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味征文】最濃年味是鄉愁
李敏
當人們都忙著互相祝福新年好的時候,一股濃濃的鄉愁總會涌上我的心頭。
不知從何時起,過年的味道越來越淡,人們不再那么向往、渴盼。雖喜樂融融,卻再也找不回兒時的那份心情。指尖流逝的是光陰,留在心里的是歲月,記憶里最深刻的是鄉愁。
家鄉的年味,從臘月里就開始了。進入臘月,大人們就開始準備了,跟年集、辦年貨都從那個時候開始。年集上,前來趕年集的鄉親們熙熙攘攘、絡繹不絕,一下讓縣城的街道里擠滿了人。街道里,吆喝聲、討價還價聲、久違的寒暄聲、嘻嘻哈哈聲此起彼伏、熱熱鬧鬧。平時難得一見的各種各樣的過年物品擺滿了整個街道。
待到臘月二十三祭灶,母親烙著“灶干糧”(母親說這餅是給灶王爺烙的,讓他上天時吃,祈福人間吉祥平安),自己和妹妹圍著母親打轉,從開始和面看到“灶餅”出鍋,那份夾雜著饞的期待,無論多晚都一直守望,年幼的心在年的腳步臨近的時刻得到無際的滿足。
到了二十五,二十六就開始“掃舍”(打掃屋子)了。兒時的屋子只有幾間廈房,就這也需要整整兩天忙活。先是準備一把長桿在一端上綁上笤帚,搬來梯子把房子高處及每個角角落落的蜘蛛網和灰塵清掃干凈,然后屋外能夠得著的地方用白土刷的光亮,屋內用報紙糊得嶄新。掃屋子的時候,我和妹妹負責去村外土崖下撿拾、挖抬白土。費了半天功夫才挖了些質量不高的不夠白的土,但也基本夠我們刷墻了。母親卷起袖子,拿著刷子在白土泥水里一蘸一刷。我和妹妹在一旁幫忙,臉上抹了泥,相互大笑。那種快樂和深深的成就感能讓人激情高漲,久久回味。
有趣的事情還有就是糊墻了,那時住的是土木結構的廈房。住人的房間墻壁需要糊上一層用報紙或年畫。大人都會把墻壁洗刷一新,把已經熏黃了的紙都扯下來,再重新用漿糊糊上干凈的報紙。講究的人家,橫的豎的很是注意,有很好看的宣傳畫就會貼在家里顯眼的位置,到新華書店去買一兩副印刷畫來,或者請來一幅XX他老人家的畫像掛在堂屋的正中 HtTp://www.dewk.cn/ 間。墻糊完了,畫像也掛上了,主人就會舒心了,終于可以安安心心地過年了。
我們小孩子盼過年,最大的滿足感就是吃。因為平常根本就沒有什么吃的,只有過年可以肆無忌憚的敞開肚皮吃,所以年年盼。經久流年,我們走過四季輪回,遠離家鄉,混跡于紛亂塵世,家鄉殺年豬、臊子面的場景也變成了永久的回憶。
看殺年豬對我們來說是最刺激的歡快。約好了殺豬的人,要天不亮就起床,把平時不怎么用的大鍋架起,要燒整整兩大鍋水,大人們忙著挑水,打下手,我們小孩子興奮地在旁邊圍觀。首先就喜歡看大肥豬出欄,它已經預感到厄運的到來,死活都不肯從豬欄出來,嗷嗷大叫,小孩子們都捂著耳朵,幫大人們使勁地踢著大肥豬,全然不顧忌冬季凌晨的寒冷和豬欄的臭氣熏天。然后放血、開腸破肚、清理下水,整個過程都沒有錯過小孩們的身影,我們在里面穿梭,等著媽媽吩咐著做點小事情。
家鄉的年味里,是離不開臊子面的香味。除夕這天我們就可以吃到讓我垂涎三尺的臊子面了。吃飯前,先端一碗湯去門前撒一些以祭奠先人和土地爺、倉神、灶神等。看著面條細長,厚薄均勻,臊子鮮香,面湯油光紅潤的臊子面,我迫不及待地就來一口。那味道真叫香!那清爽和清香一直都在我記憶中回味。
大年初一,早早地就起了床,吃罷飯穿上新衣服去外邊找同伴玩,或是跟著父親給同宗族的長輩拜年。現在想來,那時的心情那樣迫切,大致是想給別人看看我的新衣裳吧?抑或,是聽到別人對我學習成績的贊揚,而衍生的那一點驕傲自滿的心理吧?孩提時的心情,是澄澈透明的,卻也是難以捉摸的。
新年漸近,鄉愁越濃。或許有一天會隨著鞭炮聲,回到夢里的故鄉,穿著新衣,牽著父母,沐浴著溫馨,淹沒在祝福的海洋,來迎接新年的第一縷陽光……
【作者簡介】陜西千陽縣燕汲小學 李敏。
篇2:【年味征文】最濃年味是鄉愁
【年味征文】最濃年味是鄉愁【年味征文】最濃年味是鄉愁
李敏
當人們都忙著互相祝福新年好的時候,一股濃濃的鄉愁總會涌上我的心頭。
不知從何時起,過年的味道越來越淡,人們不再那么向往、渴盼。雖喜樂融融,卻再也找不回兒時的那份心情。指尖流逝的是光陰,留在心里的是歲月,記憶里最深刻的是鄉愁。
家鄉的年味,從臘月里就開始了。進入臘月,大人們就開始準備了,跟年集、辦年貨都從那個時候開始。年集上,前來趕年集的鄉親們熙熙攘攘、絡繹不絕,一下讓縣城的街道里擠滿了人。街道里,吆喝聲、討價還價聲、久違的寒暄聲、嘻嘻哈哈聲此起彼伏、熱熱鬧鬧。平時難得一見的各種各樣的過年物品擺滿了整個街道。
待到臘月二十三祭灶,母親烙著“灶干糧”(母親說這餅是給灶王爺烙的,讓他上天時吃,祈福人間吉祥平安),自己和妹妹圍著母親打轉,從開始和面看到“灶餅”出鍋,那份夾雜著饞的期待,無論多晚都一直守望,年幼的心在年的腳步臨近的時刻得到無際的滿足。
到了二十五,二十六就開始“掃舍”(打掃屋子)了。兒時的屋子只有幾間廈房,就這也需要整整兩天忙活。先是準備一把長桿在一端上綁上笤帚,搬來梯子把房子高處及每個角角落落的蜘蛛網和灰塵清掃干凈,然后屋外能夠得著的地方用白土刷的光亮,屋內用報紙糊得嶄新。掃屋子的時候,我和妹妹負責去村外土崖下撿拾、挖抬白土。費了半天功夫才挖了些質量不高的不夠白的土,但也基本夠我們刷墻了。母親卷起袖子,拿著刷子在白土泥水里一蘸一刷。我和妹妹在一旁幫忙,臉上抹了泥,相互大笑。那種快樂和深深的成就感能讓人激情高漲,久久回味。
有趣的事情還有就是糊墻了,那時住的是土木結構的廈房。住人的房間墻壁需要糊上一層用報紙或年畫。大人都會把墻壁洗刷一新,把已經熏黃了的紙都扯下來,再重新用漿糊糊上干凈的報紙。講究的人家,橫的豎的很是注意,有很好看的宣傳畫就會貼在家里顯眼的位置,到新華書店去買一兩副印刷畫來,或者請來一幅XX他老人家的畫像掛在堂屋的正中 HtTp://www.dewk.cn/ 間。墻糊完了,畫像也掛上了,主人就會舒心了,終于可以安安心心地過年了。
我們小孩子盼過年,最大的滿足感就是吃。因為平常根本就沒有什么吃的,只有過年可以肆無忌憚的敞開肚皮吃,所以年年盼。經久流年,我們走過四季輪回,遠離家鄉,混跡于紛亂塵世,家鄉殺年豬、臊子面的場景也變成了永久的回憶。
看殺年豬對我們來說是最刺激的歡快。約好了殺豬的人,要天不亮就起床,把平時不怎么用的大鍋架起,要燒整整兩大鍋水,大人們忙著挑水,打下手,我們小孩子興奮地在旁邊圍觀。首先就喜歡看大肥豬出欄,它已經預感到厄運的到來,死活都不肯從豬欄出來,嗷嗷大叫,小孩子們都捂著耳朵,幫大人們使勁地踢著大肥豬,全然不顧忌冬季凌晨的寒冷和豬欄的臭氣熏天。然后放血、開腸破肚、清理下水,整個過程都沒有錯過小孩們的身影,我們在里面穿梭,等著媽媽吩咐著做點小事情。
家鄉的年味里,是離不開臊子面的香味。除夕這天我們就可以吃到讓我垂涎三尺的臊子面了。吃飯前,先端一碗湯去門前撒一些以祭奠先人和土地爺、倉神、灶神等。看著面條細長,厚薄均勻,臊子鮮香,面湯油光紅潤的臊子面,我迫不及待地就來一口。那味道真叫香!那清爽和清香一直都在我記憶中回味。
大年初一,早早地就起了床,吃罷飯穿上新衣服去外邊找同伴玩,或是跟著父親給同宗族的長輩拜年。現在想來,那時的心情那樣迫切,大致是想給別人看看我的新衣裳吧?抑或,是聽到別人對我學習成績的贊揚,而衍生的那一點驕傲自滿的心理吧?孩提時的心情,是澄澈透明的,卻也是難以捉摸的。
新年漸近,鄉愁越濃。或許有一天會隨著鞭炮聲,回到夢里的故鄉,穿著新衣,牽著父母,沐浴著溫馨,淹沒在祝福的海洋,來迎接新年的第一縷陽光……
【作者簡介】陜西千陽縣燕汲小學 李敏。
篇3:三八婦女節征文:三八隨想
三八婦女節征文:“三.八”隨想
又到陽春三月,微微的春風拂過,太陽從云層中露出嫵媚的笑臉,迎春花撐起嫩黃的小花傘,仿佛在告訴人們春天來了。
每到三月,愛做夢的女同事就開始寄予希望,憧憬今年單位里會組織去哪里游玩。平日里看不到半邊天的領導,這時候一定會語重心長地拍拍女同事的肩膀,“不行呀,你們都是單位的頂梁柱,都走了怎么辦?”這時節,不只是領導還有我們自己才恍然大悟,原來對于單位的正常運轉我們女同志還真是不能或缺的呢。
年復一年,我漸漸明白,女人的節日只有“三.八”這一天。于是,對這一天我再也沒有期待和欣喜,有的只是越來越無言的悲哀。看著曾是同學的老公每日充實地為工作忙碌,雖然辛苦,但畢竟有期盼,有成就感。而我,在我們這樣行政性質的事業單位里,再怎么熟悉業務也越不過女人的半邊天,只得望天興嘆。
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
昨晚,12歲的女兒晚自習回家,一進門就大呼小叫:“媽媽,媽媽,快看,我送你的。”這是一張手工制作的賀卡,女兒神采飛揚,非常得意,說是班里的同學都羨慕她呢。賀卡上畫了兩顆心,一大一小,邊角上還畫了一支鮮紅的玫瑰,整張賀卡用橡皮泥做的花草裝點著,很是新穎別致。打開卡片是幾句稚嫩的話語:“親愛的媽媽:祝您越長越漂亮,越活越年輕,笑口常開,三.八節快樂!”看著興奮的女兒,迎著她滿懷期待的眼睛,我感動地拉過女兒說了聲“謝謝”,并在她紅撲撲的臉蛋上親了親。黑夜里,似乎有一縷曙光在向我快樂地招手。
都說好事總是接連不斷。晚11點半,我正準備休息時收到一條短信:“袁姐,預祝你節日快樂!”這是一位小妹,兩年前曾為我做過美容護理,現在隨男友在廣州發展。我們姐妹般相處,雖然她手機號變了又變,但不時的短信問候卻從未斷過。人世間有些情誼就是這樣美麗,美麗得有如朝陽般燦爛溫馨。
三月八日,女人的節日,春天的陽光終于讓這一天云消霧散而格外溫暖。
清晨,才起床就看到手機閃爍著短信光芒,打開看不由得笑了,“這個英子,這么早就吵我。”英子是我高中同學,現在隨博士老公在沿海一所大學任教,我和她常在網絡上見面。上午,我們又在qq上相逢。她似乎并不快樂,盡管在我們眼里她應該是最有理由快樂的。她告訴我,前晚沒事找來我的文字看,感動得直掉淚,好羨慕我的幸福。當初,我與老公瘋狂相戀,她親眼見證,而今,又從我的文字里品味我的婚姻,自是唏噓不已。而她,隨著自己老公學位越來越高反而日漸地失落,莫名地煩惱。我和同學每每對她開解,卻似乎再難聽到她昔日那震破耳膜般的爽朗笑聲。面對她的低落,我不由困惑,女人呀,究竟什么才是真正的幸福?
在不解的思索中,我的手機又一次閃爍。這次,差點讓我大跌眼鏡地笑出聲。是老公發來的短信:“老婆并可愛的女兒節日快樂,萬事如意!”這個呆子,一向和浪漫不沾邊,今天太陽難道打西邊出來了?!我一邊笑一邊嗔怪他把女兒早早盼成了成人,回家一定得好好教他把概念弄清不可。
今天真是個特別的日子,不由得我不信了。年長我一輪,還不太會用手機的同事鄧姐竟給我發來了祝福短信;久不去情懷的我收到了情懷姐姐的精彩flash;還有幾位網友從寒冷的北方給我捎來了暖心的祝福。來到論壇,迎面是小村老壞和一劍驚鴻等朋友的帖子,字里行間全是對女性的關愛和祝福。也許作為女人,我還會時常為女性悲哀;但是今天,**年的三月八日,作為女人,我是快樂的,我是快樂得幸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