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大班科學活動教案(精選匯編)
幼兒園大班科學活動:沉與浮
設計思路:
大班上學期的幼兒已具備了某些物體(如石頭、雪花片等)在水中沉浮的經驗,所以如果活動設計僅僅停留在讓幼兒了解,觀察各種物體在水中的沉浮現象,幼兒的探索興趣不易深入。而讓幼兒帶著任務探索,如怎樣使浮的東西沉下去,使沉的東西浮上來,可以提高幼兒探索的積極性,也有利于幼兒思維能力的發展。
大班幼兒思維的直覺行動性逐漸減少,思維的具體形象性發展得比較好,所以活動設計既要為幼兒提供邊操作邊思考的機會,又要注重培養思考的有意性,培養幼兒先預測(思考)再操作。操作后讓幼兒多講述、討論,促進形象思維的發展。
活動目標:
1、知識:
(1)感知物體在水中的沉浮現象。
(2)學會用簡單的圖標(↑↓)來記錄結果,表示物體的上浮和下沉。
2、技能:
(1)能按照老師的要求有序的完成實驗。
(2)能與同伴溝通、交流與合作來探索調節物體沉浮的方法。
3、情感:
(1)樂意參加探索沉與浮的小實驗。
(2)初步形成對科學活動的興趣。
活動重點:
(1)感知物體在水中的沉浮現象。
(2)學會用簡單的圖標(↑↓)來記錄結果,表示物體的上浮和下沉。
活動難點:探索調節物體沉浮的方法。
活動準備:
1、每組一個臉盆,盆里有半盆水,擦手毛巾人手一條。
2、每組裝滿水和空礦泉水瓶各一個、橡皮泥、石頭、雪花片、樹葉等小物品。
3、每人一張記錄紙,一只筆。
活動過程:
一、認識實驗材料
師:今天我們班來了許多物品寶寶,它們就躲在你們的椅子下,找出來看看是誰呀?
幼:是鑰匙、小木塊、玻璃球?
二、實驗:沉與浮
1、教師示范:教師取一塊雪花片請幼兒來猜猜:這塊積木放在水里會怎么樣?把猜測的結果記錄在記錄表上,請幼兒把準備的材料進行猜測,把猜測的結果記錄在記錄紙上。
教師指導:你們猜雪花片放在水里會怎樣?你們每人有一張記錄表,把猜測的結果記錄在表上。如果猜雪花片是浮上來的,那就在“?“這一列中做一個“↑“,(一個條豎線,上面加一個小帽子)如果你認為是沉下去,那就做一個“↓“(一個條豎線,下面加一個小帽子)。
2、實驗,把實驗的結果記在記錄紙上。
幼兒按意愿動手實踐,教師注意觀察記錄,針對性地指導;注意觀察幼兒的表現.
鑰匙是浮上來還是沉下去呢?是不是這樣的,那其它的東西是不是和我們猜想的一樣呢?老師準備好水了,我們端上這些東西到那邊去試一試就知道了。試好后把實驗結果記錄在“小手“這一列中。
3、根據記錄表對兩種結果進行對比,.大家集中交流最后結果。
提問:“有沒有試驗結果和猜測結果不一樣的?“總結:(出示表格和實物并演示)通過實驗我們知道浮上來的東西有……沉下去的東西有……
三、提升實驗
(一)怎樣使浮起來的東西沉下去
1、師:小朋友們,現在我們的瓶子寶寶浮在水面上,可是他和石頭寶寶是好朋友,他們想在一起在水里做游戲,讓我們來幫幫他們,好不好?幫幫瓶子寶寶,讓他沉下去。
2、幼兒嘗試。(如果幼兒一下子想不到辦法,可以給幼兒1-2分鐘的時間去嘗試、討論,如果還是沒有小朋友想出辦法再加以引導。)
3、師:小朋友們,同一個瓶子寶寶,不裝水時浮在水面上,裝滿水后,就沉到水里了。為什么呢?
4、教師總結:不裝水時,瓶子寶寶很輕,所以浮在上面;裝滿水后,瓶子寶寶變重了,所以就沉下去了。
(二)怎么樣使沉下去的東西浮起來
1、師:小朋友們,我們剛剛讓瓶子寶寶和石頭寶寶在一起玩了,他們玩得好開心。可是,還有一個物品寶寶需要你們的幫助,看,橡皮泥寶寶和樹葉寶寶是好朋友,他們好想一起浮在水面上玩,讓我們來幫幫他們!
2、幼兒嘗試。(如果幼兒一下子想不到辦法,可以給幼兒1-2分鐘的時間去嘗試、討論,如果還是沒有小朋友想出辦法再加以引導。)
3、師:現在橡皮泥寶寶能和樹葉寶寶一起玩了,他好開心。可他有一個問題想問小朋友們“我的體重沒變,當我團成球狀時,我沉在底下;當把我做成船的形狀時,我就會浮上來,為什么呢?“4、幼:……(此問題有一定難度,可以先讓幼兒思考、交流和討論1-2分鐘。到時如果幼兒還回答不出,老師再加以引導。)
5、教師總結:當橡皮泥寶寶是球狀時,
活動延伸:
1、師:小朋友們,老師這里還有一個物品寶寶,小朋友們看是什么,小朋友們猜猜看--寶寶放到水里是沉,還是浮呢?
2、幼:……
3、教師總結:老師也不知道--寶寶是會沉,還是會浮。其實,小朋友們,我們在生活中還有許多東西大家不知道它們在水中是會沉還是會浮,小朋友們回去以后,可以和爸爸媽媽一起探索我們周圍還有一些什么東西在水里是沉還是浮。
設計思路:
大班上學期的幼兒已具備了某些物體(如石頭、雪花片等)在水中沉浮的經驗,所以如果活動設計僅僅停留在讓幼兒了解,觀察各種物體在水中的沉浮現象,幼兒的探索興趣不易深入。而讓幼兒帶著任務探索,如怎樣使浮的東西沉下去,使沉的東西浮上來,可以提高幼兒探索……
篇2:文化建設助推物業管理行業科學發展
淺析文化建設助推物業管理行業科學發展
企業是社會的細胞,是社會經濟發展的主力,企業的生存和發展需要社會提供良好環境,而構建和諧社會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就是構建和諧企業。因此,建設和諧企業,是企業樹立和落實***、構建和諧社會的根本任務。
作為與廣大人民群眾生活息息相關的物業管理企業,由于其特殊的地位和突出的作用,在和諧社會體系的構建中,更應該切實承擔好經濟責任、政治責任和社會責任。
“和諧物業”應該是一個以人為本、活力迸發、全體員工各盡所能、各得其所的一個服務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和諧大家庭。它不僅僅要求物業企業效益的快速增長、市場份額的不斷擴大,而且應該凝聚力強、經濟效益好、管理制度科學健全、機制合理順暢,員工工作意愿較高,員工與企業之間、員工與員工之間協調融洽的企業。
融入生產提升物業管理水平
企業文化建設的根本是要把文化融入到生產經營中,滲透到管理環節中,用文化理念去引領企業管理。當年王石率萬科高管造訪龍湖樣板間,脫鞋入房。當一行人行色匆匆參觀完畢回到門口,發現皮鞋已被調轉方向,鞋頭由“朝內”變為“朝外”。這種“可怕”的“人為”服務細節讓王石頓生寒意。此后,龍湖成為萬科內部學習繞不過去的一個企業。龍湖物業董事長周鴻斌證實,這是真事。龍湖物業一共4600多人,除了400多個管理人員,其他全部是一線員工。在服務行業,對顧客來說,天堂與地獄之間只有一個微笑的距離,一線員工才是真正的“王者”。他們開心,才可能主動提供主動性和創造性的服務,顧客才可能獲得超過預期的驚喜體驗。
創新載體開展各類文娛活動
文化活動是企業文化建設的載體之一,物業通過豐富多彩的活動,向員工傳播理念,讓員工理解理念、創新理念、踐行理念,即運用和諧發展的新理念引領員工和業主的精神文化生活。作為企業文化建設的形象化載體,應從不同類型、不同崗位、不同層面加強典型的培養和管理,加大典型的學習宣傳力度,樹立企業良好的品牌形象。
碧桂園鳳凰城物業舉辦的“端午節包粽子大賽”,就很好地體現了這一點。五月初五是端午節,空氣中彌散著粽香,業戶們早早就準備起來,親手為今年的端午節增添上一絲特別的色彩。精湛的手藝、澎湃的激情、熱鬧的氣氛都讓這個節日變得越發精彩和諧,真正體現了和諧社區,快樂生活。
傾聽業主聲音,尊重業主意見,擴大居民參與面。不但提升了物業管理水平,更有助于提升員工精湛出色的業務技能水平和積極向上的個人情操修養。
敢于擔當履行物業社會責任
“優秀物業管理小區”和“安全文明小區”物管人員付出了大量的勞動,比如日常工作中的巡查、保潔、綠化等工作,看似簡單,實則非常重要,因為這些都是與和諧企業密不可分的,構建和諧,員工共享,人人有責。
保利物業一直堅持和倡導的“和諧文化”引起了保利社區廣大業主的共鳴,從而吸引了眾多業主積極參與。“和諧文化”解決了小區亂停車的問題,優化了大家的美好環境。“管理有序、服務完善、環境優美、文明祥和”的新型物業企業,為構建和諧社會增添新內涵,注入新活力。
塑造品牌的過程實際上是不斷在市場上接受洗禮的過程,企業只有積極參與市場競爭,在市場中不斷磨練,才能真正成長為品牌企業。如今,在各大媒體對物業管理行業的積極關注下,物管行業未來發展趨勢會越來越好。
21世紀是我國物業管理品牌競爭的時代,是物管專業化、市場化、社會化、法制化和現代化不斷成熟的時代,也是顧客服務的時代,愿我們秉承“至誠至信、創業創新、團結拼搏、振興物業”的理念,借此機會揚帆起航,使得物管行業更加熠熠生輝。
篇3:談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全面提高高校物業人才培養有效性路徑
談以***為指導全面提高高校物業人才培養的有效性路徑
教育部發布的《關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質量的若干意見》與《關于實施高等學校創新能力提升計劃的意見》已經明確提出我國高等教育要從外延式發展為主轉向內涵式發展為主,提高質量已成為我國高等教育改革發展最核心、迫切的任務。我們每一個高等教育者如何用***的理論繼續實現人才強國,是必須思考的問題。
對于物業管理這個專業來說,我們的特色就是畢業生能滿足物業行業對他們的需求,擁有創造力及潛在的發展能力。
一、轉變教學理念
炳正教授的一個觀點令我很受震撼:每一位學生來接受大學教育,都是他們的父母在為他們進行投資的一部分,對于大多數學生來說,在學校的教育將是他們學生時代的結束,他們畢業后找不到工作意味著他們的家庭對他們的教育投資破產。所以物業管理教師必須從深層次認識這個問題,轉變教學理念,真正將學生將來的發展和出路作為我們一切教學活動的出發點,說的通俗點就是我們要對學生負責,也是對社會對國家負責。
我們今天實踐***,如果能夠落實辦學以師為本,教學以生為本,就是“以人為本”,所以要讓我們的每一位教師樹立“以學生為本”的教學理念,堅持以學生為本,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充分培養每一位學生的自身價值,充分實現對學生潛能的挖掘和人格的陶冶,弘揚人的個性,考慮人的興趣特征,一切從“人”出發,一切都是為了“人”。
二、要深化專業課程改革。適應社會發展要求
中國是發展中國家,急需大量應用型人才,物業管理專業尤其如此。在國家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的戰略部署中,我們以東北三省為依托,主動適應地方發展對人才的需求。我院物業管理專業正在實施校企合作訂單式人才培養的模式。
我們在課程體系建設里突出了基礎、實用、實踐強化的特點,具體在以下幾個方面:
l、構建適應時代需要的物業管理的教學體系
圍繞物業管理專業培養目標和基本要求,我們本著增強人才培養適應性的基本思路;
認真分析物業管理在國民經濟建設好社會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從生源素質、師資水平、辦學歷史與現狀及畢業生的就業需求等實際情況構建教學體系;
對課程設置進行整合,圍繞合作企業培養目標構建融會貫通、緊密配合、有機聯系的教學體系;兼顧課程結構模塊化和課程匹配序列化,同時注重學科交叉滲透。
在整個教學體系的構建中,教學計劃的制訂決定了整個教學體系管理的水平與質量,我們通過廣泛的調查研究,征求畢業生的反饋,征求專家的意見,征求企業的意見,正在逐步完善我們的教學計劃,力求最準確的滿足合作企業及社會對物業人才的需求。
2、轉變課堂教學模式
*總理曾講過:學校的教學不僅讓學生學會知識,還要學會動手、學會用腦、學會做事、學會生存、學會發展、學會與別人共同生活。所以在以學生為本的理念的指導下,我們力求改變以往高校物業教學重理論、輕實踐的弊端,大膽嘗試多樣化的教學模式,以教材傳授為主的教學目標向增長學生的經驗、發展實際能力轉變。根據建構主義理論,知識不是通過教師傳授得到的,而是學習者在一定的情境及社會文化背景下,通過人際間的協作活動而實現的意義建構過程。我們將一部分實踐性較強的課程直接放到合作企業來由企業實際操作的人員來現場上課;課堂教學采用啟發式教學、互動式教學、轉換角色教學、案例討論及辯論、現場示范模仿、項目訓練法、錄像演示、多媒體課件教學等多種教學模式,在學習中自覺培養獨立思考能力和創新能力,以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三、合理建設師資隊伍
物業管理專業的教師應該精通理論,了解社會實際,知道物業目前的現狀,并對未來專業發展前沿有所把握。我們根據學科發展需要力求抓好師資隊伍結構規劃,明確教師發展定位,注重雙師型教師的培養。
針對現有教師的專業訓練欠缺,鼓勵專業教師的進修深造。物業管理教研室團隊不斷進行物業管理專業人才培養的相關系列的課題的研究,在課程設置、教學改革方面已經初見成效。
四、加強實驗教學和實踐教學
1、實驗教學
學院目前已經為我們分院建設了實驗室,我們做了大量的物業管理教學軟件的調研與對比工作,力求突出實驗室的仿真性,使實驗室在計算機系統里能夠發揮全方位模擬實際工作流程、工作環境和崗位職能的功效。教師積極參加實驗軟件教學的培訓,改進實驗方法,力求合格上崗。
2、實踐教學
我們不斷完善實踐教學體系,制定合理的實踐教學方案。學生深入企業實際,進行社會調查、實習實訓及生產實習,更多地增加實際工作經驗,鞏固所學知識和專業技能,體現深層次的競爭力。校外實習基地建設不斷增加。
五、積極開展豐富的專業第二課堂活動
學生策劃的物業管理大型知識競賽已經連著舉行了兩屆,由知識競賽、文藝表演、物業話劇情景劇、小型的案例辯論構成。讓學生們以比賽這個平臺展示學習成果,充分鍛煉展示學生不同方面的才能,調動學生專業學習熱情,營造更好的學習氛圍,建設文明活潑的校園文化。