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危重病人進行高風險診療操作的許可授權制度范文
醫師與護士為危重病人進行診療操作須承擔極大的風險,為確保診療操作質量與病人安全,實行診療操作的資格許可授權制,減少診療操作的風險性。
1.診療操作資格的許可授權范圍,應當包括所有進行本診療操作的醫療與護理人員。無操作權的個人,除非在有正當理由的緊急情況下,不得從事診療操作。
2.醫院對操作危險性大、易于發生并發癥的診治操作項目應有明確的資格許可授權有規定,每項具體診治操作項目都有操作常規,制定考評標準,全院各臨床科室均應遵照執行。
3. 由醫療、護理管理職能部門負責建立相應的資格許可授權體系。
3.1 由醫療、護理管理職能部門與相關專業人員組成考評組織。
3.2 提供需要資格許可授權的診治操作項目的操作常規與考評標準,并實施培訓與教育。
3.3 應當結合操作者的理論水平和實際操作技能,對其熟練掌握程度進行認定。
3.4 所有資格評價資料都應當是可信任的,是書面的、詳細的,并能隨時可查。
4.診療操作的資格許可授權實行動態管理,至少每二年復評一次,當出現下列情況,則應當取消或降低其進行操作的權力。
4.1 達不到操作許可授權所必需的資格認定新標準者。
4.2 經質量評價證明,其操作并發癥的發生率超過操作標準規定的范圍者。
4.3 在操作過程中明顯或屢次違反操作規程者,并發癥發生率增加者。
5. 通常需由醫師在危重病人診療活動中完成的,具有高危險性、高難度操作項目如下,但不限于。例如:經皮動脈置管術、各種途徑的中心靜脈置管術、肺動脈置管術、經靜脈臨時起搏器安置術、心律轉復、除顫術、氣管內插管術、纖維支氣管鏡檢查術、三腔管氣囊填塞術。經皮氣管造口術、環甲軟骨切開置管術(Seldinger 法)、診斷性腹腔灌洗術、腹膜置管透析術、機械通氣、持續動靜脈血濾和透析、人工體外膜肺、人工心室輔助、主動脈內球囊反搏、人工肝、血漿置換等、以及衛生行政部門和醫院規定需要授權的其它項目等。
篇2:醫院下發診療技術資格授權考評領導小組管理辦法通知
醫院關于下發診療技術資格授權考評領導小組及管理辦法的通知
為規范診療技術的管理,加強醫療技術和人員資質的準入,減少安全隱患,提高醫療質量,降低醫療風險,保障患者醫療安全,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執業醫師法》、《醫療技術臨床應用管理辦法》等法律法規,結合醫院實際,特制定此制度。
一、組織領導
成立醫院診療技術資格許可授權考評領導小組,診療技術資格許可授權考評領導小組為醫療技術管理委員會下設組織,負責全院診療技術項目的資質準入審批和考評工作。其成員如下:
組長: z
副組長: z
成員:zz
二、診療技術資格許可授權領導小組職責
1、依據法律法規和規章制度,從確保醫療質量與醫患安全出發,認真分析所評診療項目,全面權衡全院設施條件,能否開展。
2、負責制定診療技術項目資格考評標準及復評標準。對考評結果有異議的,應由領導小組進行復評,對復評仍有異議者,提交醫療技術管理委員會會集體討論。
3、對各科室推薦或選評的醫務人員進行全面評估,履行相關考核流程,從工作業績、醫德醫風、技術操作等方面進行綜合評定,合格后予以從事診療技術項目的授權許可,報醫務科備案并由領導小組審定。
4、對于開展已終止或中止的診療技術項目的技術人員,予以取消授權許可,并備案。待重新認定開展后,重新履行授權許可程序,獲得授權許可后方可繼續開展。
5、定期監督所授權人員開展診療技術項目的情況,對于不具備技術能力的人員,予以及時停止授權許可,并撤離崗位,報醫務科備案并由領導小組審定。
6、實施兩年一次再授權管理制度,對所授權人員實施分級管理制度。合格人員予以晉級,不合格人員予以降級或停止授權。相關資料報醫務科備案并由領導小組審定。
7、因原則不強,徇私舞弊等未能規范履行授權許可考評制度,導致診療技術項目無法正常實施或損害醫院及患者利益的,予以取消考評人員資質及授權人員資質,同時按照醫院相關規定予以處理,涉及相關法律責任的,由當事人自行承擔。
三、管理辦法
醫療技術分為普通有創診療技術和高風險診療技術。
(一)普通有創診療操作技術資質審批
普通有創診療操作技術指臨床常用低風險,操作簡單,安全的有創操作:如導尿、骨髓穿刺、胸(腹)腔穿刺,淺表組織活檢,清創等,取得執業醫師資格的醫師,在上級醫師指導下成功完成5例后,經科室質量與安全管理小組考核后,予以資質準入,科室留存備案(一式兩份)并將人員報醫務科。凡在醫院學習的實習生、進修生均不得開展普通有創診療操作,臨床型已獲得執業醫師資格研究生可在上級醫師指導下進行普通有創診療操作。
(二)高風險診療技術資質審批。
1、各科根據本專業有創診療操作技術的復雜性,難度和風險,列出高風險診療技術目錄,報醫務科備案并由領導小組審定,科室根據學科發展和技術變化,對目錄進行定期更新。
2、資質審批:各專業根據高風險診療操作過程的復雜性和技術的難度要求按項目進行資質準入授權,取得主治醫師職稱方可提出高風險診療操作技術項目的準入資質申請,申請前必須完成15例以上的助手,和在上級醫師(或有經驗醫師)指導下成功施行5例,經科室醫療質量管理小組根據相應項目考核合格,達到一定的技術水平后上報醫務科審核,由醫院醫療技術管理委員會予以資質準入授權,醫務科、科室備案,方可進行獨立操作。
3、危重患者進行高風險診療操作管理
危重患者進行高風險診療操作須承擔極大的醫療風險,為了保證操作質量,減少操作風險,對操作者有更高的要求,除非緊急搶救生命,在操作前要進行科室討論,評估有創診療操作的利弊和選擇,原則上要安排熟練掌握的醫師負責具體操作,不得安排低年資技術不嫻熟的醫師進行操作。
通常需由醫師在危重患者診療活動中完成的,具有高危險性,高難度操作常用項目如下(但不限于:有正當理由的緊急情況下):經皮氣管切開置管術,機械通氣,持續動靜脈血濾和透析,心包穿刺術,肺穿刺術等。
四、診療技術人員資質管理
診療技術資質許可授權實行動態管理,兩年復評一次,進行操作技術能力再評價與再授權,再授權主要依照實際能力提升而變,不唯職稱晉升而變動。當出現下列情況,取消其相應資格。
(一)再授權考核不合格者。
(二)達不到操作許可授權所必需資格認定的新標準者。
(三)對操作者的實際完成質量評價后,經證明其操作并發癥的發生率超過操作標準規定的范圍者。
(四)在操作過程中明顯或屢次違反操作規程者。
附件一:普通有創診療操作技術授權審批程序
附件二:高風險診療操作技術授權審批程序
附件三:高風險診療技術目錄
附件四:有創診療操作技術資質授權申報表
篇3:醫療管理:危重病人進行高風險診療操作的資格許可授權制度
醫療管理-35 項二十五、危重病人進行高風險診療操作的資格許可授權制度
1. 醫師與護士為危重病人進行診療操作須承擔極大的風險,為確保診療操作質量與病人安全,實行診療操作的資格許可授權制,減少診療操作的風險性。
2. 診療操作資格的許可授權范圍,應當包括所有進行本診療操作(護理)的執業醫師與注冊護士。無操作權的個人,除非在有正當理由的緊急情況下,不得從事診療操作。
3. 醫院對需要資格許可授權的診治操作項目有明確的規定,應是那些操作危險性大、易于發生并發癥的項目,每項具體診治操作項目都有操作常規,制定考評標準,全院各臨床科室均應遵照執行。
4. 由醫療、護理管理職能部門負責建立相應的資格許可授權程序與機制。
4.1 由醫療、護理管理職能部門與專業人員組成考評組織。
4.2 提供需要資格許可授權的診治操作項目的操作常規與考評標準,并實施培訓與教育。
4.3 應當結合操作者的理論水平和實際操作技能,對其熟練掌握程度進行認定。
4.4 所有資格評價資料都應當是可信任的,是書面的、詳細的,并能隨時可查。
5. 診療操作的資格許可授權實行動態管理,至少每二年復評一次,當出現下列情況,則應當取消或降低其進行操作的權力。
5.1 達不到操作許可授權所必需資格認定的新標準者。
5.2 對操作者的實際完成質量評價后,經證明其操作并發癥的發生率超過操作標準規定的范圍者。
5.3 在操作過程中明顯或屢次違反操作規程。
6. 通常需由醫師在危重病人診療活動中完成的,具有高危險性、高難度操作項目如下,但不限于:
7. 重點項目:經皮動脈置管術、各種途徑的中央靜脈置管術、肺動脈置管術、經靜脈臨時起搏器安置術、心律轉復/除顫術、氣管內插管術、胸腔閉式引流術、纖維支氣管鏡檢查術、三腔管氣囊填塞術、心包穿刺術、經皮氣管切開置管術;診斷性腹腔灌洗術。腹膜置管透析術。機械通氣。持續動靜脈血濾和透析、人工體外膜肺、人工心室輔助、主動脈內球囊反搏、人工肝與血漿置換等血液凈化技術。
8. 可根據醫院功能任務及自身技術狀態設置許可授權項目,可將本制度應用外科手術、介入診療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