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家教心得體會
一、影響初中生思想變化的原因
1、社會表面現象的影響
gg開放以來,經濟生活領域逐步實現由計劃體制向市場體制轉軌。市場經濟意味著對個人獨立人格追求私利和平等自由權利的尊重,同時又需要人們遵循以平等、公平、誠實守信等為主要原則的經濟論理,必然對人們的思想觀念、生活方式、行為方式和人生觀、價值觀產生重大影響。帶來了許多新變化和矛盾沖突。大學生的就業不再由國家包分配,因而運用畢業分配的杠桿來引導和制約學生在校表現的機制也就消失了。品學兼優的好學生不一定找到合適的工作;一般化的學生甚至較差的學生,憑著家長的權勢和熟人關系,很早就落實了優越的工作崗位。這個復雜的結局顯然對學生教育工作不利。
一方面,教育改革引進競爭機制后,引發了初中學生積極進取,奮發向上的精神;另一方面,由于初中生正處在世界觀逐步形成的時期,他們的思想和心理尚未完全成熟,判斷是非真偽的能力不強。所以,市場經濟的某些負效應也對他們產生不小的影響。比如,市場經濟中獲取最大利潤的原則,誘使某些初中學生產生拜金主義的思想,斤斤計較,只關心自己,不關心集體和他人,缺乏社會責任感、使命感,缺乏遠大理想。又由于受社會高消費的影響,一部分學生越來越缺乏艱苦奮斗勤儉節約的精神。助人為樂,誠實謙恭等良好風尚不再被普遍推崇;相反,攀比風、人情風越刮越猛,違紀現象呈上升趨勢。初中生在這種形勢下如何接受主旋律教育,遇到了嚴重的挑戰。
2、社會內在因素的影響
社會表面現象的背后,是社會內在機制發生了重大的變化,對初中生的思想有直接的影響:首先,一切追求經濟利益的最大化這一指導思想,極大地調動了各個方面追求自身物質利益的積極性,也使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發展遇到了極大的困難。集體主義被質疑,個人主義大聲張,精神文明建設“一手軟”,見利忘義的風氣難以挽回。
其次,
“下海”潮和經商熱,而且使我們自己突然進入了一個毫無準備、十分陌生的新環境。市場經濟搞活了市場。但國有企業的出路,人民群眾的基本社會保險,轉型的具體作法,市場經濟與公有制的結合,黨的領導的適應,都要經過探討才能摸到門徑。由于準備不足,漏洞太多,使一些人打著各種旗號,利用權力攫取了人民的公共財產。“金錢萬能”、拜金主義侵蝕著初中生的思想,直接影響了初中學生的思想觀念。
第三,在網絡時代,青少年可以輕而易舉地從網絡上了解各種各樣的信息。因此,他們的知識面廣,思維活躍、主體意識較強。初中生上網的時間過長,沉迷于網絡的虛擬世界中,給初中生的社會化帶來許多負面的影響。在網上,各種各樣的信息紛繁復雜,良莠不分地呈現在初中生的面前,使得沒有足夠辨別能力的初中學生較容易受到影響。調查發現,29.9%的初中生在網上看到過一些“與社會主義和黨的領導格格不入的政治言論”,64.8%的青少年玩過網絡游戲,而玩過的網絡游戲中有暴力和色情內容的占14.3%.
在網上,由于其匿名性,使得一些人缺乏約束力,可以在網上盡情地發泄。調查發現,27.2%的初中生在網上把自己裝扮成另外一個人,而在網上實行一些違規行為(如說臟話,施行人身攻擊,盜用別人的用戶號碼或密碼,進行智能犯罪等)的初中生占19%,(其中經常占4.1%,偶爾占14.9%),初中生對黑客的態度,崇拜的占6.7%,欣賞的占9.7%,無所謂的占26.7%,厭惡的占56.9%.
篇2:《成長階梯:成為專家教師之路》讀后感
《成長的階梯—成為專家教師之路》讀后感
z小學
“梅花香自苦寒來”。讀了《成長的階梯—成為專家教師之路》后我知道,每個優秀教師的成長過程,都是其不畏艱難、持續奮斗的結果。面對當前巨大的物質誘惑,在承擔著艱苦、繁重的工作任務的同時,能夠做到鍥而不舍地堅持學習:參加各類培訓班,從事學校調查,拜訪專家,潛心鉆研教學理論,研制教具,編寫教參。有的教師勤于閱讀,閱讀量達幾百萬字,并有幾十萬字的讀書筆記;有的教師工資不高,但大多用來購買相關的教學理論或教學參考書等等。
我也深深地感受到,優秀教師為此搭上了自己的休息時間,搭上了金錢,就連家人都要配合他們的工作。大多數教師是“經得起時間考驗的人”,都經歷過一段“潛伏期”。那時,有人鼓勵,有人冷眼,有人稱道,有人反對;那時,雖然沒有顯性“成果”,但堅信自己一定能成功,堅信自己生命存在的價值。
正如一位優秀教師說的:我沒有大多數教師的職業倦怠感,我會把工作之中體驗到的快樂,延伸到我的和別人的生活之中。而看到學生們快樂學習,學有所成時,就是他們的最快樂的時刻。真是“累,并快樂著”體驗著一種神圣的幸福感。“給人幸福才是最幸福的人”。一位教師說道:我一上講臺就融入了學生世界,全身心地投入教學之中,其他一切便都忘記了!
路漫漫,修遠兮。過去的成功并不意味著未來的成功。要知道,成功沒有捷徑可走,需要我們教師腳踏實地的辛勤工作。大多數成功的教師堅信個人努力絕對是首要因素。而“努力”也不是沒有方向的,而是需要教師勤于反思與研究,勤于學習專業知識,勤于課堂教改實踐,勤于更新教育理想與信念的。
篇3:拒絕家教 廉潔從教倡議書
拒絕家教,廉潔從教的倡議書
教師作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教師職業具有特殊性,它是育人的事業,從它產生的那一天起,就帶著崇高的色彩:那就是服務學生,獻身教育是一種價值取向,更是一種精神境界,是教師基本的生命方式。是教育事業的要求,也是教師職業的本質。為人師者,需要發揚無私奉獻精神,需要廉潔自律。我校教師愛崗敬業,廉潔從教,為人師表,無私奉獻,得到人民群眾的充分肯定。目前社會上有少數教師受不良風氣的影響,熱衷于“有償家教”,在社會上造成了不好的影響,使廣大教師的形象和整個教育系統的形象受到嚴重損害。“有償家教”違背了師德的基本要求,偏離了教育的精神內涵,異化了純潔的師生關系,阻礙了學生的健康成長,也危害著教師自身的發展。
拒絕有償家教是教師廉潔從教的一個重要舉措。教師是孩子成長的守護天使,關心教育孩子,是老師不可推卸的義務和責任。對學生的輔導可以一直延續到課外,這也是教師分內的工作。如果一旦這種輔導變成收費行為,純潔師生關系就變成了金錢關系,教學行為變成了商業行為,充滿了銅臭氣息,這對孩子心靈是一種傷害。教師應該從自身的師德要求出發自覺抵制有償家教,淡泊名利,以德立教。教育事業是一份葉的事業,為的是襯托出一片花的天地,教師的使命在于用人格孵化人格,用智慧點燃智慧,用生命影響生命。這樣的使命要求我們凝心聚力,全心全意地把知識、智慧、愛心全部奉獻給學生。所以我們要堅守廉潔從教的陣地,實實在在求學問,認認真真當老師,清清白白干教育,以自己的心血鑄就高尚圣潔的師魂,身正為范,廉潔為師。并喚醒自己自覺地意識到教育教學應以促進學生發展為本,自覺地、積極主動地在規定的學期、正常的教學時間內盡最大努力實現學生的有效學習,轉化差生。利用課余時間自己多充電,多閱讀,提高自己的素養,用兩袖清風書寫踏實人生,將滿腔熱血盡灑在三尺講臺上。
為了教育事業的改革和發展,為了每一個學生的健康成長,讓我們拒絕有償家教,用我們的雙手和真誠的愛心,共同托起明天的太陽。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