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路建設工程混凝土原材料監理工作
[1 水泥質量控制要點
[1.1 常用水泥采用的國家標準包括:
1 《硅酸鹽水泥、普通硅酸鹽水泥》(GB/T175);
2 《礦渣硅酸鹽水泥、火山灰質硅酸鹽水泥及粉煤灰硅酸鹽水泥》(GB1344)。
[1.2 水泥進場時,必須按批(同生產廠家、同批號、同品種、同強度等級、同出廠日期且連續進場的水泥,散裝水泥每500t為一批,袋裝水泥每200t為一批,當不足上述數量時,也按一批計)對其品種、級別、包裝或散裝倉號、袋裝質量、出廠日期等進行驗收;其氧化鎂含量、三氧化硫含量、燒失量、細度、凝結時間、安定性、強度等技術指標必須符合現行國家標準。監理工程師平行檢驗或見證取樣檢測,并檢查全部產品合格證、出廠檢驗報告和試驗報告。
[1.3 當在使用中對水泥質量有懷疑或水泥出廠日期逾3個月(快硬硅酸鹽水泥逾一個月)時, 監理工程師應督促施工單位再次進行強度試驗,并按試驗結果使用。
[1.4 監理工程師對現場使用的水泥與出廠合格證或試(化)驗單標明的品牌、標號及批量進行核對。
[1.5 水泥出廠合格證經核查為不合格,或水泥復查試驗結果評定為不合格時,該批水泥不準使用到工程中去。監理工程師應監督施工單位處理過程。
[1.6 鋼筋混凝土結構、預應力混凝土結構嚴禁使用含氯化物的水泥。
[2 粗、細骨料的質量控制要點
[2.1 拌制混凝土所用的粗骨料,應按批(同產地、同品種、同規格且連續進場的粗骨料,每400m3或600t為一批,不足400m3或600t也按一批計)進行檢驗,其顆粒級配、壓碎指標值、針片狀顆粒含量應符合驗標的相關規定。監理工程師見證取樣檢測,并檢查全部試驗報告。
[2.2 粗骨料中有害物質含量均應在限量或要求標準之內。
[2.3 拌制混凝土所用的細骨料,應按批(同產地、同品種、同規格且連續進場的細骨料,每400m3或600t為一批,不足400m3或600t也按一批計)進行檢驗,其顆粒級配、細度模數應符合現行《普通混凝土用砂質量標準及檢驗方法》(JGJ52)的規定;含泥量、泥塊含量應符合驗標的相關規定。監理工程師見證取樣檢測,并檢查全部試驗報告。
[2.4 采用海砂為細骨料時,監理工程師應核查氯鹽含量。對預應力混凝土用海砂,氯鹽含量不應大于0.1%;除位于水上和水位變動區及潮濕或露天條件下的鋼筋混凝土用海砂也同上要求外,其余情況下的混凝土、鋼筋混凝土用海砂中均不限制氯鹽含量。特殊工程混凝土用細骨料按有關規定執行。
[2.5 混凝土粗、細骨料的材質和使用均應符合《鐵路混凝土及砌石工程施工規范》(TBJ210)中的有關規定。
[2.6 對新選原料產地、同產地更換礦山或連續使用同一產地達兩年的粗、細骨料應做選料源檢驗。檢驗內容包括顆粒級配、堅固性、有害物質含量和堿活性檢驗。
[3 堿集料反應(AAR)問題的控制要點
[3.1 用于混凝土的水泥、集料和摻加劑等,應分別進行含堿量試驗,盡量避免使用可能發生堿集料反應(AAR)的集料。當使用具有潛在堿活性骨料時,應要求廠方提供水泥中堿含量值,并選用堿含量符合要求的水泥。
[3.2 骨料不應含有可能引起堿骨料反應的無定形二氧化硅含量。監理工程師應注意以下幾點:
1 當懷疑含有可能引起堿骨料反應的無定形二氧化硅時,按《鐵路混凝土用骨料堿活性檢驗方法》TB/T2922的規定進行檢測,將代表性砂或石料破壞成標準粒度,制成標準水泥砂漿試塊,以高蒸壓養護后,測其變形,以膨脹量≤0.1%為限。
2 在非含堿環境中,如果必須采用此類集料時,應按規范要求,選用含堿量小于0.6%的低堿水泥,并限制混凝土中的總堿量,對一般橋涵不宜超過3.0kg/m3;對于特大橋,混凝土中的總堿量不宜超過1.8kg/m3。在含堿環境中,不得使用此類集料。
[3.3 當使用具有潛在堿活性骨料時,監理工程師應檢查混凝土中的總堿含量。
總堿含量應符合現行行業標準《鐵路混凝土工程預防堿-骨料反應技術條件》(TB/T30504)的規定和設計要求。檢查每次混凝土配合比的總堿含量計算書。
[4 拌和用水的質量控制要點
[4.1 監理工程師應檢查拌制混凝土用水和養護水質,水質必須符合現行國家標準《混凝土拌合用水標準》(JGJ63)的規定;拌制混凝土宜采用飲用水,當采用其它水源時,監理工程師應檢查施工單位的水質分析報告。
[4.2 當監理工程師對水質有懷疑時,應要求施工單位進行規定的各項指標檢驗。
[4.3 監理工程師一般不允許施工單位用海水作為混凝土的拌合和養護用水。特殊情況下,用海水拌合和養護混凝土時,須經試驗證明合格條件后方準許使用。
[5 外加劑的質量控制要點
[5.1 監理工程師對混凝土外加劑進行進場檢驗,其質量必須符合《混凝土外加劑》(GB8076)、《混凝土外加劑應用技術規范》(GB50119)等現行國家標準和其它有關環境保護的規定。監理工程師見證取樣檢測外加劑對減水率、凝結時間差、抗壓強度比等指標,并檢查全部產品合格證、出廠檢驗報告和試驗報告。取樣應按批進行(同生產廠家、同批號、同品種、同出廠日期且連續進場的外加劑,每50t為一批,不足50t時,也按一批計)。
[5.2 監理工程師檢查施工單位在現場存放外加劑狀況;外加劑應分類分批存放,防止變質。
[5.3 摻外加劑對不同品種、不同廠家的水泥有適應性問題,因此還必須經過試驗,方能使用。監理工程師應檢查試驗報告,以確定外加劑的性質、有效物質含量、配制方法和最佳摻量。
[5.4 混凝土外加劑還應按《鐵路混凝土及砌石工程施工規范》(TBJ210)中有關規定執行。
[5.5 當允許摻用含氯鹽類外加劑時,監理工程師應檢查以下內容:
1 在一般鋼筋混凝土中,氯鹽摻量不得超過水泥重量的1%。摻氯鹽的混凝土必須振搗密實,且不宜采用蒸汽養護。
2 處于干燥環境、常年有水或埋于地下的鋼筋混凝土結構中,不得大于0.3%。
3 處于干濕交替狀態或常年空氣濕度大于80%的鋼筋混凝土結構中,不得大于0.12%。
4 無筋混凝土中用熱材料拌制時,氯鹽摻量不得大于水泥重量的3%。用冷材料拌制時,氯鹽摻量不得大于摻合水重量的15%。
[5.6 在下列情況下,不得在鋼筋混凝土結構中摻用含氯鹽類外加劑。
1 在高濕度空氣環境中使用的結構(排出大量蒸汽的車間、澡堂、洗衣房和經常處于空氣
相對濕度大于80%的房間以及有頂蓋的鋼筋混凝土蓄水池等);2 處于水位升降部位的結構;
3 露天結構或經常受水淋的結構;
4 有鍍鋅鋼材或鋁鐵相接觸部位的結構,以及有外露鋼筋預埋件而無防護措施的結構;
5 與含有酸、堿或硫酸鹽等侵蝕性介質相接觸的結構;
6 使用冷拉鋼筋或冷拔低碳鋼絲的結構;
7 薄壁結構、中或重級工作制吊車梁、屋架,落錘或鍛錘基礎等結構;
8 電解車間和直接靠近直流電源、高壓電源的結構;
9 鋼筋混凝土橋跨結構和預應力混凝土的結構。
[6 摻合材料的質量控制要點
[6.1 監理工程師檢查混凝土摻用的礦物摻合料,其質量應符合《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GBl596)和《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粒化高爐礦碴粉》(GB/T18046)等現行國家標準的規定。監理工程師見證取樣檢測摻合料的細度、含水率、需水量比、抗壓強度比等指標,并檢查全部出廠合格證和試驗報告;取樣應按批進行(同品種、同等級且連續進場的礦物摻合料,每200t為一批,當不足200t時,也按一批計)。
[6.2 監理工程師應檢查摻合料的名稱、組分、各種特性指標,核查材質、最佳摻入量的試驗報告單;摻合材料材質標準及合格條件必須符合《鐵路混凝土及砌石工程施工規范》(TBJ210)中的有關規定。
篇2:餐飲倉庫原材料驗收管理要求
源 自物管學堂 餐飲倉庫原材料驗收管理要求
驗證:在接到采購人員或者售貨單位交來的貨物后,應先根據來貨隨單、證書、報告以及合同對照貨物就品名、包裝、產地、規格、型號、等級、計量、數量以及有效期等一一進行檢驗;沒有固定規格、型號和包裝的,以重量記價的要稱量檢驗;需要用感官進行檢驗的,還要根據不同商品各自的感官特征進行檢驗;需要借助其它設備進行檢驗的,要使用相關設備作檢驗;需要送專門檢驗機構檢驗的,送專門檢驗機構檢驗。具體要求如下:
一.驗收中須詳細核對物料申購單:凡未辦訂購手續的不予受理。首先,核對實收受原料是否與申購單、送貨單相符,包括物資入庫通知單訂貨合同;供貨單位提供的質量證明書或合格證、裝箱單、檢測單、發貨明細表;運輸單位提供的運單,入庫或在運輸途中發生殘損記錄等。但對照發票核對食品容易疏忽,還須仔細核對其質量和數量,對有懷疑的食品應請使用部門的專業人員來判斷。
二.根據送貨單(或發票)檢查進貨:凡送貨單(或發票)與實物名稱、型號、規格、數量、質量不相符的不驗收。數量不符,但與實物名稱、型號、規格、質量相符的可按實際驗收。發票沒有,只有送貨單隨貨物一起送到的原材料,可開具收據驗收,注明實收數量。
三.驗收并受理貨品
1.驗收數量:根據供貨單位規定的計量方法進行數量檢驗,或過磅或檢測,以準確地測出全部數量。數量檢驗除規格整齊劃一、包裝完整者可抽驗10%--20%者外,其他應采取全驗的方法,以確保入庫物資數量的準確。
2.檢查質量:一般只作物資的外形的外觀質量的感官鑒別。購進物品已損壞的不收;食品原材料和調料氣味不正、腐敗變質的不收,型號、規格不相符的不收。
3.檢查包裝物:基本要求是一般性貨物少驗,貴重易碎品多驗;包裝完整的少驗,包裝破損的多驗;本地產品少驗,外地新產品多驗;易受潮變質的多驗;混裝物品全驗,以保證入庫物品無損壞、無變質。
4.凡自行采購而又未送交驗收員查檢的貨物,拒絕補簽和開驗收單。但由于急用而上級批準的另作處理。
5.送庫儲存:驗收后的物品需送入倉庫存放。如需急有的要由倉管及時開具入倉單和出倉單,以便于盤點。
6.填寫有關報表。
篇3:餐飲倉庫原材料貯藏管理要求
來自物業管理 資料下載 餐飲倉庫原材料貯藏管理要求
一.保證所有庫存原材料數量正確和完好,自然損耗率控制在規定的范圍內。
二.庫存物資分區、分類擺放、整齊有條理,便于收發、檢查和盤點。
三.對所有庫存物資建立庫存記錄,及時做好入庫數、領出數的記錄。
四.做好有效的防火、防盜、防潮、防霉、防蟲蛀、防鼠咬的安全措施。
五.建立完備的物資驗收、領用發放、保管、盤點計劃和清潔衛生,不可"采購無計劃,保管無檔案,領用無手續"。
六.掌握各類物資日常用量信息,與各部門用時溝通,發現物資積壓,及時上報主管領導,盡快處理。合理控制庫存量,減少資金占用,加速資金周轉。
七.做好原材料入庫、領用的登記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