒子模系統(在原來的1號樓筒子模作了改進)。
2)筒子模由筒子模配套模板、筒架、墻體預留孔洞構成,模板采用鋼大模。
3)在電梯井筒子模施工、操作位置,每層預留筒架承重銷孔洞。
4)筒架既是施工人員操作平臺,又作為提升模板的受力構架,其構造由φ102*3.5鋼管立拄和φ48*3.5綴條焊接組合,支承在承重鋼梁上,承重鋼梁通過可伸縮承重銷擱置在墻體預留洞中和電梯井門洞口的樓面上。
2.加工件明細表
序號名稱數量備注
1筒架架體(架)12
承重銷(只)48
其它操作吊點按設計需要詳見圖紙
2A型大鋼模(塊)24
3B型大鋼模(塊)24B1、B2、B3、B4、B5、B6各加工四塊(詳見圖紙)
4G型角膜(只)48G'加工16塊、G加工32塊
5門框模板(套)12詳見圖紙
6預埋鋼套(只)896詳見圖紙
3.施工流程
1)非標準層的筒子模的安裝程序
a.地下室二層模板的安裝(筒架暫時不用):用常規腳手從電梯井底部搭設至施工層樓面標高下-500MM處(上部第一排橫管的部位按實際施工要求定,以施工方便為準),立管可高于此位置,立管距離電梯井壁應大于400MM,用塔吊吊裝筒子模板,先擱支在腳手架上面橫管上,初拼裝;布置對拉螺栓,調整就位好后,用扣件把筒子模下部焊上的120MM段鋼管固定在腳手橫管上。
b.上部鋼模與常規木模的連接:在每塊筒子模上部用螺栓固定一木方70*100,上部的常規木模按常規的施工方法進行,木模部位注意電梯井的內空尺寸每邊應大2MM,便于下面鋼模板的吊裝及安裝操作。
c.拆模后井壁軸線標高放線復核,重復上述操作完成地下一層,地上一層、二層的施工。施工地上二層時,按要求埋設鋼套。
2)標準層第一次鋼大模安裝程序
a.用塔吊逐個吊離電梯井筒子模,塔吊吊筒架就位,塔吊就位筒架承重銷在二層頂部預留洞內及電梯井門洞口的樓板上。
b.塔吊吊筒子模就位,最底下的螺栓孔位于二層最上排的對拉螺栓上,拼裝調整,三層外側模板安裝,與內側大鋼模拉接,驗收。校正復核 澆三層混凝土。
c.砼強度達到規定要求,用兩噸倒鏈先吊住大模板,保持寬松狀態(不受力狀態),拆模,然后拉動倒鏈吊升模板(最好兩兩對稱升模),就位調整,井壁軸線標高放線復核。
2.標準層鋼大模施工程序
平面內鋼大模安裝--外墻模板安裝
角模安裝--設置對拉螺栓
校正、固定、驗收
澆搗混凝土養護
4.安裝要點
1)加工件進場后,按設計圖紙嚴格驗收。對加工件的幾何尺寸、構件焊接予以認真核對,發現問題及時整改。
2)部件到位后,應堆放在塔吊工作范圍內,以免二次轉運。
3)施工技術人員應熟悉組裝中的每一步驟以及操作規程、安全要求,并對操作人員進行交底。
4)非標準層電梯井墻板用筒子模結合常規模板施工,施工二層的最上排對拉螺栓作為大鋼模標準層固定的第一次支承面,并控制基準標高。詳見附圖10.3.4-1、附圖10.3.4-2。
5)在二層墻頂設置的承重銷鋼套平面位置及相對標高,應按圖紙逐個檢查。
6)吊裝筒架前應將筒架平放,下部墊平。
7)完成一、二層電梯井墻體混凝土施工并拆模后,接著塔吊先將筒架就位在二層墻頂的承重銷孔內,電梯井門一側承重銷直接擱在門邊的樓面上,安裝三層大鋼模。
8)筒架起吊安裝時,采用4點吊,吊點處用卸扣連接,快口處應用麻布包裹,以免切傷鋼索。
9)用塔吊將筒架就位,在承重銷到達墻體預留洞位置時,施工人員由門洞進入筒架,調節筒架位置,推出承重銷并使其擱置在預留洞中,塔吊松開吊鉤,筒架就位固定。
10)吊裝過程中,設專人指揮,施工技術人員應 協調好操作工與塔吊指揮的關系,確保安全。
5.使用要點
1)筒架操作平臺嚴禁堆放施工用料及雜物,隨時注意清出施工垃圾。
2)提升模板應對稱進行,使筒架均勻受力,每塊模板用2只2t葫蘆,葫蘆上下鉤子應有保險裝置,葫蘆受力點在筒架頂部吊耳,下鉤鉤在模板上吊耳,葫蘆受力后,方可拆除對拉螺栓和連接螺栓。提升過程中,指派專人在筒架下部觀察,確保無掛、拉、鉤等現象。
3)利用筒架提升模板時,先提升平面模板,初步固定后,再提升角膜,安裝矯正。
4)每次澆混凝土后,利用模板提升筒架時,不得拆除對拉螺栓。筒架用4個2T葫蘆提升,葫蘆上下鉤子應有保險裝置,葫蘆上部受力點在模板上吊耳,下鉤鉤在筒架下部吊耳,在葫蘆受力后,拉出承重銷(承重銷應全部縮回承重梁中),平衡提升筒架一個層次,到位后,推出承重銷,插入板墻預留洞,調節墻距尺寸。葫蘆下降,筒架就位。
5)筒架在施工層停位操作時,應將筒架底部四周封邊鋼板向外翻出,緊貼墻面,以防施工雜物墜落。筒架提升時,應將該封邊鋼板向內翻進,確保提升時無刮、阻妨礙。
6)筒子模拆模采用2噸倒鏈相對模板固定牽引拆模,上邊在樓層面配合撬離。
7)筒子模施工須以上操作規程施工,并固定操作人員,杜絕違章操作。
篇2:超高層電梯井筒子模施工方案
超高層電梯井筒子模施工方案
1.概述
1)**花園0號樓電梯井,采用筒子模施工工藝。共設置12套筒子模系統(在原來的1號樓筒子模作了改進)。
2)筒子模由筒子模配套模板、筒架、墻體預留孔洞構成,模板采用鋼大模。
3)在電梯井筒子模施工、操作位置,每層預留筒架承重銷孔洞。
4)筒架既是施工人員操作平臺,又作為提升模板的受力構架,其構造由φ102*3.5鋼管立拄和φ48*3.5綴條焊接組合,支承在承重鋼梁上,承重鋼梁通過可伸縮承重銷擱置在墻體預留洞中和電梯井門洞口的樓面上。
2.加工件明細表
序號名稱數量備注
1筒架架體(架)12
承重銷(只)48
其它操作吊點按設計需要詳見圖紙
2A型大鋼模(塊)24
3B型大鋼模(塊)24B1、B2、B3、B4、B5、B6各加工四塊(詳見圖紙)
4G型角膜(只)48G'加工16塊、G加工32塊
5門框模板(套)12詳見圖紙
6預埋鋼套(只)896詳見圖紙
3.施工流程
1)非標準層的筒子模的安裝程序
a.地下室二層模板的安裝(筒架暫時不用):用常規腳手從電梯井底部搭設至施工層樓面標高下-500MM處(上部第一排橫管的部位按實際施工要求定,以施工方便為準),立管可高于此位置,立管距離電梯井壁應大于400MM,用塔吊吊裝筒子模板,先擱支在腳手架上面橫管上,初拼裝;布置對拉螺栓,調整就位好后,用扣件把筒子模下部焊上的120MM段鋼管固定在腳手橫管上。
b.上部鋼模與常規木模的連接:在每塊筒子模上部用螺栓固定一木方70*100,上部的常規木模按常規的施工方法進行,木模部位注意電梯井的內空尺寸每邊應大2MM,便于下面鋼模板的吊裝及安裝操作。
c.拆模后井壁軸線標高放線復核,重復上述操作完成地下一層,地上一層、二層的施工。施工地上二層時,按要求埋設鋼套。
2)標準層第一次鋼大模安裝程序
a.用塔吊逐個吊離電梯井筒子模,塔吊吊筒架就位,塔吊就位筒架承重銷在二層頂部預留洞內及電梯井門洞口的樓板上。
b.塔吊吊筒子模就位,最底下的螺栓孔位于二層最上排的對拉螺栓上,拼裝調整,三層外側模板安裝,與內側大鋼模拉接,驗收。校正復核 澆三層混凝土。
c.砼強度達到規定要求,用兩噸倒鏈先吊住大模板,保持寬松狀態(不受力狀態),拆模,然后拉動倒鏈吊升模板(最好兩兩對稱升模),就位調整,井壁軸線標高放線復核。
2.標準層鋼大模施工程序
平面內鋼大模安裝--外墻模板安裝
角模安裝--設置對拉螺栓
校正、固定、驗收
澆搗混凝土養護
4.安裝要點
1)加工件進場后,按設計圖紙嚴格驗收。對加工件的幾何尺寸、構件焊接予以認真核對,發現問題及時整改。
2)部件到位后,應堆放在塔吊工作范圍內,以免二次轉運。
3)施工技術人員應熟悉組裝中的每一步驟以及操作規程、安全要求,并對操作人員進行交底。
4)非標準層電梯井墻板用筒子模結合常規模板施工,施工二層的最上排對拉螺栓作為大鋼模標準層固定的第一次支承面,并控制基準標高。詳見附圖10.3.4-1、附圖10.3.4-2。
5)在二層墻頂設置的承重銷鋼套平面位置及相對標高,應按圖紙逐個檢查。
6)吊裝筒架前應將筒架平放,下部墊平。
7)完成一、二層電梯井墻體混凝土施工并拆模后,接著塔吊先將筒架就位在二層墻頂的承重銷孔內,電梯井門一側承重銷直接擱在門邊的樓面上,安裝三層大鋼模。
8)筒架起吊安裝時,采用4點吊,吊點處用卸扣連接,快口處應用麻布包裹,以免切傷鋼索。
9)用塔吊將筒架就位,在承重銷到達墻體預留洞位置時,施工人員由門洞進入筒架,調節筒架位置,推出承重銷并使其擱置在預留洞中,塔吊松開吊鉤,筒架就位固定。
10)吊裝過程中,設專人指揮,施工技術人員應 協調好操作工與塔吊指揮的關系,確保安全。
5.使用要點
1)筒架操作平臺嚴禁堆放施工用料及雜物,隨時注意清出施工垃圾。
2)提升模板應對稱進行,使筒架均勻受力,每塊模板用2只2t葫蘆,葫蘆上下鉤子應有保險裝置,葫蘆受力點在筒架頂部吊耳,下鉤鉤在模板上吊耳,葫蘆受力后,方可拆除對拉螺栓和連接螺栓。提升過程中,指派專人在筒架下部觀察,確保無掛、拉、鉤等現象。
3)利用筒架提升模板時,先提升平面模板,初步固定后,再提升角膜,安裝矯正。
4)每次澆混凝土后,利用模板提升筒架時,不得拆除對拉螺栓。筒架用4個2T葫蘆提升,葫蘆上下鉤子應有保險裝置,葫蘆上部受力點在模板上吊耳,下鉤鉤在筒架下部吊耳,在葫蘆受力后,拉出承重銷(承重銷應全部縮回承重梁中),平衡提升筒架一個層次,到位后,推出承重銷,插入板墻預留洞,調節墻距尺寸。葫蘆下降,筒架就位。
5)筒架在施工層停位操作時,應將筒架底部四周封邊鋼板向外翻出,緊貼墻面,以防施工雜物墜落。筒架提升時,應將該封邊鋼板向內翻進,確保提升時無刮、阻妨礙。
6)筒子模拆模采用2噸倒鏈相對模板固定牽引拆模,上邊在樓層面配合撬離。
7)筒子模施工須以上操作規程施工,并固定操作人員,杜絕違章操作。
篇3:工程項目施工質量管理制度
工程項目施工質量管理制度
1、施工質量控制體系
質量保證體系是運用科學的管理模式,以質量為中心所制定的保證質量達到要求的循環體系,質量保證體系的設置是使施工過程中有法可依,關鍵工序運行正常,只有正常運轉的質保體系,才能真正達到控制質量的目的。而質量保證體系的正常運行必須以質量控制體系來予以實現的。
1.1 施工質量控制體系的設置
(1) 施工質量控制體系是按照科學的程序運轉,其運轉的基本方式是pda 的循環管理活動,它是通過計劃、實施、檢查、處理四個階段把經營和生產過程的質量有機的聯系起來,形成一個高效的體系來保證施工質量。
(2) 我們提出的質量目標,編制相應的分項工程質量目標計劃,這個分項工程目標計劃,使在項目參與管理的全體人員熟悉了解,做到心中有數。
(3) 在目標計劃制定后,施工現場管理人員應編制相應的工作標準在施工班組實施,在實施過程進行方式、方法的調整,以使工作標準完善。
(4) 在實施過程中,無論是施工工長還是質檢人員均要加強檢查,在檢查中發現問題并及時解決,使所有質量問題解決在施工之中,并同時對這些問題進行匯總,形成書面材料,以保證在今后或下次施工時不出現類似問題。
在實施完成后,對成形的建筑產品進行全面的檢查,發現問題,追查原因,對不同問題進行不同的處理方式,從人、物、方法、工藝、工序等方面進行討論,并產生改進意見,在根據這些改進意見而使施工工序進入下一次循環。
1.2 施工質量控制體系運轉的保證
(1) 項目領導班子應充分重視施工質量控制體系運轉的正常,支持有關人員開展圍
繞質保體系的各項活動。
(2) 強有力的質量檢查管理人員,作為質保體系中的中堅力量。
(3) 提供必要的資金,添置必要的設備,是確保體系運轉的物質基礎。
(4) 制定強有力的措施、制度,是保證質保體系的運轉方法。
(5) 每周召開一次質量分析會議,使質保體系在運行過程中發現的問題能及時處理和解決。
全面開展質量管理活動,使本工程的施工質量達到預期目標。
1.3 施工質量控制體系的落實
施工質量控制體系主要是圍繞著'人、機、料、法、環'五大要素進行,任何一個環節出現了差錯,則勢必使施工的質量達不到相應的要求,故在質量保證計劃中,對著施工過程中的五大要素的質量保證措施必須予以明確的落實。
(1) '人'的因素
1) 施工中人的因素是關鍵,無論是從管理層到勞務層,其素質、責任心等的好與壞,將直接影響到工程的施工質量。故對于'人'的因素的質量保證措施主要從:人員培訓、人員管理、人員評定來保證人員的素質。
2) 在進場前。我們將對所有的施工管理人員及施工勞務隊伍進行各種必要的培訓,關鍵的崗位必須持有上崗證。在管理層積極推廣計算機廣泛應用,加強現代信息化的推廣;在勞務層,對一些重要崗位,必須進行再培訓,以達到更高的要求。在施工中,我們既要加強人員的管理工作,又要加強人員的評定工作,人員的管理及評定工作應是對項目的全體管理層及勞務層,實施層層管理、層層評定的方式進行。使進駐現場的任何人員在任何時候均能保持最佳狀態,以確保本工程能夠順利完成。
(2) '機'的因素
現代的施工管理,機械化程度的提高為工程更快、更好的完成創造了有利的條件。但機械對于施工質量的影響以越來越大,故必須使機械處于最佳狀態,在施工機械進場前必須對機械進行一次全面的保養,使施工機械在投入使用前就已經達到最佳狀態,而在施工中,要使機械處于最佳狀態就必須對其進行良好的養護、檢修。在施工過程前,我們將制定機械維修計劃表,以保證在施工過程中所有的機械在任何施工階段均處于最佳狀態。
(3) '料'的因素
材料是組成本工程的最基本的單位,亦是保證質量的最基本的單位,故材料采用的優劣將直接影響本工程的內在及外觀質量。'料'的因素是最基本的因素。為確保'料'的質量,我們必須從施工用材、周轉用材進行綜合的落實。
(4) '環'與'法'的因素
'環'實質施工工序流程,而'法'則是指施工的方法,在本工程中的施工建設中,必須利用合理的施工流程,先進的施工方法,才能更好的、更快的完成本工程的建設任務。在本《施工組織設計》中,我們已經對施工流程及施工方法作了具體的介紹,其具有先進性、科學性和合理性,但在施工過程中能否按照《施工組織設計》中的有關內容進行全面的落實才是確保本工程施工質量的關鍵,只有建立良好的實施體系、監督體系才能按照既定設想完成本工程的施工任務。詳見《施工工藝、方法流程落實流程圖》。
2、施工質量控制管理措施
施工質量控制措施是施工質量控制體系的具體落實,其主要是對施工各階段及施工中的各控制要素進行質量上的控制,從而達到施工質量目標的要求。
2.1施工階段性的質量控制措施
(1) 施工階段性的質量控制措施主要分為三個階段,并通過這三個階段來對本工程各分部分項工程的施工進行有效的階段性質量控制。施工階段性的質量控制措施詳見《施工階段質量控制措施圖》。
1) 事前控制階段
?、?事前控制是在正式施工活動開始之前進行的質量控制活動,事前控制是先導。事前控制,主要是建立完善的質量保證體系,質量管理體系,編制《質量保證計劃》,制定現場的各種管理制度,完善計量及質量檢測技術和手段,針對質量通病,制定預控措施。對工程項目施工所需的原材料、半成品、構配件進行質量檢查和控制,并編制相應的檢驗方法。
⑵ 進行設計交底,圖紙會審等工作,并根據本工程的特點確定施工流程、工藝及方法。對本工程將要采用的新技術、新結構、新工藝、新材料均要審核其技術審定書及運用范圍。檢查現場的測量標樁,建筑物的定位線和高程水準點等。
⑶ 堅持樣板帶路制度,每一份部分項工程開始前必須現做出樣板,待建設單位、監理等施工方驗收,符合質量標準后,方可大面積施工。
2) 過程控制
過程控制就是在施工過程中進行質量控制,是關鍵。主要有:
⑴ 完善工序質量控制,把影響工序質量控制的因素都納入管理范圍之中。
?、?嚴格工序間交接檢查,做好各項隱蔽工程驗收工作,加強交檢制度的落實,對達不到質量要求的前一道工序決不交給下一道工序施工,直至質量符合要求為止。
?、?對完成的分布分項工程,按相應的質量評定標準和辦法進行檢查、驗收。
?、?如施工出現特殊情況,隱蔽工程為經驗收而擅自封閉,掩蓋或使用無合格證的
工程材料,或擅自變更替換工程材料等,項目總工程師有權向項目經理建議下達停工令。
3) 事后控制
⑴ 事后控制就是指施工過的產品進行質量控制,是彌補。按照規定的質量評定的標準和辦法,對完成的單位工程,單項工程進行檢查驗收。
⑵ 整理所有的技術資料,并編輯目錄、建立檔案。在保修期間,對本工程進行跟蹤服務。
2.2各施工要素的質量控制措施
(1) 施工計劃的質量控制
1) 作為總承包商在編制施工總計度計劃、階段性進度計劃、月施工進度計劃等控制計劃時,應充分考慮人、財、物及任務量的平衡,合理安排施工工序和施工計劃,合理配置各施工段上的操作人員,合理調撥原材料及各周轉材料、施工機械,合理安排各工序的輪流休息時間,在確保工程安全及質量的前提下,充分發揮人員的主觀能動性,把工期抓上去
2) 鑒于本工程工期緊,分包單位多,質量要求高,故再施工中應樹立起工程質量為本的工程的最高宗旨。如果工期預質量發生矛盾,則應當把質量放在首要位置上,工期必須服從于質量,沒有質量的保證也就沒有了工期的保證。
綜上所述,無論何時都必須在項目經理部中樹立起'安全第一,質量為本'的觀念,但工期的緊迫性,就要求項目經理部的管理人員在施工前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熟悉圖紙,熟悉施工工藝,了解工藝流程,編制合理、科學、簡便、經濟的作業指導書,在保證安全與質量的'前提下,制定每周、每月直至整個總計度計劃的各大小節點的施工計劃,并確保其保質、保量地完成。
(2) 施工技術的質量控制措施
1) 施工技術的先進性、科學性、合理性決定了施工質量的優劣。發放圖紙之后,專業技術員會同施工工長先對圖紙進行深化、熟悉、了解,提出施工圖紙中存在的問題、難點、錯誤,并在圖紙會審及設計交底時予以解決。對設計圖紙要求中,有質量難以控制,或要采取相應的技術手段、新的施工工藝才能解決,才能達到保證質量目的內容進行摘錄,并組織有關人員進行深入的研究,編制相應的作業指導書,從而在技術上對此類問題進行質量上的保證,并在實施過程中予以改進。
2) 施工人員在熟悉圖紙、施工方案或作業指導書的前提下,合理的編排施工工序、并向操作人員進行相應的技術交底工作,落實質量保證計劃、質量目標計劃。特別是對一些施工重點、難點,更應該落實到施工班組的每一個操作人員,而且應讓他們了解本次交底中的施工流程、施工進度、圖紙要求、質量控制標準,以便于操作人員心中有數,從而保證在操作中按照要求施工,杜絕質量問題的出現。
3) 在本工程中采用兩極交底模式進行技術交底。
第一級為項目總工程師,根據經審批后的施工組織設計、施工方案、作業指導書,對本工程的施工流程、進度安排、質量要求以及主要施工工藝等項項目全體施工管理人員,特別是施工員、質檢人員進行交底。第二級為施工員向班組進行分項專業工種的技術交底。
4) 在本工程中,將對以下技術保證進行重點控制:施工前各種大樣圖;原材料的材質證明、合格證、復試報告;各種實驗分析報告;基準線、控制軸線、高程、標高、沉降觀測;混凝土、砂漿配合比的試配及強度報告。
(3) 施工操作中控制措施
1) 施工操作人員是工程質量的直接責任者,故從施工操作人員自身的素質以及對他們的管理均要有嚴格的要求,對操作人員加強質量意識教育的同時,加強管理,以確保操作過程中的質量要求。
2) 首先,對每個進入現場本項目施工的人員,均要求達到一定的技術等級,具有相應的操作技能,特工種必須持證上崗。對每個進入現場的勞動力進行考核,同時,在施工中進行考察,對不合格的操作人員堅決退場,以保證操作者本身具有合格的技術素質。
3) 其次,加強對每個施工人員的質量意識教育,提高他們的質量意識,自覺按照操作規程進行操作,在質量控制上加強其自覺性。
4) 再次,施工管理人員,特別是工長及質檢人員,應隨時對操作人員所施工的內容、過程進行檢查,在現場為他們解決難點,進行質量標準的測試,隨時指出達不到質量要求及標準的部位,要求操作者進行整改。
5) 最后,在施工中各工序要堅持自檢、互檢、專業檢驗制度,在整個施工過程中,做到施工前有交底,過程中有檢查,工序后有驗收的一條龍'操作管理方式,以確保工程質量。
(4) 施工材料的質量控制措施
1) 物資采購:
⑴ 施工材料的質量,尤其是由于結構施工的材料質量,將會直接影響的整個工程結構的安全,因此,材料的質量保證是工程質量保證的前提條件。
?、?為確保工程質量,施工現場所需的材料均有材料部門統一采購,對本工程所需采購的物質,進行嚴格的質量檢驗控制。
?、?采購物資必須在合格的材料供應商范圍之內采購,如所需材料在合格的材料供應商范圍之內不能滿足,就要進行對其他廠家的評審,合格后再進行采購。物資采購遵循在諸多廠家中優中選優,執行首選名牌產品的采購原則。將采購的物資分為a、b 兩類,a 類材料必須是提供材料質量證明和《準用證》并在規定的期限內進行復試,合格后方可入場;b 類材料必須有合格證。一些材料還要有《準用證》和使用說明。
?、?為充分控制進場原材料、半成品、成品的質量,在施工現場設樣本間,對各供應商提供的合格樣本進行封存,已備材料等進場驗收比照。
?、?建立物質評審小組,由材料部門、項目經理部及吸收有關專業技術人員參加,對材料供應上的能力、產品質量、價格和信譽度進行預審,建立材料供應商評定卡。采購部門負責人定期(半年度)組織對于選定的材料供應商進行審核,如審核中發現不合格的,從合格的材料供應商花名冊中除名。
2) 產品的表示和可追溯性:
?、?為了保證本工程使用的物質設備、原材料、半成品、成品的質量,防止使用不合格的產品,必須以適當的手段進行標識,以便追溯和更換;
?、?鋼筋:必須有材質證明、準用證、復試合格報告,原材必須有規格、型號等標識,成形鋼筋進場按照規格型號、使用部位掛牌標識。
?、?水泥:必須有材質證明、準用證、復試合格報告,入庫必須分類對號,掛牌標識。
?、?砂石:復試合格報告,入場必須分規格插牌標識。
⑸ 磚:必須復試報告合格。
?、?空心磚:必須有材質證明、準用證、復試合格報告。
?、?防水材料:必須有出場合格證和認證書,工藝標準,復試合格報告,按包裝標識分類存放。
?、?其他材料必須有合格證,其包裝必須有出廠標識。
⑼ 所有砂漿試件必須標明工程部位、成形時間與強度等級。
?、?所有標識均應建立臺帳,做好紀錄,以具有追溯性。
3) 施工中的計量管理工作的保證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