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工制作課程教學計劃
一、本課程的地位、性質和任務:
本課程是學前教育專業本科選修課。手工是人類最古老、最具普遍性的綜合藝術形式之一,它伴隨著人類走過了漫長的歷史,不斷豐富和滿足著人們的精神文化生活。本課程重點在學習紙材的平面與立體制作系列等,以及各種材質或廢舊物品的再利用而創作的作品。學生通過這門課的學習,能提高審美情趣,深化對創意、造型、色彩與選材等問題的理解與運用,激發學生豐富的想象力,培養學生創新思維與動手能力,促進學生養成工作的計劃性、耐心細致的良好習慣。
二、本課程教學的基本要求:
2.1理論要求:
通過學習,讓學生手工藝術了解產生和發展的過程,使學生初步認識手工藝術的內容和基本原理,了解手工藝術的主要流派,手工藝術的基本原理和規律、表現方法。通過學習,讓學生明確學習手工藝術的目的及意義。指導學生掌握手工藝術的基本制作過程和規律;讓學生全面了解手工藝術的基本功能,審美功能合和實用功能。
2.2實踐要求:
使學生理解手工藝術的概念,了解手工藝術的構成,了解手工藝術的的特征以及手工藝術的規律,為學生在今后的專業學習和具體綜合運用手工藝術規律的教學和創作奠定一定的基礎知識。
通過學習手工藝術的的表現技法,使學生掌握手工藝術創作中的多種表現方法,把握手工藝術語言的藝術性、多樣性、趣味性、豐富性。
2.3學生學習要求:
使學生充分認識到手工藝術創作中的價值和重要性,掌握手工藝術造型中的藝術性原則。
通過反復訓練和強化訓練加深學生對手工藝術的技法表現力,熟練掌握手工藝術的知識理論和實操技能。掌握結構的概念,建立結構思維來表現手工藝術的空間。
2.4教師教學要求:
指導學生掌握手工藝術的基本制作過程和規律;讓學生全面了解手工藝術的基本功能,審美功能合和實用功能。課堂訓練中以短期作業為主,實踐教學和理論教學相結合,使學生掌握實踐操作又熟悉理論知識,培養審美意識,提高對手工藝術的認知水平和表現能力。
三、實踐要求:
手工制作是一門實踐性較強的學科,在學科教學中除了對中外最新的手工制作技巧的學習外,更要注重培養學生的非凡創意能力,在實踐中熟悉各種材料的特性以及具備能利用各種材料進行巧妙組合,提高材料的表現力。強調理論在實踐中的應用,要求學生結合理論知識在課內外對手工制作的本質、語言進行深入的探究和思考,為今后的手工創作打下堅實基礎。
四、教學方法的原則性建議:
本課程擬以課內示范和課內專題訓練為主,教學中的專題訓練結合理論闡述并聯系課內外作品進行互動性的探究和分析,并努力采用多種教學形式向學生傳授手工制作的技巧與方法等。同時要求學生能因地制宜、就地取材選取手工材料并利用創意理念在課內外進行手工的制作,通過教學和指導幫助學生系統手工制作的技能技巧。
(一)教學重點:紙工藝的基本技法
常用折紙技法
剪紙的技法與創作
紙浮雕
幾何形化具象造型與整紙切折造型
布藝畫
彩繪類手工
豆貼畫
廢舊材料的創造與再利用
(二)教學難點:紙工藝的技能技法
裝飾的手法
廢舊材料的創造與再利用
(三)教學方法提示:
1、講究圖文結合、討論、設疑、示范教學相結合,專題訓練與理論相結合,鼓勵學生通過多渠道來獲得多方面知識,并在這過程中生成學習策略,學會學習和形成良好的思維方法。
2、講究語言的生動性、授課方式的多樣性、內容的針對性、師生的互動性、尊重學生的差異性。
2、及時針對學生的學習成果予以反饋。
3、針對專業特點合理安排一些課外考察學習,讓學生增長見識、開闊眼界。
五、課程主要內容及學時分配:
(一)課程概述(1學時)
1.明確手工學習的意義與工具材料的準備
2.手工的大體分類
3、代表作品賞析
(二)紙藝篇(8學時)
1、概述
2、紙工藝的基本技法
3、常用折紙技法
4、剪紙的技法與創作
5、染紙的技法與創作
6、紙浮雕
7、多面體
8、立方造型結構組織
9、幾何形化具象造型與整紙切折造型
(三)雕塑篇(2學時)(2—8了解)
1.泥雕(陶泥、橡皮泥)
2.木雕
3.牙雕
4.石雕(影雕)
5.核雕
6.漆雕
7.沙雕
8.冰雕
9.肥皂雕
10.紅蘿卜、白蘿卜雕刻
(四)、珠串篇(2學時)
1、手鏈
2、項鏈
3、戒指
4、掛鏈
5、其它裝飾掛件
(五)、布藝篇(2學時)
1、香包
2、錢包
3、手機包
4、鑰匙包
5、手提包
6、杯墊
7、布藝畫
8、布娃娃
9、其它
(六)、繡藝篇(2學時)
1.珠繡
2.十字繡
3.絲帶繡
4.傳統刺繡(蘇繡、蜀繡、湘繡等)
5.歐式刺繡
(七)、編織篇(2學時)
1.圍巾、手套、
帽子編織
2.鉤針、毛衣編織
3.梭編
4.蕾絲編織
5.鳳眼梭編
6.中國結
(八)彩繪篇(4學時)
1.彩繪瓶子
2.彩繪杯子
3.彩繪罐子
4.彩繪葫蘆
5.彩繪石
6.彩繪盤子
7.彩繪勺子
8.彩繪扇子
9.彩繪臉譜
10、彩繪T恤
(九)綜藝篇(8學時)
1.絲網花
2.豆貼畫
3.染紙畫
4.樹皮畫
5.堆沙畫
6.建筑模型
7.瓶蓋粘貼畫
8.鈕扣粘貼畫
9.圍棋粘貼手工
10.樹葉拼貼畫
11.可樂罐創意手工
12.紙杯創意手工
13.鉛筆組合創意手工
14.洗滌用品創意手工
篇2:保潔手工作業方法
一、推塵
推塵是用塵推(又叫"干式拖布"或"除塵拖布")對各種高檔地面如大理石等地面的牽塵,操作簡單省力,附著灰塵力強,可保持地面光亮,被廣泛應用于日常清掃保潔。
操作要求:
1.將極少量的牽塵油滲入拖布。
2.沿直線推塵,塵推不可離地。
3.塵推沾滿土時,將塵推放在垃圾桶上用刷子刷凈再使用,直到地面完全清潔為止。
4.塵推失去粘塵能力,要重新用塵推處理液處理,然后才可使用。
5.塵推用臟后,可用堿水洗凈,干后重新噴上塵推處理液使用。
二、擦拭
1.干擦:抹布一般是沾濕后使用,但有些表面如高檔漆面、銅面、不銹鋼面等可用干抹布擦拭。操作時,就像撫摸似地輕擦,以去除微細的灰塵。如果用力干擦,反而會產生靜電粘附灰塵。
2.水擦:在去除建筑材料及家具表面的灰塵、污垢時,廣泛運用濕擦。濕抹布可將污垢溶于水中,去污除塵效果好。使用時,應經常洗滌用臟了的抹布,保持抹布清潔。另外,要注意抹布不可漬水過多。
3.抹布應選用柔軟、吸水性強、較厚實的棉制毛巾。使用時將毛巾折3次,疊成8層,比手掌稍大,一面用臟后再用另一面,不可用臟抹布反復擦拭,否則會損傷被擦物的表面。
4.必須將擦拭一般家具的抹布、擦拭衛生間的抹布等嚴格分別專用。
5.擦拭時應從右至左(或從左至右),先上后下,將被擦物全部、均勻地擦遍,不要漏擦,不要漏下邊角。
一般用抹布擦不掉的污垢,可用刷子等特殊工具予以去除。
篇3:上東小學手工組綜合實踐活動計劃
上東小學手工組綜合實踐活動計劃
開展綜合實踐活動是培養學生能力的重要途徑。通過綜合實踐活動的開展來開闊學生視野,陶冶學生情操,發展學生個性特長,全面提高學生素質。
課外手工綜合實踐活動,在于培養學生對手工的興趣、愛好、增長知識、提高技能、豐富學生的課余文化生活,為今后培養手工人才起著積極推動的作用。
為了給愛好手工的同學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現將本學期手工小組的活動安排制定如下:
一、活動目的:
通過手工綜合實踐活動的活動,使學生的手工特長得到更好的發展,進一步了解手工的基本知識,提高學生的欣賞水平及創造能力。
二、活動要求:
1、組織學生按時參加活動,并保持室內清潔。
2、每周三下午活動,小組成員必須準時到達指定教室。
3、小組成員應嚴格遵守紀律,不準在室大聲喧嘩,不準做與學習無關的事。
4、每次老師布置的作業,學生都應按時完成。
5、愛護教室內的設施和用品。
三、活動內容:
9月準備
10月折紙(一)
11月折紙(二)
12月衍紙(一)
1月總結
四、采取的措施:
(1)教師要認真負責,把它看成是學校教育的組成部分,使小組活動開展得生動、活潑、豐富。
(2)做好組織工作 在學生自愿報名參加的基礎上,要挑選各班有一定基礎、成績較好的學生參加。要選出有工作能力、成績也好的學生擔任組長。綜合實踐活動要在教師的指導下充分發揮學生的骨干力量。
(3)安排好活動時間和活動地點 根據學校的統一安排,一般情況下每周組織兩次。
(4)訂立必要制度,抓好思想工作 要教育學生自覺遵守學習制度,準時參加。明確學習目的,培養勤奮好學,積極進取的精神,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