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科學活動《紙繩力量大》
科學教育目標的核心是:對科學的興趣、探究科學的欲望和培養
科學精神。結合科學教育的核心目標,為了激起孩子對身邊科學現象的關注,特設計本次活動。本活動中教師通過多渠道、多形式的方式讓幼兒充分探索、實驗、操
作并體驗如何用餐巾紙將礦泉水提起的方法,讓幼兒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體驗科學探索的快樂,激發了探究科學的欲望。
活動過程
一、引題。(出示餐巾紙。)
提問:這是什么?有什么用處?有什么特點?
出示礦泉水(請幼兒提一提感受提水桶的感覺。)
提問:我們平時除了用手提起水桶外還能用什么提起水桶?
二、觀察現象,引發疑問。
你認為薄薄的餐巾紙能提起水桶嗎?請你動手試一試。
三、自己探索,尋找答案。
1.為什么有些人成功了,你卻失敗了?請想辦法尋找成功的方法并將成功的方法記錄下來。
2.教師引導幼兒自己探索方法。指導幼兒做好記錄表。
四、交流發現,得出結論。
請成功的小朋友結合自己的記錄表介紹經驗并演示提起水桶的方法,請沒有成功的小朋友學習他們的方法將水桶提起。
五、通過記錄表總結能提起水桶的方法有:(1)將餐巾紙折疊起來將水桶提起來;(2)將餐巾紙搓成紙繩將水桶提起來;(3)將餐巾紙經過幾次折疊將水桶提起來。
六、鼓勵幼兒大膽驗證提起水桶的方法。幫助沒有成功的幼兒找到成功的方法,獲得成功的喜悅。
七、兩個人合作想辦法提起兩桶水。
1.請小朋友兩人合作嘗試用一張紙提起兩桶水
2.請小朋友兩人合作嘗試用兩張紙提起兩桶水。
八、目的
(一)激勵幼兒創造性思維的養成,營造創造性思維的教育環境,在游戲中主動學習,游戲是兒童最喜愛的活動,是解決兒童心理需要與生理不成熟之間矛盾的最好手段。它能最有效地滿足幼兒需求,因此對幼兒具有不可替代的發展價值。
(二)在活動主動學習
強調以幼兒發展為本,這點對于活動設計至關重要。在活動中幼兒的主動性和主創性得到了充分的發揮,他們運用自身所有的知識和經驗,以及受到的啟發來解決問題,達到生成目標,創造力得到發展。
(三)嘗試主動學習
幼兒是學習的主體,在學習活動中,教師對幼兒的主體性活動應給予尊重和保護。教師對孩子們大膽嘗試與探索的精神給予熱情鼓勵,使他們情緒振奮。其間,有目的地進行個別輔導,盡力使所有的孩子都嘗試成功。
(三)堅持性學習品質的培養。總之,幼兒在活動中,時時刻刻面臨著教育契機,教師要做有心人,利用和創設有利條件,培養幼兒良好的學習品質。
篇2:大班科學活動《有趣的根》
有趣的根
——大班科學認知活動
凌素凡
(一)活動目標:
1、讓幼兒在嘗試活動中知道植物的根基本上可以分為直根、須根、塊根三種。
2、幫助幼兒了解根的作用及根與人類的密切關系。
3、在活動中發展幼兒的觀察力和想象力。
(二)活動準備:
1、自備禮品盒(里面裝有番薯),根的零食幾份。
2、各種帶有不同形狀根的植物若干,三個裝有泥土的木盒子
3、自制PPT
4、幼兒人手一份未畫完的根的圖片、勾線筆
(三)活動過程:
1、以“猜禮物”引題,初步感受根的外部特征。
(1)讓幼兒摸一摸,感受根的外部特征。
師:孩子們,今天凌老師帶來了一份特別的禮物,請小朋友先來摸一摸,猜一猜,再告訴大家你摸到的東西是什么樣的?你覺得可能是什么?
(2)讓幼兒通過視覺觀察,用語言表達對番薯的已有經驗的認識。
師:剛才大家都猜了這么多,到底猜對沒有?別急,閉上眼睛,讓凌老師把它請出來讓你們瞧瞧。(出示番薯)哦,原來是一個番薯。這可是凌老師上次帶著幼兒社團的小朋友到大羅山挖來的番薯哦!很特別吧!
A、你們吃過番薯嗎?都是怎樣吃的?
B、番薯可以做起來這么多好吃的東西,聽的凌老師都想嘗嘗了。可是,凌老師有一個問題想考考你們,番薯長在哪里?你們吃的是番薯的什么呢?(引:“給你兩種選擇:A、果實B、根)
C、大家意見都不一樣,這樣吧!聽聽社團的小朋友是怎么說的?(播放PPT)
師小結:原來我們吃的是番薯的根。
D、那除了番薯之外,你還知道什么植物有根?它們長在哪里?
小結:原來植物都有根,一般都長在植物的最下面,都住在泥土里。
2、幼兒通過觀察、分類、種植等嘗試活動,初步認識植物的根的名稱。
(1)引導幼兒通過觀察,用語言表達三種根的不同外部特征。
師:今天,凌老師給小朋友準備了很多植物,請你們去看一看,找一找,找到了拿到自己的位置上坐好,可以先和旁邊的小朋友說說。等會兒再告訴大家你找到的是什么植物?它的根是什么樣的?
A、教師帶著孩子邊看邊說,逐一認識須根、直根、塊根。
(如:剛才小朋友說的真好,這種根長的可真像老爺爺的胡須,那我們可以用兩個字給這個根取個名字,像胡須一樣的根叫什么根好呢?誰來試試看。(須根,教師出示相應的字卡)
B、我也找到一種根,你們瞧,這棵菠菜的根直直的,那我們也給這種根起個名字,叫什么好呢?(直根)有哪些小朋友也找到了這種根?
C、有沒有小朋友找到的根和我們剛剛找到的根都不一樣的?請你把它拿到前面來,大家看一看,這些是什么植物?它們長得根特別在哪里?
師小結:植物的根原來還這么有趣,有直直的直根,有像胡須一樣的須根,有一塊一塊的塊根。根必須生活在泥土里氏最高興的,現在凌老師請你們來幫幫忙,請你將自己手里的植物種到屬于它們的根的小田地里,好嗎?
D、幼兒洗手
3、結合PPT,幫助幼兒了解根的用途。
師:(1)每種植物都有自己的根,那你們知道根對植物有什么用嗎?
(2)植物的根對我們人類又有什么用呢?
(3)剛剛你們說了這么多根的用處,一起來看PPT,看看根還有什么用?
4、品嘗根的零食和添畫游戲,結束活動
師:不看不知道,根的用處還真是奇妙。有一個粗心的攝影家,拍了好多照片把根都忘了拍進去,我們一起來幫幫忙,把這些植物的根把它畫起來,畫好了,可以獎勵你一份根的零食哦!帶回家和爸爸媽媽一起分享。
(1)、幼兒添畫,教師分零食
(2)、離開活動室
有趣的根
——大班科學認知活動
凌素凡
(一)活動目標:
1、讓幼兒在嘗試活動中知道蔬菜的根基本上可以分為直根、須根、塊根三種。
2、幫助幼兒了解根的作用及根與人類的密切關系。
3、在活動中發展幼兒的觀察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二)活動準備:
1、自制根的分類的PPT一個
2、三個分別標有須根、直根、塊根的籃子
3、各種蔬菜人手一份
4、幼兒人手一份未畫完的根的圖片、勾線筆,以及一些根的零食
(三)活動過程:
1、創設“蔬菜博覽會”情境,引導幼兒以看的方式來觀察蔬菜的根。
(1)師:孩子們,告訴大家一個好消息,今天在我們這里要舉辦一個“蔬菜博覽會”,會有很多很多的蔬菜在這里展示,想去看嗎?好,帶上“蔬菜檢測員”的牌子,咱們出發吧!
(2)師:看,好多的蔬菜都在等著我們呢!等會兒,請檢測員們用自己明亮的小眼睛仔細地去看看,都有什么蔬菜,他們的根長的是怎么樣的?看好了,就請您坐到后面的位子上。
(3)幼兒自由觀察。
2、運用實物和PPT,幫助幼兒認識不同的根的名稱和形狀。
師:檢測員們,欣賞的時間到了,請入座。
(1)提問:剛才你看到了什么蔬菜?它的根在哪里,是什么樣的?
(2)根據幼兒的回答,依次出示PPT上的圖片,認識須根、直根、塊根。
師小結:原來根的形狀不一樣,名稱也不一樣,像胡須一樣的根叫須根,直直的根叫直根,一大塊的根就叫塊根。這樣吧,咱們把剛剛看到的蔬菜根據它根的不同叫法給他們分分家,請每個孩子選一種蔬菜,先看一下他是什么根,然后送到屬于它們的籃子里。
(3)幼兒給蔬菜的根分類。
(4)重點介紹番薯的根。
A、師:哎呀!瞧我的記性,袋子里還有一種蔬菜呢!這是凌老師上次帶著幼兒社團的小朋友到大羅山番薯園里帶來的番薯,對了,番薯的根在哪里?
B、根據幼兒的回答,出示PPT。
師:這樣吧,還是請幼兒社團的小成員來告訴你們吧!
C、給番薯找到相應的根的籃子。
3、幫助幼兒了解不同的根的作用。
師:謝謝你們,幫助不同的蔬菜找到了自己的家。每一樣蔬菜都有自己的根,那蔬菜的根有什么用嗎?
A、可以吸收水分
B、幫助蔬菜牢牢的長在泥土里。
C、可以給我們食用,有豐富的營養,當做藥材。
D、可以做種子。
師:根的用處可真大呀!你們知道根可以長在哪里嗎?(拓展結合PPT)
其實根的生命力也很強,除了蔬菜有根,有好多的植物也都有根,他們生活在不同的地方,有的長在泥土里,有的長在水里,還有的可以長在巖石上,隨著科學技術越來越發達,有的電子根就長在賀卡上,真了不起!
4、為根添畫,進一步認識根。
(1)師:蔬菜博覽會快要結束了,為了謝謝你們今天精彩的表現,博覽會的叔叔阿姨還給你們每個人都準備了一份小禮物,“蔬菜賀卡和根的零食”,不過,只有你把賀卡上蔬菜的根畫起來,才可以拿走這張賀卡和甜美的零食。
(2)分賀卡,幼兒添畫,兌換賀卡和零食。
(3)結束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