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基坑監測要求內容
監測內容
(1)基坑周邊沉降及位移監測
監測點和控制點均采用鋼筋水泥制作,設置穩固。
采用J2光學經緯儀或全站儀觀測水平位移,采用精密水準儀觀測垂直位移。
基坑開挖期間每開挖一層觀測2次或每天觀測2次,時間為上午開工前,下午收工后。
(2)土體側向變形監測
沿基坑周邊每20m布設一個測斜孔,測斜孔采用專用PVC管,管內正交的兩組導向槽,埋入深度以進入弱風化巖為宜。測斜孔埋置時角保其中一組導向槽垂直于基坑邊線,測斜孔與鉆孔壁間的空隙密實填砂并用水泥密封。基坑開挖過程中每開挖支護一層觀測一次。
(3)地下水位監測
觀測孔成孔口徑φ90,深15米,全長置入口徑φ48向鉆眼、外包塑料濾網的PVC管;PVC管與鉆孔間隙1米以下填礫,深1米至孔口填膨潤土并用水泥砂漿抹面;PVC管口配保護蓋。
基坑開挖施工過程中,每開挖支護一層觀測一次。
本基坑支護結構的最大水平位移允許值,基坑按安全等級二級考慮,最大水平位移允許值為40mm。各項監測項目在基坑支護施工前應測得穩定的初始值,且不少于2次。基坑監測完成時間為回填到標高±0.00,從基坑開挖到底面后到基坑回填到標高±0.00這段時間的觀測間隔時間為7~15天。
監測數值表
監測項目警戒值控制值危險值
土體沉降35mm40mm50mm
墻體傾斜35mm40mm50mm
墻體水平位移35mm40mm50mm
篇2:站臺深基坑監測要求
站臺深基坑監測要求
1、監測項目
為了控制圍護結構、周圍建筑物、構筑物及地下管線的變位、沉降和預報施工中出現的異常情況,并正確指導施工,在施工過程中應建立嚴格的監測網絡,實現信息化施工,其主要監測內容有:
1)地下連續墻的水平位移、變形和垂直沉降、回彈。
2)基坑外地表沉降、基坑內坑底土的回彈量。
3)支撐的軸力和撓度。
4)控制斷面上地下墻的鋼筋應力及地下墻外土體變形。
5)基坑內外地下水位。
2、監測要求
1) 為了確保監測數據的可靠性,應由專業單位承擔監測工作。
2) 監測項目的測點布置、觀測頻率等應符合《建筑基坑工程技術規范》(YB9258-97)的有關要求。
3) 基坑開挖與支撐的架設、預加軸力及軸力詳見《圍護結構橫斷面圖》,支撐軸力達到設計值的80%報警。
4) 基坑各開挖段應嚴格動態控制變形,考慮變形的時空效應,變形監測值的變化速率控制在3mm/d之內。
5) 基坑監測位移警戒值為:達到二級基坑變形控制保護要求的80%時報警。
6) 觀測頻率及觀測點精度:圍護結構施工期間、基坑開挖期間每天觀測一次,當達到報警指標或變化速率加快時,加密觀測。位移觀測點的精度不低于1mm,地下水位觀測精度不低于10mm,孔隙水壓力觀測精度為1KPa,土壓力觀測精度為1KP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